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多媒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19 15:31: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多媒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多媒体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设计1

  今天是我参加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的第三天。今天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我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了这一天。虽然感觉很紧张,但我感觉很充实。我忙碌着并快乐着。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环境分析、教学目标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设计和修改教学设计等10个内容。认真学习今天所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前期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等都是我没有考虑到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从理论上知道了多媒体教学的特征;知道了什么叫做教学媒体,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些媒体,运用多媒体的依据及使用原则;理解了教学设计的过程,以及我们所用的授导型教学与探究型教学的区别于联系;学习了课件制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体应用的能力。所有内容以交流为重要手段,其中有反思;有讨论;有分享……使我们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共同的提高。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更是这样。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以传统教学设计为基础的,除了具有一般教学设计的特征外,更加注重了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指导,更加注重分析媒体、资源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作用,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媒体后,还要考虑教学媒体使用方式,遵循教学媒体的`应用原则,找准教学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多媒体教学设计应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适合所教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出多媒体的优越性,但使用多媒体要适可而止,不要使用过多、过于繁杂。

  知识爆炸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学活动必须提高效率,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因此,我认为我们应抓住现有的、优化的、有效的资源,结合多媒体巧妙地设计教学流程,会使课堂大放异彩。

多媒体教学设计2

  杨荷花 巩营乡中心小学

  通过参加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的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不应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感受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也使我懂得了许多新知识,拓宽了视野,真是受益匪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3. 观念上的更新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计算机的使用在往常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进行文本操作的工具而已,本来我平时也不太注意对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总是有了问题就打电话求助,从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掌握这样的技术。

  4.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授课教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不仅教给我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旧知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

  五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感受却颇多。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多媒体教学设计3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的多媒体运用知识匮乏。今年暑假,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培训,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培训教师向我们全面的讲解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形象说明如何转变问题学生,我知道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教育思想,比如杜威的“最近发展区”,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教师应该具有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观念。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另外,我还学习并掌握了如何运用教学摸板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如何选择媒体,如何编写教学目标,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并开展教学评价,并且学会了做博客,知道了很多对教学有帮助的各地教研网站,如何下载文件,如何处理音频和视频文件……这些知识对我的教学和生活都是非常实用的。学习和实践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我在教学设计、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今后必须或将会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上面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教师参加培训心得体会: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多媒体教学设计4

  关键词:认知;美学特征;唯全性;唯美性

  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度体现着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依循着美的规律而发展。翻开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可看到,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依赖于人类的审美情趣取向。如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建筑风格,罗马式、巴洛克式、哥特式、洛可可式。在这种建筑身上,你会感受到它们述说的人们对美的追求的情缘。在它们身上似乎蕴藏着飘动的音符,演奏着美的乐章。同样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也有着美的旋律。牛顿的第二定律,数学的三角函数,多有着一种自然美和韵律美。设计一样物品也无不体现设计师的美的理念和灵魂。美能创造美好生活,使人格进一步升华。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着对美的追求,感受美的熏陶。只有一堂含有美学的课,才是一堂具有生命力的课,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如在讲授数学的函数公式时,一步步地科学推理,一环环科学家的设想和推测,激发起学生对步骤的联想,开启他们的“联觉”,唤起他们多种感觉的心理活动。达到人们认知的新境界。因此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美的体验过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改进现代教学,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里程。但他们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同样要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而充分展示教授学科的内在自然美。事实上由于许多教师有意无意忽略了美学问题,在实际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把学科表现得纯科学化,也有的设计了与学生年龄不相符的别扭的教学情景,过于儿童化、奇特化。下面就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的美学问题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美学认知特点

  1967年,neisser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定义是“认知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储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也就是说认知始于感觉输入。感觉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从感觉中获取新的信息,转换为新的知识。它也使人产生了许多基本的生存反应,在自然中选择下来,直到现在创造了人类社会。

  感觉通过觉察声、光、热、气味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力去收集外界的信息和刺激,而通过感受器把能力转换,经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了知觉。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对认识世界外部事物,变成了内部心理经验。列宁曾说:“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

  感觉是认识的源泉,通常为五官感觉,视、听、触、味、嗅。在多媒体教学中一般视、听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听觉在审美中起烘托渲染的效果,其中言语优美与否可在言语听觉中枢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一定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另外,动人的音乐同样可让学生领悟美的氛围,这在情景教育中尤为重要。

  视觉在审美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客观物体的图形、线条,色彩产生强有力的反映,在视觉中枢产生直接的映像。同样图像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在视网膜细胞经视觉神经转入大脑,激发皮层活动,产生多种感情的反应,从而直接影响接收者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课件设计中要选择恰当的颜色、图形使接收者产生美的愉悦心理。另外,触、嗅、味觉在人的认知中产生较深的影响,因为它们与视听觉组合在大脑皮层产生综合记忆,可让人产生各种联想追忆,直接在自然生存中发挥着作用。

