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诗词》教案

时间:2021-02-23 16:06:49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诗词五首》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词五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古代诗词优美的意境。

  2.学习诗词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3.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难点:理解其中丰富深刻的意蕴和优美的意境。

  解决办法:

  1.古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朗读比赛。

  2.背诵比赛。

  3.唐诗宋词知识竞赛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的诗人如满天的星斗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另外还有一首明朝夏完淳写的《别云间》。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2.初步理解绝句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笔下清幽的景致令人忘俗;另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诗人在远贬至蓝田关时,写下的七律,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明快,风格沉郁,《明云间》作于作者在云间被捕之际,悲壮、豪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都不详。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南)人。常自称昌黎韩愈,后世也称他为韩昌黎。曾先后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请免徭役而贬阳山令,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又上表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文学上既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又是著名诗人。他反对齐梁以来的浮华文风,力倡古文。在诗歌创作上,笔力雄健,气势雄伟,力求新奇,自成一家。有《韩昌黎集》。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人。9岁能诗文,15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事败之后,其父、师先后死难。夏完淳复人吴易军中,参谋军事。军败后,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为抗清奔走。后为人告发被捕,解送至南京。洪承畴以其年幼,欲为他并脱,夏完淳痛骂不止,凛然就义,年仅17岁,他的诗歌表现出悲壮激越、高亢雄壮的风格,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少年英雄和诗人。有《夏完淳集》。

  2.诗歌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整体感知: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宋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细腻,意境优雅。

  设计问题:

  (1)开头两句点出了人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看出了什么景色?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人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

  (2)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行踪到了哪里?

  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3)从这两句诗中,你能寻找到一个成语吗?

  曲径通幽。

  (4)诗的五、六句写作者看到优美环境后,产生了哪些感慨?

  这两话是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这样幽美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的欣赏起来。他举日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消除净尽。

  (5)诗的后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又使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这时仿佛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声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6)全首诗诗人通过写景,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本诗的写作背景: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部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城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当韩愈到达离京城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讲读前两句,提问:

  (1)这两句点明了什么?明确: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同时也有虽遭获被贬亦无怨无悔。提问:

  (2)开头这两句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明确:“朝一夕”说明了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外。

  (3)诗的三、四句表现了韩愈怎样的性格?明确: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老而弥坚,表现了韩愈刚直不阿的性格。

  (4)诗的五、六句是什么描写?作者借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是描写环境的。云彩浓重横在秦岭上空,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前行,“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看不见家,也看不见京城,他此时不独系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难险阻未免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5)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6)诗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手法?明确:“朝奏”“夕贬”“九重天”和“路八千”。

  (7)诗中有没有对偶句,请找出来。

  “云横秦岭家何在”与“雪拥蓝关马不前”。

  (8)诗中“横”和“拥”字用得较有意境,说说这样用的好处。明确:“横”状广度,“拥”状高度,故全诗气势磅礴。

  (9)说说你最欣赏哪句首,为什么?

  《别云间》

  (1)创作背景:《别云间》一诗,是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就义当年写的。当年夏季,作者在家乡被捕,此诗写于解往南京、告别家乡之际。本诗除对故乡表示依恋之外,着重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屈的顽强斗志。

  (2)诗句分析。

  前二句点题,说明三年抗敌,今朝被捕,并将告别故乡。三、四句言志,面对山河破碎,而自身已无用武之地,五、六两句表示在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末尾两句预示前景,抗清的烽火一定会绵延下去,死后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到祖国人民奋勇抗清的旗帜。最后两句显示出诗人至死不屈,希望复仇再起,反映的是一种激昂慷慨的壮美风格。

  (3)关于诗歌的一些知识。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都是格律诗。格律诗中有绝句和律诗之分,绝句中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之分。本课三首诗都属于律诗,律诗由八句组成,前两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尾联是对偶句。

  译文参考: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早走进古老的寺院,

  刚刚升起的太阳已经高高地照在树林之上。

  弯曲的小路一直通到幽静的地方,

  见那禅房正藏在花木丛生的深处。

  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

  水潭中的影子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

  自然的所有声音到这里都沉寂下去,

  只能听到鸣钟敲磬的声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

  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

  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

  你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别云间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诗词五首》教案2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收集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刈: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

  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己亥杂诗

  一、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二、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弄、清、影、怒、聚等等

  四、堂上练习:完成下发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默写这首曲子

《诗词五首》教案3

  导入 新课

  宋代文学中以词的成就最高。宋词被后人尊奉为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骈文、唐之诗、元之曲相媲美的文学瑰宝。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宋词,作者分别是苏轼和李清照,他们是重要的宋词作家,前者开创豪放派词风,后者是婉约派代表,他们的词虽风格迥异,但都是词中上品,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收获知识。

  (一)明确目标

  1.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背诵宋词。

  2.用朗诵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苏轼是一位充满矛盾、苦闷而又竭力挣扎希望精神解脱的大诗人。这首词不仅创造了许多洁净华美的形象,更加洋溢着一股焦虑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词借中秋之夜的月下欢饮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呈现出心灵的觉醒亦即超越现实终又回归现实的历程。

  2.一代才女李清照博闻强记,诗文皆能。本词写在一个漫长的白天,适逢薄雾浓云,更加愁闷,尽管屋里烧着香料。在这重阳佳节,睡在考究的寝帐里,半夜醒来感到周围的凉气侵入肌骨,精神和肉体都痛苦得难以承受。她在黄昏之后,借酒消愁,虽然有满袖的菊花幽香,仍然感到在人过度伤感的时候,身体也像菊花那样消瘦,整首词围着“愁”字作文章,缘于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旧知识,让学生背诵1-3册学过的词。(以小组为单位,哪组背的多,哪组获胜)

