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14 07:42:27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2.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环境与材料:

  1.带领幼儿到小学参观。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一次备课

  谈话

  --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你们认为当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

  --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引出歌曲内容。

  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并结合歌曲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幼儿跟唱并模仿。

  --分句学唱第一段。

  --整体学唱第二段,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用跟唱形式整体学唱第二段,边唱边结合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音乐整体演唱这首歌。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还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尽可能地让幼儿积累有关小学生活的经验,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在孩子的心中,小学生活是全新的,的.确如此,通过他们的总结和发现,他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最为明显的也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学生上课的内容、坐姿、学习习惯,不过,看来参观活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小学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时孩子们才发现:原来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确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动中,孩子们似乎长大了很多,一种成长的快乐和一种对幼儿园的留恋同时交织在孩子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对幼儿园依恋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在生活中的成长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作品,观察线条与色块,感受格子画的特点和含义。

  2。能借助格子画并变化横线与竖线的间距、格子的密度,用不规则的色块进行装饰,体验创作的满足感。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蒙德里安作品、操作画纸、调好的颜料、排笔、黑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引出主题。

  1。通过课件出示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1)老师带来了一些特别的`图画,请你们看看这幅画上有什么?

  (2)它们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你还发现画里有什么?(黑线)

  2。小结:这些画都是一个名叫蒙德里安的画家画的,这些画上虽然只有黑色的线条和几个彩色格子,但看起来非常漂亮,真神奇!

  3。组织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人们都很喜欢蒙德里安的画,就把这种绘画风格用到了生活的各个地方。(出示他人参考蒙德里安作品风格设计的服饰、建筑物等图片,如:格子衣服、格子鞋子)

  师:你还看过怎样的格子物品?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操作方法。

  1。出示利用蒙德里安的作品设计的几件衣服,讨论:用了什么方法?怎么画的?

  2。引导幼儿总结绘画的正确顺序。(先画黑色的边框再进行选色最后涂色)

  三、幼儿练习在布上进行绘画

  提示幼儿利用勾线笔在布上画出黑色的边框,用横竖直线从最顶端画到最末端,但是涂色时注意不混色及颜色之间的间隔。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对姓名感兴趣,愿意主动了解百家姓。

  认知目标:了解自己的姓和名,初步知道有单姓、复姓之分。

  技能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分辨出姓和名,并能大胆、主动地与同伴介绍、分享自己姓名的含义。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和家人的姓名有一定认识。

  课件准备:《百家姓》歌曲音频及图片;《自我介绍》对话音频及图片;《姓氏哪里来》对话音频及图片。

  纸面教具:《姓名卡》。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百家姓》,引出活动主题。

  ——你知道这首歌在唱什么吗?

  ——有谁听到了自己的姓?

  ——图片上有你的姓吗?是什么?

  ——这些姓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首歌唱的是我们的姓氏,图片上也有一些姓氏,有的姓是一个字,也称单姓,例如赵、钱、孙、李;有的`姓是两个字,也称复姓,例如上官、欧阳、司马、诸葛。

  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姓和名的关系。

  ——这里有两位小朋友正在聊天,我们一起听一听他们都说了什么吧。

  ——姓和名,谁在前谁在后?

  小结: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单姓的小朋友,姓名中的第一个字是姓,姓后面的就是名;复姓的小朋友,姓名中的前两个字是姓,姓后面的就是名。

  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姓氏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姓氏的传承性。

  ——为什么有人姓王,有人姓上官?有人是单姓,有人是复姓?我们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呢?继续听听这两位小朋友的聊天内容吧。

  ——王小宝小朋友在家和谁有相同的姓?上官月月小朋友呢?

  ——在家里,你和谁的姓是一样的?

  小结:我们的姓氏来自我们的爸爸或妈妈,而爸爸妈妈的姓氏则来自我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姓氏是从很久之前一代一代传到今天的。

  分发纸面教具《姓名卡》,鼓励幼儿与同伴介绍、分享自己姓名的含义。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自己的姓名卡,找一找自己的姓是什么?名是什么?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

  ——你在家和谁一个姓?

  ——你知道自己的姓名有什么含义吗?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投放《百家姓》音频及有关姓氏的绘本,鼓励幼儿了解更多有关姓氏的知识。

  日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大方、自信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能够尊重自己及他人的姓名。

  家园共育

  请家长共同配合,通过族谱引导幼儿了解更多家人的姓氏,进一步感受姓氏的传承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的主要情节和不同动物形象的'特点,学习归纳作品的主题。

  2、体验失去帮助和关心时的难受、伤心地情感,以及得到帮助时及帮助别人时获得快乐地情感。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一套及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直接引题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遍,请幼儿认真倾听,提问:童话的题目?

  3、第二次讲述,边讲述边出示磁性教具,注意突出不同动物的特点,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提问:

  (1)小猴借不到绳子为什么哭?

  (2)小猴得到小象的帮助,它心里觉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小象帮助了小猴,小象感到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4、小结: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关心和帮助,如果大家都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困难就会被克服,大家都能生活得很快乐。

  5、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