  我们可以对美的认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1.整体性。通过各种感觉的参与,面对美的事物作出完整的反映。在多媒体课件中,应在视听觉多方面,以较美的角度展现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在课件中尽可能通过视音频再现当时情景。假如季节条件允许,老师可带些荷花、荷叶,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清新花香和绿的生命。这样也调动了嗅觉和触觉。使认知更完美。2.选择性。人们的认知会自觉不自觉选择美的事物加以积极认知,否则排斥,这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两种学习走向。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针对重点难点,尽可能创设美的教学场景,唤起学生积极主动认知感受。3.长久性。许多美的认知是在记忆中产生较为长久的印象,从而便于再学习时唤起,这在认知的保留中显得较为重要。当我们旅行时,感受着自然界带给我们全方位感官刺激,而过一段时间回忆时,留下的尽是美好的记忆。美的认知是长久的。学习同样如此,可见课件之美的重要性。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美学特征

  我们已知经感觉认知自然界,经感觉产生美的认知,应力求于美中学,达到人的认知与自然固有的和谐之美。那么在我们的课件中应注重那些美学特征呢?

  (一)内容有序性之美

  在课件制作的第一部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反馈学生的实际信息,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并采用相对应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科学化严谨花的,在课件中也要以此为准绳。从而使学生有很清晰的脉络,便于联想记忆,同时也为课件展示提供了依据。随着学习步步地推进,学生紧扣文字的内容、图片一环紧扣一环,这样形成了与人的逻辑思维推理一致的有序之美,从而使学生发现学科内在美。

  (二)文字统一性之美

  在媒体中有许多内容通过文字表达。同时文字的形式多样,如何选择?这似乎很容易,但要注意一个统一性。标题字要有力度而稳重,内容字体可以随意,但与标题反差不能过于大,不能选择怪异的艺术字体,字体易于辨别,不可出现繁体字。同时字体大小也要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一致,不可过大过小,除易辨认外,注意整体的美观,不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字体的颜色也要统一,不能五颜六色,没有章法。

  (三)色彩和谐性之美

  课件在展示中给人较深印象的是背景色和文字色,因为背景自始自终贯彻始末。深色背景以深色为主调,给人庄重、气派之感,色调一般以中间色和冷色调为主,给人以宁静优雅之感。让学生的视觉细胞凝重于字体发生反应,有选择的在大脑皮层下产生深刻的`印象。字体的颜色应与背景有和谐之美,要有别于背景,又协调于背景,让人久看不厌,让学生于安静愉悦的氛围中集中思维获取信息。浅色背景,给人以轻快活泼,适合低年级小朋友,但要注意的是,如有背景图案一定要简洁淡雅,不能冲淡主题。

  (四)音乐气氛性之美

  音乐自古以来是受人青睐的,可使人激愤,可使人泪下,也可使人思索和悲哀。欣赏音乐也是聆听美的音符。在课件中适当插入些音乐片段无偿不可,但音乐的体裁、思想必须吻合教学情景的设置,不能哗众取宠,力求精炼。如宁静的背景音乐,激烈动人的场景音乐,特色的民族音乐,多是我们课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激发多感官认知,使记忆更持久,体现音乐之美。

  (五)图像完美性之美

  多媒体应用中,图像的出现是较频繁的,而图像在视觉上的冲击是巨大的,在信息的传递中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图像的形状、线条、色彩一定要科学规范,如取于自然的图像一定要有代表性,角度要佳,利于表达该图像的特征。线条清晰,便于认知和比较,色彩逼真,饱和明亮,让课件有美的感受和过目不忘的效果。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选用三维立体图,更能全面科学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样也更动人,有利于人的视觉感知的充分发挥。

  (六)运动动感性之美

  在感知中,对物体的静与动有不同的效果,一般动感更能激发大脑中枢的兴奋,当然主要由于它有运动之美。如在人的生理课上,若能制作一个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演示图,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易解决教学的难点。平时在自然学科中,采用动的图像较多,运动的方式要贴近自然,不要偏离科学,从而让图像充分展示动感性之美。

  (七)言语优美性之美

  在多媒体操作演示的同时,教师在阐述自己的观点、论点,同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其言语也可谓多媒体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直接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并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随时调整多媒体课件的节奏。而好的优美严谨的言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科学美与人文美的追求欲,又能引导他们敞开思维的大门,使教师与多媒体课件充分融合在一起,成为课堂不可分隔的两部分。

  以上几个多媒体美学特征的应用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使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美学更好的展现在教学过程中。

  三、课件设计中应克服的问题

  1.唯全性:有些教师在设计中没有分割出重点难点,没有恰当展现媒体的优势。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置些多媒体演示等从而突破难点。如神经反射过程,可形象在动画图上有序的展示,但有些主持者在每个细微处详细道来,忽略了反射过程,结果过多的刺激使学生的感应产生迟钝、疲劳。从而效果适得其反。

