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7 16:54:3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

  这节课被设定为“四会”高效课堂的展示课,因此,在课堂的始终,我都围绕着“四会”的教学模式而进行,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会质疑、会倾听、会表达、会探究。

  一、质疑引路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思维而获取知识。虽然是一年级,但我仍大胆的设计了质疑的环节,在引入课题后,我说:“看着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会提问的小朋友才是聪明的小朋友,也是会学习的小朋友。”学生听后连忙从课题入手,开始思考,然后引导他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体验问题解决后的成功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用心倾听

  倾听是一种交际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学会倾听”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要从课堂上的点滴入手,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别人在发言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老师在讲解时也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从小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乐于表达

  低年级的孩子,首先要求他回答问题时要说完整的话,如:课初,我问:“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有的学生回答:“很紧张。”这显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就要求他把话说完整,当学生回答问题说了完整的话时,我给予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从老师的反应中明白说话就应该这样。然后才是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发言、积极发言。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言、乐于说话、善于表达。

  四、主动探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识字方法的探究到对课文延伸的探讨都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如:在指导朗读时,我先问学生,在你的印象中,奶奶是什么样子的?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揣摩朗读时应运用不同的语气。课末,让学生与文中的小男孩对话,自己悟出文章要让我们明白的道理,整节课都是师生共同积极自主参与的一种学习过程。

  不足之处:

  1、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并且教师的示范性还不够到位。作为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朗读示范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课堂上引导有余、示范不足。没有什么比教师亲身示范更能让学生直观地体验。

  2、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课文中的插图直观、充满了童趣,但我只注重了课件的运用,而没有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浪费了现有的教学资源。

  3、在课堂上,我缺乏“静待花开”的耐心。这点体现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我引导不够,多次都帮助学生分析、解决,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

  课堂永远是一个充满意外,而又总是留有遗憾的地方。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每次的认真总结分析都可以帮助我在教学上更进一步。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2

  《月亮和云彩》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丁大勇和李小文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李小文用恰当的方法证明了云彩比月亮跑得快,表现了李小文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品质。课文叙事简洁,充满童真童趣。

  在读通读好全文的基础上,我和孩子们又重点学习了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引领孩子们在读中感悟,读出自己的理解。“一会儿……一会儿”读出了夜空不断变化的神奇,“明、暗”孩子们读出了“月亮很美”“月亮很有趣”“月亮很好玩”等感受。

  在生字教学环节,我主要采取的是随文识字,逐层推进,并做到重点突出。“亮”在一开始就展开教学,一读生字读音,二看清字形,三说如何识记,四课上当堂写。经过这四步的训练,孩子们对这个字的结构部件及怎么才能写美观烂熟于心。同时,我及时进行了展评,在展评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写字要领。“明”“暗”略加指导后,让孩子们在书上进行描红。在教学“穿”时,我在备课时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牢牢记住这个字呢?我借助多媒体引出了古文字,并形象化地讲述了一个故事,这样字理识字法,解决了字义和字形,我想孩子们对“穿”这个字可以说是终生不忘了。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远离浮躁,拒绝花架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3

  在《尧帝凿井》一课教学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利用观察课文插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很有兴趣的进入课文。有观察的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说、听、认活动中,借图认识部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课外延伸的活动中,让学生收集有关的传说故事,目的是让学生自主了解传说故事,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3、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读不准的地方,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朗读技巧。

  4.发散学生的思维。师:读了《尧帝凿井》,你觉得尧帝是个怎样的人?

  生:尧帝非常关心百姓。天下大旱,百姓们喝水困难,尧帝连走路都在想办法。

  生:尧帝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他观察到,大旱天蚂蚁还能活下来,所以断定蚂蚁的洞下有水。他让人顺着蚂蚁洞往下挖,果然找到了水源。

  生:尧帝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带领百姓凿井取水,造福了百姓,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4

  《燕子妈妈笑了》这节课我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课堂中学生学得主动、快乐,课堂中的许多游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比较满意:读好课文是课文学习的关键,怎样读好课文?

