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宋词十首诗词赏析

时间:2023-03-28 15:23:32 洁婷 全宋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宋词十首诗词赏析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词十首诗词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宋词十首诗词赏析

  八月十四夜月

  北宋·范仲淹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题解】

  此诗作于中秋前夜,这本是阖家团圆的美好佳节,作者却在首联描绘了一幅将圆未圆的秋月图。“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期待月圆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对完美的追求,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的人们渴望万事得全的美好愿望。佛经以十五满月代表破除迷惑的最高境界,而范仲淹这首诗也明显受到了佛教哲理的影响。诗歌的尾联是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也是这首诗的落脚点:人生在世,万事不必刻意追求,而应遵循客观规律,真正做到豁达,不受世俗羁绊。“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作者用淡淡的彩笔,抹上几许亮色,又带来几缕凉风,“澄霁”、“清风”与“光华”相呼应,便使整个画面色彩更加柔和而美丽,阵阵秋风又给惆怅的情怀平添了几分爽意。

  书扇示门人

  北宋·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

  【题解】

  这首诗明白如话,用浅近白话写成,在平淡流畅的语言中说理,却意蕴深厚,反映了宋代哲理诗的主要特点。一派青山风景恬静优美,前代人留下的田地已经被后人占有了,但是现在的占有者切莫得意高兴,因为手中的田产还会变成再后来者的财产。山河依旧而人事更替,得失不会永远不发生变化,财产如此、权势如此。得失总是在相互转化,今天的得会变成明日之失,事物总是按照这样的客观规律发展变化着。范仲淹这首诗提醒众人“休欢喜”,正是看到了“得”背后所蕴含的风险,一方面教育人们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也勉励众人不要被眼前的失败所打倒,因为祸福相依,今天的失败也可能转化为明日的成功。

  小桧

  北宋·韩琦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题解】

  韩琦,北宋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作者托物咏怀,借咏桧柏来表明个人的坚贞志向。作者之所以将“小桧”移栽到窗前,并不是为了观赏。“养成隆栋亦非难”一句,透露出作者对“小桧”的期许,因为它长成参天的栋梁之才亦非难事。但是作者更看重的是它岁寒不凋的品格,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韩琦一生历经了多次政治风暴,他在宦海浮沉之际却一直保持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坚贞的情操。这首诗既是韩琦的自况,又启示着人们培养人才不能只考虑其外在,而忽略了其本质,对人的培养要更关注其内在的品格,从小注意其情操和素质的培育。

  赠学者

  北宋·欧阳修

  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

  性虽有五常,不学无由明。

  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

  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仁义不远躬,勤勤入至诚。

  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

  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

  尔曹直勉勉,无以吾言轻。

  【题解】

  这首《赠学者》是一首鼓励学生奋发学习的诗作。诗歌首先表明人是天地之间的万物之灵,人的本性中虽然已经具有五常的基本要素,但是依旧需要学习。作者以《荀子·劝学》中“揉木为轮”、“砺金琢玉”为喻,阐发了学习的重要性:人的先天本性需要后天教育学习的指引,否则原本的良才也会成为废物。“仁义不远躬”正是欧阳修思想哲学的一贯体现,一切的仁义道德并不是脱离生活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就存在于一般的生活中,不需要“远躬”求取。在欧阳修看来,只要勤学苦练,就能在学问与道德上取得双丰收。学问是基本,只有基于对道德文章的深刻理解,才能开出美丽的道德之花。

  戏答元珍

  北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题解】

  此诗是欧阳修遭逢贬谪之后的作品,诗中含有蛰居山野的寂寞心情和自我宽慰的豁达之意,其中又包含了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作者通过抒写物象的时节变化,表达个人作为“野芳”绽放的雄心。

