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路遥经典书籍:《人生》

时间:2024-01-15 16:50:08 许清 励志书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路遥经典书籍:《人生》

  《人生》是真正奠定路遥创作基础的一部经典作品。路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生于1949年陕北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下面是有关这本书的内容,欢迎阅读。

路遥经典书籍:《人生》

  【一】《人生》作者简介

  路遥于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在学习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路遥的文学代表作有1982年发表的《人生》、1988年发表的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等,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即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性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获茅盾文学奖。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路遥和柳青、陈忠实同为黄土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奖)、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二】《人生》书籍内容

  《人生》一书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出生于农村却自信坚毅、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主人公高加林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命运。高加林辛勤、朴实却心性极高,他不断向命运挑战却最终不得不臣服于命运。小说刻画了他这个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开篇引用的这段话,却是这篇小说的最好的一个注解。

  《人生》是一部影响了千万青年的励志名篇。阿里巴巴CEO马云说:“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天轮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路遥平淡但充满力量的文字,的确影响了很多很多人的人生。而同样出身于农村的我,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都极其热爱,因为在其中,我能找到深深的情感寄托与强烈的共鸣……

  路遥的《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加林回到——离开——再离开———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他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对人生展开了探讨。

  高加林生于偏僻的农村,本应同父辈们一样安分守己地当农民,可是书本的知识却偏偏在这个落后而蒙蔽的世界中播撒下了些许亮光,高加林在起伏与波折中奋力挣脱既定命运的牢笼。他有追求,怀着一腔大展宏图的热血,想去实现自身真正的价值。谁曾想连在村上当个民办教师这简单的理想都无法实现,他的教师资格竟被村支书的儿子挤下去了,他只能回到土地,为此他郁闷憋屈,甚至连到集市上卖个面馍都难于启齿吆喝,没办法只能忍气吞生。我为高加林被顶替职务回到农村而感到难过。

  我为高加林在刘巧珍的陪伴下逐渐走出阴霾而感到温暖。在他最落寞最孤苦无助的时候,一直暗恋他、美丽善良温柔的姑娘——刘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用似水的柔情温暖了他那颗冷漠的心,给了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巧珍的陪伴和支持下,他度过了人生的阴霾时期,准备踏踏实实做一个农民,跟巧珍过幸福的日子。

  我为他在爱情的矛盾中艰难抉择而感到担忧。高加林的好运来了,因叔父,他被安排了县委通讯员的职位,加林终于能够走出黄土地了!他的勤奋、上进使他成为县城了人人称赞的人才,在他事业平步直上的时候也遇到了感情的纠葛。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典型的新时代的女青年,她活泼开朗,博学健谈、家境富实,他们一起探讨人生、讨论国际大事,有着很多的共同话题。黄亚萍也爱上了高家林,加林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选择了对他发展有利、有共同语言的亚平,抛弃了深爱他的单纯善良的有着金子般心的巧珍。

  我为他理想破灭重返土地的结局而唏嘘感叹。善良的巧珍面对现实,伤心欲绝中匆匆地嫁给了一样没文化的农村人。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高加林与黄亚萍热恋得难舍难分的时候,高加林“走后门”进城工作的事情被告发,他被辞退了,再次卷铺盖卷灰溜溜地回到了山村。这到底是生活跟他开了个玩笑还是他跟生活开了个玩笑?

  我能理解有追求和抱负的高加林,一心想改变命运本无可厚非:在爱情的矛盾中的抉择也情有可原的。在现实的催迫和理想的诱惑下,他承受着道德的谴责,背弃了心中的正直,怀着侥幸心理踏上了通往上一级社会的唯一跳板。最后,在享尽了漫长人生中短短数月的巅峰之后,他从最高处重重摔回了现实,宣布了他与命运无数次艰难较量的结果——被困在原点,一败涂地。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事业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高加林就是因为一时的迷茫放弃了原则,结果失去了一份也许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纯真的爱情,最爱他的女人。女主角巧珍带着对他的爱嫁作他人妇,没有任何怨言,然后在他失意又从回农村时还为他求情,求大队书记让他重新当老师。巧珍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他却把已经到手的金子又给扔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曲的奇妙在于其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丢掉自己的原则,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谁能在这条道上一马平川。有些事情蹉跎的是岁月,而有些事情却要用整个岁月去怀念。也许人是易忘的,可有一种记忆是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上,每一次扯动就会疼痛,就会流血,就会进一步的加深它的伤痕。人生这部作品是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坚强的活着,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又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