  2.作者、背景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祜二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谏官劾其作诗“谤讪朝廷”,下狱,贬谪黄州,哲宗时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绍圣初年,复行新法,贬惠州,又贬琼州。徽宗时,遇赦召还,卒于常州,他学识广博,于文章诗词书画均工。有《东坡乐府》。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有《漱玉集》。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为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感情变得越来越沉挚悲凉凄切。

  3.教师范读(伴轻音乐)或听录音带。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开展朗读比赛。规则如下: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派两名男生、两名女生,先准备5分钟,然后到讲台前抽签,抽到哪段,就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要求必须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然后由老师指定的“评委会”给打分,最后评出“最佳朗诵手”给予一定的奖励。

  准备阶段:

  (1)正音

  阙què 琼qióng阁gé绮qǐ

  婵chán重chóng篱lí盈yíng

  (2)读词也要划分节奏,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

  凉/初透。

  按上述要求读这两首词。

  (3)用幻灯片打出两首词的译文,让同学对照朗诵,了解诗的大意。

  水调歌头

  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

  拿起酒杯去问青天。

  不知有着宫殿楼阁的天上,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借风力返回天宫,

  又怕在那洁白玉石修筑的月宫里,

  那么高的地方,一定寒冷得受不了。

  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向它舞弄,

  又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

  月光照遍华丽的楼阁,

  低低地照进雕花的门窗,

  再照到难以成眠的我,

  月光不应当有什么怨恨,

  为什么要经常在人们别离时候出现圆月呢?

  人们都会有悲哀、欢乐、分离、会合,

  月亮也有显现或隐没、浑圆和残缺的时候,

  这类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圆满解决。

  只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平安,

  就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共同欣赏美好的月色啦

  醉花阴

  在薄雾浓云的大白天里都在发愁,

  在金色兽形香炉里的香料正在燃烧。

  又遇到了重阳佳节,

  枕着白色瓷枕睡在碧纱橱里,

  夜半的凉气开始侵入肌体。

  黄昏之后在东篱边上举杯饮酒。

  一股幽香不知不觉地充满衣袖。

  不要说不极度伤感呀,

  你看那西风卷起帘幕,

  那帘里的人比起菊花来还要消瘦。

  4.讲读《水调歌头》

  (1)关于小序: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相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抢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清风明月,家家团圆之时,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小序即交代了作此词的理由。

  (2)上阕讲析:

  提问:文中有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作者从哪个角度下笔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创造出什么意境?抒发作者何种感想?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月色,而是从对月亮突发奇想人笔,这就不落俗套,写出了新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才能。词的正文开头两句劈空而来,先写饮酒赏月,还通过对青天的询问,把思路引向了对宇宙奥妙的探索:明月从何时就有了?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按照他们的历法,今晚属于哪一年的中秋?原来,他的询问,是有原因的,他由赏月而幻想离开尘世,飞到月宫的琼楼玉宇中去。又因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于是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这时他自娱自乐,因而想到,飞上冷清的天宫,哪里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人间,自我战胜了出世之念。

  (3)下阕分析:

  下阕抒发了词人和胞弟的离愁别绪。词人由赏月而怨月:月亮,你对我们不该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是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最后从“月有阴晴圆缺”的种种变化联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人生在世,悲欢离合总是难免的,月亮运行,阴晴圆缺乃自然规律。这样,作者以旷达的态度否定了离愁别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从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又有情,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

  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的享受。

  5.讲读《醉花阴》

  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白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下阕开头两

  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词的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色瘦。”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参考《宋词鉴赏》。

  6.关于宋词的有关知识。

  (1)词是诗歌的一种,兴起于唐朝,到宋代而盛行。

  (2)词的调名、体段、格律、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人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

  (3)词牌名有的与内容相关,有的与内容不相关,另加标题。

  (4)词和诗相比较,词的句子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又称长短句。

  (5)词的分段称阕,上段叫上阕,下段叫下阕。

  (6)北宋时词又按创作风格出现了流派,苏轼开创豪放词风,称为“豪放派”,另外还有“婉约派”。

《诗词五首》教案4

  教学目的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吟咏,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词。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不宜面面俱到。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自上初中以来,我们已学过20余首古代诗词,其中以唐诗宋词居多。我们对律诗和绝句的有关知识也有了一些初步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的律诗和绝句,说说二者有哪些区别。(只须说出最主要的特点,不必全面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请同学们翻到第30课,将这五首诗词浏览一遍,看谁能很快说出哪是律诗,哪是绝句,哪是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请同学们先看看阅读提示。(学生看完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第一首《渡荆门送别》

  (一)解题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沿江东下途中所作。诗人乘船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课文阅读提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但也有学者认为“诗无送别意”,“送”的主体是“故乡水”,即故乡水“送别”诗人远行。此说也并非没有道理。

  (二)研习课文

  1.指名试读这首诗,教师评点后再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3.结合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均为注释所未注明,若学生未提出,教师亦应讲解。)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此句写白天的情景。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作者从5岁起便随父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常在诗中称四川为故乡。

  4.品析鉴赏。

  问:“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诗人展现出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一望无际的平野,顿使人眼界开阔;滔滔奔涌的长江,气势是那样雄壮。这也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问: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

  使学生领会:“月下”句写夜晚,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云生”句写白天,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问:诗人已为荆门山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使学生领会: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

  赏析“万里送行舟”:此句成功地运用拟人手法,以故乡的恋子情来烘托诗人的思乡情。诗人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离乡的母亲,其构思之独到实令人称叹。

  5.学生朗读全诗,当堂背诵。

  三、第二首《秋词》

  (一)解题

  《秋词》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大多数诗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叹寂寥和凄凉,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

