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唐诗过后是宋词》说课稿

时间:2022-06-29 15:20:49 宋词精选 我要投稿

高二《唐诗过后是宋词》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唐诗过后是宋词》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唐诗过后是宋词》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虽然这不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但是我还是要很激动地表达一下我感谢之情,因为这个课定下来的时间也比较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前辈的老师陪我度过了这段岁月,很煎熬。尤其是要感谢的是于漪老师,他非常关心我这一节课,也多次给我叮嘱,希望我那个尽量把我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因此我在评课之前,首先要表达我最深切的谢意!

  刚刚下去之后,我自己想了一下今天我紧张不紧张这个问题。我上课之前,这样的场合、目光,把我烤化了,所以我还是觉得蛮紧张的。但是,我有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因为葛兆光先生(编者注:课文《唐诗过后是宋词》的作者)坐在下面,写文章的人都不紧张,我读文章的人紧张个什么劲呢?所以,这样一想,我就好多了。下面就这节课的设计,我简单地说一说我的想法。

  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度。我们年轻一代的文化趣味跟传统的一辈差异已经很大了,我们身边的文化样式层出不穷,比如动漫、韩剧、穿越小说、新型讲史……

  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流行文化,我们如何自处,如何判断,如何选择,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青少年学生对流行的东西最敏感,也最容易沉溺其中,但他们缺少自觉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判断力。激情背后是盲从,狂热之后容易迷失。

  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已经逐渐从重整体感性体验转为重理性思考,思考的对象,自然就包含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从这一点来看,葛兆光先生的《唐诗过后是宋词》,非常适合在这个阶段进入高中教材的“文化的制约与创造”单元。

  这篇文章是节选文,第三部分最前面的两段被删去了。尽管如此,文章篇幅还是比较长,一节课处理起来有困难,所以遵照单元设计,以学生自读为主,课前学生还是充分阅读了文本,课堂上只做阅读交流和指导。

  从学生自读的反馈来看,不少学生对文章的标题是有疑问的:一篇谈流行歌曲的文章为什么取名“唐诗过后是宋词”?是不是单纯出于修辞考虑?所以,我的阅读指导就从这里开始。

  在课程的设计理念上,我也是比较“俗”的,我当时想起爱喝酒的朋友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判断酒的优劣,劣酒一大片,好酒一条线。我想上课大概也是这样。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比较纷繁的,所以,我就想用一条怎样的线索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呢?我觉得这个标题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题目中的“唐诗”、“宋词”能否对应文中谈到的“当代诗歌”和“流行歌曲”?我看,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

  葛先生的这篇文章里的“唐诗”和“宋词”,侧重于指代一个时代的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葛先生的判断是确定的,那就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凝聚了一代文学的精粹,能寄托唐人最鲜活的精神和深刻的体验,宋词之所以能取代唐诗成为新一代文学的标志,原因当然很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从贴近生活、寄托情思的角度看,宋代词比诗写得更好,我们知道宋诗也很有名,但是从情感的出发和表达来讲,词更能贴近人的内心世界。

  回到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来说,当代诗歌尤其是朦胧诗前后的一批诗歌,的确喊出了一代人的`心声,表达了一代人的迷惘、反思和祈望,虽然总体成就远不及唐诗,但仍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文学样式的,然而当代诗歌在今天确实不太景气,无论是创作的质量或数量,与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的黄金期相比,确实是非常衰落的。我听说一个笑话,华师大八十年代一个校园诗人从前门走到后门需要四个小时,因为沿路都是粉丝。我进华师大的时候,听师哥师姐都在说,内心世界觉得不可思议。可见,我们现代的诗歌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而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有自身的优势,更接地气,更通俗,比诗歌更能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生命感受,它完全有可能取代当代诗歌成为未来的新的文学体式。

  但是,可能只是可能,今天的诗歌虽然相对衰落,但并未灭亡,在表情达意上的功能依然不可小觑,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台湾一个老诗人周梦蝶去世,大陆有一个女诗人余秀华,他们的诗歌在网络上、在民间掀起过一阵热潮,民间仍然存在为数不少的读诗会和诗歌创作群体;另一方面,虽然流行歌曲在民间拥有更多的受众和拥趸,从KTV到广场舞,从“我爱记歌词”到“中国好声音”,流行歌曲似乎方兴未艾,唱彻人间,但与“宋词”相比,它的缺陷不足也非常显眼,缺少创作人才,文人绝少参与,题材仍较单一,内容失之肤浅,语言不够精粹……莫言是不写流行歌词的,曹文轩也是不写的,我们对照宋代的欧阳修和苏轼,不是一点点。这些不足导致了流行歌曲的“流”而不“行”,至少是“行而不远”。所以“唐诗”的时代会不会过去,“宋词”的时代会不会到来,流行歌曲能否成为新时代的“宋词”,这些都很难确定。

  对于当代诗歌与流行歌曲的关系,葛兆光先生在文中并没有给一个确定的判断,当然也是无法给出的。同样,我们在阅读中,不能也无须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那么,我们阅读此文的收获是什么?

  我想,收获恰恰就是我们师生共同分析和探究的过程,在这个层层追问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地、理性地审视了一番流行歌曲在当代文化中的位置;当然,更大的收获也许是,我们通过对作者态度和思考的梳理,接触到了一种更开放、更包容、更有历史感的文化学者评判文化现象的深邃眼光。所以,这节课的收束没有结论,只有思考,与开头一样,仍然回归到标题,通过对标题的思考,加深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因为定位在自读指导课,所以课堂上留给学生细细品读文句的时间并不多,现场呈现的大多是学生和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从学生的阅读实际看,他们对文章具体内容的感受其实更为丰富、更为多样、更为敏锐,比如有学生注意到葛先生的语言很有特色,诗词名句和流行歌词的自如穿插所形成的特殊效果、大量运用长句所带来的奇特节奏感……还有些学生课后跟我交流过,跟我提到,为什么说二者必居其一呢?如果我们的诗歌提高自己的语言方面、内涵方面的,流行歌曲也能向这方向发展,各有千秋,相互补充,不是更好吗?为什么一定要一个过去、一个上来呢?所以我觉得我们有的同学的思考相当有深度的。很遗憾,这些有趣的话题在一节课内不能尽情展开。我相信,他们会带着对这些话题的思考,更深入地研读葛先生的文章和相关的文字;我更希望,他们能从这节课里获得一点小小的启发,在今后的岁月里,以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具历史感的理性态度去审视他们身边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有得于心,不惑于人。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最大期望。这个期望能够突破一点点,我也是觉得非常欣慰的!

  今天,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前辈的专家,非常激动。史老师我也是第一次见过,久闻其名,第一次见面就一个字:帅!史老师的课也给我非常大的启示:质朴无华,但是坚劲有力。学生从里面得到了强大的思维训练,我在这里首先表达对史老师的敬意!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

【高二《唐诗过后是宋词》说课稿】相关文章:

唐诗过后是宋词文学范文05-23

经典唐诗宋词11-27

唐诗宋词精选05-22

经典唐诗宋词02-27

唐诗宋词代表是?12-07

唐诗宋词元曲02-12

唐诗宋词经典元曲02-14

唐诗宋词鉴赏11-24

唐诗宋词的名句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