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诗

时间:2025-06-18 10:06:06 诗琳 全唐诗 我要投稿

唐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诗

  唐诗 1

  谓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诗鉴赏

  本诗又题《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在三十多岁时为送出使安西的友人元二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二句,紧紧抓住富有特征和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展现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艺术画面。清晨绵绵春雨飘然而降,沾湿了驿道上的灰尘,使得微尘不扬,路边的杨柳经过朝雨的洗涤润泽,这清新怡人的新绿,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这里一个新字,一扫与离愁别恨相联的孤寂惨淡的情绪,而使诗歌的基调趋于乐观开朗。这两句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寓含着依依惜别的挚情,春雨、杨柳等词在中国传统诗歌中素来有象征离情别绪之意,从而曲折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们含蓄地告诉读者:春雨可以洗净天地之间的灰尘,却洗不尽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意;杨柳之色可以因雨涤而更新,而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却会永远依旧。古人常以折柳表示送别,这里不用折柳之旧俗,而让杨柳列队为友人送行,表现出心胸阔大、不拘小节的浪漫气质。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句,是饯行时的送别辞:请您再干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要塞,可就见也不到老朋友了!这里所截取的虽然只是饯行宴席上友人酒酣意欲告辞启程、主人殷勤劝酒的短暂场面,但是却表明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已达到了高潮。从诗人这热情洋溢而又朴素自然的劝酒辞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诗人珍视友谊、热爱生活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想象到诗人临风把盏的潇洒倜傥的形象。

  这首诗它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挚感人而不伤感,富于热情和浪漫情调,它不仅出色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挚情,而且成功地表达了人们离别时的一种普遍的心情,因此历来被人称为赠别诗中的千古绝唱。在王维活着的时候,这首诗就被谱入乐府,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在后世更不知引起过多少离人的共鸣。

  唐诗 2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于吴楚之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诗人的这次出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愁绪。全诗对仗工整,跳跃洒脱,叙事明确,写景逼真,和谐优美。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现在的江苏镇江北。王湾,洛阳(先河南洛阳)人。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北固山地处江苏镇江市北,山上林木葱翠,山下江流奔涌。历代多少骚人墨客,到此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诗人往来吴楚间,离家日远,乡情日深。见他乡青山绿水,更觉离别之苦,睹异地物换星移,倍感羁旅之愁。寄书无路,日望归程。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律诗首联,多不对偶。此诗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头,对仗工稳秀丽,但绝无板滞之气。"客路"指他乡的道路,也是诗人旅途必经之路。"路漫漫其修远",一直延伸到青山之外。不知何处才是尽头。此刻诗人乘舟,行至北固山下,依山停靠,稍事休憩。诗题《次北固山下》。当即谓此。

  次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写舟中所见景物。江潮平静,江风和顺,遥望两岸,视野开阔,仰视储帆,安然垂挂。诗人泊舟之处,显然是极为优良的港湾。经过一天旅途的劳顿之后,来到这视野开阔、风浪潜踪的所在。两句诗中,上句一个"阔"字,写出了江面的浩渺,下句一个"悬"字,写出了船帆的安详,非常富于表现力。堪称诗眼。

  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历来是人们交口称誉的佳句。同时诗人张说曾将此二句诗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之士,令为楷式。殷璠《河岳英灵集》更谓"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称:"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应当说,这两句诗受到普遍的喜爱是有理由的。

  诗的结尾正面道出了思乡的。主题。"乡书何由达",这是真实的感慨。由洛阳到镇江,相去何只千里,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寄去一封家信谈何容易!而在这腊尽春回、万家团聚之时,又怎能抑制住满怀的乡思?不得已,只好求助于那北飞的大雁了。当春气渐暖,征雁北还时,请为我捎上一封家书吧!这样,洛阳的亲朋故旧或许能知道我的行踪,理解我的一片眷顾之情。

