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

时间:2020-11-15 18:44: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1

  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上好一堂课虽很辛苦,但课后的我感触却颇多:

  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 “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文章一层一层逐步深入,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令人信服。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不应有烦琐的文字分析,而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去感悟。在具体教学时,我考虑到文中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伟人,他们都有过不同的困难经历,但最终让他们名垂史册的是他们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变,持之以恒地探索研究。由于人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太远,所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并通过插图、文字方面的介绍,为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作了较好的铺垫。

  但是,回顾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时间没有把握好。三个名人事例的教学花的时间就相对少了些,这个环节就“滑”了得快了些。本章节中有很多好的词语需要理解,诵读,“坚持不懈”“几十年如一日”等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找一下,读一读,没有细细品味,就一带而过了。

  反思自己,反思课堂,精心设计教案,认真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要上好一堂课很不容易!同时更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2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议论文。这课文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而雨水缺乏这种精神没能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道理也浅显易懂,学生一读就能明白。在设计这课的教学思路时,我立足于本篇议论文的写法,注重抓住重点,突出一条线,即“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八个字展开教学,所有环节都是围绕作者怎么说明这个“启示”来设计,期望通过各种阅读训练,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这几方面做得较好: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线,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默读等形式,促使学生在读书中进行思考、领悟,在思考、领悟中读。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连续不断”等词语来谈自己的理解;第三自然段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不懈努力”、“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炉火纯青”等词,来体会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内涵,感悟三位名人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要求学生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遵循这一点,我在教学三位名人的事例时,适当补充了三位名人的相关信息,使得学生对这三位名人有个更为清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他们因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最后取得成功。另外,我还让学生自主补充一些名人的资料,更加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较清晰,注重花大量时间突出教学重点,也点了难点——写法。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揭示作者的写法,使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写法,为他们以后的议论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堂课还有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课堂中,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严谨,自己说得还较多,应多让学生说,让学生谈感受,谈体会,使学生真正“活”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活力课堂”。

  2、三位名人的事例容易读懂,而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上方式可以多样化些。

  此外,本文收获的启示与学生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短短的四十分钟,要让它不留遗憾,看来还要学习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