  (二)研习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3.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春朝(zhāo):春日,春天,与“秋日”相对应。

  引:引发。

  4.晶析鉴赏。

  问: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使学生领悟: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体会“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蕴,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5.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四、第三首《赤壁》

  (一)解题

  赤壁,地名,一在今湖北省蒲圻县,为三国时吴国周瑜大破曹操的古战场,俗称武赤壁。一在今湖北省黄州,传说中曾误认为是周瑜大败曹操之处,俗称文赤壁。杜牧这首诗是在黄州写的,时为黄州刺史。诗人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研习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前两句系平静的叙说,语调宜平缓,后两句突发议论,语调应有所提高,但因系假设而得出的结论,不宜读得过于高昂。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全诗,并讲解这首诗的大意。

  诗的大意:折断的戟埋入沙中但铁却未被锈蚀,我把它拿起来磨光洗净认出这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假如当初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恐怕大乔和小乔都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3、品析鉴赏。

  这首诗叙事十分平实,但想像却十分奇绝。可启发学生思考:诗人的想像奇在何处?

  其一,赤壁之战时周瑜巧借东风取得抗曹胜利,而诗人也巧借“东风”对那段历史加以评述。可谓一箭双雕。

  其二,诗人不从正面写周瑜如何通过火烧战船打败曹操,而从反面落笔,指出假使当时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结局就会改变。这就更能突出东吴获胜的重要原因。

  其三,诗人不用“国破人亡”之类的词语用结,而以“铜雀春深锁二乔”代指相反的结局,充分体现了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由于“二乔”是东吴统治集团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派政治力量的尊严。东吴一旦灭亡,她们的处境便可想而知。这种以小见大的构思方法足见诗人的别具匠心。(只要能谈出一定的见解即可,如不能认识到上述几方面,教师可适当作一些讲解。)

  4.学生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

  背诵前三首诗。

  二、第四首《过零丁洋》

  (一)解题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见课文注释)

  (二)研习课文

  1.教师范读后指导学生朗读。注意韵脚均为后鼻音,全诗应读出悲壮的感情(后两句宜读得高昂)。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3.结合学生质疑疏通诗意。因注释较详细,不必在文字上多花功夫,可作如下补充:

  一经:指《五经》中的一种,《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宋朝科举考经义,可在《五经》中选一经。“起一经”是说作者由科举出身。第三联(颈联)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前一个“惶恐”和“零丁”均为地名,后一个“惶恐”和“零丁”取实义。

  4、品析鉴赏。

  这首诗重在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可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诗人以“山河破碎”感叹国家的危亡,“风飘絮”表现出自己心已破碎;而“身世浮沉”则将个人艰难困厄的遭际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浮沉”与“破碎”,“雨”和“风”等两才相呼应。

  结合课后练习三,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答案不求统一,鼓励学生谈出新意。

  5.学生朗读全诗并当堂背诵。

  三、第五首《浣溪沙》

  (一)解题

  苏轼这首词写在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虽然政治上失意,生活亦陷入困顿,但他仍对人生抱乐观的态度。他游蕲水清泉寺,看到眼前的自然风光,尤其是“溪水西流”之景象,不由产生感慨,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不仅在诗歌创作上首开宋代诗歌新风气,而且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之一。其词作个性鲜明,风格豪迈,视野开阔,意趣横生。《浣溪沙》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

  (二)研习课文

  1.教师范读后指导学生朗读。正音:“少”音shào,年少之意。朗读“谁道人生无再少”句应铿锵有力,末句要读出其中的劝慰之意和昂奋之情。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词的大意,提出质疑。

  3.结合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尚:尚且。 休:不要。

  4.品析鉴赏。

  问:这首词就表达方式而言,上下阕有什么不同?明确:上阕为描写,状景中流露出愉悦之情;下阕议论兼抒情,写出了作者由眼前之景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这首词中的人生哲理绝非凭空产生,而是作者的有感而发。说说“谁道人生无再少”之感慨由何引发,二者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谁道”句系由作者看到的“溪水西流”而引发。本应东去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人生为什么不能青春永驻呢?词中的“少”宜理解为精神之“少”,抒发了作者老当益壮的豪情,表现出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5.学生诵读全词并当堂背诵。

  6.课堂训练。

  按课后练习四的要求对“对子”。

  朗读并背熟五首诗词。学生互查,教师当堂抽查。

  四、布置作业

  1.属对练习:古、生、前、浮

  2.读刘禹锡《秋词》之二,想想与课文所选《秋词》有何异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sǒu)人狂:使人发狂。嗾:数,使。

《诗词五首》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方法可采用点播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 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 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难点:

  1、 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突破

  多媒体综合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

  学生准备:

  预习这五篇作品,准确认读文中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感情。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研讨《采薇》 1、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

  2、学习《十五从军征》 2、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

  3、研读《送别》 3、细心体会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一、学习《采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师:同学们都能背诵哪些诗歌呢?诗歌是一种纯文学的代表,也是张力很强,容量很大的体裁。这课有五首作品,有古诗,有乐府诗,有七言绝句,也有词和曲。内容涉及叙事、写景抒情、讽刺等很多方面,下面我们就进入具体的学习。2、 转入《采薇》的学习,先范读,再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解决:《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3、 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思想内容。注意:(1、)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做繁琐分析。(2、)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不懂处提问解决。(3、)思考:将"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有何意义? 1、背诵自己能想起的诗歌,对课文产生兴趣。2、文注释,认真阅读《采薇》,读诗的整体印象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反复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4、 理解诗的意境,和诗的形式上的美感及古诗特点。明确: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长年在外戍守的无奈。