  唐诗 3

  1、雁琴,蔓辰,若彤,和涵,思诗

  2、雪颖,薇楠,馥惠,翔嫣,涵菲

  3、菱芊,雁惜,彦柔,白凡,菱莲

  4、嘉姿,紫媛,颜英,卿蓉,琳桐

  5、熙晴,玲莉,雪熙,彤琳,莉舞

  6、蓉宸,丝琪,倩霎,岚羽,南露

  7、怡静,菡汐,安琪,彤洢,苑易

  8、雁莉,琦薇,静宸,芬瑾,钧燕

  9、瑛秋,彤双,艳红,姗芬,玲玉

  10、若菡,松娴,闻曼,江萱,佳杏

  11、琳卉,莉芳,睿雪,丝瑶,彩燕

  12、筱宁,靖珊,语彤,葶嫣,青虞

  13、欢月,欣煜,尤萱,之荷,嘉霜

  14、梦思,素菲,嘉洁,悦颖,琦璐

  15、晨芳,怀燕,学颖,惜芳,舒月

  16、恬瑶,夏蓉,若璇,绮怡,子安

  17、雪娟,芷娜,香音,靖嫣,歌玲

  18、思莹,夏雨,静蓉,惜月,千云

  19、冰萱,蕴然,宛梦,佳穗,子雁

  20、蓉薇,思涵,友萍,语风,冬筠

  唐诗 4

  钓滩

  [唐] 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峯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乌牙寺

  [唐] 李白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

  不取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普照寺

  [唐] 李白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柟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古风其二

  [唐] 李白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王昭君其二

  [唐] 李白

  昭君拂玉鞍。

  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

  明朝胡地妾。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唐] 李白

  汉帝长杨苑,夸胡羽猎归。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唐] 李白

  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一

  [唐] 李白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

  寄上吴王其二

  [唐] 李白

  坐啸庐江静。

  闲闻进玉觞。

  去时无一物。

  东壁挂胡床。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

  [唐] 李白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唐诗 5

  巴陵赠贾舍人

  [唐] 李白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唐] 李白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唐] 李白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别储邕之剡中

  [唐] 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唐] 李白

  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

  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唐] 李白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李白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 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庐江主人妇

  [唐] 李白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唐诗 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诗 7

  【作品介绍】

  《度大庾岭》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大庾岭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全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音韵谐婉,属对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原文】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⑴,停轺一望家⑵。

  魂随南翥鸟⑶,泪尽北枝花⑷。

  山雨初含霁⑸,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⑹。

  【注释】

  ⑴岭:指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辞国:离开京城。国:国都,指长安。

  ⑵轺(yáo):只用一马驾辕的轻便马车。

  ⑶翥(zhù):鸟向上飞举。南翥鸟:前人有过三种解释:一说泛指南飞的鸟;一说指鹧鸪,《禽经》上有“鹧鸪南翥”的说法,而古人又认为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自然引起行人的惆怅;又一说是大雁,根据是作者同时的诗作《题大庾岭北驿》有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又《唐会要》卷二八有“阳为君德,雁随阳者,臣归君之象也”的说法。

  ⑷北枝花:大庾岭北的梅花。《白氏六帖·梅部》称:“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⑸霁:雨(或雪)止天晴。

  ⑹长沙:用西汉贾谊故事。谊年少多才,文帝欲擢拔为公卿。因老臣谗害,谊被授长沙王太傅(汉代长沙国,今湖南长沙市一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谓:贾谊“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诗意本此。

  【白话译文】

  我离开京城刚刚度过大庾岭,便停下车子,再次回首遥望我的家乡。

  我的魂魄追随着从南方向北奋飞的鸟儿,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眼泪为之流不止。

  山间连绵阴雨刚刚有了一点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亦微有化作云霞的趋势。

  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我是不敢像贾谊那样因为被贬而感到遗憾的。

  【创作背景】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率大臣发动政变,逼武后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的嬖臣张易之被杀。诏事张易之的宋之问因受牵连而获罪,于神龙元年(705年)春被贬为泷州(州治在今广东罗定县东)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在武则天时期,宋之问颇得宠幸,此时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在人生道路上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诗是其中一首。

