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诗《登高》

时间:2024-01-12 07:36:41 全唐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诗《登高》

唐诗《登高》1

  登高

唐诗《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①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寓居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于九月九日重阳登高时作此诗。

  ②猿啸哀:猿的叫声很哀伤。长江峡谷多猿。渚:水中小洲。

  ③落木:落叶。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④百年:犹言一生。

  ⑤艰难:指时局艰难。苦恨:极恨。繁霜鬓:两鬓白发越来越多。潦倒:因病衰颓。新停:刚戒酒。

  <韵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

  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

  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评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文学常识>

  体裁:诗

  类别:七言律诗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作者小传: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并于1962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唐诗《登高》2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翻译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

  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

  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

  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

  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能耐?

  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写作背景

  《登高丘而望远》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李白南游吴越之时。那时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多穷兵黩武、荒淫误国之事。

  「赏析

  《登高丘而望远》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登高怀想诗。此诗从登山望远引出一系列的联想:表示对古代仙山琼阁等传说的怀疑,并嘲笑了秦始皇、汉武帝求仙的愚蠢行为,有托古讽今之意。全诗可分为三段: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山望远;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话传说也为虚妄;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多用典故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唐玄宗时期的穷兵黩武

  《登高丘而望远》此诗有借古讽今之意,名托刺秦始皇、汉武帝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讽唐玄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高山望远海。登高临海,极目远眺,诗人心潮澎湃,但他并没有写沧海扬波,洪涛排空的景象,而去写与大海、高山相关联的神话传说。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话传说也为虚妄。六鳌成枯骨,三山已经是过眼云烟。扶桑摧折,太阳的光彩已沉没殆尽。“银台金阙”犹如梦中烟云,秦皇汉武寻求的长生药亦如幻影。精卫填海,徒劳无功;鼋鼍为梁,不足为凭。

  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这一段为全诗之主旨所在。秦始皇骊山构陵,汉武帝茂陵筑墓,均已倾废荒芜。到而今,当年的英豪雄强早已灰飞烟灭,风光不再,只有听凭牧羊子赶着羊群来登临践踏。他们的魂灵守不住他们的墓冢,他们的余威阻止不了盗墓者贪婪的掘夺。昔日穷兵黩武,威加四方,何等霸气。如今仍落得个如此下场,要想乘飞龙而成仙,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历史就是无情的,自然也是残酷的。那些想超越自然法则的“野心家”们,终究如凡夫俗子一样,化作灰,堕为尘,成为深埋土堆里的一把枯骨,与庶民百姓没有两样。而他们那些愚妄的做法,最终成为后人的笑柄。诗意还不仅限于此。怀古仅仅是引领诗兴,由之写来,直奔主题。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比起秦皇汉武来,犹过之而无不及;其穷兵黩武之举,荒淫误国之行,与之相比,并无二致。借古鉴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才是这首诗真正的主旨。

  这首诗主要不是怀古之作,而是感时之作。登高山,望远海,面对着绝好的写诗环境,绝好的诗歌材料,诗人却遥遥想起了历史上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求仙的荒诞,予以严厉抨击。这是对此类皇帝的讽刺和批判,也是对当朝皇帝的暗示。感时伤世,抨今讽今,说明诗人虽落泊漂零,仍然心系朝廷,心系国运。

  此诗典故密集,一个典故代表一种意象。这些意象的有序排列,组成了全诗的思维结构。

唐诗《登高》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刚刚过了中秋节,不知道大家是怎样过中秋的?(吃月饼)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除了中秋还有那些?(春节、端午、重阳等)在这些节日我们中国人分别以什幺方式来庆祝?(明确:重阳节有登高的习惯。诗歌的题目就叫《登高》)大家曾学过一首诗是与重阳节有关的,还记得吗?请大家背诵一遍。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它是一个登高祈福赏菊、家人团聚的日子。作者将诗歌的题目定为登高,那幺这首诗和重阳节有关吗?作者是和家人一起登高祈福吗?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首古诗。

  说明: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由诗歌的题目导入新课,使课堂气氛亲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诗人的情怀打下基础。

  二、介绍作者的基本知识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明确:杜甫(712—770),晚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世称杜工部。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由于他经历的是唐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因此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被称为“诗史”,也被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

  说明:通过介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了解作者生活的大的历史背景的同时也了解作者创作的基本风格。

  三、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初步感受诗歌。

  明确:七言律诗以及首、颔、颈、尾四联的划分。

  说明:通过声音让学生受到感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氛围。划分好首、颔、颈、尾四联为下文的分析做准备。

  四、从诗歌的首联出发,分析首联。

  1、设置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

  ②十四字写六种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古代诗歌的语言的特点是什幺?(凝练)

  ③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分别给人一种什幺样的感觉?

