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时间:2021-02-11 14:15:1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七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七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学生将步入高二学习,这是很关键的一年。学生这一学年的学习对高三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学习的品质等等方面,因而这学年的班主任工作尤其要抓紧、抓好,要做到目标明确、计划严谨、落实有效,出成绩、出成果。

  本学期初步拟定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确定目标,树立规范,统一思想,激发动力

  1、开学初便要在班训、班风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本学期学习的特点,确定本学期班级的奋斗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学生据此再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及实施计划,统一思想,激发同学们为实现目标而奋力拼搏。

  2、确立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规范,在班干部会上审议完善,再通过班会课组织同学们讨论并进一步完善,以使各种规范更符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同时也以这种方式组织同学们认真学习各种规范要求,深入体会这些要求,为今后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二、选拔并进一步培养好班干部队伍,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生自治。

  1、一周之后,由全班同学选出新的班委、组建新的团支部,调整原有的班委和团支部,让一部分热心班级服务的同学吸收进班委和团支部,以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在班干部队伍中得到训练。

  2、定期开班委和团支部会议,总结提升,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4、创造机会,让班干部真正得到锻炼。

  三、

  附录1

  1、班委设置

  班长(1名) 副班长(2名)学习委员(1名)体育委员(1名)劳动委员(1名)纪律委员(兼)科技委员(1名)

  2、团支部设置

  支部书记(1名) 宣传委员(2名)生活委员(1名)文艺委员(1名)

  附录2

  班委会时间: 单周日晚新闻时间 团支部会议时间:双周五晚新闻时间

  几个难点问题的处理:

  随着学生的陆续返校,我们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根据四年级的孩子的所处的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化的特殊阶段,因此我打算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强化以下两个重点: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并进一步规范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要突出以下三个特色:养成教育有特色,书香活动出特色,班级管理要特色。所以,我将本学期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纪律方面:

  进一步贯彻小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为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我要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选拔培养班级的积极分子,物色班干部,组成班委会,让学生初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指出他们的不足,给予及时培养和教育。班干部定期轮换,让更多的学生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既能当领导,又能被领导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班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还应该有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这种班风、舆论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为此,在本学期我把培养良好的班风放在了班级工作的首位。而培养班风要以正确的舆论做起。班上有了正确的舆论,坏事在班上就得不到支持,就会很快被制止,学风、班风就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二.学习方面:

  在本学期中,在学习上我要把工夫下在平时。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并积极与各任课教师沟通。当学生出现较大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当学生的成绩出现较大的退步时,要及时调查原因,帮助他赶上去。尽最大努力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班级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并开展互帮互助,使班级两极分化现象减少。

  三.生活方面:

  做为一名班主任,我还是一个新手,在工作中仍有许多的不足。但当我写下这篇计划时,我是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干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最后写给自己一句话:记住,工作是做给你自己的!加油!你是最棒的!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2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为大家整理了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6、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7、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1、经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

  ①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②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③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④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2、存在的不足是:

  ①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②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③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④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⑤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第二单元:传记单元;

  第三单元:童话单元;

  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

  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五、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一至四课共12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4课时,共20课时。

  第二单元:

  五至八课共1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写作2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作业3课时,共21课时。

  第三单元:

  十至十二课共12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作业3课时,共22课时。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3课时,其余四课各4课时,作文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5课时,共28课时。

  期中考试

  第四单元:第十三至第十五课各2课时,第十六课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3课时,共13课时。

  第五单元:第十七至第十九课各3课时,第二十课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作业3课时,共20课时。

  第七单元:第二十六课至三十课各3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5课时共24课时。

  期末考试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要求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叙事完整,写出人物精神,抒发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表述的完整性,抓住细节描写,能层次分明地、有条地叙述人和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七(2)班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不高,除个别学生能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作文词句优美,大部分学生选材不新颖,内容老套,空洞无物,叙事不完整,写不出人物精神,抒发不出真情实感。抓不住细节描写,部分学生对于写作有畏难情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鉴于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这一学期,要充分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平时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交给学生写作方法。

  三、写作要求:

  1、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3、写作记叙文的能力,要求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叙事完整,写出人物精神,抒发真情实感。

  四、主要措施。

  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积累词汇,多读课外优秀作品,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 。

  2、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3、引导学生坚持记笔记,写好日记、周记,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

  4、激励学生大胆想象,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做到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根据文章内容选材。叙事完整,写出人物精神,抒发真情实感。

  五、教学安排。

  1、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

  (1)写作要求:

  ①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②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3、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2)参考题目:

  ①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②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第二单元:学习抒情

  (1)写作要求:

  ①把握抒情的含义。

  ②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

  ③掌握常用抒情方式。

  (2)参考题目:

  ①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②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3、第三单元:抓住细节。

  (1)写作要求:

  ①把握细节描写作用。

  ②细节描写注意事项:

  a、真实。

  b、典型。

  c、生动。

  (2)参考题目:

  ①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②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4、第四单元: 怎样选材。

  (1)写作要求:

  ①认识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

  ②学会围绕中心选材。

  ③注意材料的真实、新颖。

  (2)参考题目:

  ①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②以《我的那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5、第五单元: 文从字顺。

  (1)写作要求:

  ①认识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②语句表达要准确,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

  ③要注意语句连贯。

  ④写完后要自己读一读。

  (2)参考题目:

  ①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②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6、第六单元: 语言简明。

  (1)写作要求:

  ①认识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②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节枝。

  ③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④注意不要堆砌词语。

  (2)参考题目:

  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0字。

  ②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那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次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班、八班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二、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七、教学要求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说明:“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2、课前要提前预习,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习惯。

  八、教学进度

  冬去春来,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抓好,在上学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特对今年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继续抓实书写。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会让自己一辈子受用无穷,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与别人的交流。书写的好坏,也影响到语文成绩。紧紧抓住书写差的这部分同学,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举行二次书写比赛。

  二、打牢写作基础。在写日记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针对上学期中日记质量不高,部分同学随便应付老师的情况,一是严肃批评,二是耐心与他一起找原因,对其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表扬。

  三、积极把新课程理念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习惯等方面促,多启迪,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课堂反应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试着多发挥“小老师”们的作用。课堂上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眼、耳、口、手、脑动起来的习惯。向课堂要效率,使每一堂课都是生动有趣,学生在45分钟内得到较好的训练。

  四、制定各单元目标,合理安排课时课量。

  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目标: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总观单元全貌,课上让学生自己略读课文,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认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精读一至二篇课文,其余课文在学生自读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组织验收和讲评。课文学习顺序可灵活安排,“思考与练习”中的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最好在学习课文时完成,可以将阅读理解题作为学生研读课文的切入点或话题,开放性练习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时共12课时。

  第二单元:传记单元。

  目标是: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设计:在学之前应对这些名人作一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深入课文之前应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和总的框架,然后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脉络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课时共12课时。

  第三单元:童话单元。

  目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认知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教学可采用默读、朗读、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气氛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课时的分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课时共12课时。

  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

  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的作者都是著名的诗人,在教学课文前,宜先作简单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课文的难点,课后练习已基本涉及了,可借助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加以解决。对课文艺术上的特点应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总结。要重视朗读和背诵。课时共12课时。

  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说明的事物不同,方法各异,教学中要有所侧重:《苏州园林》着重学习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桥梁远景图》让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并展开想象;《洲际导弹自述》着重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珍奇的动物——针鼹》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把重点放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上。课时共12课时。

  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度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设计:四篇古代散文,文字浅显,含义深刻。要在启发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主旨。注重颂读与感悟的统一,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尤其是文言实词。课时共14课时。

  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设计:要善于利用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一些了解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注意引导学生多从上下文和课本注释来揣摩文言字词的意思,对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字词以及古代文化独有的东西,教师要作讲解。要引导学生按记叙文要求理清人物所经历事件的过程或情节。总课时为14课时。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观察,我基本上对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一些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少数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综合性学习三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5、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7、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8、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2.18--2.22) 开学寄语、动员(1)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4)