  【赏析】

  此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作者过大庾岭的情景,情感凄楚悲凉,真挚感人。

  起句“度岭方辞国”,扣题直叙,说明诗人已经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辞别故国了。大庾岭在古人心目中是腹地和南部边陲的分野,是文明和蛮荒的界限。此去身陷边鄙,祸福难科,家阻万山,赋归无期,忆往思来,百感交集。此句一个“方”字把“度岭”“辞国”联系在一起,顿然使人产生一种摇曳心旌的感觉,使文势陡率而高远。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长途跋涉的驿车,在中原与“夷国”的边界驻足远望家乡的方向。此刻站在高高的山岭上,还能望长安于日下,指故里于云间,而“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题大庾岭北驿》),其它全被山岭遮住了。因此,要抓紧时机,停下车来,滞留山头,深情地向家园方向再望一次。至此,一个失魂落魄的.遭贬谪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一望”的“一”字,也甚为传神,传达出诗人去国怀乡的深沉感情。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据说大庾岭南北气候差异,南枝谢了,北枝才开。人在岭北,犹如花开枝头;一入岭南,就像花残凋落。诗人眼中的鸟儿是“南翥”,花儿是“北枝”,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心向北,身往南,距离越拉越大,矛盾痛苦越来越深,诗人的魂魄和思绪都随着那向南飞翔的故乡之鸟而去了,那岭北绽放的梅花却多情地向他频送春光。此景此情,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将诗人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是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霎那间。这两句专门写景,避免正面表达感情,迂回取道,曲径通幽,在结构上是转折,在情绪上是顿挫,宕开一笔,别开生面。诗人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自己心情的变化。“初含”、“欲变”等字眼,赋予云雨以灵性。写云,不直接表现天空的云,而是描绘江中的倒影。可见山雨是濛濛细雨。这样写可以一箭双雕,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在《早发大庾岭》诗里写道:“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踌躇恋北顾,亭午晞霁色。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由此可知《度大庾岭》是《早发大庾岭》的续篇。这首诗中写的“山雨初含霁”,大约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变霞”,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在《早发大庾岭》里有这样的诗句:“适蛮悲疾首,怀恐泪沾臆。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生还倘非远,誓以报恩德。”可见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由于天气的好转,诗人心情也逐渐开朗,由天气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充满了希望。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迁不敢有所怨恨。这是用了西汉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说自己不敢像贾谊谪居长沙时那样因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这种以退为进的写法,更把那希望生还的拳拳之心衬托了出来。尾联以直抒胸臆而作结,但上句的“归有日”又与首联的“辞国”、“望家”遥相呼应。

  此诗起势不凡,有如醍醐灌顶,在读者心上激起冲击浪,浪一重,愁一重,水一曲,肠一曲,几经曲折,最后以绵绵无尽的情意作结,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

  这首诗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流动的整齐美,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宋令文,唐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宋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公元675年(高宗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唐诗 8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苏味道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单于川对雨二首】苏味道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缘阶起素沫,竟水聚圆文。

  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

  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咏雾】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咏虹】苏味道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

  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咏霜】苏味道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

  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咏井】苏味道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咏石】苏味道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苏味道

  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

  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

  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苏味道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赠封御史入台】苏味道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

  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苏味道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

  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

  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

  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駸駸。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苏味道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苏味道

  藩三雍暇,禅居二室隈。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

  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

  五行幽机畅,三蕃妙键开。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

  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人寻鹤洲返,月逐虎谿回。

  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愿陪为善乐,从此去尘埃。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苏味道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谿访九丹。隐暧源花迷近路,

  参差岭竹扫危坛。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

  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唐诗 9

  【原文】

  春晓(1)

  春眠不觉(2)晓,

  处处闻啼鸟(3)。

  夜来(4)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白话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缤纷的落花铺满庭院,不知道有多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唐诗 10

  种田计已决,决意复何如?

