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15 07:45: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输、睫、否”等8个生字,会写“炸、医、输”等13个字,正确读写“医院、护士、消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1.文字投影片和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抽血输血的知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问“她”和“我”分别指谁,这对朋友间发生了什么事等),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2.下面就让我们自己轻声朗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到课文记叙了战争时期,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而勇敢献血的故事)

  3.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输”shū,不要读sū;“恒”,读héng,不读hén;“拭”读shì,不读sì。

  研读献血过程,体悟美好心灵

  1.小组认真研读第5~11自然段。

  a.个人默读,画出描写阮恒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反复读一读、想一想阮恒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b.组长组织大家按下面的顺序进行讨论。

  献血过程

  阮恒表现

  心理活动

  献血前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他想:

  他想:

  献血中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他想: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他想: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他想: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想: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他想: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他想:

  c.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全班交流。

  a.出示文字投影片,各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有不同意见可展开争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沉默时是在思考,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虽然害怕,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坚持要献血。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阮恒在献血时因特别害怕而紧张,但他强忍着不表现出来。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忍不住害怕,怕自己会死去;但为了不影响献血,又竭力掩饰自己的害怕与痛苦。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阮恒一想到自己会死,他又害怕痛苦得哭了起来,但为挽救朋友的生命,他仍竭力掩饰。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随着抽血的进行,阮恒想自己的血一定快抽尽了,自己也快要死了,他的害怕和痛苦越来越无法掩饰,但为了好朋友,他仍在拼命掩饰。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当男孩知道献血没有生命危险,他非常坦然、平静,还可能为自己刚才的表现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b.通过小组间有感情朗读竞赛,来体会阮恒的心理变化。

  各小组自己设计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齐读、表演读等),参加比赛。

  识写生字

  “眉”不要少写一竖;“垫”不要少写一点;“酒”不要少写一横;“柔”不要少写一点。

  第二课时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

  2.找学生读一读。

  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1.在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共同学习阮恒在献血时的心理活动时,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在议论阮恒一点儿也不勇敢。哪些同学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么,阮恒到底勇敢还是不勇敢呢?我们一会儿要组织一次辩论。

  2.再认真读一遍全文,为自己的观点找一找依据,在文中标上序号。

  3.组织辩论,深入体会阮恒为朋友所做的无私奉献。

  (如,正方──勇敢;反方──不勇敢)

  正方:我方认为阮恒是勇敢的。在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位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献血时,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最后只有阮恒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多勇敢呀!

  教师插入:是呀,课文说小姑娘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情况多么紧急,文中有个词语是“迫在眉睫”。

  反方:但是阮恒在举手时,表现得一点儿也不勇敢,是“颤抖”着,还放下去又举起来;在献血过程中一直在哭。

  教师插入:课文中写阮恒哭用了几个不同的词呢,反方快来找一找都是什么?(啜泣、低声哭泣、抽泣)是啊,阮恒哭得越来越厉害,真是有点儿不勇敢。

  正方:对方别忘了,阮恒之所以哭,是因为他以为把血全献给了朋友自己就会死去。他是害怕这个才哭的,并且他一直竭力掩饰,当医生安慰他后,他立刻就不哭了。

  反方: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作者如果写他始终没哭,不是更能表现他对朋友的无私奉献吗?

  正方:请注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再设身处地为阮恒想一想,他还是一个孩子,当以为自己就要死了时,怎么会不感到恐惧与痛苦呢?任何人面对死亡时,都会感到害怕的。而阮恒在感到害怕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克制,他为了朋友,已做好了献出生命的准备,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勇敢吗?

  有感情朗读全文

  在同学们的辩论中,我们认识到阮恒不仅勇敢,而且为了友谊情愿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个真实而令人感动的故事。

  了解综合性学习情况

  1.交流本班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情况。

  2.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了解到很多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父母之爱的了解与理解,非常令人感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来感受这份亲情,比如写日记,为照片写说明,阅读爸爸妈妈为你做的《成长记录》,并准备向父母汇报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2

  一、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是我的朋友》请齐读课题。

  生认读课题。

  师:听你们读“朋友”这个词,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温馨。你认为朋友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兴的人。

  师:是的。和朋友在一起,总是让人愉快,充满欢乐。

  生:朋友就是能让你感动的人。

  师:朋友总会给你带来感动。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她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孙梦婷。她的善良和宽容让我感动。

  师:你们说得很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通过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战争年代的一群孩子对朋友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事情的梗概

  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生:课文讲了阮恒给小姑娘献血的事。

  师:说得完整而详细。那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献血?

