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2 15:37: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商堆仗银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湾商堆仗银讲毯景洁店省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台湾省商店洁白惊奇

  情景打雪仗银装堆雪人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商:先写点、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

  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

  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挂图。

  2.北京美景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生字表和词语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课文的生字及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让学生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

  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什么?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写过春节的时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小朋友只能通过橱窗看见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见雪的情景,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写孩子们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说明北京的雪景已经深深的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3.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看插图,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绘了哪幅图的内容。

  1)学生自己图文对照。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第一幅图描写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第二幅图描写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内容。

  三、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这两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主要想告诉我们在台湾省很难见到雪。

  2)齐读这一自然段。

  你还读懂了什么?(在商店橱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观察彩图,体会书中的描写。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过春节”这个时候,说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这两个自然段为台湾孩子们渴望见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笔。

  4)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三至八自然段。

  学习方法:

  一、先读一读课文,看这几段各有几句话。

  二、想一想每段话都讲了些什么?

  三、这几段讲了什么?抓重点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课文。

  我们按照这种步骤学习课文第三至八段。

  1)自己小声读,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

  这几段写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台湾孩子们对雪(北京)的渴望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这几段。

  A让学生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地方应当重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就怎样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C教师适当范读。

  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语气。体现出台湾小朋友对雪的渴望和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4)再读这段课文,体会这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中,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北京有他们渴望见到的雪景,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九自然段。

  1)自己小声读,看共有几句话,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

  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的挂图。

  让学生在图上指一下谁在堆雪人,谁在打雪仗。

  雪毯,说明雪大,把地盖得很严实,像铺上地毯一样。

  3)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配上音乐)

  4.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学习前三段的基础上,进行自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小组内谈一谈。

  3)参加班级展示

  4)教师指导朗读:

  A 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谈谈怎样理解的,然后读一读,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再加以范读。

  什么时候/ 能带我们/ 到北京去/ 看看真的雪呢?

  那里的小朋友/ 正盼着你们去/ 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B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朗读时要注意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5.观看北京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情感。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北京的小朋友盼着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早日和台湾小朋友团聚,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六、布置作业:

  1.与同学交流台湾的有关资料。

  2.要感情的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看雪》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的第23课。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看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以对话为主,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前面语言浅显易懂,师生最后的对话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学生基础

  小学二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着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

  生活基础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今年是个“暖冬”年,估计没有雪下,按教学进度推算,本课文的教学虽然已接近农历年末,但估计还是没有现实情景作支撑。

  教学资料及教具

  课件:

  1、瑞雪图景;

  2、分动态和静态处理的课本第一幅插图;

  3、本课字词中故意出错误的字、词语;

  教具:中国地图。

  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以角色对话为主,对话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必作讲解,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对话中感悟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台湾小朋友一起玩的心情,从而使学生在台湾和北京本是一家人的亲情中经历一次熏陶;

  创设“向台湾小朋友发出邀请”的活动,激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帮助老师”的机会,激活每个学生的内驱力,培养主动积累词句的意识和习惯,使字词句的教学具有持久活力;

  创设“比一比”的活动,促使学生乐而不疲地把字写好。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湾、省、商、店、景、洁、讲、毯、银、堆、仗”;会认“橱、盼”;

  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

  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4、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冬天到了,你们最盼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盼望下雪,如果学生所说不合教师意图,教师可以从自己童年

  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并用多媒体出示瑞雪图,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

  师:下雪了,多好玩!你们是怎样玩的?(学生回答)

  二、板书课题、读题

  1、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学生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是起示范作用。)

  2、学生读题,之后仿照老师在田字格习字本上书写课题――看雪。(写好后同桌比一比谁写得好。)

  三、激兴初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谁看雪?在哪儿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

  师:带着你的问题阅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找到答案?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初读课文阶段,此时教师巡回获取学生阅读信息。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吗?

  [想知道的内容提示:

  1、谁看雪?(台湾的小朋友看雪)

  2、在哪里看雪?(在商店的橱窗里看雪)

  3、看到了怎样的雪?(小朋友看到的是商店橱窗里用洁白棉花做成的雪)

  师:课文除了讲这些,还讲了什么吗?请读读第三段以后的内容,想想这些是讲什么?

  (生读课文,问答提示:讲老师告诉他们,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

  师:真聪明!看来读书是要仔细一些才好哟。当他们听到老师地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生答:什么时候到北京来看雪呀?)

  师:在课文的哪儿讲了这个意思?

  (生找到课文的第十段)

  四、练读课文

  师: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破句、不指读。

  (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字音、断句)

  师:我们来互相比着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地方,好吗?我先读第一、二段,请你们帮我指出错误。

  (教师朗读第一、二段,可以有意出现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并能帮助纠正的错误。比如:第一段把“是很难看到雪的”读成“是难看到雪的”;第二段把“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读成“孩子们在商店的窗子里看到了雪”。)

  (生评价 略)

  [这样一来,学生在发现老师的错误并帮助老师纠正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后继学习因帮助产生的成就而快乐起来,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还巩固了对字词的认读

  师:请每个学生轮读一自然段,注意:尽量少被别人发现错误。

  (每生轮读一段,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具体指导,薄弱之处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

  [在比赛中练习读书,给了学生一种外在动力。为了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赞扬而努力,这是小学生内驱力中的主要成份

  五、练习对话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数数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说”字,这是为什么?