  二、学习《十五从军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介绍乐府诗的特点和内容。2、 范读《十五从军征》,注意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中同样描写士兵,在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点拨:前诗更中于对情景的描写以反衬哀伤心情。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1、 了解与此诗内容相关的知识。2、 学生诵读这首诗,体会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送别》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介绍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2、 让学生朗读此诗,并讲述诗的大意。3、 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1、)这首诗歌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点拨:形象(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对友人依依不舍,还没分别就盼归的心情。 1、 认真读诗,体会诗的形象性。2、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一下扬花漫天飞舞的景象,这时去为友人送别,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3、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用心体会作者写景的技巧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四、小结:这课学习的三首诗的主角都是士兵,在诗中都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送别》是送人着急作,写的是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景状物上三首诗各有特点,一个是有暖景和冷景做对比彰显相反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对故园的荒凉,亲人的凋零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倍感凄凉;一个是对春天杨柳扬花的描写,但怀人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研析《清平乐》 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

  2、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 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

  一、研析《清平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讲解词的基本常识。2、 介绍辛弃疾的基本情况,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3、 范读《清平乐》,注意读准字音。4、 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词。问:这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点拨:辛的词虽然以大题材入词为主,但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1、 作好记录2、 听教师介绍3、跟读,注意节奏的变化以及词中的难字4、体会作者怎样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二、 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背景知识介绍(1、)散曲知识介绍(2、)作者的基本情况及作品背景2、 要学生诵读课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文意,体会作者感情。3、 组织课堂讨论:作者巧妙地借咏喇叭讽刺了哪些现象? 1、 仔细听,了解相关知识,作好记录。2、 诵读课文,理清文意,领会作者巧妙的讽刺技巧和形象的语言,并体会作者

  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3、 积极进行讨论,并品味这种讽刺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 小结:《清平乐》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把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的3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映了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实安逸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朝天子 咏喇叭》是一曲讽刺散曲,全曲用近乎口语化的语气,借托对喇叭的嘲讽,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

  四、 练习设计

  1、 随堂练习设计 :背诵这几首诗词

  2、个性练习设计:进行比较式学习,归纳总结诗词的特征。

  教学探讨与反思

  [ 内 容 结 束 ]

《诗词五首》教案6

  教学目的:

  (1)古代诗词表达的情感。

  (2)品味字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中流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诗的鉴赏

  教具:幻灯片、投影仪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作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2)我国古代诗、词、曲三种体裁,习惯统称为古代诗歌。古诗从形式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3)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绝句、律诗、如:李白《秋

  蒲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作者简介:王勃,初唐四杰(扬炯、卢照邻、骆宾王)。

  2、对比阅读:用《谓城曲》与本诗比较,试看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3、内容分析: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朋友上任之地,暗示虽远犹近。

  颔联:用两人相同的处境来宽慰朋友。

  颈联:跳过眼前的离别而叙述别后的思绪。

  尾联:又回到送别,诗人豁达地宽解友人,大丈夫

  应志在四方,注重功名,不要象多情的男女那

  样在分路口哭哭啼啼。

  4、讨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好在哪里?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明确:好就好在它一洗过去送别诗中那种黯然消魂的情调而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正是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三、赏析《望天门山》

  (一)作者简介

  (二)⒈朗读、让学生画诗的内容。

  ⒉提问:《望天门山》的望字是站在什么地方望的呢?为什么?

  明确:在行船上较为适当,因为“出”字写出了山行的动感。山不可以动、那么只有船在动,船向山驶去,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仿佛是天门山迎面而来。化山静为动。

  (三)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往往是最少的字来表达丰富的意境。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南绿草如茵、一片葱茏的勃勃生机。请同学们举例本诗除了出字之外还有哪些字用得好?

  (1)断字:诗人想象天门山原来为一体,后来被江水冲断了,想象中写出了长江水势的浩大。

  (2)回字:碧绿的江水向东奔腾而来,突然遇到天门山的阻遇,于是浪花飞溅,江水回旋,波涛汹涌澎湃,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壮,又写出了江水回旋激荡的壮丽风光。

  三、赏析最后一句:写远景还是近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写远景。因为孤帆写只见帆影不见船身,可见其远。

  日边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太阳就在水面一般。修辞(借代)。

  四、请同学描绘最后一句的意境。

  一片白帆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漫漫驶来。

  五、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那么画面上出现了那些颜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青山、流水、白帆、红日。描绘了长江雄壮秀丽的风光,

  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三。

《诗词五首》教案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4、齐读这首诗。

  《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⑴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⑵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⑴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⑵ 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⑶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⑷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⑸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⑴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 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⑶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⑷ 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⑸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

  二、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词五首》教案8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习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习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诗词五首》教案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文学常识及文言词语的含义。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佳作名句,体会诗词中所体现的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

  1.放录音,学朗读,要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要求整体感悟,不求逐字逐句讲析。精妙之处要仔细玩味。

  3.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可以画画,可以扩展成故事或文章进行口述。

  4.诗讲知人论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况以及创作的背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安排活动教学,可开展诵诗会或赛诗会之类活动,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对一学期来学习古诗文情况进行测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理解诗歌意境(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特别是作者写作诗歌时的心情)。

  2.难点

  《观沧海》中诗人创造的意境,(从分析沧海的壮阔景观人手,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抒发的豪情壮志。)通过适当的讲析引导和学生的诵读,加强学生对《如梦令》《西江月》优美意境地把握。

  3.疑点

  教师点拨学生理解《观沧海》与《望岳》中诗人博大心灵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诗词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

  3.学生制作名言警句的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参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了解写作背景。

  3.在诵读中鉴赏,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意境。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中国古典诗词的滋力是无穷的,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诗词五首》中选录的均是广为传诵的名篇,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受到美的熏陶。