  生:小姑娘在孤儿院里受伤了,需要输血。

  三、阅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师: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好不容易进了孤儿院,应该安全了吧,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孤儿院里发生了什么事。

  生读后汇报。

  生:一些孩子被炸死了,小姑娘流了很多血。如果不马上输血,小姑娘就会死去,情况非常紧急。

  师:究竟有多紧急呀?

  生:像火苗快烧着眼睫毛一样,刻不容缓。

  师:课文用了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种紧急情势?

  生:迫在眉睫

  师:对。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种紧急的情势吧。

  生朗读。

  四、细读事情经过部分,体会人物的内心

  1.体会献血前阮恒的内心世界

  师: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找出重要的句段读一读。

  生读后汇报。

  生:当院长提出让孩子们输血之后,屋子里一阵沉默。阮恒颤抖地举起了小手,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根据阮恒的表现,你能设想一下,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从“颤抖地举起了小手”,我想阮恒一定很害怕。

  师:你很会学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深入到他的内心。

  生:从“举起”、“放下”、“又举起来”这几个反复变化的动作,我觉得阮恒内心很矛盾,想献血又不想献血。

  师:假如你就是阮恒,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矛盾?

  生:我想救小姑娘,可又怕把自己的血都全部抽掉了,自己会死去。

  师:阮恒第一次举手时,手是“颤抖”的,可第二次举手却没有“颤抖”了。作者为什么要去掉这个词?跟同桌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议论后汇报。

  生:阮恒第二次举手时,没有“颤抖”,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小姑娘献血。要是这时再用“颤抖”,那就不能表现阮恒的决心了。

  师:你很善于分析。阮恒虽然很害怕,但终于坚定地举起了手,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学们,请用朗读来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吧。

  2.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世界

  师:在输血时,阮恒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让你特别感动?请读有关的段落,勾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生读后汇报: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让我特别感动。

  师: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我仿佛看到,阮恒既紧张又害怕的样子。

  师:阮恒为什么紧张?又害怕什么?

  生:由于针刺得很疼,阮恒显得紧张,但又怕医生知道了不让他献血,所以,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师:“一……不……”和“一……也不……”这样的句式能表现一种极端的状态,能任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生:升旗时,同学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操场上。

  生::小组讨论时,有的发言滔滔不绝,有的一言不发。

  生:我们的教室很清洁,一张纸屑也没有。

  师: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阮恒的哭让我感动。

  师:他是怎么哭的啊。

  生:先是“啜泣”,后来是“呜咽”,接下来是“哭泣”。

  师:这几个词都表示哭,它门有区别吗?

  生:这几个词表示的“哭”是有区别的:“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呜咽”是低声地哭,“哭泣”是小声地哭。

  生:还有一个“抽泣”,和“啜泣”差不多。

  师:现在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组读一句描写哭的句子,边读边标上序号。

  生读课文并标上序号。

  师:请女孩子再读读前三个描写哭的句子。想想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读后汇报。

  生:阮恒可能在想,千万不要让别人看出我的紧张、害怕。

  师:你怎么知道他紧张、害怕?他在担心什么?

  生:从“捂”、“掩盖”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阮恒不想要别人看见他的痛苦。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去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好样儿的。

  生:针筒里的血越来越多,阮恒越来越害怕,怕血流完了,自己就会死去。

  师:这几个表示“哭”的词语,顺序能交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交换。因为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能让人感觉到,阮恒哭得越来越伤心,表明他内心越来越痛苦。

  师:开始阮恒感到痛苦、担心和害怕,可是后来,他竭力制止抽泣,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不管怎样,都要救活小姑娘。

  师:多么仗义的朋友啊。

  生:他想哪怕自己死了,只要能救活小姑娘,也值了。

  师:如此珍贵的友谊真让人感动。读读自己的感动吧。

  生自由读,个别读。

  3.情感升华

  师: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爱心的阮恒,他为了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没有谁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看看草垫上痛苦的阮恒,说说你最想说的话吧。