  2.求异性:这里的异有别于创新,它一味强调了新,背离了教材的科学内在美,结果课件展示怪异,一会儿蒙太奇,一会儿大写真。它离开了本位性,忽略了方法,应是以教材为依据围绕学生展开的。

  3.幼稚性:这种现象较多。它们一味突出直观、兴趣。把问题、目标设置太低,课件中图像声音犹如进入一个儿童王国,文字色彩斑斓,图像卡通,声音幼稚,这样忽视了科学的严谨性,从而不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多媒体教学设计5

  1、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普及多媒体教学需要对教学资源和设备投入进行相应的改善,目前在我国,无论高校或中小学都已基本普及多媒体教学,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主动的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学效果随之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在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下,怎样使用这种生动的的新技术为现代教学服务,就成了目前教学方法改革的首要问题。尤其在艺术教学领域,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的教学表达方式使以前生硬的电子产品在教学环节中变的生动形象。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利用多媒体来表现变化的、动态的、有实际形态的教学内容,这也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然而,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不加心思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书本的电子化,多媒体课件做的太过花哨,导致学习者被眼花缭乱的陪衬效果干扰,从而忽略了课程的重点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依据所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来制作课件,避免以上不良现象的出现,做到适时把握使用多媒体的制作尺度,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2、探索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一直以来,多媒体教学给人们的印象是图、文、声并茂于一身的媒体教学方式,它在实现传播一体化的同时还为培养信息时代需要的开创性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越来越多的院校都在课程的传授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在艺术设计类的课程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显得更加必不可少。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以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其丰富的视觉感受力充分调动了艺术类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以多媒体为授课方式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便捷的学习方式,如果想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习者的理解,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就需要授课者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环节多加用心。我国目前的总体教学方式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过去的“老师讲、黑板写、背课本、学生记”传统老旧模式转换为便捷的科技模式,这与现代学生对学习效率的需求相吻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将固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引入了许多其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电视、投影、录像等先进的视听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文本中添加动画、图形图像、声音、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的这些优秀特点,结合强大综合使用功能,我们可以制作许多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以此充分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

  3、多媒体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对于艺术类课程来讲,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中的讲授内容则非常重要。因为在艺术类课件的设计中,我们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分清讲授内容的先与后、轻与重,从而方便学生掌握新的内容,领悟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同时多注意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利用现代科技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仍然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来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在目标达到后能给学生以真正理解、真正吸收的真实感,这也能使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进行追求,激起学生对更多知识的渴望。

  艺术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制作的课件有一定的审美和趣味要求,因为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死板教条的授课模式无法被学生们接受。因此在艺术设计的课程中需要更多的图像来进行,单凭教师语言上的单一描述,很难使学生对事物的特征定位准确。虽然有些教师为了解决这些抽象问题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仍然会觉得难以理解,甚至会觉得厌烦。而多媒体的教学应用能够直观地将与艺术设计相关的案例和实物生动清晰的向学生展示清楚,做到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学生轻松的理解所教科目的内容及目的,面对面的欣赏到优秀的设计作品,激活学生的开放思维,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进一步理解。

  4、优化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与传播媒介的运用合理搭配。课件中的学习内容应以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媒介穿插表现的形式进行呈现。但要注意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中使用多媒体学习的有效性并不是无条件的,其中文字就是一种抽象的展现形式,过多的文字会给人以抽象思维,尤其是成篇成段的单一文字页面,会因课件中使用过多而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导致学生认为当前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将视觉上的传播媒介合理搭配是多媒体课件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又一重点。

  经调查,图形与文字的等比搭配或过多搭配,将会分散学习者的视觉注意力。所谓等比搭配即文字与图形的所占面积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既首先要读懂文字,但又着急欣赏图片中的内容,过多的文字会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和焦虑感。无论多么精美的图片,配上与自己面积等同的文字内容,都将减弱其原有的视觉效果。若能以图形为主文字为辅,或将图形和文字的篇幅单独分开展示,便可以调动学习者的视觉系统,如果在讲授过程中在配以视频文件,则又能调动学习者的听觉系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作用,则应在教学环节中适当的表现变化的、动态的、有实际形态的教学内容,以此才能突出体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当针对那些理性多于感性、严谨的课程定义以及需要自身讲述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则应当采用语言上直接讲授的方式。同时,还可在多媒体课件讲授新的学习内容时可考虑新旧结合的方式,在找准新知识的同时也回顾一下之前课程的精华内容,这样便可做到温故而知新。

