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4 10:21:35 二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

  今天,我给学生上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新课《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告诉小朋友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别的东西,水会漫出来,放进一条金鱼却不会。伊琳娜动手一做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朗志万告诉她——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要用心听,用心想,懂得动手实践的道理,并感受到动手做的乐趣,明白动手做的意义,唤起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我主要从“用心品读,读中感悟”和“动手操作,做中体会”两方面来进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用心品读,读中感悟。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进行文本对话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并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与文中主人一起苦恼、一起快乐。如在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家的了解与看法,从而明白科学家是个很优秀、很了不起的人。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并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同桌之间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而后,通过指名读,小组读体会两个小朋友对这个问题坚信不移的态度,从而引出伊琳娜的疑问,明白动手做做的意义。在伊琳娜发现朗志万的话错了时,读出她生气的心情是很重要的。我先让学生讲讲发现自己受骗后的感受,再说说读这句话时应用什么语气。通过老师范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小组内读一读的方法,学生很快就从读中体会到了伊琳娜生气的心情,并感受到了伊琳娜敢于向科学家提出错误的勇气。最后理解朗志万说的那段话,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后再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从他的话中读明白了什么。这样,学生不会脱离文本,能牢牢地把握住整篇课文来思考问题了。

  正是有了这些不同形式的朗读,才让学生紧紧地围绕着文本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升华了情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让课堂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动手操作,做中体会。

  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不是很难,但要让学生通过课文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明白“动手做做看”的实际意义,就一定要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课上,我先准备了一条金鱼和一个杯子。在读完伊琳娜的疑惑后,带领学生和我一起操作朗志万的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说说看到实验结果时的心情。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伊琳娜的心情,明白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在学完课文后,我再一次将一个有趣的话题抛给学生:有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在杯子上面放一张纸,再把杯子倒过来,请问会出现什么情况?A、水会全部倒出来。B、水不会倒出来。学生看完后,争议纷纷,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选择要动手做做看来证实自己的答案。从而唤起了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将内容进行了拓展,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效果还不错。但也出现了几个不和谐的地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如,在引导学生读出伊琳娜生气的语气时,我提醒学生可以想想平时生气时会做什么动作,用表演的形式来朗读这句话。有的学生就加上了一些粗鲁的动作或不文明的语言,这样反而过火地强调了伊琳娜的生气,也教给了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在引导学生理解朗志万最后说的那段话后,我出了“()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这样一句话让学生仿照“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学生说:“小偷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自己试试看。”我当时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正确的引导,导致后面几个同学也出现说偏题的现象。如果我及时引导说:“朗志万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是有一定权威性的人物,他说的话一般人都会相信的。小偷的话当然不可信,他是一个坏人,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要在括号里填有一定权威性的人物才行。”我想学生听了后,也一定能够及时明白题意,就不会这样的课堂尴尬了。

  提高语文教学素养,培养语文教学机智,是我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做得更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

  在我执教的二下语文《丑小鸭》一课中,有成功之美,也有不足之处,总结整理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生语感和在朗读中感悟的能力。

  “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是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学习第三自然段中,我抓住“除了、都、欺负、讨厌、孤单”等词语重点理解,他们能更深刻感受丑小鸭的悲惨命运,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学中采用自由朗读、范读、指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情景中朗读,在读中思,在读中悟,领悟课文的主旨内容。

  二、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注重学生个人情感与课文情感的统一。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提出问题“大家在欺负他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让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从而融入课文情境;“丑小鸭在树林里还会受到谁的欺负?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孩子们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去想象丑小鸭的心情,去想象丑小鸭当时那种孤独的境遇之后,他们的心与丑小鸭贴得更近了;在读完第五自然段时,老师动情地说:“面对昏倒在冰湖上的丑小鸭,如果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的心显然被深深打动了,有的说丑小鸭太可怜了,如果我看见了,我一定收留他,有的大声鼓励丑小鸭坚强。学生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了共鸣,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初步体验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教学快结束的时候,我这样引导:“面对种种困难,丑小鸭坚持不放弃,艰难地活了下来,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学完这一课,你一定有许多话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有的孩子对欺负过丑小鸭的人说:“你们不应该看不起别人,说不定,以后别人比你更出色呢!”有的对农夫说:“谢谢你救了丑小鸭,我以后也会像你一样帮助别人的。”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再一次与教学目标相吻合。.