  不过人生也的确是矛盾的,换做是其他任何人处在高加林当时的位置,也难免不做出相同的选择。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也许高加林和亚萍之间也的确比和他和巧珍能够更加和谐。巧珍很善良,有金子般的心,可是同样是金子,在乞丐面前绝对比在国王面前更耀眼,关键是看获得金子的人是贫穷还是富贵。抛开感情不谈,真正值得敬佩的是巧珍的坚强和豁达,即使在遭遇情感变故的时候并没有像一般女性一样任由自己软弱消沉,觅死觅活,反而是高加林在最后埋怨活着没有意思。巧珍没有文化而高加林是村里的才子,但是这种优劣的对比却在需要坚韧的意志力时候颠倒了,也许正是因为巧珍的没有文化,从小在乡野山间长大才让她对于世事无常的得意失意没有过多计较和苛求,往往是一些自命不凡,自负清高的文化人才对于生活百般挑剔。

  人生就是这样,如此的变幻莫测,人好像总处在一个怪圈中,一个希望诞生、尔后希望破灭这不断循环的怪圈。一种希望的产生使人生霎时一片光明,似乎前路不再渺茫与难走;一种希望的破灭又使人生突然间一片漆黑,似乎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可我们也许还不能弄清楚什么才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其实仍困惑于希望的真实含义,我们不懂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追求属于我们的希望,所以在人生路上我们走的并不平坦。

  当一个人站在几近绝望的河流边时,他会毫不犹豫的跳下去,尽管无法确定在激情耗尽时,能否达到彼岸,泅渡、泅渡、再泅渡,甚至死亡在那时也是一种幸福。当高家林意外的当上了县报社记者后,似乎又寻回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觉,然而他的成功同时也为别人留下了发泄私愤的借口,他是不“合法的”在那个时代里,一个人连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都必须的先“净身”,否则,会被一根稻草勒死。

  也许他被压抑了太久,他冲击理想的热情不但有了“燎原之势”,而且还幻想着将自己“志投千山外”,于是他强忍着骨子里的痛,断绝了愿为他付命山崖的巧珍和她的一生的痴情。但是平衡生命是需要代价的。高家林最终被谴回乡,他是开了后门当上记者的。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玩笑。轮回永远无情。当他明白这一切时他的所有便都犹如一粒浮尘,在狂风中颠簸了激情,最终还是被暴风雨无情的拍打在地。回归绝望。

  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不也无憾吗?

  【三】内容简介

  回到土地

  主人公是高加林,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做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离开土地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巧珍去县城看了好几次加林,加林都有事下乡采访了,终于有一次他俩有机会见面了,加林看到日思夜想的巧珍,心情很是激动,巧珍看他的被褥那么单薄,就说下次去给他带去她自己铺的狗皮褥子,高加林一下子不高兴了,因为城里人没有人用狗皮褥子,而且那狗皮褥子跟他生活的环境一点都不相称,他怕被别人笑话,而当巧珍给他讲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的时候,他一下子觉得很失落,他跟黄亚萍谈论的都是时事政治、国家大事!那才是他想要的,他的远大抱负。这种反差让高加林很是纠结。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她脸上刷刷地淌着。

  回到土地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难以承受的是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的是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本以为村里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可他万万没想到,当他灰头土脸地出现在家乡人面前的时候,家乡人给他的是各种安慰的话语,他感动的不知说什么了,只是拿出他随身带着的烟散给乡亲们。而此时他也得知巧珍已嫁作他人妇,即便如此,她依然去求她姐姐的公公、村支书——高明楼,求他给高加林安排去教学,因为据说家乡的那所学校因为学生增多要新添一个老师。德顺爷爷感慨地说道:“多好的娃娃啊!”此时的高加林已经泣不成声,趴在热情的乡土上大声痛哭......)他褪去了骄傲,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而后懊悔的扑倒在了地上。

