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27 07:29: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作者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从外祖父爱梅花的典型事例,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深厚情感。读懂阐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精神。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段和第五段是重点所在。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外祖父对梅花品格阐述的一段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领会课题的含义。

  教学构想:

  本篇课文是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学习这篇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讲读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蚁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三、五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梅花魂》,魂,指精神。

  2、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3、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赞扬梅花的精神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4、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依次概括说一说

  2、在概括五件事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

  1、老师范读第一段.这一段由“故乡的梅花”联想起喜爱梅花的外祖父。表面看似写梅花,实际上主要写的是外祖父。

  2、从初读课文给你的印象,说说“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 样的人?

  3、回忆外祖父的五件事,哪几件事直接写到外祖父对梅花 的喜爱?

  四、学习第三段

  1、各自轻读第三段,划出表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的词句。

  2、讨论交流,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a、将“墨梅图”与“古玩”对比,突出对墨梅图的珍爱。“古玩”不甚留意。“唯独”墨梅图“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b、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绘,反映外祖父内心对墨梅图的珍爱。

  c、通过对“我”的感受的描写侧面衬托。

  3、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外祖父的感情。

  4、小结:慈祥的外祖父因年仅五岁的小外孙女不小心弄脏墨梅图而大发脾气。他为什么对这幅墨梅图如此珍爱呢?请同学们到第五段与寻找答案。

  五、学习第五段

  1、默读这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齐读第13自然段,思考:外祖父说的这段话写了几层意思?用“|”划分层次。

  3、讨论交流,逐层理解。

  a、嘱咐“我”要好好保存这幅图。

  b、梅花是一种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

  c、中华民族出过许多有气节的人,中国人都应有梅的秉性。

  d、齐读赞美梅花的语句,重点理解2、3层的句意。理解外祖父赠墨梅图的意图。

  4、小结:外祖父喜爱梅花是因为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5、齐读第五段,体会外社父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通过查阅资料弄懂以下诗句的意思。

  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⑵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⑶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板书设计:

  7、梅花魂

  梅花————外祖父

  |

  教唐诗宋词,流泪

  爱惜《墨梅图》

  不能回国,难过 ——对我

  送《墨梅图》

  送绣梅花的手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四、六段,总结课文,做课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你从前面学过的两件事中,体会到什么.

  二、学习第二、四、六段

  1、学生各自轻读体会其余三件事,2、讨论理解怎样突出表现外祖父眷恋、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生交流(读到思乡的诗语情不自禁地落泪;因年纪大不能回国难过得呜呜大哭,充分表现了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

  4、离别送行时不仅描写敢外祖父伤感的情绪,还写到送梅花手绢的情景。血色的梅花象征了一个海外游子火热的爱国心。他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了祖国。(要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

  三、总结课文,领会中心

  1、齐读开头和结尾,说说前后是怎样照应的?

  2、为什么以“梅花魂”作题目?(文中多次写梅花,这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化夏子孙的“魂”。)

  3、概括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或者父母听。

  2、预习读写例话。

  板书设计:

  7、梅花魂

  我 ——看梅花——想祖父

  |

  祖国象征、民族精神

  课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三、课型:独立阅读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

  ㈠自学,完成下列作业。

  1、初读,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课文用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请按顺序概括出是哪五件事?

  ㈡指导学生学习理解这五件事。

  1、学习第一件事: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思考讨论:外公读唐诗宋词,为什么常常落泪?

  (外祖父落泪是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落泪。)

  2、学习第二件事: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思考讨论: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表现了外公什么思想感情?

  (因为在外公心目中,梅花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表现了外公对祖国的热爱。)

  3、学习第三件事: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思考讨论:“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这充分表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他也很想回国。)

  4、学习四件事:外公在离开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完成练习册P66-2,加深理解。)

  5、学习第五件事: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思考讨论:外公为什么送了画梅,又送绣梅?

  (这是他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情,让外孙女带回了祖国的表现。)

  ㈢练习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总结全文。

  二、教学过程:

  ㈠分段,写段意。

  第一段(1)讲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

  第二段(2-15)讲作者回忆几件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的事情。

  第三段(16)讲作者从梅花想到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

  ㈡归纳中心。

  这篇文章通过写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㈢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样的写法,我们体会到作者对老华侨的爱国之情的理解,更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㈣练习设计:课后作业1、2题。

  ㈤板书设计:(出示小黑板)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04-22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精选13篇)10-27

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5-03

语文二年级《梅花》教学设计04-14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04-17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梅花》教学设计10-17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4-10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2-17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4-14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14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