  生:阮恒,你真勇敢。

  生:阮恒,我被你的行为深深打动了。

  生:阮恒,有你这样的朋友,小姑娘是幸福的。

  生: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困难,我也会像你一样尽力帮助他。

  附:板书设计

  阮恒献血举→放→举啜泣→呜咽→哭泣

  犹豫坚决担心

  石红艳

  一、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是我的朋友》请齐读课题。

  生认读课题。

  师:听你们读“朋友”这个词,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温馨。你认为朋友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兴的人。

  师:是的。和朋友在一起,总是让人愉快,充满欢乐。

  生:朋友就是能让你感动的人。

  师:朋友总会给你带来感动。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她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孙梦婷。她的善良和宽容让我感动。

  师:你们说得很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通过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战争年代的一群孩子对朋友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事情的梗概

  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生:课文讲了阮恒给小姑娘献血的事。

  师:说得完整而详细。那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献血?

  生:小姑娘在孤儿院里受伤了,需要输血。

  三、阅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师: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好不容易进了孤儿院,应该安全了吧,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孤儿院里发生了什么事。

  生读后汇报。

  生:一些孩子被炸死了,小姑娘流了很多血。如果不马上输血,小姑娘就会死去,情况非常紧急。

  师:究竟有多紧急呀?

  生:像火苗快烧着眼睫毛一样,刻不容缓。

  师:课文用了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种紧急情势?

  生:迫在眉睫

  师:对。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种紧急的情势吧。

  生朗读。

  四、细读事情经过部分,体会人物的内心

  1.体会献血前阮恒的内心世界

  师: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找出重要的句段读一读。

  生读后汇报。

  生:当院长提出让孩子们输血之后,屋子里一阵沉默。阮恒颤抖地举起了小手,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根据阮恒的表现,你能设想一下,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从“颤抖地举起了小手”,我想阮恒一定很害怕。

  师:你很会学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深入到他的内心。

  生:从“举起”、“放下”、“又举起来”这几个反复变化的动作,我觉得阮恒内心很矛盾,想献血又不想献血。

  师:假如你就是阮恒,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矛盾?

  生:我想救小姑娘,可又怕把自己的血都全部抽掉了,自己会死去。

  师:阮恒第一次举手时,手是“颤抖”的,可第二次举手却没有“颤抖”了。作者为什么要去掉这个词?跟同桌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议论后汇报。

  生:阮恒第二次举手时,没有“颤抖”,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小姑娘献血。要是这时再用“颤抖”,那就不能表现阮恒的决心了。

  师:你很善于分析。阮恒虽然很害怕,但终于坚定地举起了手,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学们,请用朗读来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吧。

  2.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世界

  师:在输血时,阮恒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让你特别感动?请读有关的段落,勾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生读后汇报: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让我特别感动。

  师: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我仿佛看到,阮恒既紧张又害怕的样子。

  师:阮恒为什么紧张?又害怕什么?

  生:由于针刺得很疼,阮恒显得紧张,但又怕医生知道了不让他献血,所以,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师:“一……不……”和“一……也不……”这样的句式能表现一种极端的状态,能任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生:升旗时,同学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操场上。

  生::小组讨论时,有的发言滔滔不绝,有的一言不发。

  生:我们的教室很清洁,一张纸屑也没有。

  师: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阮恒的哭让我感动。

  师:他是怎么哭的啊。

  生:先是“啜泣”,后来是“呜咽”,接下来是“哭泣”。

  师:这几个词都表示哭,它门有区别吗?

  生:这几个词表示的“哭”是有区别的:“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呜咽”是低声地哭,“哭泣”是小声地哭。

  生:还有一个“抽泣”,和“啜泣”差不多。

  师:现在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组读一句描写哭的句子,边读边标上序号。

  生读课文并标上序号。

  师:请女孩子再读读前三个描写哭的句子。想想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读后汇报。

  生:阮恒可能在想,千万不要让别人看出我的紧张、害怕。

  师:你怎么知道他紧张、害怕?他在担心什么?