  (一)明确目标

  1.文学常识三首及字词读音。

  2.理解前三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3.读出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放录音,学生朗读前三首诗,读准下列字音

  碣(jié) 澹(dàn) 竦(sǒng) 峙(zhì) 岱(dài) 眦(zì)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观沧海》。

  (1)教师介绍作家思想及本诗写作的历史背景。

  这首诗,是曹操于汉末建安十二年(207)五月,出兵征乌桓(今辽宁省东部),七月出兵,九月胜利班师,征途中登上碣石山所作。

  (2)学生疏通诗句意思,注意,澹澹、竦峙。

  (3)给本诗划分层次

  第一层 前两句,登临地点和目的。

  第二层3一12海面景象尽收眼底。

  第三层1314,巧妙点出主旨。

  (4)诗歌均要以景抒情,曹操登上竭石山,看到了哪些景象?

  水波动荡,山岛屹立,气氛威严;岛上草木丛生,丰茂,生机勃勃;大海巨浪涌起,气势壮阔;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海上波澜起浮,动荡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信心和豪情,令人振奋,显然是一个经验十足,沉稳老练的政治家风范。大海的博大,正象征了诗人的心灵,雄浑宏大的心灵与宇宙合一,包融一切。诗人作为大军事家,这次出征正是为了统一天下,因此他借大海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复习欣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3.学生自学《次北固山下》《望岳》。

  教师指点。

  (1)按节奏朗读。

  (2)《次北固山下》抒发的是一种远方游子思念故乡亲人的思想感情,请学生找出抒发这种感情的意象,深刻体会远方游子对家乡亲人那种深深的惦念。

  (3)《望岳》这首诗诗人描述了泰山出神入化的美景,全身心与之融为了一体,是诗人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四)总结、扩展

  这几首诗意境深远,诗人心灵超然物外,博大而深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前三首诗。

  2.预习《如梦令》《西江月》

  (六)板书还计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检查背诵。

  (-)明确目标

  1.掌握下列字词:争、怎。

  2.欣赏宋词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3.培养学生有语气地朗读。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的位置;学生朗读。

  2.文学常识。

  3.疏通文意,再现意境。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如梦令》。

  (1)写作背景。

  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述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

  (2)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愉快)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是愉快的心情,从常记沉醉二句可以看出。一个沉醉凝练地反映了一天的欢乐。

  (3)这一天的欢乐集中在归途中表现,归途中妙趣横生的画面有哪几幅?

  误入藕花深处,(迷路),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人心情由沉醉到急切再到惬意,充分享受着这大自然的乐趣。

  (4)词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用了哪些小事物?

  描写了江南山村月夜的图画:

  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夜晚很静,以动与静,一幅丰收景象)

  星稀天外,点雨山前,路转溪头,忽见茅舍。

  (焦急和迷惑之后的欣喜,情趣横生)

  (5)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词人的心境。

  (四)总结、扩展

  宋词与唐诗一样,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不可企及的高峰,较之诗,词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广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

  2,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碣石( ) 澹澹( ) 咏志( ) 岱宗( ) 决眦( )

  鸥鹭( ) 竦峙( )( ) 萧瑟()( ) 沧海( )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星汉灿烂( ) 2.会当凌绝顶( )

  3.水何澹澹( ) 4.造化钟神秀( )

  5.次北固山下( ) 6.一览众山小( )

  7.客路青山外( ) 8.以观沧海( )

  9.山岛竦峙( ) 10.阴阳隔昏晓( )

  三、诗词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望岳》都是律诗,每诗_______句,中间两联要求,例如《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_______,_______。诗中双句还应_______,例如《望岳》一诗的.韵脚是_______。

  2.《观沧海》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字_______,他的诗以见长。

  3.《如梦令》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号_______,如梦令是这首词的_______。她的诗词以见长。

  4.《西江月》的作者是_______朝的,字_______,号_______,这首诗选自《_______》,《西江月》是这首词的。

  四、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诗句。

  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奇特想像的句子是_______。

  2.《次北固山下》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句是_______。

  3.《望岳》一诗中,写泰山崇高雄奇的句子_______。

  4.在《如梦令》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

  5.写出《西江月》中描写夏夜明月中农村美景的句子_______。

  五、请根据所提供的诗句,补写带春的诗句。

  1.好雨知时节,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

  3.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4.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八.背景知识和课外阅读

  1.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令安徽省毫县)人。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69年)迎汉献帝安都于许昌,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在官渡击败袁绍,此后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曹操用人惟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等篇。其散文亦清竣整洁。

  2.《步出夏门行》简介

  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3.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先游吴越,再游齐赵,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主义色彩。三十五到四十岁,十年长安困守。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杜甫转入现实主义创作。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四十五到四十八岁,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人民灾难惨重,国家岌岌可危,诗人也历尽艰险,写下了三吏三别。最后杜甫到了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在四川漂泊了七、八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舟上。

  4.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的作家,和大学士赵明成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比较美满。所以李清照前期词中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如《如梦令》靖康二年,她与赵明成相继避兵江南,她辗转流离于杭州,在孤苦生活中度了晚年。此时写出了更加动人的诗篇,如《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

  5.辛弃疾

  辛弃疾(114O1207),字幼安,出生在金国建立初期的济南。辛弃疾在文艺创作上是以词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他的《稼轩词》有词600多首,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他前辈和同时的作家,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上也是丰富多姿,别开生面的。

《诗词五首》教案10

  教学目的

  1.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词的韵律知识。

  教学要求

  1.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适当结合作者写作时的生活背景,领会其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夜喜雨》《如梦令》《西江月》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