  除了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还可将当前课程的知识点延续到即将开设的相关课程中,这样便可提前使学生对同专业的其他课程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对当前课程的理解,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媒体教学由以前固有的单一教学模式,演变成使用现代科技向学生生动化、人性化传授知识技能的综合方式,这种生动的授课方式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更加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也更加清晰明了。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教学后的反馈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将有效协助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果大部分设有艺术设计课程的学校能将基础设施准备完善,那么多媒体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就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多媒体教学设计6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多媒体教学 应用 意义

  一、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多媒体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现实条件。现如今,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动力。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性。

  二、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涉及的知识面极广,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如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达到应有的效果,就成为摆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需要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多思考、多研究、多总结。

  1.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无论是常用机构、机械运动还是轴系零件的教学内容,它们的实物、模型都非常多,而且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运用多媒体,可将课程设计的题目制成多媒体课件,更可将复杂的机械运动过程和工作原理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巧妙地将现有教具与多媒体课件结合使用,让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期间将工作重点放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方案的构思、分析、比较及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机制图上,而不是放在大量的人工计算和人工制图上。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大大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同时还可以领略高科技成果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往多是采用直观式教学方式,换而言之就是教师主要借助挂图、简易实物模型等来说明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但由于以往教学方式存在的极大地局限性,使得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十分呆板,教与学往往难以达到共鸣,因此,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正好能够有效弥补这些不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讲授的一些具体内容上。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以在详细讲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利用现有教具来有效配合动画片段,使学生对一些模糊、抽象的机械运动和工作原理有一个更清晰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思考时也更容易些,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这些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授用解释法设计凸轮曲线时,由于内容过于抽象,借助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用语言表现出来,而应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把反转法原理处理后的两种情况制作成平面动画片段存入计算机,通过大屏幕将动画片段慢放,并对其两种情况分别演示出来,然后对照分析得出结论:两种情况下各构件的相对运动并不改变,因此可知经过反转法处理的凸轮结构,凸轮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从动件尖端始终与凸轮接触,尖端的运动轨迹便是凸轮的理论轮廓。实际上,这时凸轮轮廓的设计也就转化为设计凸轮机构从动件尖端相对凸轮的运动轨迹,而由动画片段已清晰看出用反转法处理后的凸轮机构从动件尖端相对凸轮的运动,是既绕凸轮轮心转动又沿凸轮径向线移动。由于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内容讲解十分直观、通俗易懂,使很难讲解的抽象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迎刃而解,学生更容易理解,因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多媒体在习题课和课外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中习题课和课外辅助教学主要涉及机构的设计、零部件的设计等基本概念及计算方式,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并且可以进行现场评分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困难,使用多媒体课件后不仅没有这些困难,还可以使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一题多改”“一题多解”,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较好的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也可发挥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总地来说,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涉及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尽管应用多媒体教学有诸多的益处,但如果应用不当则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应用多媒体,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1.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引用,增强了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以及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眼界。机械设计基础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图像、声音、动画等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幅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下次机械设计基础课也会有期待。同时还可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2.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形式活泼、新颖,再加上图文并茂产生的效果,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可在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毫无生气、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上能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尽可能在课堂上消化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效果。

  3.可化抽象为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课件涉及文本、声音、图像、动画、数字、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将语言难以表述的知识点变成直观的画面,通过计算机提供的中介融进学生的大脑,学生凭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就可以比较迅速的把握机械设计基础要学的知识点着重点,这无疑就等于节省了教学用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通过合理有效地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内的知识容量,增加学生知识信息的接收量,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从而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结束语

  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可达到教得活、学得活的教学目的。同时,整个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都要由教师完成,因此,只有精心设计和巧妙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使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耀舜.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xx,(23).

  [2]齐明俐.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xx,(2).

多媒体教学设计7

  多媒体就是将声音、图象动画等各种记录方式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适时、适量适度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而且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难点,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多媒体渲染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启动其智力潜能。多媒体教学结合运用的声、形、动感的效果。能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能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幼儿不知不觉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故事《不听话的小鸡》时,根据幼儿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情景导入。先播放小鸡喊救命的声音,引出小鸡为什么喊救命?接着播放小鸡拼命奔跑的画面,将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使幼儿从直观上看到小鸡拼命奔跑,是因为狐狸在追小鸡。狐狸为什么追小鸡?使幼儿带者问露看画面。在这种惊险激动的教学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兴趣更浓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幼儿的学习动机被激活了,学习故事的欲望也增强了。

  二、多媒体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差异。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天性外向,说起话来落落大方,有的幼儿性格内向,在大家面前不愿说话,寡言少语。如果在语言活动中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有几张静态的图片等简单的教具,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在语言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投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能说会道的幼儿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能力差的幼儿又有语言表达的凭借物。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幼儿对知识掌握得更透彻、更形象。如:在教学教文诗《秋天的聚园》。我首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秋天果园的自然美景,幼儿欣赏时。我重点引导幼儿从拟人化的水果的颜色、形状、表情上进观察、想象。并把拟人化的红红的苹果和孩子的脸、黄澄澄的梨和生活中常见的金色的宝瓶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幼儿通过观察对照。明白了道理。从而也突破了活动的难点。然后再带幼到户外的菜园亲自观察。激发了幼儿探寻的兴趣。幼儿在看、找结台的基础上。不但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而且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能突破语言教学中的重难点