  欧阳修在宋仁宗景佑三年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这首诗就是次年春天作于夷陵的作品。元珍是其朋友丁宝臣的字,他当时任峡州的判官。题目的“戏”字透露出作者的本意,其实本篇是游戏之作,虽然包含了政治失意的痛苦,但作者作诗的本意是为了突出个人旷达的胸怀,因此颔联就描写了山城独有的物产“柑橘”“竹笋”。鲜美的柑橘在雪中生存,意象中饱含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象征着作者的坚韧不拔。而竹笋则在冻雷初响中被“惊醒”,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突破严厉的压制。这两句诗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受。“夜闻归雁”与“病入新年”反映出诗人心里的苦闷,流放山城兴起乡思之情在所难免,而这乡思之情又变成乡思之病,面对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不免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但是作者的情绪并未就此消极下去,他转而回忆起当初在洛阳时的美好时光。作者曾任职洛阳推官,见识过牡丹盛开的美景,在作者的眼中,繁华已经成为记忆中永存的美好时光,那么此处晚开的野花也就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嗟叹之处了。通过盛衰之间的对比,作者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南乡子·冬夜

  【原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鉴赏】

  黄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吟未稳者,吟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此语奇警,设想绝妙。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

  这种构思,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它非常形象地勾画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于是不顾自己冷暖,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蕴意深远,饶有余味。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

  虞美人·萤

  赵闻礼

  池馆收新雨。

  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

  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

  碎影落、仙盘秋露。

  漏断长门空照泪,袖纱寒、映竹无心顾。

  孤枕掩,残灯炷。

  练囊不照诗人苦。

  夜沉沉、拍手相亲,騃儿痴女。

  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

  竞戏踏、金钗双股。

  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

  同燐火,遍秋圃。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游扬州隋故院所作。

  自此皆以放萤为扬州事典。隋宫,指炀帝在江都西北所建的隋苑。这里以萤苑为扬州事并与隋宫合而为一。怅,乃领格字,领起末结两句。以上四句,词人将怀古揉入景物描写,情景结合,写得极为凄迷哀婉。当年的隋苑,放萤数斛,成千上万,光遍岩谷,极尽观赏的乐趣。如今,那赏心悦目的场面早已烟消云散了。词人说悲旧赏,是古今对比所产生的情绪,也是本词感情基调。在悲凉之中,他感叹万千,以致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因以怅字领起,中间再以同字勾紧,最后又以遍字奋力重拍,写下了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燐火,遍秋圃。繁华隋宫,如今荒径败草,燐火冷焰,严寒凄凉,冷落不堪。这三句是全词的重点句,笔力严厉深刻,充分揭示出咏萤怀古的主题,在描绘这些景物时,词人的感情很复杂。既有对隋宫故苑衰败的惆怅,也有对隋炀帝不恤民力而最终身亡国灭的感叹。寓意深远而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词,以咏萤为题,往事与实景结合,以騃儿痴女穿插其中,古今往复,纵横交错,始终围绕着萤火。这首词主题突出而内容广博,思路活泼,跌宕起伏,有其独特之处,作者用典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运用自如,已达到艺术上的佳境。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赏读分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啦。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王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这首词构成的境界,确如周济所说:“上片,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宋四家词选》)而周邦彦的心胸,又当如陈世所说:“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见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古诗简介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是南宋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上片写除夕之夜“守岁”的欢乐,开头写立春日,姑娘们戴上花,显示出百花将开的消息,接着对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发出喜悦的一笑。下片写对情人的思念,追忆旧日和情人共聚,抒写旧事如梦的怅恨。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鲜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

  译文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茏。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不断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柔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注释

  ①除夜立春:立春一般在二月初,农历除夕日立春称为“年内春”,如果正月初一立春,则称为“岁朝春”。

  ②剪红情,裁绿意:指剪裁成红花绿叶。

  ③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钗股:花上的枝权。

  ④残日:指除岁。

  ⑤添烛西窗:化用李商隐《夜丽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

  ⑥侵晓:指天亮。

  ⑦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

  ⑧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

  ⑨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开,同“掰”。

  ⑩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

  镜中路:湖水如镜。

  吴霜:指头发变白。李贺《还自会稽》:“吴霜点归鬓。”

  赏析/鉴赏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即是吴文英于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吴文英生平后期,只宋宝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为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词当系于是年。

  此词为作者在异乡度过除夕立春感怀而作,抒写身世飘零感慨。时值除夕之夜,一年已尽,未免愁寂,故作此词。这首词扣紧“除夜立春”,前后对比,写出了词人对往昔欢乐岁月的回忆,以及如今惆怅失落的心情。

