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伯父的诗稿

时间:2021-03-16 08:56:21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关于伯父的诗稿

  【导读】:在盱眙他不是名人,只是都梁诗社的秘书长(还是副的)。我终于没看到伯父留下寸土片瓦,却拿到了我父亲为他整理的诗稿,那几十年来发表的、未发表的和来不及发表的记录着伯父一生牵挂的亲人、故乡、祖国的心声。

  伯父终于没有挺过07年的元旦,走了。

  我看到了他留下的厚厚的诗稿,那是父亲在他昏迷后拿回苏州的。也许那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财富。

  和伯父最后一次通话是两个月前,他要拿回他的诗稿,他模糊不清的发音让我依稀辨别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他很着急,他要拿回他的诗稿,因为他和人家已说好要发表,于是我立即按他的意思用快递寄去……

  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伯父听从党的召唤从苏州去了淮阴。这一去整整50年,再也没能回到他朝思暮想的江南水乡来,当年的热血青年现已在那里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从我记事起伯父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只有和伯母的那张结婚照,每当翻出相册时我最爱看的就是那张结婚照。伯母剪着齐耳短发,额头上刷齐的刘海,一双浓眉大眼,一看就知道是个很有个性很有能耐的女人。听母亲说过祖母对这桩婚事曾不是十分地满意,但实在是远在他乡,也只好依顺。后来,事实证明,由于伯母的能干才支撑起了这个家,四个儿女都正派正直,孝顺父母,大家庭过得很和谐。

  伯父是支援贫困地区而留在苏北的,他去苏北前在苏州医药公司,当时同去苏北的共有十五个年轻人,记得父亲曾给我看过当年那张56年8月的苏州日报,当年也是一桩轰动一时的事件,很是荣耀。在去苏北的一年后,同去的十五人中竟有十一人在全国开展的整风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伯父也是其中的一个,于是就有了第二次下放到农场改造劳动,领取基本的生活费,直至二十多年后得到平反,才重新回到了县医药公司工作。

  伯父在农场的住处我曾去过,四个孩子,一家六口住在两间不足三十平方米、用泥打的墙、草盖的顶的茅房里,家里没有马桶,屋后面的地上挖个坑当厕所。尽管伯父是五十年代离开苏州的,但当时在苏州的生活条件也远比这里好,这样的环境我真想象不出伯父是如何来适应的。直到84年,伯父因工作调动到了盱眙县,重回医药公司,单位分给伯父一处住房,从此伯父终于有了自己的砖瓦房,他十分高兴地写信给我们,盛情邀请我们去玩。几年中,父母、姑妈、妹妹,还有我女儿等都一一去了,回来都说很不错,唯独我没去过,几次因工作路过也无法去看望,因此心里老是惦记着。

  又十几年过去了,02年终于有了机会,闻名全国的盱眙“龙虾节”把我留宿在了盱眙。盱眙给我的印象挺不错的,县城建在淮河边,绕着山头十里长街还颇有点现代化气息,尤其是淮河边的绿化空间令人刮目相看,可以和我们的太湖边相媲美。记得那天晚上9点多,一进房间我就迫不及待地给伯父打电话,没想到就十来分钟的功夫伯父伯母、表弟还有小侄儿就赶到了我的住所,虽然我们不久前在苏州还见过面,但在这里见面心情就完全不同了,我们聊了很多,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伯父伯母的精神状态很好,身体也不错。

  为了能够明天一早上伯父家,我借着送他们的机会从宾馆出来穿过大街一直跟到上山那条台阶下,让伯父指了家的方位才回住所。

  母亲描述过伯父的家在山顶上,有院子有菜地,空气是如何地好,这正是城里人现在向往的生活。从记事起就知道伯父家生活很苦,子女多,收入少,现在子女长大了,又有这样一个居住环境我从心里为他们高兴,所以一直以来有个心愿想去伯父家。一个月前我曾去过盱眙但没时间去伯父家,只是在县城的观景台上看县城的全貌,见下面山坡上绿荫丛中有人家掩隐,想象中伯父的家大概和那模样差不多,也应该在一个山头上,长长的台阶在绿色的树林中一直伸展到山顶,那上面就是伯父的家,独门独院,象个山间别墅。四周山坡上的植被不算厚,伯母在山坡上种了很多蔬菜瓜果,院子里的花草芬芳宜人……。