  【四】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商品经济的活跃打破了农村的僵持与保守,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开始对一直困守在土地的农民产生强烈的诱惑。特别是在青年心中引起巨大的骚动,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产生怀疑与不满。

  20世纪80年代,中国户籍制度清晰地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这种固态格式化的身份制度下,中国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地理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与这两种景观相对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生存方式、文化特征、价值观念。由此导致了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差异;城乡差别。同时,国家还通过各种举措在主观上强化这种差异。譬如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城市工作的工人、教师、职员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有相对完善的医疗制度、退休制度,同时还可以享受国家各种福利待遇。而在乡村,农民不仅要按时按量向国家交纳粮食,在很长的时期内只能有限度地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并且,农民还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各种税费。参与无偿的劳作(例如大规模强制性的农田水利建设)。而国家采取的各种政策将农民强制性地限制在土地上。这些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了农民在整个社会发展中长时间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中。因此,可以说在这种基本的身份差异之下,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基本对立的概念被凸显了出来。这是一个作为卑贱农民和一个高贵知识分子的对立,普通百姓和达官显贵的对立。

  《人生》就是在城市的场景中展开,似乎一切都处于城市的控制下,甚至乡下人天生就应该在城里人面前低人一等。这种强烈的等级观念、城乡差异在小说中被强化。

  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选择。

  早在大学读书时,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他发现以前的小说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正如儿童眼中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分为“好人”和“坏蛋“,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这样简单的划分,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万】人物介绍

  高加林

  高加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

  高加林渴望离开贫穷落后的农村,到更广阔的城市天地去生活。期盼从乡村走出去,走进城市,由简单的劳作走向层次较高的精神价值创造。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平等、民主的生存观念。任何人不管其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和人生起点如何,都应该同等地具有人生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力。他身上有一股强烈的力量,那就是富于理想,锐意进取,向往现代文明生活。当高加林从黄土高原上那个闭塞的村子里考进县城高中以后.新的现实、新的生活、新的知识诱惑着他,使他不满父辈们的那种为生活而生活的简单生活方式,他抛弃了农民固有的那种传统的狭隘观念,开始了对自身和社会的重新认知。在眼花缭乱的社会生活面前憧憬着自己无数美好的梦想。他积极进取,不断地探索与付出,也获得了些许成功。农村中像高加林这种类型的人物尽管有时带有好胜虚荣的个人动机,并不是一种完人,但他们却是特定时代对农村落后惰性的一种冲击力量,是能推动这个时代变革的一个因子。正是都市文明和乡村的落后、愚昧对立中产生的矛盾才造就了高加林这样的边缘人物。

  刘巧珍

  巧珍美丽善良,爱情真诚。但她把自己置于高加林的附属地位,理想之光幻灭后,她以无爱的婚姻表示对命运的抗争,恰恰重陷传统道德观念的桎梏。

  德顺爷爷

  人生赢家,老好人,村里备受尊重的长者,爱村里的娃娃们,尤其是加林。

  高明楼

  村里的书记,畏惧社会的潮流与趋势、欣赏高加林的才华。

  黄亚萍

  加林的高中同学,家庭环境较好,也有着不少才华和见识。

  【六】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事实上,高加林对土地逃离与回归的人生历程,正揭示出路遥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命的两难抉择。在守望土地、生命接近自然性存有野性美的同时,也要承受来自恶劣自然环境、封建陈规陋习和城市人高傲所带来的深重痛苦和屈辱。悲苦不仅来自物质层面,更主要来自个性压抑、理想受阻和精神苦闷。寄身城市,固然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为实现个人理想提供了广阔天地,但也更容易滋生克南妈式的小市民心理、黄亚萍式的极端利己主义、张克南式的人格萎缩,让人倍感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当巧珍第一次到县城去见高加林,“一进加林的办公室,巧珍就向加林的怀里扑来。加林赶忙把她推开,说:‘这不是在庄稼地里,我的领导就在隔壁……你先坐椅子上,我给你倒一杯水。’他说着就去取水杯”。这里所揭示的城市环境对个体生命的压抑扭曲,既是高加林的个人心理感受,也代表城市人作为群体,时时遭受生存环境和文明制度对个体生命的异化和弱化。