  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读好课文,强调以读为本

  1、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

  课堂上学生的读书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交流,感悟语言,从感悟中掌握语言的过程。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感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这充分的读,表现为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读有所导。如:开课伊始,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读课文吗?请大家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在课文生字学习之后,“你们能把课文通顺吗?”而后,“一共去了几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感受故事和人物情感的变化,由此在进入熟读环节。

  2、引导学生读出书中人物的感受

  学生与文本交流,读文品句的情感体验会因人而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说读书的感受,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其他人就跟着说什么。如何凸现学生读书中情感体验的个性化、多元化,老师引导尤为重要。如:当小燕子第一次发现冬瓜和茄子不同时,它的心情怎样?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评读,范读、师引读、师生合作读,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二、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或者请教同学;然后再由词到字,去拼音认字等方式。这样就使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做到字不离词,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熟记生字。

  三、巧用多媒体

  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导课、识字、比较观察冬瓜和茄子的异同以及燕子和妈妈的对话等,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这节课发现自身“牵”的成分较浓,学生自主的空间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5

  《小池塘》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和《春笋》《雨点》《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是一组描写春天而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描绘美好的祖国春光,主要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中,积累语言,陶冶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整篇课文一共8句话,有6句是比喻句,因为有了比喻的成分,所以显得很美。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都是比喻句。分别把白云、太阳、月牙、星星比作了白鹅、鲜红的气球、弯弯的小船、闪亮的珍珠。孩子们已经从上个学期就接触过比喻句了,但是还不会自己设计。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板贴和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来理解这四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看图赏读,巩固理解。孩子们很兴奋,因为这四句比喻句对他们来说不算难,他们更加自信起来。

  在本课中,我尽量将我的评价性语言贴近孩子的生活,贴近孩子的年龄,因为只有亲切、真挚的语言才会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小白鹅摇摇摆摆的游过来了”、“嘿,小白鹅多起来了!还能让这群白鹅再多些吗?”……这些亲切的话语给孩子们设定了一个朗读的“场”,在这个“场”中,孩子们能自由的体会语言的魅力,并发挥想象更好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是说不要对字词的理解,相反,这种理解还相当重要,但是,从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来说,孩子们可能并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字词的意思,所以,孩子们就更需要用朗读来外化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才能实现,也才能体验到语言文章了包含的情感。“鲜红”一词的理解,完全没有孩子们的解释,而是通过不同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朗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我敏感地抓住学生朗读中的“亮点”作为“切入口”:“你为什么这么读‘鲜红’呢?”接着又用有效地评价、点拨“嗯,有一点点红了!”“真的是很红的气球呀!”“这个气球不仅红,而且红的发亮!”使学生在对话中不露痕迹地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声情并茂。

  另外,在赏读理解了这四句比喻句的基础上,我还创设情境,引领孩子进行比喻句的迁移仿写,如:“小池塘里还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我问孩子们:瞧,在小池塘边,你还看到了什么?它们倒映在小池塘里,像什么呢?经过想象与思考,孩子们给出了这样的句子:

  柳条倒映在池塘里,像长长的辫子;飞过的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小飞机(一把把剪刀)。

  最后有位小朋友竟然俏皮地歪着脑袋盯着我来了句:邱老师的辫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根马尾巴!顿时引起一阵哄笑。也许这堂课中,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比喻句的妙,但是孩子们已经初步明白了比喻句的成分,是一个让人欣喜的进步。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也遇见了一些问题,并由这些问题有了更多关于教学和课堂的思考。

  首先,课堂的开放有,但是问题难度过高。也是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上还不够深入,比如说“一闪一闪”,我让学生体悟“感受到了什么?”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会“一闪一闪”?是因为阳光的照射和春风轻轻地吹拂,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这样的画面,在引导学生找小池塘和大眼睛之间的相似处,而不是简单的将水波的一闪一闪与眼睛的眨等同起来去感受。

  其次,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第一个目标“通过想象感受描写景物带来的美感、趣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孩子们基本上是能达到流利的朗读,但是在指导孩子读出美感和趣感的时候,追问有点不合时宜。追问是有必要的,追问的目的是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提取和再加工,然而我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因为我可能想让孩子找出相似之处,禁锢了孩子的活跃思维,从而忽略了孩子自身对阅读的美感体验。如“孩子说自己喜欢划小船,所以喜欢月牙这一句”,这时候我就应该顺势引导,让他把自己喜欢在天空、在水中划小船愉快的感受读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去找小船、月牙间的相似之处。