  生:从“捂”、“掩盖”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阮恒不想要别人看见他的痛苦。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去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好样儿的。

  生:针筒里的血越来越多,阮恒越来越害怕,怕血流完了,自己就会死去。

  师:这几个表示“哭”的词语,顺序能交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交换。因为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能让人感觉到,阮恒哭得越来越伤心,表明他内心越来越痛苦。

  师:开始阮恒感到痛苦、担心和害怕,可是后来,他竭力制止抽泣,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不管怎样,都要救活小姑娘。

  师:多么仗义的朋友啊。

  生:他想哪怕自己死了,只要能救活小姑娘,也值了。

  师:如此珍贵的友谊真让人感动。读读自己的感动吧。

  生自由读,个别读。

  3.情感升华

  师: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爱心的阮恒,他为了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没有谁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看看草垫上痛苦的阮恒,说说你最想说的话吧。

  生:阮恒,你真勇敢。

  生:阮恒,我被你的行为深深打动了。

  生:阮恒,有你这样的朋友,小姑娘是幸福的。

  生: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困难,我也会像你一样尽力帮助他。

  附:板书设计

  阮恒献血举→放→举啜泣→呜咽→哭泣

  犹豫坚决担心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它到底应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样体现时代的明显标记?“洋思”经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怎样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创新教育?这些都是我们所迫切探究的事。笔者在这方面也不断进行了苦苦探索。现通过一篇完整课时的教案设计和它的赋诸实施,来试图提出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学后教原则,给足学习时间,调动主体自主发展学习课文前,重视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以如“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询问式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给足思考的时间,绝不走过场,搭“花架”。充分鼓励学生该画的在书上画下来,该写的在纸上写下来,该说的自己要主动地说出来。

  二、展现学习“心理历程”,追求自主发展,着眼学生终身学习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主体的自我感悟、选择、重建、组合、交融、评价、小结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积累,能力有了不断地增强,久而久之,才能够形成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我突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如让学生使用自已喜欢的符号在书上作出标记,便体现了这一思想。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小结、点出有关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如在归纳主要内容时,相机点出运用了连段意的方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好工具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抓住“迫”一字字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选择字义的能力。

  三、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激活参与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体都主动参与,这是促使主体主动地最大可能地发展的有力保证,更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来展开,让每一个体广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地交流不同观点和看法,允许有争论,允许有疑意。

  四、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活跃表象储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学中通过听录音、圈画写、动手查、看画面、感情读,相机说等多种有效途径,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学生的眼、耳、手、脑,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源。还学生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让学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这里得到了实现。灵感的再现,思维火花的频频燃起,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创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

  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

  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

  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

  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

  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

  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B、用“如果。.。.。.。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学习课文1—4自然段的基础上,研读课文的5—14自然段。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体会阮恒待人真诚、与朋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的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的动人故事中,学习他待人真诚、与朋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认真研读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心思想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现在,让我们借助画面,再回到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中。(放录相)

  2、(过渡)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救护重伤的同伴,阮恒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

  二、引导学生读书质疑

  师:那么,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又是怎样想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5—11自然段,重点体会一下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的神情和动作的语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读书。)

  师:课文读完了,你最想知道什么?把你刚才读书的疑问提出来。(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

  1、他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手?

  2、他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3、他为什么哭泣?

  4、他为什么痛苦?

  5、他为什么掩盖痛苦?

  6、医生是如何安慰阮恒的?等等。还可能提得更多,更细。但无论提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简明扼要地用大屏幕呈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读书,从书中寻找答案。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大家都认真思考了,真是不错。其实呢,答案就在我们的书中,我们不妨把课文再用心地读一读。或许,你就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好吗?(把问题再抛给学生,学生读书寻求解答。)

  三、释疑

  学生通过读书,可能已经找到了某些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说: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可能不按顺序。没关系,尊重他们。他说什么,我听什么,然后,相机引导到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上来。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阮恒神情、动作的分析,体会出他的内心由一开始的紧张、犹豫、矛盾,到后来越来越深的痛苦,最后又恢复平静这样的心理变化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并且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感受阮恒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领会朋友的真正含义。受到他伟大人格的熏陶。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小男孩阮恒,而且懂得了朋友的真正含义。另外,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课下,同学们可以把这节课你学到的好词好句积累到笔记本中。好,下课。

