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感春四首》古诗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春四首》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这两句是说,春风吹拂,园内各种鲜花竞相开放;清晨,太阳照进屋子,百鸟高兴得婉转鸣唱。诗句宛然如绘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景图。
出自韩愈《感春四首》
其一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其二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杂花妆林草盖地,
白日坐上倾天维。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为此径须沽酒饮,
自外天地弃不疑。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哺啜糟与醨。惜哉此子巧言语,
不到圣处宁非痴。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其三
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
冠欹感发秃,语误惊齿堕。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其四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独宿荒陂射凫雁,
卖纳租赋官不嗔。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画蛇著足无处用,
两鬓霜白趋埃尘。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百年未满不得死,
且可勤买抛青春。
作品鉴赏
诗人作这首组诗时,处境窘迫,即使面对春景,如形同虚设,反而引发了作者郁勃愤激的情怀。
第一首“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两句,语工精切,与《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情味略同。
贬居的诗人,已为出即有碍的“东西南北失路之人”,蛮荒的阳山,好似无法在曾有的意义框架中获得秩序。“恨”本多用于对无法挽回之人事的情感表达,诗人的“一生长恨”,自然是人生道路选择的自我质疑,虽然,在唐人乃至更早的儒者那里,如此的质疑与痛苦屡见不一见,但在类型化的情感传递中,却难掩儒者在面对出处、行道与挫折、理想与现实等问题时,追问而不得其路的痛苦与焦虑。儒者要考虑:在挫折中既要调整安顿自我而又不失儒者情怀,在“货于帝王家”之外,要另辟出路而又能彰显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此看似当卑之无甚高论的问题,因其根本,而尤难回应。幽怀难遣的诗人,只有在杯酒醉乡中才能忘却当下的身份,暂获解脱。
第二首“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两句,写景巧丽,与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情景相似。各首同为感时伤老之作,忧愤郁于胸中,唯有寄情于酒。其声调激楚,感慨万千。前二首皆直用《楚辞》语,第二首赞扬李、杜“无检束”,指陈屈原“不到圣处”,语出惊人。
诗人期盼得到昭雪、北归朝廷的希望再度破灭,内心充满激愤不平。诗的开头就大胆推翻宋玉《九辩》以来众多诗文的悲秋常调,而高唱“春气漫诞最可悲”,表白自己悲情之深重;再引申至“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出奇的发想显然来自对于现实的极度激愤,希望“摧落老物”的激烈变化。接着“径须沽酒”“自外天地”,直接抒写悲情,故作解脱之语,也即是所谓“以旷为愤”。忽然又联想到李、杜、屈原三人,这是三位伟大的文学前辈,这几句诗像是“史论”,简短的笔触极其生动地揭示了三个人的命运悲剧和斗争精神,表面是议论古人,实则在表白与古人心心相通,流露出对于自己文章成就的自信,兀傲、愤懑之情溢于言表。最后表面是颂扬朝政清明、自己只好酩酊大醉,讽刺和愤激的意味自然流露于言外。这样,这篇作品构想新奇,出语惊人,短篇中层层转折,愈转愈深,笔力也愈加雄健,深得杜诗沉郁顿挫的风神。
第三首简短而语意明确,即韩愈于前一年,即顺宗永贞元年,(805)所作《五箴》中的“ 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之意。