  三、教学知识缺乏横向联系

  在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丑小鸭丑的词语“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在第七自然段,我也让学生画出描写天鹅的词语“湖面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但我没有做到前后照应,把丑小鸭变化前后相对比,应该让学生把丑小鸭变化前后的词句放在一起对比后多读两遍。在读中更好的理解,加深印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3

  《难忘的泼水节》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

  《难忘的泼水节》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破水祝福,同庆盛大的节日。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我课前查找了些资料,向学生详细讲述了周总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辉的一生。明白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引导着孩子们去寻找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感受到人们对总理无限的崇敬。然后我们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没有丝毫的特殊,从而感受总理伟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孩子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喷薄而出。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对于课文的朗读,我的示范过多,以至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而生成的个性化的朗读较少,除了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表现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数是孩子们学着我的朗读模式进行的,另外,在课堂上,我应该采用播放记录片的形式,更加直观和感性的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这样对于孩子们的感情铺垫将更有效,能更好地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发挥作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我们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声音要轻快些,让我们的心跟着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断地涌起像清泉那样去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渴望。 教学本课,强调了自读自悟。他们也许会感悟到泉水的乐于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也许会感悟到泉水的乐于助人:“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也许会感悟到泉水的团结协作、乐观奋进、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本课的插图很美,课文描绘的画面也很美,读起来富有音乐感。在朗读时可让学生充分自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边读边欣赏插图,边读边思考。比如,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然后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火红的杜鹃”“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阅读目标之一: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修饰性词语的认真体会、理解、积累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法虽然简单,但却能调动学生情绪,能收到好的效果(让学生想象情境读、做做动作读)《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环节的设计便缘于此,促使学生在畅谈自己感受的互动交流中逐步获得深层的理解与感受。]

  在课的结束阶段,让学生达到多种教育的熏陶(奉献的、环保的……),有效地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5

  本单元的主题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集中识字。主要安排了《俗语》、《有趣的成语》、《对联》和《诗词曲名家》四篇课文。让学生在识字、识词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语言和实践资料,初步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感。教学时我注重朗读,对课文内容如词语、典故等的理解不求全求深,先背诵下来,留待日后再去慢慢回味、消化。本单元仍以识字教学为主,我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过的识字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热情。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字典老师”是要教会学生部首查字法,这是二年级训练的一个重点,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查字典的方法,并调动学生主动运用字典识字的热情。培养动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我们把查字典的步骤给学生讲清楚,让每个孩子都掌握。但是查字典有个熟练的过程,这就需要练习。在这一点上,二(1)班卢老师的做法非常好,我们组里的老师都采用了这个方法。在每一课的预习时,我们都要求学生对生字的预习动手查字典,需要写清楚生字的部首、除部首外几画、在字典中的页码、字的读音、组两个词。一开始,学生十个生字查下来用时一个小时,孩子觉得作业时间长了,家长也不理解。我们及时给家长讲明这样做的目的,得到了家长的配合,每次作业给孩子看着时间,并签上时间。经过两周的训练,孩子查字典的步骤熟练了,用时由原来的一小时减少到30分钟,而且准确率大幅提高。现在孩子们写作业,写周记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字,都习惯拿起字典了,我感觉这是我们这单元做的最有成效的事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6

  小朋友在一起画画,突然想到要在画面上表现出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来。于是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办法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风的方法:比如画一面飘舞的旗子;画一棵翩翩起舞的小树;画一些斜斜的雨丝。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每当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规律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尽其所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启发、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创设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

  对二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对他们说,“有些客观事物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抽象概念,还不大能明确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使用了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受风的存在和特点: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猜看,它是什么?(课件出示)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师:对!这就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谜语。(板书:风)你知道风什么样吗?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多大?有多高?你见过吗?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画吗?可这三个小朋友就画出来了。

  通过揭开谜底,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能设法在画面上表现出风的存在,是会感到佩服的。这既具有启发性,又从某种程度上落实了有关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以读代讲

  由于低年级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都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怎样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本课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尝试性探索,比如自己读通课文,小伙伴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同桌读的对的鼓励他,读的不对的就纠正他,教师巡回督促、鼓励、指导。又如,在练习朗读时,引导孩子自己探究怎样读能表现出课文中孩子的“聪明劲儿”,在引导孩子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揣摩,进行合作学习的培养。

  教材是新知识的载体,我摒弃课文“逐段讲解”的传统做法,截取课文中最能展现三个小伙伴“画风”的思维过程的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三个小伙伴画出“风”后的不同心态,体验成功的乐趣。然后,不失时机进行板画,并创设探究点“为什么说三个小伙伴画出了风?”

  赵小艺的画: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风?