  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艹甾)(上余下田)

  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

  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唐诗 11

  1、神弦 范成大

  双娥一去三千秋, 粉篁春泪凝古愁。

  神鼍悲鸣老龙怨, 水为翻澜云为留。

  素空逗露晚花泣, 神官行水鳞僮湿。

  潮声不平江风急, 苍梧冥茫九山立。

  2、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九 李白

  水绿天青不起尘。 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 西来添作锦江春。

  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 不知何处吊湘君。

  4、曲江亭晚望 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 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 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 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 何人信道是郎官?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6、早春忆微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 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 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 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 其如难见故人何。

  7、题元处士高亭 杜牧

  水接西江天外声, 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 与倚春风弄月明。

  唐诗 12

  出自唐代诗人吕岩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赏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唐诗 13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诗 14

  野望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

  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叻梦饰夤,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

  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

  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屯,

  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赏析

  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

  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末联以出效极目,点明主题“野望”,以人事萧条总结中间两联。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唐诗 15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唐] 李白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郎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古风其三十八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

  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古风其四十五

  [唐] 李白

  八荒驰惊飚。

  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

  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罔罟。

  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

  空山咏场藿。

  古风其五十七

  [唐] 李白

  羽族禀万化。

  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

  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

  一向黄河飞。

  飞者莫我顾。

  叹息将安归。

  古风其五十八

  [唐] 李白

  我到巫山渚。

  寻古登阳台。

  天空彩云灭。

  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

  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沦替。

  樵牧徒悲哀。

  行行游且猎篇

  [唐] 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宫中行乐词其五

  [唐] 李白

  绣户香风暖。

  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

  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

  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

  罗绮自相亲。

  宫中行乐词其六

  [唐] 李白

  今日明光里。

  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

  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

  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

  宫女笑藏钩。

  宫中行乐词其八

  [唐] 李白

  水绿南薰殿。

  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

  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

  天人弄彩球。【毛求】

  今朝风日好。

  宜入未央游。

  横江词其五

  [唐] 李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唐诗 16

  宫中行乐词其三

  [唐] 李白

  卢橘为秦树。

  蒲萄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

  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

  萧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

  还与万方同。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唐] 李白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戏赠郑溧阳

  [唐] 李白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寄淮南友人

  [唐] 李白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

  [唐] 李白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

  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

  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送友人游梅湖

  [唐] 李白

  送君游梅湖,应见梅花发。有使寄我来,无令红芳歇。

  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唐]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江夏送友人

  [唐]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酬谈少府

  [唐] 李白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

  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

  慈姥竹

  [唐] 李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唐诗 17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宋-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蝉》

  唐-雍陶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凤》

  唐·李商隐

  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

  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

  《鹤》

  唐 - 杜牧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郊行》

  宋—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赠猫》

  宋-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孔雀》

  唐-李郢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

  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

  唐诗 18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一(一作同王昌龄

  [唐] 李白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唐] 李白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予未相知,茫茫绿云垂。

  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

  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

  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东鲁门泛舟其一

  [唐] 李白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唐] 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暝。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想像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江上秋怀

  [唐] 李白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咏槿

  [唐] 李白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巫山枕障

  [唐] 李白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平虏将军妻

  [唐] 李白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

  寄远其四

  [唐] 李白

  玉箸落春镜。

  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

  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

  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

  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

  日夜向阳台。

  越女词其三

  [唐] 李白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唐诗】相关文章:

经典的唐诗05-15

李白的唐诗12-18

古代的唐诗05-31

唐诗欣赏06-14

全唐诗07-23

(实用)唐诗06-08

唐诗的由来11-03

唐诗《登高》09-25

唐诗的古诗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