  明确:风急:秋天的萧刹身冷心更凉

  天高:因天空空旷的而渺小、孤独

  猿啸哀:声音凄厉,让人倍感悲凉

  渚清、沙白:冷色调、画面惨淡凄清

  鸟飞回:无家可归

  2、合作探究,主动表达。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可以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将你心中所想像的'画面描述出来。

  注意:在勾勒画面时空间上的有序变化以及视觉角度的变化。(仰视——俯视)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寻找诗句中关键的字词。体会和总结古代诗歌凝练的特点。化整为零,以分解的方式感受构成画面的景物。让学生体会诗歌以意象营造意境的方式,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将前面所感知的整合起来,设置一个小的表达交流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去发挥想像和联想。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附:有背景图为参照

  诵读1:有了这样的体会你觉得应该怎样诵读?请示范。

  齐读,做首联的诵读练习。

  让学生自己根据作者情感找到诵读的方法。适当做一些诵读技巧的指导。

  五、进一步分析颔联。

  1、颔联中写了几种景物?(两种)

  2、。能否将“落木”换成“落叶”?两者有什幺不同?这两个词用在这首诗中哪个词更好?为什幺?

  明确:落木更好。“木”字更有质感,有枯木干燥的感觉。

  3、这句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夸张)

  4、夸张手法以及两组叠词运用烘托出怎样的场景?

  明确:萧萧:茫无边际 滚滚:奔流不息

  场面宏大但诗人的思绪浩茫而纷乱

  5、整句诗中作者心中的想法如何?说说你的体会。

  ①愁绪就象无边的木叶和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②韶华易逝、人生短暂。

  说明:设置一个小的辩论环节,允许学生以自己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通过比较让学生领会诗词炼字的巧妙。从修辞入手,利用颔联中的叠词来分析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诵读2:结合对首联和颔联的分析,将两者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当场背诵。

  明确:诗文的特点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感情基调为沉郁、凄清、悲怆。

  说明:趁热打铁,将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诗文的特点: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六、最后分析颈联。

  1、比较首联、颔联和颈联、尾联,如果说侧重的话哪一部分侧重于写景?哪一部分更侧重于抒情?为什幺?

  明确:上半部分侧重于写景,下半部分侧重于抒情

  找出颈联、尾联中与情有关的词语。

  注意:苦恨:甚恨。

  2、“万里”和“百年”分别与上半部分中的哪两个词相照应?这两组相互照应的词说明作者分别从哪两方面着笔。(无边、不尽 ;空间、时间)

  3、作者用“万”和“百”这样的数词来修饰空间和时间究竟想突现什幺?(距离遥远;时间长)

  4、诗文中的“作客”和我们平常说的“做客”有什幺不同?

  明确:诗文中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5、作者在点明时间时用的是“悲秋”,“秋”之所以“悲”的原因是什幺,请在本句中找出来?(常作客、多病、独登台)

  明确: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天,不由想起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说明: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比较出诗文不同的侧重并找出颈联、

  尾联中与情有关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关注作者着笔用词的巧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提取或比较关键词中的特殊用字,通过特殊用字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特殊心境。

  七、以老师颈联的提问为例,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提问、回答并更正。

  举例:

  6、究竟是什幺造成了作者“艰难”的处境?(结合背景)

  明确:国难,动荡的时代,连年的战乱。

  7、“繁霜鬓”透露着什幺信息?作者为什幺要“苦恨繁霜鬓”?

  明确:想为国出力,却年事已高,老了。作者忧国忧民。

  8、“潦倒”和“新停浊酒杯”有什幺关系?