  1. 《春夜喜雨》喜在哪里。

  (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它抒写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春夜喜雨》这一诗题,感情色彩很浓,其中三个字表景物,一个字表感情。写好春夜雨景是基础,写出喜是关键。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联直接写了春、雨两个字。春雨好,好在下得及时。春天,是万物萌发生机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滋润。正当这个时候,雨就来了,这不是知时节吗?面对着这场及时雨,诗人的心里欣喜极了。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直接写听觉。这场夜雨是随着风悄悄地来到人间的,它轻轻地不声不响地滋润着万物,诗人的心里对它充满欣喜与敬佩的心情。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一联写的是雨夜的环境。这时原野、路径、云块虽然是一片漆黑,惟有江上的船只却仍然灯火通明。它象征诗人心头升起的希望,前途一片光明。这里写的是诗人的视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联写第二天早上诗人看到仍在带雨的花朵,想到万紫千红的鲜花开遍锦宫城,诗人的心花随同春花一起开放了。

  《春夜喜雨》,除诗题外,全诗不着一喜字,而喜自见,处处流露出诗人对春雨产生的喜悦情怀。这首诗主题深刻,语言优美,借景抒情,诗意浓郁,故千百年来为人们赞誉,传诵不已。

  2.《春夜喜雨》是怎样运用拟人的手法的?

  (作者赞美春雨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这个本来没有知觉的事物,写得它好像也深通人性,知道人们需要它的时候,它就来了。它夜间悄悄地来到,哺育着禾苗,不愿让人们知道。做了好事,并不居功。这样,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美好特征,也写出了它的美好品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这里是悄悄的意思。一个潜字,一个细字,把春雨的特点形容得惟妙惟肖。它和夏天的大雷暴雨不同,雷暴雨来时,雷鸣电闪,哗哗一阵,有时甚至雷声大,雨点小,大呼隆一阵。这里写的是春天的牛毛细雨,夜间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随风飘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很准确,也很形象。)

  3.《春夜喜雨》中的发生是什么意思?

  (诸家选本,大多把发生理解为下雨。然而,《唐诗一百首》的注解却有另外一种解释:发动植物生长。我们赞成后一种注解。为什么?一是这样注解切合诗意。自然界所以生机蓬勃,正与春雨催发密切相关。把发生理解为催发生机,更切合作者的感情,更切合拟人手法,更切合诗歌所着意描绘的、也是春雨所带来的想象中的动人景象。 二是这样注解切合用典。人们知道,杜甫擅长用典,杜诗无一字无来历的说法固然不足为训,但是,这首诗中的发生显然用了《庄子》中的春气发而百草生的命意。)

  4.《如梦令》中的争渡二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把争字解释为竞争。抢先,看来不大符合原词的意思。因为天气已晚,又在藕花深处,同别人赛船是不大可能的:有人解释为快划,这虽然和上下文可以连贯起来,但实际上船入藕丛,障碍很多,是快不起来的。因而,把争解释为怎比较合适。争作怎讲,诗词中时常见到。如白居易的《燕子楼》中,就有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之句。

  5.《如梦令》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李清照这首词,表面看来,重点是在写自然景色,但实际也是为抒情,而作者的情主要是由景引出的。这便是景中含情,情由景生的艺术境界。赴溪亭游览,至日暮兴尽而归。这里的兴显然是因为自然景色的吸引而产生的。沉醉不知归路的沉醉本意是指多喝了酒,但也未尝不意味着为自然景物所陶醉而流连忘返,一味观赏景物而迷失路途;在暮色苍茫中误入藕花丛中,又出现了一片新的美景,使作者不忍心破坏它,也不愿马上离去,不由发出怎么渡呀的呼声;当一滩鸥鹭被惊起,暮霭沉沉的天空突然闪耀着一群白色的水鸟,和水面的荷花交相辉映,就构成了更新鲜、更美好、更迷人的景象。作者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可以想象,作者大概又沉醉了。

  日暮、沉醉、归路、兴尽、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都是在写事物的进程和发展,给人以具体的跃动感,一景推进一景,一环紧扣一环,处处都是在写动。这就使作品形象生动,富于吸引力。但是,作者并不只是写动,也注意写静,且是动中取静。日暮、沉醉、晚归等,本身就有某种静的含义。这种静是从动中引申出来的。而误入藕花深处,则创造了一种回旋、曲折的意境,在词的节奏上和作者感情的发展上,给人一种起伏的感觉。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静。有了这种静,更能衬托动,也更能感染读者,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6.《西江月》的物与情是如何统一的?

  (辛弃疾的词以悲壮激昂、豪气奔放为主要风格。但他笔下也能呈现清丽幽美的景象,流露活泼自然的情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的是一个夏天的夜晚,词人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看到的乡村景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感情,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给人以美的享受。

  明月别技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这两句运笔细致,足见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富于生活实感,不亲历其境是决然写不出来的。作者以明月起笔,是别具匠心的。因为他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果把夜写得漆黑一片,就会大煞风景。他抉取明月来写,画面就出现了若干亮色,给人以清景幽色之感。以明月泻辉,鹊儿惊飞,离枝而去的动,衬出了月夜的静温和幽美。此外,这句还给我们留下了艺术上的空白,让我们用想象去填充:不用很多笔墨渲染月之明媚,但从明月惊鹊四字,却见月光之皎洁;鸟鹊跳枝,不写啼声而啼声自见。作者为了更显示月夜幽美,又将清风鸣蝉纳入画面。这样惊鹊与鸡蝉相呼应,明月与清风融一体,交织成画,使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作者紧扣上文,将文笔一转,使画面递现,展示出另一番景象。稻花香里,说明此时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点明夏季,它承清风而来。因清风吹拂,才送来稻香阵阵。笔墨有序,过渡自然。在这里,如果说人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也可以。但这样理解,未免辜负了作者的一片匠心。他灵光独运,把不知人情却识时节的蛙声,赋以人的思想感情,说它们也在为丰收而歌唱。蛙犹如此,人乐更甚!作者通过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把农村人家的热烈气氛和欢乐之情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这两句,作者注重自然景物和表达人物心理的关系,使得意境和情调相和谐。他巧妙地抓住了一个细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景、声、情一并写出。作者写声写景,其实都是为了突出其情表达出因丰收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如果说上片是写夏夜之晴,着重在写物,那么下片就是写夏夜之雨,着重写人的思想感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这幅图画的组织是颇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这是词,又似画,有影像,有韵味,深遂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作者对此先将笔一跃,然后又一扬,使文势起伏,感情摇曳。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惊喜之情。