  幼儿园的文学作品学习,是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多媒体课件运用文字,声,光,画相结合的动感效果能将活动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全方位刺激幼儿大脑,激活幼儿思维,促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突破语言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幼儿学习猜谜语时,幼儿并不明白什么是谜语,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教师若是仅仅采用讲解的方式显然是与教育方法和幼儿的认知规律相违背的。这时,我就播放从网上搜集的有关猜谜语的动画片段,幼儿一下兴趣高昂,于是,我鼓励幼儿跟着动画中的人物学说谜语,幼儿在学说的过程中,我启发他们感受:谜语好说吗?和朗诵儿歌有什么不同?幼儿一边模仿一边体会猜谜语与儿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谜语有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猜谜语的乐趣。这种活动方式使幼儿对猜谜语这一文学体载记忆得既准确又深刻。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幼儿的听说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为幼儿全面而科学的习得语言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四、运用多媒体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创造性

  幼儿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富于想象。幼儿虽然没有很多的知识和经验。但他们的思维也没有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想象,既可以想象星月上的世界,也能够幻想昆虫小草的天地把自己带进幻想的世界。然而,幼儿的想象力,毕竟是随机、缺乏逻辑的。为此,我们既需要设法激起他们的思维兴趣,又必须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问题,循序渐进的诱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比较全面的认识事物。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为幼儿构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在以季节为主题的语言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春姑娘用春雨唤醒嫩芽,用春风唤醒花蕾的画面,然后引导幼儿想像:春雨是怎样唤醒嫩芽,春风是怎样唤醒花蕾的?生动美丽的画面及音响效果,触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有的说:春姑娘说嫩芽宝宝,快快醒来,披上绿衣。快快长大也有的说:春姑娘说小花小花快起床,不能再睡懒觉了。幼儿的回答如同百花齐放,动听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灵感;美丽的卡通形象引起了幼儿联想。这样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叉提高了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给幼儿一个享受快乐的学习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幼儿语言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发挥多媒体的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只要途径之一。

多媒体教学设计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法;艺术设计;教学实践

  多媒体教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符合时展的潮流,而且迎合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习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使教学模式不再枯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案是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信息来源主要为图书、教辅资料以及相关影音资源,具有局限性、单向性、机械性等缺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信息源的不足,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资源被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对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都有积极的作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效果。

  (一)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师生互动

  多媒体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它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也要求教师立足于现代教学理论,切实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课堂学习的主导权、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也就是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电子课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媒介,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的电子课件,学生在课件的指引下自主先学,教师仅需要履行好课堂组织者以及辅导者的角色则可。当然,多媒体教学并不是让教师沦为PPT的展示员,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要与学生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难点,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二)突出教学趣味,完善课件设计

  多媒体课件能够从技术上调动图像、文字及音频、视频等资源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经验表明,多媒体课件中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就越重要。若教师无法处理好不同媒体信息的关系,不仅难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会让学生感官之间发生冲突,影响学习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契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增强自我记忆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内容以更理想的形式呈现出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中突出趣味性,同时追求美观性和艺术性。不仅如此,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接受知识信息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界面时还需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差异化教学。

  (三)强化职业训练,提升设计能力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教师难以灵活地使用电脑技术编制课件,极大地影响了多媒体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加强对课程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成为信息时代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3]。在艺术设计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能够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还要有信息搜集、整合、分类、处理的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整理网络教学资源。此外,教师还要有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本质要求。

  三、结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法应运而生,并被应用于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普及,也尚有缺点,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逐渐完善其中的不足,同时积极吸纳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隋杰礼,张莉娜.项目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以烟台大学包装设计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xx(5):134-136.

  [2]黄薇.艺术设计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xx,37(4):96-99.

多媒体教学设计9

  1、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分析教学对象等环节,目的是为教学做好前期准备。教师应先了解本节课的题目、教科书版本、年级和章节位置,以及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等项内容。在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届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课前还要求对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进 行分析,必要时先进性问卷调查,以确定本节课将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2、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描述,它为每个教学单元或每节课的教学活动规定方向,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形成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是学习评价的依据,应十分重视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并用准确的语言向学生阐明。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以需求评估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现实依据,在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用行为动词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即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形成怎样的情感意识。

  3、确定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新时期课程标准提倡的是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通过互动达到有效教学。