  最后,品读课文的层次不够清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读懂、读好课文,其中有理解知识点、情感培养等多方面的渗透。要上好第二课时,教师就必须紧紧扣住“读”,以读促读、读中见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倒映在小池塘里的.景物非常恰当地打了比方,我只想到了引导学生看画面、想象、自己打比方,但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教材的语言美。月牙弯弯的,所以像小船;星星多又闪亮,所以像许多闪亮的珍珠,其中的确有值得体味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先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去声情并茂地读,相信一定能读出孩子自己的心声。

  新基础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过程中实现对语文教学育人价值观的具体综合,我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和转化“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开放和开放后的资源生成与过程生成中,“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新人”。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预设与生成永远无法统一,教学中还有许多未尽之处,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使我们的教育水平日趋完美。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6

  一年级语文文下册第一单元是关于春天的,识字一有八个四字成语:春回大地、万物复数……一开始我觉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没有认真的观察春天,这些词语是很难理解的。当我从百度上打开一个课件,课堂思路一下子明朗了。课件中有一幅春姑娘的画面,我由她导入了本课的教学。

  春姑娘沉睡了一个冬天,她带着礼物来和我们玩耍了。谁知道她都带来了些什么呢?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提起来了。有的说是温暖的阳光,有的说是漂亮的花儿,有的说是春雨……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精彩极了。同时,我们又回顾了上册的《阳光》《雨点儿》,既与前面的内容相联系,又学习到新的词语,在相机出示精美的画面,这样一来对这八个词语的理解就非常到位,且兴致勃勃。

  不过,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让同学们提到春天开的花,居然说出有菊花,这是孩子们经常犯的常识性错误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生活实际,因此我们应多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7

  《夜色》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本文以小朋友对夜色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夜色中。

  教学时,由于是第二课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然后指名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我让孩子们自读第一小节,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感悟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并仿写句子,同时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读出害怕的语气。然后,我让学生们读第二小节,引导学生在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的读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看看课文中的我有什么变化,理解“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于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战胜了对黑的恐惧,发现了夜晚也很美丽。“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是一幅多么宁静的图画呀!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好像还做了个美梦呢!多么美丽的世界啊!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夜景,并通过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让学生体会夜晚的美丽。接着指导学生抓住这些主要句子通过读来体会夜晚的美,最后,我让学生并带着自己对夜色的理解齐读课文,读出我的胆子由小到大的原因。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夜晚的美丽,懂得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独特的风景,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从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的不妥,在教学第二小节时,学生没有充分读的时间,所以对第二节的感悟理解不够到位。另外信息技术运用比较单一,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8

  《语文园地一》认识与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能正确认读“见、万”等8个生字,将它们按照韵母“an、ang”准确分类并书写。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致读懂诗歌的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借助拼音,正确认读8个四字词语,并熟读成诵。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搞懂诗歌的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教学效果:

  《语文园地》恰恰是每个单元最重要的版块。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新老知识的衔接,学生的自主探究、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提高学生自我发现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在巩固识字的过程中,通过一首自编的儿歌复习,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复习巩固了7个生字,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学生在整体认读中,增加识字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时,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课教学设计有梯度性,先抓课本上,再向课外和生活中延伸。如在完成第一题时,老师设置了《祖国多么广大》的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在完成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充分的抓住《日积月累》文本的特点,通过朗读讨论的形式,来理解文本的意思,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比如“春回大地”、“柳绿花红”能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心情,并且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和大人一起读》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9

  那是一节语文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课前,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三思语文网、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窗炷?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一时间,有站起来的,有把双手举起来的,全班学生情绪十分高涨。在把答案告诉别人的同时,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读给大家听,可以加上动作用表演的形式读,也可以单纯表情朗读。不过,要把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告诉大家。学生们小声自读了一阵之后,纷纷抢着在全班表演朗读。“他读得好,我会读得比他更好。”“我认为这一句应该这样读!”“因为是老黄牛,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粗一点,沉一点。”这是小朋友们的声音。“你读得真好!”“你的表演动作真棒!”这是教师鼓励的话语。这些声音伴随着声情并茂的朗读不断把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通过学生反复的表情朗读(其中也有教师适当的指导),生字会读了,词义理解了,文中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也了解了(对文中的生字,教师有意识地抽出来,让学生讨论记字的方法)。在表情朗读过程中,小鱼细柔的声音、燕子清脆而略带尖声的语调、老黄牛苍老刚劲的话语,被小朋友学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小朋友们情不自禁表演的自创动作,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课堂上,学生还向教师提出了很多种动物尾巴的功能问题,直到下课,学生们仍意犹未尽,还在讨论蛇为什么没有脚、它的尾巴到身体的哪一部分?如果小鱼的尾巴断了,会不会再长出来?等问题。