  上片写除夕之日的民风民俗及夜里“守岁”喜迎新春的欢乐。“剪红情”三句写迎春民俗,点染出新春喜庆气氛。“剪”、“裁”二字将除夕前人们喜气洋洋、纷纷动手准备过新年的热闹场面逼真地展现出来。赵彦昭《奉和对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运笔细腻,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显风流,反映出人们的喜悦之情。

  再写除夕守岁。“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夕阳亦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不肯轻易落山,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这两句已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放”用字尤其贴切,显示出梦窗炼字的功夫。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终于,除夕之夜降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春的清晨。“新年莺语”,援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欢喜喜,均为客居他乡者的耳闻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围的热闹与欢乐更加反衬出作者的寂寞和哀伤,而且使这份寂寞的哀伤更让人难以承受。这位客居、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团圆之乐,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海绡说词》)

  下片追忆往昔,将自己的孤独与上文描写的欢乐景象相对比,表达出对情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怅恨。“旧尊俎”三句回忆旧日春节宴席上,恋人斟酒共饮时温柔妩媚的样子。“曾”字点明回忆。“归梦”二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梦见自己回到当初约会的湖边,却遍寻佳人不着,反而迷失了归路,其失落惆怅之情可想而知。此二句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照。“可怜”三句概叹自己如今已老,佳人不在,有家难归,一片怅然。两鬓如霜,春寒不尽,落梅如雨。词人勾画出一片寒冷凄凉之景,这也正是词人内心情感的象征,与上文幸福热闹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人作词讲究切题。此词上片红情绿意,添烛不眠,一写“立春”,一写“除夕”;下片寒销不尽,切除夕,落梅如雨,切立春。起笔扣住题面,收笔落到题面。由此可见文心细密处。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对比鲜明。此种况味许多人均有体验,故最能引起共鸣。

  疏影·梅影

  张炎

  黄昏片月。似碎阴满地,还更清清绝。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还惊海上燃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赏析

  这首词是借咏梅影来表达自己国破家亡后高洁不屈的节操的。词的上片首句点明时间为黄昏月下,次句就月写影,“碎阴”,月光透过枝隙而映成满地碎影,以碎影写梅影的形状。第三句的“清绝”,点出了梅。萧泰来《霜天晓角·咏梅》:“清绝,影也别。”又写了梅的品格是清,不浊。四、五、六三句就灯写影。首句“枝北枝南”再点梅,戴复古《山中见梅》诗:“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第六句中的“难折”是说,因为是影,所以难折。同时也是写梅的品格,它难于折曲。七、八两句是就魂写影。以倩女离魂的虚无来写影,以倩女对爱情的忠贞,进一步形容梅的品格。上片最后两句是就过云写影。第一句又点梅,林逋《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第二句“应妒过云”是过云应妒的倒用。“明灭”,即若有若无,点影。整个上片,就月、就灯、就魂、就过云来写梅影,也写了梅的品格。

  过片三句为一篇之主。以窥镜写影,但强调“为容不在貌”,而在品德的“孤洁”。这实际是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后宁愿孤独、寂寞,保持纯洁的节操的尚高志趣。次三句以春痕写影,以“丽谯吹彻”点梅,秦观《阮郎归》:“丽谯吹彻小单于”。接着二句以珊瑚写影,意思是在天色微明中看梅影,好象燃犀角照水底珊瑚,使珊瑚不是固定不动的,没有生命的,而是活生生的。以此写梅影,也赋予梅影以活生生的状态。最后二句总结全篇,以“香雪”点梅,也指梅的品格。“空对”,言无其他物可对。整个下片以窥镜、以春痕、以珊瑚写影,也写了梅的品格。

  全词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写法有虚有实,但都扣紧梅影的神态、梅影的品格来写。词中写梅影品格的清绝、难折、孤洁等等正是张炎身处国破家亡境地的自我要求,自我写照。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南宋亡国者的民族气节。正因为这样,所以周密、王沂孙都有和作。

【宋词十首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宋词十首精选03-31

宋词精选五首诗词赏析01-05

十首最美宋词04-20

辛弃疾最经典的十首宋词08-15

不能错过的十首宋词03-31

十首关于夏日古诗词及赏析08-15

诗词《全宋词》作者简介以及赏析04-01

经典宋词赏析02-22

十首最凄美的宋词精选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