  (生答略)

  师:请你们先到课文中找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划起来。

  (生划,教师巡视,发现都没把第九段划上,引导学生回读上文“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使学生悟出这也是老师说的话)

  师:先同桌之间练习练习,每人做一次老师,当一回学生。(生练读)

  师:练得很认真。下面我当老师,你们做台湾小朋友,开始对话。(略)

  (对话练习中要着重进行问句和感叹句语气的指导。比如:

  (1)“您//看见过/真的雪吗?”的“吗”宜用上扬的调值“35”;

  (2)“您/是在哪儿见过的?”的“的”宜用平调“33”;

  (3)“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的“吧”宜用高平调“55”。)

  六、作业

  1、帮助老师把课文题目“长胖些”;

  [此题意在巩固课文主要内容,初步锻炼学生从文章中提起主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提示:(谁)(在哪里)看到了(怎样的)雪 ?台湾小朋友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用棉花做成的雪;他们的老师童年时候在家乡北京看到了真正的雪。根据回答板书如下:

  台湾小朋友        棉花做成的

  老师童年在北京   看   真的  雪

  他们想到北京真的

  2、你想让台湾小朋友到我们这来看真的雪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台湾小朋友说呢?

  (先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北京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引导,再让同桌互相扮演台湾小朋友和北京小朋友,练习北京小朋友邀请台湾小朋友到北京来看雪玩雪。注意提示学生:邀请时要介绍清楚下雪时的情景和玩雪时的快乐,可以凭借课文第九段内容和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

  (播放静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配上儿歌《友谊的歌儿传四方》去掉原唱处理成轻清音乐,学生进入情境练习“邀请”,邀请内容 略)

  [这种合符学生心理的“邀请”活动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邀请”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这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运用,对今后将产生持久的活力

  师:听了你们真诚的邀请,我相信台湾小朋友肯定高兴极了!在这,我为你们真诚的友谊鼓掌!(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从上节课同学们向台湾小朋友发出的邀请中,我知道了大家是多么盼望台湾小朋友早日到北京来看雪玩雪,孩子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这些美好的心愿真的会让台湾小朋友感动的。我有个建议,想把你们这美好的心愿告诉台湾小朋友,你们说好不好?

  二、拓展活读。

  师:用什么办法告诉台湾小朋友,祖国大陆的小朋友欢迎他们来看雪玩雪呢?

  [此举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估计学生能说出一些办法来,如果说不出,教师可引导:写信请学校转交、寻找身边的台属帮忙打电话、网上求助等

  师:好,我现在来当一回学校校长,你怎样向我请求帮助呢?(生答 略)

  师:我现在是一位台属,我的女儿在台湾,你又怎样向我求助呢?(生答 略)

  师:我现在就是新浪网,你怎样向我求助呢?(生答 略)

  师:了不起,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真的太棒了!我向你们学习!愿意帮助我吗?(引入字词练习)

  三、字词句练习

  1、比一比,看谁能帮我从课文中找到合适的字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成词语?

  (学生组词 略)

  2、将这些词语认一认、读一读,等会儿检查我写的字,看能不能得

100分?

  (待学生认读字词约5分钟后,大屏幕出示故意写错的字,比如:“省”字少一横,“商”字“冂”里写成“古”,“洁”字的“士”写成“土”)

  3、比一比,看谁把第二题的字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写字,重点提醒学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个“口”,而不是“古”;“洁”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毛”的最后一笔要向右边伸长一些,好包住“炎”。另外,教师还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与学”这种双边活动是要讲究时机的,当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时,“教”如同隔靴搔痒,只有当学生进入了状态,有的放矢地“教”才能事半功倍

  师:刚才我发现你们个个都写得很认真!老师向你们学习!下面是一个同学做的第三题,请你们帮助检查,看对不对?

  (大屏幕出示:

  1、老师(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3、小伙伴们在雪地上(打雪人)、(堆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4、天上(铺着)雪花,地上(飘着)银装,树上(披着)雪毯,到处一片洁白。

  (生改,并评分 略)

  5、你们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读起来最好听?(生自主选择,略)

  6、能把这些好听的句子背出来吗?试试看!(生读、背略)

  7、看书中插图背诵第二段和第九段。(生同桌互相背 略)

  [练习是枯燥的,给枯燥的东西注上滋润剂,使它变得有弹性、有粘性!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期望自己是最好的,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是一种享受,做外力强迫的事是劳役!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应该由学生自己负责的事,在“自己选择”的空间里,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这样的学习即使任务重些也不觉得累!

  四、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问题预设:为什么台湾很难看到雪?资料准备及解答过程: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知道台湾在祖国的南方;

  2、复读本册第七单元的《我是什么》;

  3、让学生将这两种情况放到一起想一想,看谁能找到答案)

  (生提问及解答 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无顾忌,留个空间给他们,他们的神必定无拘无束驰骋纵横,教师此时的职责不是强迫“千条江河归大海”,而是用智慧、用爱心去“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视界不是盯住预设的教学程序完成与否,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度量课堂上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五、总结课文

  师:我们今天学了哪篇课文?(生答 略)

  师:我们看到黑板上,自己心里说说知道了什么,准备好了就先对我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答 略)

  师:很好,把刚才说的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

  (播放动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三个台湾小朋友面向大家招手,配乐《友谊的歌儿传四方》,下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看雪》教学设计04-02

《看雪》教学设计06-12

看雪教学设计05-28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11-15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精品09-04

(集合)《看雪》教学设计04-07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教学反思04-13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学设计07-13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10-23

初中语文雪教学设计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