诗的开头两句紧接第二首末尾“平明出门暮归舍”,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一天生活的空虚和无聊:除了马背,就是床头,连书也不想读,操行锻炼也打不起精神,青少年时代进德修业、安世济民的雄心壮志,差不多销磨殆尽了!这是心理方面的巨大变化;再加上“发秃”、“齿堕”这些生理上的变化,真是使人惊叹,令人警惕。“孤负平生心”,这是惊心动魄的结论,然而自己没有办法。已矣知何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沉痛的呻吟,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心情。
第四首自恨“不如江头人”,也别出心裁,“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则抒发书生无用的想法,暗含对中唐黑暗政治的深痛控诉。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感伤之词中饱含了对政治功名的蔑视,对淡泊清闲、知足常乐的实在人生的向往。春恨的根由在于“读书史”,若像江畔的渔翁那样悠闲地生活,就没有“劳精神”的烦恼与悲愁之说,浇愁赖酒,而酒醒之后愁绪更深,诗人正是在这剪不断、浇不去的愁闷中苦吟、煎熬,看似洒脱至极,其实悲苦至极。
这四首诗抒写角度各自不同,后二首几乎与春天无涉,却同时反映了当时韩愈的苦闷心情。
名家点评
宋代学者许颉《许彦周诗话》:韩退之诗云:“酩酊马上知为谁?”此七字用意哀怨,过于痛哭。
南宋学者黄震《黄氏日钞》:《感春》,谓春风漫诞之可悲甚于秋霜摧落之不足惜。此意亦奇。东坡谓:“春蟾投醪光陆离,不比秋光,只为离人照断肠。”皆是此意翻出。
清代学者黄子云《野鸿诗的》:昌黎诗极有古音,惜其不由正道,反为盘空硬语,以文人诗,欲自成一家言,难矣!然集中《琴操》《秋怀》《醉赠张秘书》《山石》《雉带箭》《谒衡岳》《县斋有怀》数篇,居然大家规范。其“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青天白日花草丽”,此等句亦是不凡。
清代词人、学者朱彝尊《批韩诗》:朱彝尊曰:两语工(“春风吹园”二句下)。
清代学者程学恂《韩诗臆说》:第一首比兴无端,虽出张衡,实已过之。
清代学者何焯《义门读书记》:此“圣”字用徐邈“中圣人”之语,注谓伤其违圣之达节者,非(“不到圣处”句下)。
清代词人、学者朱彝尊《批韩诗》:朱彝尊曰:意新语奇,则故为生硬(“杂花妆林”二句下)。何焯曰:翻案。张鸿曰:意句均奇崛(“岂如秋霜”二句下)。
清代学者方东树《昭昧詹言》:《感春》第二首,兴比。本言近学三人,而故非之,曲折。“岂如”句,折深。“近怜”四句,以旷为愤,放纵豪阔,意高,胸襟远大,势亦阔远。“平明”句,不得职之故。深,开荆公。
清代学者马星翼《东泉诗话》:退之《感春》诗:“近怜李杜无检.....不到圣处宁非痴?”大似史论,实惊人语也。渠欲到圣处,不愧所言。
清代诗人程学恂《韩诗臆说》:第二首直用《楚辞》语,明其所感同也。满怀郁郁,感时伤老,遂欲寄情于酒,而笑屈原之不饮,皆极无聊之词,非平平论古。此公自写心事,借屈原以寄慨耳,非论屈原也。注言“非圣人推移之意”,迁阔无当。圣处确是指酒。李白诗“醉月频中圣”,在唐时固多用之。观此诗前言“径须沽酒饮”,“长醉多文辞”,而末以“酩酊马上”结之,知此皆以酒言。若拘定本文圣人能与世推移,则与前后都不关照,且如何加“宁非痴”三字?此固哉高叟不可与言诗也(“不到圣处”句下)。所感如此,忧危甚矣。然偏说尧、舜明四目者,体应如此,言之者无罪也(“幸逢尧舜”句下)。
清代词人、学者朱彝尊《批韩诗》:汪琬曰:以“暂醉”应前“长醉”、“取醉”语,更深人一层。妙(“数杯浇肠”句下)。
清代学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似怨矣,却不怒(“今者无端”二句下)。
清代诗人程学恂《韩诗臆说》《韩诗臆说》:末首郁愤极矣,吐为此吟,其音悲而远。至“皎皎万虑醒还新”,可以泣鬼神矣。
清代学者何焯《义门读书记》:《四愁》《十八拍》之间,而笔力逾健。《韩柳诗选》:取调生新,一洗纤称之习。
【《感春》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春词古诗赏析10-15
古诗春望赏析01-28
春夜喜雨古诗赏析11-24
《春夜喜雨》古诗赏析11-30
《对酒春园作》古诗赏析04-13
春中田园作古诗赏析09-15
春中田园作古诗赏析04-04
白居易的古诗《杭州春望》赏析06-07
江南春古诗原文及赏析03-22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