  真正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必然是贯彻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人生》的审美理想并不在于为当代农村青年指出一条铺满鲜花的人生坦途,描绘一个令人神往的灿烂前景,或展示出人生荆棘丛生的坎坷之路。《人生》的审美理想主要表现在,作者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给人一种痛惜感,充斥着一种对于变革现实的热烈的期待和深情呼唤——要避免像高加林和刘巧珍那样的生活悲剧重演,要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中正视民族文化心理的衍变。高加林所具备的,正是刘巧珍所没有的:刘巧珍所有的,又正是高加林所不具备的。这是一个合理与不合理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一个现在还无法解决但将来必然要解决的矛盾。这是一场极其复杂的令人思绪纷纭的人生悲剧,但在复杂的悲剧表象下却隐约地透出生活的某种确定性。悲剧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正是《人生》具有持久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

  艺术特色

  《人生》中饱含的浓郁情感和对传统美学的赞美也是其艺术魅力的另一所在。文学作品的神力不仅在于晓之以理的理智,而且动之以情,掀起人们心灵中的震撼和激情。路遥作品中对城乡交叉地带的细致描写使其作品洋溢着浓厚的黄土气息,作者对困苦中的情与爱的感受和表现完全遵循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劳动人民的人格美、人物身上潜在的传统关系感人肺腑。使读者产生了“情感上的深深共鸣,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表面上,路遥似乎在带领我们观察一座座陕北农村的现实村落和客观生活,实际上是在引导我们去体验隐藏在这些善良的普通民众身上的伟大情感和优良品德,肯定了传统美德为行为准则而不断进取的追求意识和奋斗精神。

  【七】作品影响

  《人生》是路遥创作的第一部经典中篇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学术争议,不仅因为它是理想童话和现实悲剧的矛盾结合,它所描述的爱情悲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

  《人生》问世不久即轰动全国,反响热烈。后被导演吴天明拍摄为同名电影。

  【八】作品评价

  企业家马云: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导演贾樟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九】荣誉奖励

  2018年9月27日晚,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在青岛揭晓,路遥的《人生》 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十】推荐理由

  2018年9月27日,路遥的《人生》 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人生》是路遥创作的第一部经典长篇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学术争议,不仅因为它是理想童话和现实悲剧的矛盾结合,它所描述的爱情悲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

  【十一】《人生》幕后

  对路遥来说,文学创作是一个意在笔先、厚积薄发的过程。尽管《人生》只有十四万余字,初稿的写作总共花了二十几天,但路遥为此“准备了近两年”。路遥最早在1979年就已对《人生》有所构思,并开始动笔写作。但第一稿写成后他自己并不满意,直接撕掉,甚至要从“记忆中抹掉”。1980年路遥又写成了第二稿,但自觉还是不行,索性推翻了之前预设的提纲和所有具体的设想,只保留了原来大的轮廓。路遥后来反思,当时“好多人物关系还没有交织起来”。后来经过两三年的思考和沉淀,对《人生》中二十来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构思和安排。

  在小说最初的版本中,巧珍是刘立本唯一的女儿,巧英和巧玲都是路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新添进去的角色。我们在阅读《人生》时不难看出,大姐和三妹作为角色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巧英嫁到高明楼家,成为了高刘两家姻亲关键的纽带;而巧玲则是二姐的贴心姊妹,作者常常会借她俩的私房话将巧珍的心思委婉呈现在读者面前。更重要的是,读书的巧玲身上也寄托着巧珍的希望,在与父亲关于上高中的斗争中成为了与传统意识作抗争的代表。