  生1:“飘”。

  师板书:旗子飘

  师:我这有一幅赵小艺的画你们想不想看?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有树,有房子,还有飘着的旗子,我感受到有风了。

  陈丹的画: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风”?

  生:“弯弯”

  师:想不想看看陈丹的画。

  生:想

  师:你觉得陈丹的画怎么样?

  生:很美

  师:他的画中有风吗?

  生:有风,小树已经弯了

  宋涛的画:

  宋涛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我通过“斜斜的”的这个词感受到宋涛画出了风。(师板书雨丝斜)

  师:我这还有宋涛的画,你觉得宋涛的画怎么样?

  生1:宋涛的画有茂盛的树,有斜斜的雨丝,让我感受到了风。

  三、激发兴趣,诱发体验

  就情感态度而言,首先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也不尽。在本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找到你喜欢的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找出他们的话用横线划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让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内容重点精读,只有学生能自由地把学习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时间充裕,挖掘也就比较深入,再通过小组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就加深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7

  正如课文所写: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绚丽多姿的夜景,但课文里的很多词语、景色学生很少接触,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北京,我的做法是从以几个方面如手。

  1、情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我在开头设计了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图片,配上自己充满激情的诵读课文,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虽是第一次读课文,有的学生竟然情不自禁跟着我也读起来。看完课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北京亮起来”,在以下的环节中,我始终抓住情感这一主线,让学生产生对北京夜景的喜爱,让他们满怀豪情,发自内心的赞美。一句话,让语文焕发生命活力。

  2、交际。交际是新世纪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本领。语文的性质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可见交际性要处处体现在语文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渠道之中,不一定只是在交际课中。所以这堂课里首先做到教师和学生语言的融合,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不是问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亲切的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话。其次创设各种情境进行交际(如争当小导游),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这正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感悟。“悟”从左边看是思考的我,从右边看是我的思考。感悟的过程正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适当的搀扶和点化,让孩子“感”一定有个过程,“悟”一定有个过程。因此感悟不是告诉,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首先从整体上感悟,没有把课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讲解,而是以导游的形式走进去,走出来。其次是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如:“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让学生说说在义乌的什么地方看到过,然后用“犹如”想象说话,感悟各式各样的灯汇集成海洋,让北京璀璨夺目。在教学“王府井”这一段时,结合义乌小商品城的变化来感悟“王府井”的焕然一新。……也许给孩子感悟,孩子就能在语文学习找到一片晴空!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8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放手让学生自学。板书课题:充气雨衣。提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是怎么想与怎么做的?

  抓住两个问题:1、小林在发明充气雨衣时,有几处绝妙的想。2、小林想到后,是怎么做的?带着问题带着笔学生开始细读课文。

  在自学的基础上,小林想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躺在床上想:抓住“改”字。二是问题又来了,抓住“叠”。三是心想,抓住“代替”。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来。而第四自然段中,“随着优美的乐曲,看着裙子像花伞,然后联想到雨衣。这是小林小发明的动力。而且这一句的语言文字上,写得相当不错,因此,我就着重抓好这句的教学。

  同样的`方法,完全放手让学生找出两处“做”。再标出动词。在小组里合作讨论交流。汇报反馈时,小结出:想就是动脑,做是动手,然后回到单元主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实践这样才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一堂课也就将这篇文章结束下来了。我上完了,感觉很轻松。我相信学生也是。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9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农夫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语文阅读教学“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成语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 “ 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故事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

  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情节曲折有趣。讲述的是卡罗尔在爸爸的帮助下用登广告的办法得到许多猫,后来又用广告的办法送走了许多猫,最后卡罗尔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猫,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课文在写作特色上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

  本文在低年级是初步接触阅读课文。在教学思路上,我力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还是很肤浅,这得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上完本课后,学生学习效果还是不差,兴趣挺浓厚的,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程序,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贯穿”阅读过程。

  “理解、记忆、速度”等。《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的略读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这篇阅读课文,故事篇幅大,但内容通俗易懂。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了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学,可以合作。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由“扶”到“放”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与学习伙伴交流,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与乐趣。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默读”采用分层将“默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后面的几篇默读、略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设立较浅的阅读问题。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时,不用一字一句地细细地读,而是要跳跃性地快速读,一边读一边用笔做标记。与问题无关的段落可以不读。有趣的地方作作标记。如、第5自段,卡罗尔与小猫的对话写得很有趣;第7自段,一位叔叔送小猫的样子像变魔术一样,写得很有趣;第10自然段,小猫的顽皮写得很有趣;第17自然段,小猫与卡罗尔的亲热过程写得也很有趣。)