  4、选用教学媒体

  首先根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对象,确定必须由媒体来实现的教学内容;分析可供选择的媒体的`类型及其特点,从教学媒体的表现力(指表现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性的能力)、重视力(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呈现的能力)、接触面(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学生的范围)、参与性(指

  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和受控性(制教学媒体使用的难易程度)等方面选定高效低耗的媒体。选定教学媒体后,还要根据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将多种媒体合理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5、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扩展和巩固练习四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媒体,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媒体使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必须精心设计,认真实施。

  (1)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可以说明好的导入有多么重要,这是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第一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温故、衔接、设疑、布障、目的、作用、间接、切入、迂回、引趣、激情、悬念、铺路、比较、归纳、观察、实验、实践、作业、提问、探讨、摘录、课题、游戏、故事、趣味、歌谣、谜语、诗歌、图画和歌曲导入法等。

  (2)教学新课

  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的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根据选用教学媒体的原则和方法,适时适度地选用教学媒体,机动灵活地进行。教学新课还涉及板书的设计与书写等。

  (3)总结扩展

多媒体教学设计10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电教馆组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教师培训,《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心得体会。五天的培训,系统学习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讨“中小学班班通工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等方面的知识。教师的精彩讲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这五天的学习情况,谈一谈我的一点拙见。

  新时代的大潮将我们带入信息社会、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教育和信息化不断交织、融合和深化。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提高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势在必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心得体会《《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心得体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

  通过培训,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是为师生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最宝贵的资源是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源是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从广义角度讲,不仅教师、教材、教室是教学资源,而且学习伙伴也是教学资源;不仅学习小组是一种资源,而且学生遇到的困惑也是一种资源,甚至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过程,单一的某种资源很难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通常是多种教学资源一起使用或按一定序列使用。所以,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特性,整体协调,互相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是学习的帮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成性、创造性、自主探索、交互学习,教学形式是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很丰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把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设计11

  多媒体课件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诱导学生思维,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学生素质。

  细胞膜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却显得无能为力。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共同探究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1.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生活在水中,通过草履虫的生活情境的动画展示,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诱导其思考、探究细胞膜的功能。

  1.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屏幕展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通过观察总结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如何理解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本节课的难点。电脑模拟生物学经典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用不同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人鼠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最终融合后的细胞表面荧光分布均匀。这个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经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发现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教师再展示磷脂分子的旋转、互换、跳层等运动,使学生仿佛亲临微观世界,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3物质出入细胞是一个微观的动态的过程,首先通过画面展示高锰酸钾晶体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运动趋势。然后展示自由扩散是分子直接穿过细胞膜上的小孔的过程;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运载,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而主动运输则是一个逆浓度梯度的过程,不仅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能量,我们形象地将能量比喻成小火箭,在火箭的推动下,载体将运载的物质送到细胞膜的另一侧。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教师因势利导,归纳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4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可以从细胞内外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这3个角度进行。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呢?此时画面展示高山滑雪的体育运动情境,随后展示江河中穿梭的船只、木筏,以此画面为背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诱导学生产生联想和迁移,用已有的知识类比3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5教师应及时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作出评价和修正。课件中设计了如何解释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一千多倍等形式多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既实现了信息反馈,又完成了对本节课的小结。

  2.对比与反思

  在对照班级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并努力引导学生想象微观世界的结构和运动,但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出一种茫然的表情,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默默地听着,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在课后的练习中,同样反映出教学效率低于多媒体课。面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能不进行深刻的`反思:

  2.1计算机作为新型教育媒体的应用和发展,既实现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同步输出,又能超越时空的限制,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微观世界、模拟的试验环境以及美丽的大自然之中。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是在观察和思考中,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作为生物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有设计开发教学软件的本领,这是我们面临的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2.2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但绝对不能盲目扩大一节课的信息量,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和时间。青少年学生具有富于想象、喜欢怀疑和争论的心理特点,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明确实验的主要目的,规范实验的操作要求,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其次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接着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生物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最后,我们还必须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3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但绝对不能盲目扩大一节课的信息量,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和时间。青少年学生具有富于想象、喜欢怀疑和争论的心理特点,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设计12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信息的特征,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的评价标准;; 2.掌握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多种渠道获取与制作各种多媒体信息,并能合理运用; 3.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制作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呈现主题,表达

  创意;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一个有关多媒体基础知识与应用的`内部教学网站,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知道教学的内容、练习的要求等等,也可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查阅,同时也能通过网站提供更多的例子和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课堂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1.体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主题、创作作品的优越性;通过思考和实践感受不同媒体信息的表达作用;

  2.能辩证地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作品,学会欣赏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3.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鼓励原创,体验作品创作中的艰辛和乐趣。

  多媒体作品制作要求:

  自选主题,利用熟悉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记录制作过程。 一、确定主题

  字素材,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使用软件编辑过的图片,自行创作的图像、动画,使用扫描仪扫描图像,使用数码摄像机录制视频录像,使用录音软件录制解说词,使用软件抓取音轨,使用软件进行音频格式转换,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对声源素材进行剪辑、上网下载(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等。 三、设计内容

  画出作品的结构图,并用箭头表示各内容间的转向关 四、准备素材(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你使用了那些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如果是在网上下载的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原创作品请注明使用的软件和参考资料。谈谈你准备和获取各种素材的经验。

  你使用了那种多媒体创作工具来编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去体现你的创作意图? 六、经验交流,推荐作品 请你推介一下你的多媒体作品。 你觉得还有那些方面有待改进? 你希望得到的作品评价: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你有哪些收获?

