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录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3-08-11 11:02:09 美云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录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七录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七录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①,钞毕朗诵一过,即②焚之,又钞,如是③者六七始已④。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jūn)⑤日沃汤⑥数次,后名读书之⑦斋曰“七录”。

  注释

  ①手钞:亲手抄写。

  ②即:马上,立刻。

  ③如是: 像这样。

  ④已:停止。

  ⑤皲: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

  ⑥汤:古今异义,这里指热水的意思。

  ⑦斋:书房或学舍。

  译文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历史故事

  此集之所以命名《七录斋集》是有一段典故的。张溥的父亲有十个孩子,溥为婢子所生,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不被宗党所重,就连仆人们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有一次,伯父的家人无端制造事端在溥的父亲面前诬陷他,他听说了这事,又羞又愤,当时咬破手指,在墙壁写上“不报此仇,就不是人养”几个大字。那个仆人听说后,仍然讥笑张溥,说“塌蒲屡儿(庶出)能有什么作为呢?”。张溥受到很大的刺激,遂发愤读书,每读一本书,必亲自手抄,抄好了背诵后就烧掉,然后又抄,如此反复七遍才罢手。因此他读书的地方叫做“七录斋”,诗文集也称作《七录斋集》。

  作者

  阮孝绪(479-536)南朝梁目录学家。字士宗,南朝梁陈留尉氏(河南尉氏)人。生于齐高祖建元元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年五十八。阮事迹入《梁书·处士传》。幼以孝闻,性沈静,年十三通五经。既冠,已有超然远引之志,遂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亲友因呼为居士。所居唯一床,竹树环绕,读书其中,学养精进。屡被征,以世路多艰,终不出。其人出处去就,高洁不染有如此。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有感公私坟籍,多所散夫,乃博采宋齐以来图书,集为《七录》一书,总结前人目录学之成就。七录今夫,惟自序尚见于道藏《弘明集》内。七录分内外两篇。内为五录:经典,纪六艺;记传,纪史传;子兵,纪子书、兵书;文集,纪诗赋;技术,纪数术。外篇有二:佛录、道录。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阮之前有王俭《七志》,以分类法论,则阮较王为善。阮氏对目录学之页献,据姚名达在其《中国目录学史》中认为有:①分类合理化;②适应时代环境;③工作科学化。阮录在当时已将“天下之遗书秘记,庶几尽于是”,可以说是已尽到目录学史上编集、创见之功。

【七录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明史张辅传文言文翻译01-17

张溥传全文文言文翻译10-31

张溥抄书文言文翻译03-04

《张溥与“七录斋”》原文及注释11-02

明史张罗彦传文言文翻译07-29

《明史·王守仁传》文言文翻译12-05

《明史·子春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1-08

王溥文言文翻译01-05

张辽传文言文翻译02-21

明史文言文原文与翻译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