  这首词写的是夏夜之景以及感受。上片写并月风光,吹来阵阵稻香,蛙声一片,奏起丰收乐章,表明作者对稻谷丰收的喜悦之情。下片从行人的感受写到行动和心情,上下衔接,笔调活脱轻快,与行人惊喜之情相和谐,增强了词的表达效果。

  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特色是以数入调,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倍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这几个数字用得巧妙无比。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的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春夜喜雨》

  第3、4课时:《如梦令》

  第5、6课时:《西江月》

  教学过程

  《春夜喜雨》

  一、组织教学

  二、解题。

  提问:我们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有关本诗的哪些情况?

  明确:季节春,时间夜,表现的对象雨,诗人的心情喜。

  提示:诗歌就是扣住这几点来写的,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注意。

  三、朗读。

  四、理解内容。

  1、一、二两句写什么内容?其中有没有诗人的感情?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一、二句是赞美春雨来得及时,开篇就扣住了题目。一个好字,既是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手法。)

  2、三、四两句是正面写雨,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写出了春雨轻、细的特点,这从潜、润、细无声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3、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也有写春雨的句子,想一想,是怎样写的?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同样也是写出了春雨细、轻的特点,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4、五、六两句写什么情景?跟春雨有什么关系?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两句写的是雨中的自然景色:因为下雨,天低云暗,野外是黑沉沉的,可是江中的渔火却闪着点点光亮。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春雨,但诗人描绘了一幅意境幽美的雨夜图,显得春意盎然,从侧面表现了春雨的可爱。

  这两句在结构上互相对应:野径对江船,都是偏正短语;云俱黑对火独明,都是主谓短语。两个句子的调性完全相同。因此,对仗非常精工。)

  5、最后两句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这两句写的是第二天早上雨后的景象,根据题目来看,应该是想象之景。)

  6、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人为什么要写第二天的情景呢?

  (这是因为诗人一生饱经战患流离之苦,当时定居在成都郊外,生活得到了安定,面对绵绵春雨,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之后,又展开想象,写出了雨后天晴,成都城里百花盛开的美好春景。)

  7、 小结:读完全诗,我们不难领会,诗中尽管没有出现一个喜字,可是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雨的名篇。值得指出的是,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不仅用字精工,体物入微,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成了千古名句。

  五、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押韵的字是生、声、明、城。古代韵母i ng和eng相通,现代各地方言还保留着这种读法。

  六、齐读,背诵。

  《如梦令》

  一、组织教学

  二、参阅注释①,掌握有关内容。

  三、范读,朗读。

  四、理解内容。

  1、简介: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了一次作者跟友人们郊游的欢乐情景。词作虽然短小,可写得富有情趣。

  2、提问:根据句号,可见词作分为三层意思。请仔细阅读课文,看它们分别写了什么意思?

  (开头,常记二字说明这是回忆往事。溪亭、日暮分别交代了那次郊游后与友人欢宴的地点和时间。沈醉即沉醉,说明大家兴致很高,喝了不少酒,结果连回家的路也辨不清了。第二层,写大家游宴尽兴后驾船回家,结果走错了路,误入了藕花深处。到这时,朋友们才醒悟过来,就争着把船划出去,一时桨声、水声齐作,把栖息在岸滩上的小鸟都惊醒了。)

  3、小结: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

  五、齐读课文,体会意境。

  六、分析韵律。

  跟前面几首诗比较,可以看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这是由各种词牌的词谱规定的。这首词作中的暮、路、处、渡、鸳等字押韵。

  七、齐读,背诵。

  《西江月》

  一、组织教学

  二、参阅注释③,掌握有关内容。

  三、范读,朗读。

  四、理解内容。

  1、提示:这首词是辛弃疾罢职闲居时写的。原来词牌下有标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部。词作写的是作者在夜行路上的情景。这首词分上、下罔,我们分别理解。

  2、上阕写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向我们展示怎样的景象?

  (上阕写的是作者在月光中夜行所见的一片美丽景象: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明朗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风徐徐,送来了蝉的鸣声。走在路上,蛙声阵阵,不绝于耳;稻花香飘,沁人心脾,这一切都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农村夏夜充满了欢跃的气氛。)

  3、齐读上阕,体会。

  4、提问:下阕写什么内容?