  尽管几年以来路遥的心中一直都有一颗名为《人生》的种子,但生根发芽还需要一场及时雨的浇灌。促成路遥重新拾起《人生》的直接原因还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王维玲的一次约稿。两人因《惊心动魄的一幕》而结识,这是路遥的首篇中篇小说,荣获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而王维玲是评委会成员。

  在欠下王维玲的文债之后,路遥于1981年夏住进甘泉县招待所,再一次向终点线发起冲刺。路遥写作时“喜欢一鼓作气,从始至终保持同样的激情”,最怕的就是“写作过程中情绪被意外的干扰打断”,他会觉得打断的地方便会“留下一块疤痕,即使后来精心修补,也很难再是本来的面目”。但这样水银泻地式的写法自然也意味着极高的工作强度,写作的过程对路遥来说宛如一场苦修,他的精神状态往往也随着创作的深入而进入一种如痴如狂的状态。他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回忆道:

  “记得近一个月里,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通畅,深更半夜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转圈圈行走。”

  当时的招待所所长见此情景急忙报告县委,说这个青年人可能神经错乱,结果得到县委指示,说那人在写书,别惊动他。同为作家的朋友白描来看望路遥,见到了在一片狼藉中创作的路遥:

  “一天专程去看望你,只见小屋子里烟雾弥漫,房门后铁簸箕里盛满了烟头,桌上扔着硬馒头,还有几根麻花,几块酥饼。你头发蓬乱,眼角黏红,夜以继日的写作已使你手臂痛得难以抬起。”

  但创作中的路遥痛并快乐着,后来还将这段时间称作“迄今为止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日子”。几年的酝酿为小说积攒了充足的势能,再加上路遥拼命三郎的作风,让他很快写完了《人生》的初稿,但取个肯綮且响亮的标题成了最后一道难关。

  路遥在最初构思时开门见山,给小说起了个非常直白的名字,叫《高加林的故事》,后觉得不妥,写完初稿,给小说取名《生活的乐章》。

  在应邀前往北京改稿期间,路遥再次与王维玲商量了小说的名字,都觉得《生活的乐章》并不理想,但又苦于一时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便相约保持书信联系,日后再议。

  在此后的书信交流中,路遥提议叫《你得到了什么?》,以呼应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你到底要什么?》。但这个题目遭到了来自作家李小巴和北京方面的反对。

  最后,作家柳青再一次成为了路遥文学路上的指南针。柳青的《创业史》书中有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王维玲的建议之下,路遥最终截取了开头“人生”二字,将其确定为小说的名字,这段话后来也印在了《人生》的扉页上。

  三易其名,《人生》终于呱呱落地。

  【十二】《人生》成名之后

  《人生》的问世很快为路遥带来了知名度。在文坛,短时间内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大量评论文章,光是讨论高加林的文章就超过三十篇,文学界形成了一个路遥研究的小高潮;在社会上,《人生》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最早发表于《收获》杂志的《人生》在1982年下半年推出了单行本,首印十三万册,很快脱销;第二版印了十二万五千册,一年后又加印七千二百册,足见读者追捧之程度。1984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在全国上映,再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人生》单行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11月版但“人怕出名猪怕壮”,《人生》给路遥带来了鲜花与掌声,也给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波澜。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回忆道:“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除过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更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我看。”

  在这些雪片般的读者来信中,还有一封来自莫言。彼时的莫言还只是文坛上的一个后起之秀,在部队服役,1981年刚刚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春夜雨霏霏》。读完《人生》之后,他给路遥写去了一封三千字的长信,与路遥探讨高加林的命运。

  除过读者来信,路遥还要应付刊物约稿,各方面的采访,以及剧团、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改编作品的请求。还有上门求办事的亲戚朋友,让他帮着“说情安排他们子女的工作”,甚至是一些“分文不带而周游列国的文学浪人”,前来让路遥为他们开路费。

  路遥在西安矿业学院的讲座上分享过这样一件趣事:

  “有时半夜里三点钟正睡着觉,突然送来一封加急电报,以为是不是家里的老人死了,打开一看,才知道是那个电视台要拍点什么,气得你觉都睡不成。”

