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赏析作文

时间:2021-11-27 11:03:36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赏析作文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赏析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赏析作文7篇

古诗赏析作文1

  数字往往给人单调平淡、枯燥乏味之感,但经诗人巧妙地用在诗句中,却使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几十首古诗中包含大量数字,其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合成比喻

  数字入诗常表示比喻,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以潭水千尺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感情本是抽象无形的,拿它与千尺潭水作比,就显得具体可感了。

  二、组成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以“百尺”作虚指,形容山楼高峻、耸入云际的景象,这种高度上的夸张,突出了山楼的高。“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诗中的“三千丈”用了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忧愁。

  三、形成对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千里”虚指由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说明时间很短,两者作悬殊对比,写出了舟行的迅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遇赦东归时喜悦兴奋之情,快船快意,令人向往。

  四、构成名句

  古诗常用一些数字构成含义深刻、发人深思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千里”指辽阔广远的境界,“一层”指更高的地方。数字入诗,以景喻理,告诫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努力攀登。字里行间充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千古佳句,久诵不衰。

古诗赏析作文2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便接触了一首首古诗。它们有些简单易懂,有些则要慢慢理解;它们有些短到十字,有些长至千言……它们既有写景的,也有写人、写物的。而我读过的许许多多的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单且精短,读起来琅琅上口,儿童也很容易理解。我也觉得它写得很好,因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出月光的皎洁,如霜一般纯洁清亮;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写出了李白对家人思念之情。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在夜晚抬头,看见那明月,一股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当时的我还很小,理解了诗的意思后,便把目光转向窗外的天空。那时正是夜晚,月牙并不十分明亮地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周围有淡淡的'云朵,只能看见月牙儿模糊的影子,我认为这景色很美,所以并没有完全明白李白的思乡之情。现在,我知道,李白当时为什么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简单,而又意味深长。

古诗赏析作文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每天做农活缺吃不饱,穿不暖,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来的。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种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农民在骄阳底下干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也不珍惜粮食。

  诗的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句,是写诗人李绅在田野里看见农民扛着锄头,在太阳底下干活,种粮食。由于非常炎热,汗水从农民的脸颊一直不停地流到庄家地里,不禁产生了同情与怜悯之心。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这是一个反问句,通过这个反问句,诗人强烈地表达了痛恨不珍惜粮食的人,同时要求人们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现在农民种地不再那么辛苦了,可是节约粮食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而浪费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词的真正含义,在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节约、不浪费,同时它也包含了一个人的素质、品质!

古诗赏析作文4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曾记得那是一年的初春我和家人来到美丽的西子湖,一排排柳树整齐地站立在平静的西子湖旁。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柳枝就像一位少女在欢快的跳舞,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枝叶上刚刚冒出的嫩芽,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碧玉粘上去的一样。我们慢慢靠近湖边,看到那柳枝细长细长的都垂到湖水里去了。古人常常把柳树来形容美人苗条的身段,那么这“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美丽的裙带。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如果这棵柳树真是一个美人的话,那她的长发肯定能去申报世界吉尼斯。如果她要洗发的话,要不知多少瓶洗发水才能洗干净吧!同时也不知有多少广告公司来请她打广告吧!我边走边想:这么美丽的秀发究竟是谁给她修剪的呢?我一定要去看看这位出色的“理发师”,下次也帮我修剪一下自己的头发,正想着,迎面吹来一阵微风,柳枝那纤腰又在风中款摆。这时我才明白,哦!原来最好的“理发师”是春风啊!

  柳树真是太美了,再加上又春风这么出色的“理发师”使柳树更添秀色,也使我更加热爱这美丽的柳树,这美丽的大自然。这“理发师”不仅裁制出细长的柳枝,也裁剪出了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这春风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古诗赏析作文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每天做农活缺吃不饱,穿不暖,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来的。这首诗描写了农民种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农民在骄阳底下干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也不珍惜粮食。

  诗的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句,是写诗人李绅在田野里看见农民扛着锄头,在太阳底下干活,种粮食。由于非常炎热,汗水从农民的脸颊一直不停地流到庄家地里,不禁产生了同情与怜悯之心。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这是一个反问句,通过这个反问句,诗人强烈地表达了痛恨不珍惜粮食的人,同时要求人们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现在农民种地不再那么辛苦了,可是节约粮食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而浪费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词的真正含义,在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节约、不浪费,同时它也包含了一个人的素质、品质!

古诗赏析作文6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样,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结局都与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这首诗的寓意告诉我们,要做成功一件事,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否则,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这首诗虽短,确让人读后很有回味,可见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写水平,我深深钦佩古诗人。

古诗赏析作文7

  一首《赠汪伦》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深厚情谊。

  李白外出游览时路径桃花县,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为李白跳了一只舞。于是李白作了这首诗赠给汪伦作纪念。诗中充分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情谊。正如诗中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讲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谊深。而前两句叙事,“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正表示处于意料之外,汪伦用民间最隆重的踏歌舞来欢送李白,这让诗人怎能不感动呢!而这让诗人怎来表达呢?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来和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作比较。而这两句就用了“不及”来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这样既深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我觉得这《赠汪伦》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

【古诗赏析作文7篇】相关文章:

古诗赏析作文05-11

古诗赏析小学作文08-13

古诗水调歌头赏析作文05-23

《登楼》古诗赏析10-16

古诗饮酒赏析07-21

《江东》古诗赏析06-11

元日古诗赏析08-07

梅花古诗赏析06-04

登高古诗赏析08-04

《端午》古诗赏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