  板书:

  紧张、矛盾、犹豫

  痛苦

  平静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5

  语文教研团队活动

  龙沙小学常cc

  一、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是我的朋友》请齐读课题。

  生认读课题。

  师:听你们读“朋友”这个词,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温馨。你认为朋友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兴的人。

  师:是的。和朋友在一起,总是让人愉快,充满欢乐。

  生:朋友就是能让你感动的人。

  师:朋友总会给你带来感动。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她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孙梦婷。她的善良和宽容让我感动。

  师:你们说得很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通过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战争年代的一群孩子对朋友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事情的梗概

  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生:课文讲了阮恒给小姑娘献血的事。

  师:说得完整而详细。那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献血?

  生:小姑娘在孤儿院里受伤了,需要输血。

  三、阅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师: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好不容易进了孤儿院,应该安全了吧,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孤儿院里发生了什么事。

  生读后汇报。

  生:一些孩子被炸死了,小姑娘流了很多血。如果不马上输血,小姑娘就会死去,情况非常紧急。

  师:究竟有多紧急呀?

  生:像火苗快烧着眼睫毛一样,刻不容缓。

  师:课文用了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种紧急情势?

  生:迫在眉睫

  师:对。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种紧急的情势吧。

  生朗读。

  四、细读事情经过部分,体会人物的内心

  1.体会献血前阮恒的内心世界

  师: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找出重要的句段读一读。

  生读后汇报。

  生:当院长提出让孩子们输血之后,屋子里一阵沉默。阮恒颤抖地举起了小手,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根据阮恒的表现,你能设想一下,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从“颤抖地举起了小手”,我想阮恒一定很害怕。

  师:你很会学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深入到他的内心。

  生:从“举起”、“放下”、“又举起来”这几个反复变化的动作,我觉得阮恒内心很矛盾,想献血又不想献血。

  师:假如你就是阮恒,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矛盾?

  生:我想救小姑娘,可又怕把自己的血都全部抽掉了,自己会死去。

  师:阮恒第一次举手时,手是“颤抖”的,可第二次举手却没有“颤抖”了。作者为什么要去掉这个词?跟同桌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议论后汇报。

  生:阮恒第二次举手时,没有“颤抖”,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小姑娘献血。要是这时再用“颤抖”,那就不能表现阮恒的决心了。

  师:你很善于分析。阮恒虽然很害怕,但终于坚定地举起了手,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学们,请用朗读来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吧。

  2.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世界

  师:在输血时,阮恒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让你特别感动?请读有关的段落,勾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生读后汇报: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让我特别感动。

  师: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我仿佛看到,阮恒既紧张又害怕的样子。

  师:阮恒为什么紧张?又害怕什么?

  生:由于针刺得很疼,阮恒显得紧张,但又怕医生知道了不让他献血,所以,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师:“一……不……”和“一……也不……”这样的句式能表现一种极端的状态,能任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生:升旗时,同学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操场上。

  生::小组讨论时,有的发言滔滔不绝,有的一言不发。

  生:我们的教室很清洁,一张纸屑也没有。

  师: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阮恒的哭让我感动。

  师:他是怎么哭的啊。

  生:先是“啜泣”,后来是“呜咽”,接下来是“哭泣”。

  师:这几个词都表示哭,它门有区别吗?

  生:这几个词表示的.“哭”是有区别的:“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呜咽”是低声地哭,“哭泣”是小声地哭。

  生:还有一个“抽泣”,和“啜泣”差不多。

  师:现在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组读一句描写哭的句子,边读边标上序号。

  生读课文并标上序号。

  师:请女孩子再读读前三个描写哭的句子。想想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读后汇报。

  生:阮恒可能在想,千万不要让别人看出我的紧张、害怕。

  师:你怎么知道他紧张、害怕?他在担心什么?