  这节课,摒弃了过去呆板的教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在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中学到了应学的知识,同时,这节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反映了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像上述那节语文课,通过创设情景让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发现探究;课堂上,学生可以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表演,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和别人讨论,它适合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于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潜能得到激发,天性得到发展。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得过去所不能比拟的极其丰富的信息,教师作为惟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被改变。况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只有真正为了儿童,为儿童而设计,才会找到自己正确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通过激发学生发展和创造的能量,使教育质量和效率出现新的飞跃。所以,我们应把为教者的设计转变为为学生而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0

  猜谜语形式喜闻乐见,用在课始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且谜语的内容具有生活气息,贴近孩子的语言,很自然地引出课文内容。

  以兴趣为先导,关注个性化张扬,教师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借助教材精心设计了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抓兴趣点教学,不但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将它变成求知欲,在课堂氛围空前高涨的情趣中,学生已经把学习课文变为一种自我需要了,教学效果较好。

  低年级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会读课文,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教学开始,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自主学习的空间。用“你想知道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然后范读,让学生提意见,这不仅为学生读课文作了示范,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评价的能力。

  上课时间没有把握好,过于注重生字的识记教学,对学生放的太松,以至写字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还没有调动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自己上课激情的训练。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1

  《静夜思》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十分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能够倒背如流。如何让孩子在诵读中去体会李白望月思乡的感情就成了本课人文主义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只身在外,望月思乡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语言去铺垫。如月亮常被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八月十五团圆夜,全家一齐团圆赏月。在这些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体会如果一个人身在异地,不能和家人团聚,吃不到父母亲手做的菜,听不到父母的声音讲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而此时的李白就身处于这样的情境下,你觉得他的情绪会是怎样的?伴随着音乐,再加上我绘声绘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时的表情都是复杂的。此时,仿佛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乡,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悲伤情感中,想让每个孩子都走进文本,贴近作者的感情。

  课后,我一向在思索这节课我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怎样才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呢?让孩子真正去体会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当课堂上发生预设之外的状况,是不是就应在意外发生之前就就应有所警觉,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呢?归根结底,是不是我对孩子上课注意力的关注是不是还没真正铺开呢?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2

  春芽小学的陈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咋一看年纪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一听她的课,给我的感觉却是有一种与她年龄不符合的沉稳,老道。下面谈我对她的课的几点看法:

  一、巧妙利用合作平台

  课堂合作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文本。怎么样使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合作平台。在《快乐的节日》的导入部分,教师利用了“小鸟””和“花儿”这两个道具,让学生与他们打招呼。再把本课要学的生字都写在花朵上,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认读。小鸟象征着自由,花儿象征着美丽,他们成为了本堂课的合作平台。因为,孩子们的原生态的快乐就来自于自由与美丽。而这两样东西又都是代表了文本,所以当教师出示了这两个道具是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能帮助教师成功导入进文本。

  二、教师角色的灵活安置

  让我一直苦恼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进行正面交流。我总觉得自己把握不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语。搞不好就会说出一些“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话,所以到后来就有点不敢随便开口了。但陈老师在这个方面似乎把握的很好,她十分灵活地在课堂上转换自己的角色。比如在小朋友与小鸟和花儿打招呼的环节,一个小朋友说:“小鸟你好!”老师马上角色转换成小鸟回答说:“你好,小朋友”。