  第二天清晨,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沿着昨晚送伯父走的那条小巷,朝伯父家走去。小巷口摆满了水果摊,两边的建筑与苏南七十年代的房子差不多,虽是砖瓦结构,大多数是裸墙,即使是水泥粉过,也是十分粗糙,墙面亦因年久失修不时有灰粉脱落。小巷向山坡上伸展,路面是高低不平的碎石路,左边有一商校已是破破烂烂。看到这环境,我的心已冷了下来,看来伯父家不可能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美……

  走到半路忽见伯父伯母迎面而来,他们估计我没时间到家里来,也就带了家里的土产上我那儿去了,见到这情形我的心头涌起一股热浪,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

  跟着伯父伯母爬上七八十级高高的台阶,来到半山坡上伯父的家。那是两排类似苏南七十年代时期造的知青房,前排是附房,后排是主房,共有二十来间十来户人家。伯父的家在两排房屋的最东头,东面的围墙上开了扇门,进门便是伯父家的.院子,院子约二十来个平方,种了几棵树和一些花草。前面两间一间是伙房,一间放着杂物,伙房里是农村里的那种烧柴的砖砌灶,后面两间是卧室,因此也可算独家独院吧!

  伯父比父亲大一岁,两人长得极为相象。坎坷的人生道路并没有使伯父衰老,相反由于伯父的开朗,使得他的容貌、精力比父亲要显得年轻一点。上次伯父来苏时知道伯父喜爱写诗,其中不乏有怀恋姑苏家乡和亲人的,读来让人感到有些伤感。但又觉得正是伯父的这种寄托才使他能够在异地他乡随遇而安!

  今天来到伯父的家更让我感到伯父那种眷恋家乡之情尽在其中。那不大的院子里种着江南的枇杷树、桔子树,还有那几棵姑苏小盆景散发着浓浓的乡情。十来平方的客厅里挂着伯父作的字画,有《枫桥夜泊》、《天平枫林》等,伯父虽不是书画家,但能有这样的雅兴也是从小受吴文化的熏陶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或许更确切的是一种寄托。听母亲说过,前年伯父一家有心迁回苏州,但毕竟不太容易,酙酌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一念头。

  也许是我与伯父之间的那种亲情,在我眼里我看到了伯父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至于那简陋的傢什,陈旧的木窗,没有空调的房间已显得不重要了。

  和伯父母闲聊了一会,我起身来到屋后的山坡上,啊,好一幅农家菜园小景。桔红的南瓜花象喇叭,葱郁的玉米结着梆子,紫角叶、四季豆缠绕在一起难分难舍,几只母鸡悠闲地踱着尖步。转过身来,对面正是盱眙的“都梁广场”,高高的山头林木森森。伯父很高兴地告诉我,他每天早上都和伯母上去一次,练练身体。望着对面那昨天刚去过的山头,看着伯父从内心发出的微笑,我懂了,笑容照例也挂在了我的脸上。

  那天记得我是提着伯母给的南瓜、玉米,步履轻盈地走下那七、八十级台阶,当我再回头看山头上的伯父家时,只见早晨的太阳把伯父的家照得金亮。

  就在我为伯父感到欣慰时,却传来了伯父患癌症的消息。尽管我也在为爱人的病东奔西跑,但我却放不下伯父的病,也就毫无疑问地承担了做子女的角色。于是在上海联系了医院请专家为他动手术。一个月后,原本走路已困难的伯父日见好转,他欣喜地作诗道:“咋岁求医赴外滩,转身挪步甚艰难。枕边词曲无心理,室外嚣音入耳烦。幸有白衣施妙术,不容疾病再横蛮。如今伏案能行笔,还要和它搏几番。”这让我宽慰很多。随后我一有机会,就想法去看看他,每次去伯父总是很高兴。

  两年后,病魔最终还是没有放过这位老人。伯父还是带着遗憾走了,听堂弟说,伯父临走前四个小时还在病床上改他的诗稿。

  在盱眙他不是名人,只是都梁诗社的秘书长(还是副的)。我终于没看到伯父留下寸土片瓦,却拿到了我父亲为他整理的诗稿,那几十年来发表的、未发表的和来不及发表的记录着伯父一生牵挂的亲人、故乡、祖国的心声。

  在病危时听说县卫生局不肯出面写生平,堂弟为此奔走。在我看来写不写生平已经不重要了,那厚厚的诗稿已足够让我们读的了,亲爱的伯父安息吧!

【关于伯父的诗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1-24

人教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2-1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课件设计09-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导学案06-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同步练习题06-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4篇06-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600字10-0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01-18

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06-12

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