  生:从“捂”、“掩盖”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阮恒不想要别人看见他的痛苦。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去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好样儿的。

  生:针筒里的血越来越多,阮恒越来越害怕,怕血流完了,自己就会死去。

  师:这几个表示“哭”的词语,顺序能交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交换。因为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能让人感觉到,阮恒哭得越来越伤心,表明他内心越来越痛苦。

  师:开始阮恒感到痛苦、担心和害怕,可是后来,他竭力制止抽泣,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不管怎样,都要救活小姑娘。

  师:多么仗义的朋友啊。

  生:他想哪怕自己死了,只要能救活小姑娘,也值了。

  师:如此珍贵的友谊真让人感动。读读自己的感动吧。

  生自由读,个别读。

  3.情感升华

  师: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爱心的阮恒,他为了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没有谁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看看草垫上痛苦的阮恒,说说你最想说的话吧。

  生:阮恒,你真勇敢。

  生:阮恒,我被你的行为深深打动了。

  生:阮恒,有你这样的朋友,小姑娘是幸福的。

  生: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困难,我也会像你一样尽力帮助他。

  附:板书设计

  阮恒献血举→放→举

  啜泣→呜咽→哭泣

  犹豫坚决担心

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1~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前部分,了解了事情发生的起因,谁来跟大家说说1~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回顾

  3、教师小结,引入主题

  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发生了什么事?(阮恒主动献血)那么,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又是怎么想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小男孩的神情动作入手,来探究他的内心活动。板书:神情动作、内心活动

  二、自读体会

  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2,把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画出来。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一起读读画出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小男孩的内心活动

  (一)、朗读感悟献血前的内心活动

  1、师:哪些句子是描写阮恒献血前的表现的?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学生齐读

  2、师: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举放举

  3、师:在阮恒举起手,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手的过程中,你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犹豫

  师:你能通过朗读体现阮恒当时的心情吗?

  4、指导朗读,体会阮恒的心情

  (1)、自读句子

  (2)、点名朗读(注意学生读后的评价,如:我感到你在犹豫在徘徊;你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但还是举起了手;同学们,什么是朋友?这就是朋友。)

  (3)、教师范读(4)、全班齐读

  师:读得真好,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那么献血时,阮恒又是怎么想的呢?

  (二)、合作探究献血时心理想法

  1、交流找出的句子,朗读

  2、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到。阮恒摇摇头。

  (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阮恒献血时的表现,那么他当时在想什么呢?

  3、分组学习,一组讨论一句重点句。

  出示学习提示:

  (1)读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从哪些词、句你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心情怎样?

  (3)他在想什么呢?

  4、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学生畅谈,教师相机板书

  师小结:阮恒想到自己输完血生命就要结束,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明媚的阳光了,再也见不到昔日的花草了,再也见不到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了,他的心理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啊。但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勇敢的小男孩啊!

  5、导读

  (1)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心里默默的念叨:她是我的朋友。(学生接着读)

  (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诉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师:这就是阮恒,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一个富有爱心的阮恒,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为了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6、此时,看到草垫上痛苦又坚强的阮恒,假如你是医生,你会对他说什么呢?阮恒又会说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说:

  阮恒

  医生

  阮恒

  7、学生课堂练笔,小组交流表演

  8、全班交流,请几组同学到台前表演

  师:听了医生的话,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四、赠送小诗,总结全文

  师:多么了不起的小男孩啊!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古往今来,就有许多歌颂朋友的诗句,今天老师也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夜行路上,他是一盏明灯。

  半途逢雨,他是一件雨具。

  烈日炎炎,他是一缕清风。

  寒风凛凛,他是一束火炬。

  他就是朋友,他就是友谊。

  五、作业

  1、收集有关友情的名言,选择一句制作成书签

  2、阅读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推荐《同步阅读》中的《平分生命》)

  3、想想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写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

  板书: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内心活动

  举放举犹豫

  啜泣捂害怕掩饰

  呜咽掩盖更害怕又掩饰

  哭泣咬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教学反思:

  可以说每一次开课即是一次成长的过程。本次教学,课前课后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万分感激。一学年,我与学生在不断的磨合中产生了默契,在身边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成长进步了。上完本课反思如下:

  1、本堂课,我巧妙的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二,抓住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来体会阮恒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能较好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读,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老师的导读,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我发现教师激励性语言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我能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的评价,并做到评价有效。

  3、本堂课我也能较好组织教学,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时间上把握不是太好,后半部分教学太匆忙,二是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学习时,课件投影上不是太合理等,这些以后应尽量避免。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