  当另一个小朋友说“小鸟姐姐好!”时,她马上回答说“小妹妹,你好”她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问候,一下子就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当她让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时,她的角色又转换成了一位严厉的老师,她说:“听清楚,我是有要求的:自己读通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这么一字一顿的提出要求,学生的注意力又被集中到了一起,开始认真地按要求读课文。从可爱的小鸟到亲切的花儿姐姐再到严厉的老师,陈老师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巧妙的角色转换达到她的教学目的的。看来教师角色的转换对课堂的生成有很大的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3

  《识字四》是一篇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描写小动物们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是虫字旁,是小动物们的名字,只有3个是描写小动物动作的字。我把这课定教研活动开的课,课后我猛然发现做好铺垫后的尝试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新课程中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很多,学生的识字任务非常重,基本上每课要求会认的字都有十几个。对于识字学生常常会感到很枯燥,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孩子们常常把同音字、形近字混淆。《识字四》中要求会认有十四个,我根据要认的字的特点,我把它分成两个板块来学习。

  “运、展、网”通过让学生结合动作来理解意思,而“网”我尝试着让学生上台画画蜘蛛网,师把字板书在这张网的中间,让同学通过观察图,说说自己的发现,来记住字形。课前我始终担心学生不能自己发现特点,联系生字,可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孩子们在我和学生共同板画完,早就高高地举起小手,不仅结合图记住了字形,而且理解网的字义,区分了同音字“往”。

  教学“蜻、蜓、蚯、蚓、蝌、蚪”等几个动物的名字时,我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我把这些字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特点。课前我估计学生能发现它们都是虫字旁的字,都是小动物的名称,从而来帮助学生记住读音、字形。出乎我意料的是:生1说:“我发现这些字都是虫字旁”。生2说:“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小动物的名字。”生3说:“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马上激动地拿起卡片“蚂”说:“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读什么?”生4说:“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读起来是一样的。”我为孩子喷发出的智慧感到无比欣慰,我说:“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生七嘴八舌地说:“声音,不对是读音。”我总结了一下孩子们说的形声字的规律。

  课后,这些情景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为孩子们的发现感到惊喜,也让我觉得在教学应多寻找孩子们的智慧眼和灵巧心。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4

  本课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张扬,热烈的学习气氛给人以很大的感染,具体体现在:

  1、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张老师创设了找字宝宝等多种识字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识字教学扎实、到位。张老师在让学生理解柳树各部分名称时,用发梢来作比,既形象又生动,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学生易于理解。

  2、课堂上张老师建构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孩子轻松上阵,畅所欲言,说春天里的人,说春天里的物,让他们有机会说、敢于说,甚至人人争着说,转变了以前以老师为主的“一堂言”所带来的有的孩子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或怕同学笑话而“金口难开”。

  接下来我提点我的想法:我觉得本课张老师对“醒”“软”的用词准确性让学生体会得不够。如果在说到柳树醒了时,师如果能边说边出示可爱的“柳树娃娃”,柳树娃娃醒了,舒展枝条,慢慢长大的课件,这样学生将有更好的感性认识,再让孩子们展开想象,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孩子们凭着对课文的感悟,结合生活经验,能说出“小草醒了;小花醒了;青蛙醒了;小溪醒了……同时在理解“醒”“软”时,还可通过摆出动作、表情来体会,在说柳枝软了时教师也可再问句:“小柳枝为什么会软了呢?”如果能这样做的话,可能不仅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思维空间也能得到更大的扩展,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也为第二课的仿编句子做好了铺垫。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5

  今天在学校上了一节《咏华山》的校内公开课,整节课下来,感觉还可以。

  课上,我紧扣“高”字,帮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先读第二段,说说华山给你什么印象;再读这一段,找出哪几句话来写华山的高。边理解边指导朗读,效果很好!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上我还画了简笔画,播放课件,课件的内容主要是展现华山高、美的图片,这些胜过教师的语言讲解。

  学生一看到图片,立即感受到了华山的高。当他们看到登上华山后欣赏到的美景,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又及时帮助学生理解了“情不自禁”!当然,语文教学还不能忘记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课堂上,我多次启发学生想象、说话。如用“......真......!”说话;欣赏完图片,你想说什么;寇准七岁就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你想对他说什么……这些教学环节,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说话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5-24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03-31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5-19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反思范文06-01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7篇)07-16

部编版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07-24

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简短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03-30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的教学反思02-05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篇05-25

一年级下册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