  第二周(2.23—3.1) 爸爸的花儿落了(3)丑小鸭(2)诗两首(2)

  第三周(3.2—3.8) 伤仲永(3)写作:叙事要完整

  第四周(3.9—3.15) 黄河颂(3)最后一课(4)

  第五周(3.16—3.2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土地的誓言(2)木兰诗(3)

  第六周(3.23—3.29)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2)

  邓嫁先(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

  第七周(3.30—4.5) 音乐巨人贝多芬(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孙权劝学(3)

  第八周(4.6—4.12)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3)复习(4)

  第九、第十周(4.13—4.26)段考复习、段考

  第十一周(4.27—5.3) 评讲试卷(自修)社戏(4)安塞腰鼓(3)

  第十二周(5.4—5.10) 竹影(2)观舞记(2)口技(3)

  第十三周(5.11——5.17) 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3)伟大的

  悲剧(4)

  第十四周(5.18—5.24) 荒岛余生(4)登上地球之巅(3)

  第十五周(5.25—5.31) 真正的英雄(2)短文两篇(3)写作:勤于修改(2)

  第十六周(6.1—6.7) 猫(3)斑羚飞渡(4)

  第十七周(6.8—6..14) 华南虎(2)马(2)狼(3)

  第十八周(6.15—6.21) 写作:描写要生动,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3)复习(4)

  第十九周(6.22—6.28) 复习、期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班、八班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二、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七、教学要求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说明:“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2、课前要提前预习,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习惯。

  八、教学进度

  冬去春来,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抓好,在上学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特对今年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继续抓实书写。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会让自己一辈子受用无穷,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与别人的交流。书写的好坏,也影响到语文成绩。紧紧抓住书写差的这部分同学,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举行二次书写比赛。

  二、打牢写作基础。在写日记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针对上学期中日记质量不高,部分同学随便应付老师的情况,一是严肃批评,二是耐心与他一起找原因,对其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表扬。

  三、积极把新课程理念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习惯等方面促,多启迪,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课堂反应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试着多发挥“小老师”们的作用。课堂上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眼、耳、口、手、脑动起来的习惯。向课堂要效率,使每一堂课都是生动有趣,学生在45分钟内得到较好的训练。

  四、制定各单元目标,合理安排课时课量。

  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目标: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总观单元全貌,课上让学生自己略读课文,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认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精读一至二篇课文,其余课文在学生自读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组织验收和讲评。课文学习顺序可灵活安排,“思考与练习”中的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最好在学习课文时完成,可以将阅读理解题作为学生研读课文的切入点或话题,开放性练习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时共12课时。

  第二单元:传记单元。

  目标是: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设计:在学之前应对这些名人作一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深入课文之前应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和总的框架,然后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脉络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课时共12课时。

  第三单元:童话单元。

  目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认知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教学可采用默读、朗读、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气氛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课时的分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课时共12课时。

  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

  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的作者都是著名的诗人,在教学课文前,宜先作简单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课文的难点,课后练习已基本涉及了,可借助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加以解决。对课文艺术上的特点应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总结。要重视朗读和背诵。课时共12课时。

  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说明的事物不同,方法各异,教学中要有所侧重:《苏州园林》着重学习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桥梁远景图》让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并展开想象;《洲际导弹自述》着重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珍奇的动物——针鼹》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把重点放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上。课时共12课时。

  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度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设计:四篇古代散文,文字浅显,含义深刻。要在启发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主旨。注重颂读与感悟的统一,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尤其是文言实词。课时共14课时。

  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设计:要善于利用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一些了解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注意引导学生多从上下文和课本注释来揣摩文言字词的意思,对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字词以及古代文化独有的东西,教师要作讲解。要引导学生按记叙文要求理清人物所经历事件的过程或情节。总课时为14课时。

  五、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语文教学取得显著成绩的关键上。所以教育教学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经验,优化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较顺利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二、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五、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以优带差,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教学要求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2、课前要提前预习,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习惯。

【关于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七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汇编七篇11-14

春季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2-28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01-30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3-1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5-2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的下册教学计划03-1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12-24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05-24

关于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09-04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