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僧某献茶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2-01-14 16:36:4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僧某献茶文言文翻译

  和尚敬茶选自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卷六·鸽异》的一个故事,暗示社会风气。寺庙如此清静之地,竟也趋炎附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僧某献茶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僧某献茶文言文翻译

  原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译文

  灵隐寺的某个僧人,凭借烹煮茶而得名,烹茶的工具都很精致。而且他储蓄的茶有很多等级,经常依据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识茶之人,不会全部拿出来。有一天,有位显贵的官员到来,僧人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他亲自动手烹煮进奉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显贵的官员默不作声。僧人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显贵的官员将要喝完了,并没有称赞。僧人焦急得不能再等待,鞠躬问道:“茶味道怎么样?”显贵的官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太烫了!”

  寓意

  结局很幽默出乎人的意料,不是茶的不好,而是茶太热。 而风趣幽默的原因类似于现代的的一种嘲讽说白了,就一个会点茶道手法,而没心境的和尚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和尚不是在敬茶,而是在趋炎附势,虽是和尚,原该断绝尘缘,内心却依旧是世俗至极。

  作者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聘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还有初中课本中的《狼三则》、《山市》。

  蒲松龄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僧某献茶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河间游僧文言文翻译01-14

赵某误子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01-17

《琴茶》原文翻译赏析09-29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译05-31

《过秦论》文言文翻译01-15

文言文翻译方法01-14

小学语文文言文《蜀鄙之僧》教学反思07-12

马说文言文翻译08-26

琢冰文言文翻译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