  二、对于低年级,识字是重难点。

  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情况,已经有识字的能力。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圈、演、比、看、猜、找”等阅读中识字方式。(圈生字、演动作、比字形、看插图、猜字谜、找近、反义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汉字的奇妙有趣。通过分析字形,演一演既认识了生字,又理解了字义,一举两得。)

  三、在紧扣默读的感悟中,做到真正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自悟其“趣”初次默读

  整知全文;第二次默读,画出觉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第三次默读感受卡罗尔的心情如何变化。采用分层法,将“默读”进行拓展到生活的层面中阅读。环环进、环环练、环环扣、将“默读”贯穿于每个孩子的心中。

  本文虽然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并不乏味,这是因为本文恰当地安排了人物的对话。这些质朴的对话语言不只是简单地告诉我们他们说话的内容,而且是通过人物所讲的话,可以看出他们的动作、神态,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文中送猫的小男孩,小女孩的语言简洁而朴素,从表面看说明了他们是来送猫的,但从他们的两次对话中,却让我们看到了卡罗尔的美好心灵。更能感受到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可见写好对话,可以使文章妙语生花。(这个环节,我重点提示了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对话。一是要想清楚谁和谁说话,因为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二是要根据写的事情,用质朴的语言进行合情的描写,这样的文章或是写出的一段话,才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里鼓励学生读书不放一难。如、卡罗尔的情感随小猫的到来与离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当她得到了各种各样可爱的小猫时,卡罗尔笑了;当她的小猫又被带走时,卡罗尔伤心;当她发现小猫伯洛从厨房里出来时,高兴得大叫……从卡罗尔的情感变化中,可以看出卡罗尔是个活泼开朗、执著善良、有爱心的小女孩。)

  总之,在教学本课时,本人渗透了在写人,叙事之中蕴含着为人处事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不能单靠一篇课文能取得成效,“实施”是教学的策略。要日积月累,在阅读练习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学生心灵,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

  姜主任告诉我星期三有人到校听我讲课,一接到通知,我就开始思索到底是上《难忘的泼水节》还是上《北京亮起来了》。

  看了半天,觉得还是讲《北京亮起来了》了吧,《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发生在1961年,这泼水节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

  可是,在我真正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却发现孩子们学得兴味盎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根本没有的凤凰花和象脚鼓,在网上搜了图片,做好课件,这样刚上课时的图片新奇感深深吸引了学生,课堂上边学边放,惊呼声一片。

  二是利用书上的插图,通过周总理的衣着打扮、动作、表情来体味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三是播放少数民族过泼水节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

  就这样我利用课件巧妙地拉近了时空距离,学生读得富有感情,让这篇本以为上不好的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2

  当我和学生们一起学完这篇课文,在要结束课文时,我说道:“学了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几只小手高高的举起。我点了许家诚,他说:“我想说一个词,那就是‘创造’”。听了他的发言,我为之一震,立刻伸出大母指夸奖道:“说得好!你真是太棒了!”在他的启发和我的夸奖下,小手举得更多了,更高了,有的说“智慧”,有的说“观察”,有的说“动手动脑”,还有的说“勤思勤问”,这时谢培又站起来说:“老师,我想说句话,‘观察才能有创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3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教完本课后,我静心反思,感觉本节课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困惑与忧思同在。

  一、教学重点突破得比较到位,难点的突破稍欠火候。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朗读和感悟。

  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我把它定位在体验画家戴嵩的著名上。为了引导学生直接转入正题,在导入部分,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戴嵩是一个怎样的画家?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说出了画家的著名。然后,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寻找能体现画家著名的句子或词语,学生很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答案。然后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画家的著名。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引领他们入情入境。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我特地创设了三个情景。一是在品味商人和教书先生对画家的称赞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如你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你会怎么夸奖画家戴嵩呢?假如我就是画家戴嵩,请你夸一夸我的画,好吗?要夸得不一样,我很愿意听到不一样的赞扬声。(生夸赞,师相机点评:谢谢你的夸奖!谢谢你的鼓励!你真会夸奖人!你说的话我爱听!你说得我心花怒放!……)此时此刻,多数同学不仅能入情入境,而且还学会怎么夸奖别人。二是当牧童发出“画错了,画错了”这一刺耳的声音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场人的表情并展开想像:那些呆住了的人会怎么想?画家戴嵩会怎么想?如果老师在场会怎么想?这时,学生想像的野马在奔腾,不少人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既较深刻地理解了画家的著名,也为下文感悟画家的优秀品质做好了准备。三是师进行情景表演,学生观看并练习说话。当戴嵩听了牧童的话后,他会怎么做?我又当了一回戴嵩,表演了如下动作:走到桌边,铺开画纸,拿起画笔,胸有成竹地做画,学生看后,我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只见戴嵩……一会儿……一会儿……这一情景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又让学生活用了课文的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3、在引领学生感悟人物品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真正的戴嵩是会有什么表现呢?请大家读一读余下的内容。你从戴嵩的话中体会出了什么?从哪些词上体会出来的?”讲课时,我光盯着“你从戴嵩说的第一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了,忽略了对戴嵩另一句话的重视,而戴嵩的惭愧、道谢与拱手动作的描写也是能充分说明戴嵩虚心的重要证据。因此,学生说了半天,提不到我想要的点子上,学生虽然也能从“很愿意、请、和蔼”这些重点词上体会到画家的真诚、礼貌与虚心,但在这个地方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我总觉得这个地方处理得不很妥当。