多媒体教学设计13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xx)32-0041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多媒体课件以其新颖、生动、直观、灵活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上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下面笔者着重分析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一、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不考虑教育条件本身的限制,多媒体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不够科学合理,结合自身多年中数学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和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快,学生记得慢”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一方面,教师往往认为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版式清新、内容丰富、前后衔接,一味地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为目的,很少顾及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实际,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很多学生都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教学课件,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到位,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未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再加上教师的机械灌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导致学生很难真正完全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益。

  2.课件内容缺乏新意,教学风格僵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书面语不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最生动的解释,教师缺失了传统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使用,由于受到网络教学的影响,教师普通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往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渐渐同质化,加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缺失,学生对学习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也少了一些豁然开朗的顿悟,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缺乏新意,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不能发展创造性思维,此外,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将书本的版式和内容“复制”到多媒体课件中,导致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巨大、知识点庞杂,如果教师不加以整理并创新设计,必然会影响数学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1.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保障师生交流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增加师生交流互动的环节,多设置一些小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感受,适当采用趣味字体和情境动画,开展师生交流、协作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述“圆柱、圆台、圆锥、球”等三维空间概念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演示一下它们是如何通过一个二维形状旋转形成三维物体的,然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与学生就“三维空间”的概念展开讨论,以“教师提问,学生解答”为教学模式,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这样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定能让学生满意、教师省心,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注重师生互动

  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由于学生是课件的主要浏览者和学习者,所以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课件的内容及版式,应突破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互动限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全体学生互动。

  例如,在教学“数列的极限”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揭示了无穷数列的变化趋势,学生一般很难理解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数列(2n/1)会无限趋向于0,这时,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动画展示,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采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办法),让各个小组针对数列变化的趋势来展开讨论,教师可提出关于数列的知识点问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派一个代表回答教师的问题,答题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可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多种媒介形式综合使用,合理搭配突出效果

  (1)突出针对性

  应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表明,当刺激物足够强烈、有新意、有对比性时,就能引起人们对它的兴趣和关注,所以在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应用的媒介要尽量主次分明、各司其职,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以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但音量要适宜,且尽量为纯音乐,起到烘托背景的作用,而不是欣赏音乐的作用;②媒介的应用要尽量高雅和富有艺术性,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形式突出文字内容,阐述重点内容,简明扼要,而不是简单地从书本摘取,东拼西凑;③媒介要始终服务于课件主体,不能为了媒介的使用而使用,要做到每个媒介的使用都有自己的目的,每个媒介都是为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而设计,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合格的课件。

  (2)突出创新性

多媒体教学设计1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系统;声乐教学;设计;实践

  在目前的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算得上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种技术。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源越来越多。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声乐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怎样将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成为高校声乐教学的重点之一。

  1高校声乐教学和多媒体技术

  1.1高校声乐教学

  高校的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声乐教学能够对学生唱歌时的发声、演唱时的技巧以及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进行指导,不仅如此,声乐教学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一样的锻炼,其表达能力、艺术修养和创造力都能够实现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通过有效的声乐训练可以使自己的声音得到更好的塑造。

  1.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其通过计算机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进行综合性处理,在相互联系之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变得简洁明了,也可以把枯燥无味、简单无聊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一些静态的、很难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展示可以变得生动、形象;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表现的非常具体、直观。将多媒体教学系统运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改变原有学生单纯接受声乐训练的情况,把多媒体教学系统有效地运用到高校的声乐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就不再仅仅是通过演唱来进行,还可以是视觉上的刺激、听觉上的享受。在多媒体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2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2.1以丰富的声乐资料对学生进行指导

  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用丰富的声乐资料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收集到许多和声乐教学有一定关联的教学资料,教师把这些资料进行一个有效的整理后就可以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直观的教学资料展示下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例如,某一节课的内容需要向学生介绍某些乐器,而学生之前对这些乐器根本没有任何的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能够进行细致、绘声绘色的讲解,学生也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些乐器对声乐表演具有怎样的帮助和作用。此时,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生动、丰富的乐器图片,以及该乐器演奏的资料为学生进行展示,那么学生就能对乐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做以后,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且学生在声乐学科上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被有效激发出来,声乐教学的质量也可以得到提高。

