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白古诗词

时间:2024-05-15 09:12:25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李白古诗词15篇(精华)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古诗词15篇(精华)

李白古诗词1

  《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赠汪伦》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独坐敬亭山》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翻译】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李白古诗词2

  独不见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注释

  ①黄龙:古代城池名。又名龙城。在今辽宁朝阳一带。此处泛指边塞地区。

  ②蕙:蕙兰,兰花的一种,春日开花。

  ③莎鸡:虫名。又名络纬。俗称纺织娘、络丝娘。

  ④寒棕:谓织布梭,状家境的贫寒,或冷天犹织,故称。

  ⑤霜闺:即秋闺。此处指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

  简析

  作者:佚名

  《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描写的是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年病逝,享年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古诗

李白古诗词3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6。《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8。《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9。《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0。《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最著名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

  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尽。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秋风词》

  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6、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8、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若当初无相识。 ——李白《长相思》

  9、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10、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1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2、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秋风词》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14、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长干行》

  15、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秋风词》

  1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清平调》

  17、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秋风词》

  18、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催心肝。——李白《长相思三首》

  1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20、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古诗词4

  中山孺子妾歌

  [唐]李白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

  世人。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黄葛篇

  [唐]李白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枯鱼过河泣

  [唐]李白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僧伽歌

  [唐]李白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

  口道恒河沙复沙。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意清净,貌棱棱。

  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一言散尽波罗夷,

  再礼浑除犯轻垢。

  赠郭将军

  [唐]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平明拂剑朝天去,

  薄暮垂鞭醉酒归。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李白古诗词5

  1、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 李白《独不见》

  2、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 李白《战城南》

  3、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

  5、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 李白 《 清溪行 》

  6、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 李白 《 太原早秋 》

  7、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李白 《 折杨柳 》

  8、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 李白 《 塞上曲 》

  9、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 李白 《 怨歌行 》

  10、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11、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作者:李白)

  12、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作者:李白)

  1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4、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15、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正如古诗所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7、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18、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1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20、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2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2、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古诗穆穆清风至》

  23、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李白《古风》

  24、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古诗兰若生春阳》

  2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2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3、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39、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40、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____李白《渌水曲》

  41、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42、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4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44、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唐·李白

  45、《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萧统有情饮水饱,知足菜根香。

  46、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描述兰花的优美古诗句。难将湘管笔,写出唇味道。

  47、你我之间如七律古诗,你挥笔定了首联,我得削砍了我的意志以求对仗你的平仄、意境,末了还要为你压韵。

  48、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

  49、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李白《泾川送族弟錞》

  50、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李白《寄远十一首》

  51、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李白《学古思边》

  52、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李白《赠参寥子》

  53、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白《相逢行》

  54、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李白《送舍弟》

  55、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李白《江夏行》

  56、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李白《寄远十一首》

  57、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李白《九日登山》

  58、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拟古·其十一》

  59、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李白《赠柳圆》

  60、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李白《寓言三首》

  61、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李白《去妇词》

  6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63、日没群星出,长夜未有端。——王夫之《拟古诗十九首·其八》

  64、夕风改晨色,群星相连缀。——王夫之《拟古诗十九首·其七》

  6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66、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6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68、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69、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7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7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72、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73、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李白古诗词6

  古风其四十八

  [唐] 李白

  秦皇按宝剑。

  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

  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寓。

  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

  岂思农扈春。

  力尽功不赡。

  千载为悲辛。

  古风其五十

  [唐] 李白

  宋国梧台东。

  野人得燕石。

  (以上二句一作

  宋人枉千金。

  去国买燕石。)

  夸作天下珍。

  却哂赵王璧。

  赵璧无缁磷。

  燕石非贞真。

  流俗多错误。

  岂知玉与珉。

  幽涧泉

  [唐] 李白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

  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涧泉,鸣深林。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唐] 李白

  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

  渌水曲

  [唐]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赠范金卿其二

  [唐] 李白

  范宰不买名。

  弦歌对前楹。

  为邦默自化。

  日觉冰壶清。

  百里鸡犬静。

  千庐机杼鸣。

  浮人少荡析。

  爱客多逢迎。

  游子睹嘉政。

  因之听颂声。

  赠秋浦柳少府

  [唐] 李白

  秋浦旧萧索,公庭人吏稀。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

  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

  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赠崔秋浦其二

  [唐] 李白

  崔令学陶令。

  北窗常昼眠。

  抱琴时弄月。

  取意任无弦。

  见客但倾酒。

  为官不爱钱。

  东皋春事起。

  种黍早归田。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

  [唐] 李白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赠友人其一

  [唐] 李白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李白古诗词7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抒情之作。从表面来看,作者写的是自己对月的认识过程,但实际上,月的每一变化,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开篇四句,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月在幼年李白心中的投影,一“呼”一“疑”,好奇而又迷惑不解的天真烂漫之态呼之欲出。下面四句,诗人借用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月亮瑰丽神奇的色彩,并以大胆的想象之词,向明月发问:既然人们都说月中有仙人、桂树和白兔捣药的景象,那么,当明月初生、仙人两足已经成形之后,桂树怎么变成了如此光亮的一个圆球?白兔将药捣成以后,又与谁来食用?这两问,问得天真,问得奇妙,它既传神地表现了儿童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