  尽管“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路遥对这种漂浮在半空中的状态并不满意,“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为了尽快结束这种“火红热闹的广场式生活”,他甚至考虑重新拥抱田野,回家帮父亲种一年地,但又担心被认为是炒作而作罢。

  而且就《人生》这部作品来说,路遥依然还是不满意的,他有着更大的野心。在他的设想中,《人生》的规模还应该更大一些。高加林前往省城参加新闻训练班学习,他就想把高加林在省城的生活日常囊括进来,黄亚萍的人物形象也会更加丰满一些,但出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在与文学评论家王愚的对谈中,路遥曾提到:“但就这部作品(《人生》)来说,再增加点什么已经很困难了,只有等将来再补救,主要是还要更深一步地理解生活。”一定程度上来说,《人生》中留下来的遗憾也推动了路遥继续向《平凡的世界》进军,也为他后来完成这样的鸿篇巨作、摘取“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作出了铺垫。

  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1984)海报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纵观路遥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他并没有因《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所带来的巨大成功而飘飘然,一贯保持着一种谦逊的态度。路遥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作家的“普通劳动者”身份,而文学创作则是一项“体力劳动”,一路上需要克服精神和肉体上层出不穷的困难与挫折,只有“像牛一样地,像土地一样地奉献”,才能完成最后的作品。

  在路遥心目中,占据最高地位的应当是他的读者,还有读者背后更广大的人民。对他们,路遥始终饱含深情,又充满着敬畏。他将自己定位为“劳动人民的儿子”,直言:

  “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他们是最伟大的人,给他们戴上任何荣誉的桂冠都不过分……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才可能使自己的劳动有一定价值。历史用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离开大地和人民,任何人也不会成功。”

  1988年,《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前夕,路遥接受了“长篇连播”节目编辑叶咏梅的采访,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录音:

  “听众朋友们,无论我们在生活上有多少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属于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永远是一个伟大的世界。我呢,作为这个世界里一名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人的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圣的上帝。”

  在茅盾文学奖颁奖现场,他作为获奖作家代表作了一篇名为《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的感言。他认为:

  “我们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而是应该全心全意全力满足广大人民大众的精神需要。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壮丽的生活,也用她的乳汁养育了作家艺术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1991年6月,路遥曾在与西安矿业学院师生的交流中提到,“一部作品到底怎么样,不仅要叫当代人来评价,还要经受历史的考验。”如今,《人生》问世已逾四十年,路遥逝世也已卅年有余,若是他泉下有知,看到《人生之路》在今天掀起的这股“人生热”,也定会感到欣慰吧。

  【十三】经典语录摘抄

  1、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2、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3、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剪,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

  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5、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6、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因为你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

  7、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8、所有少年时期经历过的一草一木,在任何时候都会非常亲切地保留在一个人的记忆中,并且一想起来就叫人甜蜜的鼻子发酸。

  9、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10、理想的实现不能违背人的良心和原则,否则会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自食其果。

  11、两个世界的人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正如高加林和黄亚萍,来自不同的家庭,再火热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也苍白无力

  12、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象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13、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

  14、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怀着刻毒的心理来摧残美好的东西。这些人就是在走路的时候,也要专门践踏路边一朵好看的花或一棵鲜嫩的草。他们自己的心已经被黑色的帷帐遮盖了,因而容不得一缕明亮的光线。

  15、你不竭斯底里精疲力尽!怎么才能破茧成蝶磐涅重生?

  16、生活往往是不平衡的,它常常让人丧失一些最宝贵的支撑。但生活又往往是不平衡的——当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后,说不定又有新的东西从另外的地方弥补。

  17、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的时候都需要坚强!

  18、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19、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20、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21、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光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

【路遥经典书籍:《人生》】相关文章:

路遥《人生》的经典语录08-09

书籍,理想,人生06-14

书籍?理想?人生06-30

书籍·理想·人生06-11

人生少不了书籍06-14

书籍点亮人生作文04-10

艰难人生的励志书籍09-17

人生必读的励志书籍推荐01-05

路遥的语录合集30条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