  2.2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高校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时只有将学习情境良好的营造出来,声乐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营造学习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要摒弃以往教师教授、学生只负责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演唱以及演奏的实际活动中,真正参与到声乐教学和声乐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赏析音乐的`过程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从音乐表达的主题、情感以及作品所具有的风格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声乐方面得到训练,其音乐鉴赏能力也可以得到极大的锻炼。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对真实的演唱情境,供学生进行演唱训练,在这样一个相对正式的演唱环境中,让学生体会声乐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3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辅助运用

  3.1课程开始之前的运用

  在声乐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有趣的PPT课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和动画将教学内容尽量变得丰富多彩,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PPT中,教师还可以系统地展现声带肌肉发声的原理,在这样动态、直观的发声过程展示下,学生可以更加明白发声的整个过程,从而掌握更加健康、正确的发声方法。除了PPT这种形式外,教师还可以制作或引用与声乐教学有关的、学生喜爱的声乐学习视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2课程进行中的运用

  在正式的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校将多媒体技术良好运用到其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具有的录音功能,可把学生的声乐练习记录下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的某些软件,可播放学生的练习情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除此之外,录像技术在声乐教学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为许多学生在课堂训练时表现很优秀,一旦进行正式的作品演出就会紧张、无法发挥正常水平的情况,此时,多媒体录像技术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录像技术可将正式演出的场景进行录制,并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指出学生在正式演唱中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录像技术还可以将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让学生自己去观看,使学生发现自己在演唱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将录像技术运用到声乐教学中,还能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不再害怕正式的演唱。

  3.3课程结束后的运用

  许多教师认为课程结束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在高校的声乐教学结束后,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声乐教学依然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录音和录像设备,仍然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极其重要。学生可以运用多媒体录音、录像设备,将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述的重点内容录制下来,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对某一方面的内容有所遗忘,就可以查阅录音或者视频进行复习。学生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运动肌理监测模型,检测其自学过程中的发音是否准确。因此,多媒体教学系统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4结语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效的运用到其中,那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会得到符合时展的进步。因此,高校教师在未来的声乐教育过程中,要摒弃过去陈旧的声乐教育思想,把多媒体教学系统巧妙地运用到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只有这样,高校声乐教学才能获得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会轻.关于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艺术评鉴,20xx(14).

  [2]黄学军.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xx(19).

  [3]胡俊贤.声乐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应用价值探析[J].戏剧之家,20xx(15).

  [4]熊陈.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xx(3).

多媒体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简单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将各组提出的问题筛选、分类,归并成几个大的问题,请学生写在纸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怎样诞生的?

  (2)人们为什么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

  (3)多媒体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功能?

  (4)电脑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呢?

  (5)计算机越来越神.她会神到什么程度呢?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深入默读课文,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4、汇报解决以上的问题.

  思考题一

  学生甲: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学生乙:我想介绍我查找的一份课外资料.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于二战之中.因为它是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用的.它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含有500英里的电线,是用电磁信号移动机械部件.它的运行速度很慢,3——5秒运行一次,适应性也很差,只适用于专门的领域.他只是一台普通用途的计算机.

  学生丁:短短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电子管运行的计算机.十一年以后,就出现了第二代晶体管计算器.七年后,又更新产生了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十年后,又发明了现在较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有了如此大的发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进,一次比一次用途广泛.以至于成为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

  思考题二

  学生甲:在发明之初,计算机确实是用来进行计算的机器.用它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经不单纯地运用在计算方面了.科学家们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迅速的对外界传来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电脑.

  教师追问:通过你对电脑的了解,你能说说电子计算机可以做那些信息处理吗?

  学生丁: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数据的存储,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还可以进行图片、动画……处理.

  教师小结: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电脑”的称呼呀.

  思考题三

  学生甲: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之能够传递声音,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当今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能够传递多种信息.这样的设备被称之为多媒体.

  学生乙:作者运用中国的“媒人”的作用来举例说明了什么叫媒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教师追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体呢?

  学生丁: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还可以上网……现在还有许多的多媒体家庭中还没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的.

  思考题四

  学生甲:作者通过人体各种器官与大脑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正如人的大脑与各器官的关系一样.

  学生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把电脑比成了“司令部”,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五

  学生甲: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会越来越神.

  学生乙:具有多功能的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作者运用了列举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学生丁:多媒体电脑功能巨大.作者运用了一句谚语概括地说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思维拓展练习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发展的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能够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计出新型的电脑.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草图画在纸上.

  2、朗读课文.汇报交流.

【多媒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12-19

多媒体教学心得03-10

多媒体语文教学反思03-24

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12-27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7-27

多媒体应用语文创新教学07-27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7-27

多媒体语文教学反思7篇03-24

多媒体语文教学反思(7篇)03-24

多媒体语文教学反思9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