  “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月过中天以后,颓象渐出,原来洁白光亮的“白玉盘”被蟾蜍啮食而残损,变得一片昏暗。这时,诗人想起了古时曾射落九个太阳,为民除害的.英雄后羿。倘若后羿复生,便断断不会有蟾蜍蚀月的现象,可惜的是,现实中竟无一个像后羿那样的人了,既然如此,那么这样一团沦没昏惑的暗月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以如此忧郁、伤感的心情结束诗篇,令人感到无比沉重。人们要问,仅因一轮明月的被蚀,就值得诗人如此忧郁、伤感吗?在月蚀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更严重的因素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早期,因君主励精图治而昌盛一时,有如月在中天;晚期,君主沉湎声色,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恰似蟾蜍蚀月。陈沆谓此诗乃“忧禄山将叛时作”,“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君主),若非沉溺声色,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诗比兴笺》)。这段解释,虽不无穿凿之处,但它指出了本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现实忧愤,则大体是正确的。

李白古诗词8

  李白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可怜荒古龚泉骨,曾有惊天动地的译文: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李白墓》的注释

  ⑴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⑵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

  ⑶田:指墓地。

  ⑷可怜:可叹,可悲。荒垄:荒芜的坟墓。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⑸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感动天地。

  ⑹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⑺就中:其中。沦落:落魄,穷困失意。君:指李白

  《李白墓》赏析

  七言古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这两句是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可怜、曾有的词语,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其充满浪漫色彩的诗作,一方面讴歌了祖国壮丽河山,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另一方面出于对劳动人民痛苦遭遇的`深切同情、出于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愿望,他敢于傲视权贵,讽刺时政,表现了愤世疾俗的精神。李白被后世誉为诗仙。他的一虚一实墓茔,仿佛也是一首诗,极耐后人嚼味。

  《李白墓》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的遗愿把李白墓迁至青山。白居易所见,当是范传正未迁葬时的旧墓,坟高三尺,日益摧圮(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李白墓》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李白古诗词9

  《太原早秋》

  唐代: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原早秋》译文

  光阴逝去,花草渐渐凋零;随着大火星渐渐西移,夏天慢慢离去。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家乡的楼上。

  思乡之情就像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太原早秋》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太原早秋》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河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这一联转写作者自己。“梦”指作者的归乡之梦,“边城”指太原。对于一个远行在外作客他乡的游子来说,一到夜晚“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思归之情悠然而生,但是这个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只能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故国”指故乡。虽然归家的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却归心似箭,诗人的那颗心早已飞回了故乡的家园。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太原早秋》创作背景

  这首诗诗作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秋天。这年夏天他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所以写下此时抒发自己的心情。

  《太原早秋》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古诗词10

  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出处: 李白《关山月》

  2)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出处: 李白《清平调其三》

  3)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出处: 李白《妾薄命》

  4)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出处: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出处: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出处: 李白《春思》

  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处: 李白《峨眉山月歌》

  8)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9)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10)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出处: 李白《三五七言 》

  11)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出处: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2)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出处: 李白《玉阶怨》

  13)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出处: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14)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出处: 李白《妾薄命》

  15)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出处: 李白《送友人》

  16)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17)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出处: 李白《客中行 》

  1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19)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0)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出处: 李白《上李邕》

  2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处: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4)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出处: 李白《秋浦歌》

  25)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出处: 李白《怨情》

  26)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27)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出处: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28)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9)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出处: 李白《长相思其一》

  30)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古诗词11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唐]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洛阳陌

  [唐] 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东武吟 ( 一作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

  [唐] 李白

  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

  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恭承凤凰诏,欻起云萝中。

  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

  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

  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

  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

  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

  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

  丁都护歌 ( 都一作督 )

  [唐] 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千里思

  [唐] 李白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怀仙歌

  [唐] 李白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李白古诗词12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李白古诗词13

  永王东巡歌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其一】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其三】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其四】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其五】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其六】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其七】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其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其九】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其十】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赊。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古风其四十五·八荒驰惊飚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八荒驰惊飙,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网罟,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战城南(五言)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战地何昏昏。

  战士如群蚁。

  气重日轮红。

  血染蓬蒿紫。

  乌乌衔人肉。

  食闷飞不起。

  昨日城上人。

  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罗星。

  鼙声殊未已。

  妾家夫与儿。

  俱在鼙声里。

  玉壶吟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江夏赠韦南陵冰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一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古风其二十五·世道日交丧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临路歌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公无渡河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落日忆山中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李白古诗词14

  《秋浦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

  (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望天门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峨眉山的秋月,恰是一弯琼舟,航行在天空,月光用温柔的嘴唇吻入嘉陵江激情的水中。沐浴在这多情的月光里,我乘舟离开清溪与月儿一起驶向三峡,本想与你握别,可不知为什么你没有来,我只好悻悻顺流下重庆了。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赠孟浩然》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翻译】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送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翻译】

  傍晚时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路跟着我归来。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中。与斛斯山人携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来打开柴门。走进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们的衣裳。欢言笑谈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畅饮着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松风曲,歌罢银河的星星已经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得忘了人间的诈心机。

李白古诗词15

  作者:杜甫

  原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写作背景】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赏析】

  杜甫的两首《梦李白》,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的说法,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梦李白?死别已吞声》写杜甫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了他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之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的`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意思是:“你既然被流放到了南方的远地,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十分遥远,十分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想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祷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李白古诗词】相关文章:

李白古诗词05-15

李白的古诗词大全09-03

李白抒写的优秀古诗词06-07

李白《蜀道难》古诗词鉴赏09-11

赏析李白《古风其四十二》古诗词01-11

李白最的八首诗及古诗词鉴赏03-07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词鉴赏10-23

诗仙李白12-14

诗仙-李白09-16

采访李白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