  二、细节上关注不够,教师的过渡语方面应注意衍接和锤炼。

  1、教师的用语随意性太强,需加以锤炼,宁少勿烂。

  2、各环节过渡语的设计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的过渡语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将学生非常迅速地从一个情境引到另一个情境,而且,还起到转移并专注学生注意力作用。学生能否非常投入地解决下面要解决的问题,与过渡语的恰当与否息息相关。在创设情景让学生纷纷夸赞完戴嵩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正当戴嵩被大家夸得心花怒放,有点欣欣然、飘飘然、晕晕乎乎、得意洋洋、忘乎所以时,一个刺耳的、与众不同的声音传了过来。“画错了,画错了!”(指导学生读出刺耳、读出炸雷一般的感觉来)这是本节课中我设计得最为满意的一个过渡语。它不仅引领学生由纷纷夸赞的热闹局面走向那个“石破天惊”的众人都呆住了的场面,还自然而然地指导他们对牧童的话进行了有滋有味的朗读。而在感悟戴嵩的品质时,我的渡语如果按王燕老师所说,“听了牧童的话,戴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态度怎么样?”可能既节省一些时间,又使难点的突破变得简单。

  三、我的困惑与忧思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的两眼一直在关注着所有的学生,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但我发现,课堂上,当我激情满腔地启发、诱导、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时,有一部分同学基本上没有举手的迹像,也没有与我做眼神的交流,好像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似的,多次努力,终未成行。段老师课后提醒我,这部分同学课堂上不发言,课后也这样吗?哪是啊?这些小家伙课后跟他的小伙伴们说得欢着哩!这应该还是教师的原因。怎样才能使这些沉默者乐于张开金口呢?这是我的困惑所在!我也聆听了老师们的意见,正在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4

  《彩色的梦》这节课主要是开拓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让他们自由、大胆、快乐、不受约束地把奇特的梦表现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梦想之火。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梦中事物的大小、色彩、形状都会发生变化。学生思考并说一说自己想表现的梦,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幕来表现,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自己梦中有趣的事物,并运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梦。在此环节学生很愿意去描述自己的梦,抓住梦的精彩之处加以引导是这个环节的重点。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一些点题的引导,应精简语言,多引导学生回忆梦中的故事,去利用所学的知识表现梦,体会美术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能够充分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教学时要针对这一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表演,通过表演来感悟出文章内容的深刻含意:

  1、扮演小鹿者,教师注意指导:

  ⑴要创造性表演出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而失望的表情。从中感悟出“惋惜”一词的含义。

  ⑵表演出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述说后高兴的样子,从中体会小鹿心情变化的特点。

  2、扮演鹿弟弟者,教师应注意指导:

  创造性表演出鹿弟弟替哥哥从憧憬到失望,从惋惜到高兴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而探究出“玫瑰没有白栽”这一文章的含意。

  3、扮演黄莺、微风者教师注意指导:

  表演者要带有赞美的语气,表演出来欣赏到玫瑰花时的幸福和快乐的愉悦心情。通过扮演角色的朗读、表演,大家再次反思课文内容就会自然而然体会到“一人栽花,飘香万家”的道理,感悟出“小鹿种玫瑰虽没看到花开而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当别人有了幸福和快乐,自己也深感高兴”这一文章的含意,进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解决了本文的重点问题,达到了“水到渠成”之目的。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2-25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8-23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反思10-18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03-31

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教学反思03-19

二年级语文下册《草》教学反思11-01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25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12-18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07-03

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教学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