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26 09:47: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这部分内容在课标中是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和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包含的内容,它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气体制备的起始,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启后:为第六单元中《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做铺垫,因此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气体制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动手操作中体会实验原理、装置的制约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氧气用途,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会取用固体药品、知道固体加热的方法。液体的取用。通过其它学科及前面知识的学习,对氧气比较熟悉,但不知道在化学实验室里用什么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观察实验和常见仪器的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设计思想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考试中,也是重点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学会倾听、分享。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带铁夹)、

  脱脂棉、酒精灯、集气瓶、水槽(四套)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关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现在回忆一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实验室制备氧气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

  教师:很好,请三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下相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板演加以评价)

  制备气体需要实验装置,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制备气体的装置分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下面就共同看看我们实验室中有哪些装置!

  提问:前四种装置与最后一种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前面四种没有酒精灯加热,最后一种酒精灯加热

  教师:对了,我们根据这样的不同,将发生装置分成两大类:固热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其实从名字上就可以判断我们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思考下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

  教师:对了,我们在选择发生装置的时候考虑的就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接着看收集装置!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收集气体的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因素呢?

  学生回答:考虑的是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

  教师:是的,排水法适用的是不易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这是我们介绍的制备气体的装置。

  想一想:若以加热高锰酸钾为例来制备氧气,我们应当选择哪些实验装置呢?

  学生回答:因为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也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好的,今天我们就以高锰酸钾为例来看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具体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装置如图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3)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加热时先预热,再用外焰对着药品处集中加热。

  (5)试管内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6)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8)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收集到的是空气)

  (9)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

  (6)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7)再熄灭酒精灯

  老师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引导学生利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记忆。

  【提问】

  (1)收集完氧气后,如何验满?

  (2)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

  检验方法: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学生分组实验:请按照以上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备一瓶氧气,并验证其为氧气。(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适时引导、指导实验操作)学生小结本节内容,教师总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第3课题的内容,主要就是如何制备氧气,这一块的内容在今后的考试当中会多次出现,而且高锰酸钾制氧气也是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必考的实验之一,所以这节课就是想学生能够动手做一下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能是经验不够,整个课堂的氛围不是非常活跃,今后在调动课堂氛围方面要继续努力!

  这节课中,时间的分配上有些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时间用多了,使得学生实验的时间显得仓促了,这点要改进。学生分组实验中,我只安排了“制备一瓶氧气并验证”,实验内容少了,应该多加些内容,比如氧气和铁丝反应、氧气和硫反应等。

  总的来说还是要多学习多听课,汲取他人长处,从而获得更多的进步!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10-28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06-25

高三的化学教学设计08-31

《化学式》教学设计06-10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06-10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09-27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06-26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优秀]10-03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