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学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时间:2022-04-12 20:30:03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学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作品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作品注释

  弈①秋②,通国③之④善⑤弈者也。使⑥弈秋诲⑦二人弈,其⑧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⑨;一人虽听之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21)智弗若与(22)?

  曰(23):非(24)然(25)也。

  1、弈:下棋。

  2、秋:人名。

  3、通国:全国。

  4、之:的。

  5、善:善于,擅长。

  6、使:让。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10、之:指弈秋的教导。

  11、鸿鹄:天鹅。

  12、将至:将要到来。

  13、思:想。

  14、援:引,拉。

  15、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6、之:天鹅。

  17、之:他,指前一个人。

  18、弗若:不如,比不上。

  19、矣:了。

  20、为:因为。

  21、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22、与:文言助词。

  23、曰:说。

  24、非:不是。

  25、然:代词,这样。

  作品译文

  作品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线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弈秋是全国有名的下棋高手。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拿拉弓搭箭去射它。于是乎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说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并非这样。

  作品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h?ng)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 /而射之。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作品启示

  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篇。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两层意思。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很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

  关于教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读课文时的基调:

  用怀着一种愉快的追求知识的感觉去读。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试着学习《两小儿辩日》。

  孟子格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鲜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只好舍弃鱼而取得熊掌呀。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呀。

  利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试着学习,达到理解背诵。

  关于《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世称”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魏、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孔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7篇)一书传世。《孟子》善于用比喻说理,书中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弟子观察孟子言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

【《学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相关文章:

《吴起守信》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8-19

《曾子杀猪》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3-08

《劝学》荀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3-10

《愚人食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3-11

猴弈的文言文翻译07-16

《神童庄有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3-17

弈喻_钱大昕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08-27

猴弈文言文的翻译2篇03-14

爱屋及乌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1-22

木兰从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