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

时间:2021-03-02 19:04:33 八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

  《蜡烛》描写了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学习通过反复、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教学难点:

  分析蜡烛、炮火的特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通讯报道——《蜡烛》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用两个字来表达读后的感受。——感动

  (二)理清文章内容

  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当时他秋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这里,我就来扮演西蒙诺夫,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一下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过程。

  “你好,可爱的战士们,我是记者西蒙诺夫,你们真的很英勇,我听说在战场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们能给我讲一个吗?”

  (请学生复述故事)

  “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为我要写的是一篇通讯,所以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非常的准确,所以我可以再核实一下这几点吗?”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

  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

  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文章主题

  (1)“我想请问战士们,你们认为这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与我们的红军战士素不相识,她为什么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埋藏我们的战士?”——对战士的崇敬与哀悼

  (2)“我们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义在什么地方?”

  ——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老人和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对和平的共同的渴望

  (四)写作技巧

  (1)“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达到更为感人的艺术效果呢?”

  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形烈士非常吃力

  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可以运用反复、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补充说明

  (2)“那么,我们给这样一篇文章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吗?”

  蜡烛——象征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

  “谢谢大家,那我这就回去赶快完成篇文章。”

  三、迁移训练

  那么,让我们回到课堂,学习西蒙诺夫来设计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个女孩拾金不昧把钱还给失主。我们为这样一个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设计一些感人的因素。

  1、天气恶劣

  2、女孩需要钱

  3、钱对失主来说很重要。

  四、结语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10-06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03-05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蜡烛》教案10-01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的教案03-1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优秀教案05-12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103-18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截蜡烛》教案03-2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案03-10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