  (下阕写骤雨将至时的景象:正赶着路,忽然乌云笼罩,空中只剩下稀疏的星星点点,紧接着就僻里啪啦地掉下了雨点。加紧脚步,赶快找个避雨的地方,哎,真巧,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因而内。已充满了欣慰的感情。)

  5、齐读下阕,体会。

  6、小结: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夜行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象。尽管作者当时正罢职闲居,可是由于对生活的热爱,他即景生情,借词作表达了闲适愉快的心情。词作语言质朴,格调清新,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7、 齐读,体味意境。

  五、分析韵律。

  押韵的字是蝉、年、片、前、边、见等。

  六、齐读,背诵课文。

  七、教学小结

  八、布置作业

《诗词五首》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并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学的五首诗歌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

  二、课文赏析

  1、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⑴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的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⑵ 赏析诗歌:

  ⑶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用被贬谪地的荒凉和时间的漫长,表达了作者痛苦、孤寂的心情;

  颔联: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用比喻的修辞,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心境;

  尾联:点睛之笔,,点明酬答题义,既对友人的感谢,也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诗词五首》教案12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研读作品

  (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 绮户(qi3) 婵娟(chan2)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

  提问: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②怀念谁?

  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诗词五首》教案13

  诗词五首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

  (二)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指导朗读五首诗词

  二.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

  (1)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法。

  1)技音节划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按意义单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

  4).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

  车马喧(XUdn)见(冲卜南山润如酥(Sn

  塞(sdi)土燕脂(ydnzhi)凝夜紫(ZT)

  提携(x治)

  5)指名朗读五首诗词,教师注意给学生正音,并在正确停顿方面作具体指导。

  6)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诗词,要求字音、停顿正确。

  二、研读《饮酒》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避山野,隐居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及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这类诗人称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晋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朴素而韵味隽永。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他的《饮酒》诗。

  解题:《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5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12年(417年),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3.咀嚼诗句:

  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如: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

  4.品味玩赏:

  (1)这首诗为什么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诵读,讨论解决)

  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大体相同而略有变化,偶句押韵,因而读来有缓有急,和谐悦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

  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见,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三)归结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板书)

  把握停顿,反复诵读。

  了解作者,知晓风格。

  咀嚼诗句,体会情感。

  品味玩赏,张扬个性。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饮酒》诗。

  2.诵读余下的4首诗词。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回忆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学习本课其余四首古诗词。

  二、朗读四首古诗词。

  1.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四首古诗词,然后指名让四位学生分别诵读,并说明如此诵读的理由。(两种朗读停顿皆可)。

  2.请四位学生介绍四首诗词的作者,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注意比较四首古诗词在体裁上的区别。(《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七言绝句。《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l)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通过小组讨论和质疑,解决疑难问题。

  (2)让学生通过自学自行说出诗句的大意,用师生合作补充的形式,完成对四首诗词内容的理解。

  (3)让学生归结四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点拨。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现了作者放眼山水的宽阔博大的胸襟,说成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博大的胸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雁门太守行》赞颂了戍边将土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凄苦愁楚之情。

  4.引领学生品味四首古诗词。这四首诗词,堪称古诗词中的精品。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喜欢其中的哪些诗或哪些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审美诗歌的能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此,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尽合理之处,教师要以鼓励的口吻,适时指出。)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Th。

  2.背诵四首古诗词。

  ※ 怎样阅读古诗

  1.把握停顿,反复诵读。

  2.了解作者,知晓风格

  3.咀嚼诗句,体会情感。

  4.品味玩赏,张扬个性。

《诗词五首》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情导入、自由发言

  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

  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

  (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3.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料。

  4.指导背诵。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

  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补充介绍五言律诗的基本知识。

  四、点拔意境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

  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第二课时

  一、 情境导入、情入境

  1.导语: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

  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引出板书)

  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事,_场激烈的战争打响了,将军壮士

  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学习一下。

  4.放录音,体会其中激烈紧张的气氛。

  5.诗句导读。

  6.结合分析,再读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7.背诵《雁门太守行》和《天净沙》。

  三、体味赏析自读体味

  1.引语:秋天里的诗感情委婉曲折,热烈奋进,但阳春三月,柔风吹拂的节,感受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出示问题:

  (1)诗中写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人们是如何来评价这个季节的?

  四、本课小结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以色示物,

  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

  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诗词五首》教案1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前三首诗,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

  2.理解三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l)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预习指导:

  1.,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岱宗决眦

  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三、学习《观沧海》

  1.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

  《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四、学习《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4.当堂背诵。

  五、学习《望岳》

  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七岁会作诗,十四五岁时能与当时文上刚唱.2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携家逃难。后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他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后来,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后因成都战乱,杜甫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赴洛阳应进土举,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题为望岳。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

  2.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3.背诵指导。

  六、意境的赏析:

  分组写赏析短文,堂上交流。

  七、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1,2,3题。A类

  2.默写三首诗。B类

  3.完成掌握语文的有关练习。C类

  诗词五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后二词,朗读、背诵这二首词。

  2.理解二首词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l)朗读、背诵这二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前三首诗。《观沧海》是乐府诗,《次北固山下》和《望岳》都是五言律诗。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两首词。《如梦令》和《西江月》是词牌名。

  二、学习《如梦令》

  1.作家作品简介

  《如梦令》选自《漱玉词》,作者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来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跟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离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常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集。

  2.朗读这首词。

  3.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天真、活泼、豪爽的性格。词人赋予大自然以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的美的享受。

  这首词只写了夏日游饮归途中的一个片段,抒写了片刻之间美的感受,仅仅33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曲折起伏,生动活跃,情深味浓,新奇可喜。词的语言明白如话,流转自如,表现了独到的功力.

  三、学习《西江月》

  1·作家作品简介。

  《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城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3.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四、写分析短文,就两首诗你所体会的意境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抽查几个交流。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4,5.三A类

  2.默写二首词。B类

【《诗词五首》教案】相关文章:

柳永诗词《望海潮》公开课优秀教案03-30

九年级语文教案诗词五首09-14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06-08

九年级语文古代诗词曲四首教案09-10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11-08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04-08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古诗词默写10-10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古诗词三首》教案10-20

苏轼诗词《水调歌头》11-05

菊花的诗词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