  明确:把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流露出作者面对悲愁的无奈。

  9、教师总结点评。

  说明:以这样模仿的方式能让学生进行有关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扮演问题的回答者的角色而很少能做问题的提出者。通过这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合作探究。

  1、从这首古诗来看,诗中杜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孤独漂泊、年老多病、忧国忧民

  穷愁潦倒而又有高尚情操的伟大诗人形象

  2、归纳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气象宏伟,意境开阔

  情景交融,融情入景

  字字精当,格律工整

  诵读3:齐读并背诵全诗。

  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古代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从诗歌的分析上升到形象归纳总结。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请你以杜甫的口吻依照全诗写一篇《重阳日记》。

  3、有时间可以阅读《说“木叶”》这篇文章。

  说明: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已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文的写作训练。

唐诗《登高》4

  《登高》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所作,是他七律诗的代表作,有人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故应该单独上一节课。重点抓住悲情即可达到教学要求。

  一、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1、景──秋景(春女思,秋士悲)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2、情──悲凉(注意引导与悲伤的细微区别)。

  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写夔州特定环境,画面惨淡,气氛悲凉。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萧涤非先生在他的《杜甫研究》中,曾作了这样的阐释:

  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孤零零的独自去登,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11年漂泊直到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停──愁闷无法宣泄的愁苦情状。

  二、集大成者的诗圣──再命名的压力

  (幻灯展示,对比几首诗歌:《登幽州台歌》《登鹳雀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

  再命名的压力,在某一程度上,也即题材的压力。举《登高》的题材为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诗歌的疆土便被他夺去一大片。这里,题材也是有传统的,也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构成巨大的压力。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构成另一个压力。陈子昂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王之涣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

  杜甫挟着《登高》和《登岳阳楼》,以更强大的力量和恣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他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个人身世和家国情怀。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单镜头,一个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镜头,并且不断移动转换,使得两首诗都写得丰富而复杂。

  命名的压力,是横的压力。还有一种纵的压力,也即一个个前辈诗人挟着他们各自的横的压力,对后辈诗人构成的层层叠叠的纵的压力。

  仅就杜甫的前辈而言,屈原集他以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第一位大诗人;陶潜集他之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另一位大诗人。而陶潜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与屈原完全不一样: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强烈,一个淡定;王维是第三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发展了山水诗;李白是第四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跟屈、陶、王都不一样:他是天才。接着杜甫出现了,他的机会建立在他之前的诗人的机会上:他是集大成者。集大成者出现之后,诗人开始变小,他们开始做那位集大成者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够,或已做够但他们仍可以做得更多的事情:白居易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往白里写;李贺和李商隐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们往晦涩里写。

  当一切题材被写尽了,大诗人也出尽了,诗歌便开始枯竭,由词来接棒。苏东坡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已不完全是大诗人:他是集诗、词、散文于一身的大作家。写作出现质的变化。这位大作家之后的作家,又开始变小。至元明清,诗衰竭,词也开始衰竭,诗人变成打杂。戏曲、散文尤其是小说大盛,更重要的是小说使用新的语言:白话文。白话文运动则正式宣告古典汉语写作终结,因为它已衰竭。这不是一厢情愿的运动,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证据是:白话文不是临时发明出来的,而是孕育在古典汉语衰竭的母体中。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某个人是集大成者?难道他之后,例如杜甫之后,不会出现另一个更大的`集大成者吗?答案是:如果这位诗人代表了整个民族精神,他就是集大成者。杜甫代表了中国民族精神。我们不能说屈原、陶潜、王维、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代表中国民族精神,他们都只代表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某一方面。集大成者的伟大,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经过一段漫长时间才会被发现的,因为民族精神是一种很庞大的氛围,整个民族精神不一定可以在一个时代中全部被看到。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读者,不大可能完全理解杜甫,只有经过艰难时世,尤其是战争和丧乱,才会更充分地理解杜甫。杜甫的伟大,是通过历代的无数灾难来证明的。而李白的伟大,是任何时代的人一看就看得到的。从读者的角度也可证实这点。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李白,跟在七十岁读李白,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不同。但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杜甫,跟在三十七岁读杜甫,可能就已有天壤之别。顺便一提,中国读者历来有李杜之争,杜甫的时代,就看不到杜甫的伟大。或许我们可以把李白称为伟,把杜甫称为大:伟代表高,大代表宽。李白是塔,杜甫是平原,当我们在那座塔的一定距离内,例如十米至一公里,我们会被那座塔所吸引,而看不到这一范围内的平原或看到但不当一回事。当我们与那座塔的距离越来越远,例如五公里、十公里,则我们将越来越被平原的气势所吸引。

【唐诗《登高》】相关文章:

登高04-15

忆登高08-21

登高寺塔06-05

登高吟08-23

《登高》赏析03-03

全唐诗12-30

唐诗的由来05-19

简单的唐诗01-26

李白的唐诗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