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16 08:27:09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看图欣赏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美丽的故事画面

  2、通过提问、绘画等的形式,把握色彩线索,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我喜欢的房子》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喜欢的画面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看图,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介绍故事的名字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好看的吗?你喜欢哪一幅画面?

  2、引导看图欣赏故事,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边看图边欣赏老师讲述故事。

  3、观察阅读画面,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画面

  师生共同看图欣赏故事,教师讲述画面,并用放慢速度和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彩色的事物。

  教师:你喜欢这篇图画故事吗?你觉得它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谈话活动: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房子?你想怎么打扮你的饿房子?

  设计活动:我的彩色房子

  引导幼儿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彩色房子,然后,提醒幼儿用上述短句分别在小组和集体面前交流。教师对幼儿的设计和讲述给以积极地肯定。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看图欣赏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美丽的故事画面

  2、难点:通过提问、绘画等的形式,把握色彩线索,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我喜欢的.房子》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的蛇对于幼儿来说其实第有一定难度的,但在本次活动我还尊在这许多的问题,经过评课活动,我也明白了原来活动并不好上,首先在目标上应该再把目标定的细化一点,把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在目标里,在指定一个有意义的感情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物体体积的大小不会因位置、方向或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2.尝试用体积守恒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发展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座位摆成半圆形。

  2.在科学活动区摆放积木、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工具、水果、水果刀等以备操作。

  3.大苹果、香蕉各一个,水果刀一把。

  4.图片、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老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变变变"。

  在指定范围内大家边走边拍手说儿歌"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当念到最后一个"变"字时,幼儿根据想象做任意动作并保持不变。如小兔、小狗等动物,大山、小花等自然物体,看书、做操等动态姿势等。老师拍手,幼儿恢复立正姿势,重复游戏。

  二、每一遍游戏后请幼儿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并提问幼儿:虽然大家变成了大山、小兔子、房子……但还原后你觉得自己有变化吗?有没有长高、变矮?有没有变胖、变瘦?你有没有多个小脚丫?有没有少个小耳朵呢?(每次提问孩子们都会边哈哈大笑边说"没有",还用动作证实)小结:原来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动作还原后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三、再次和幼儿玩游戏"变变变",一起变成小猫轻轻走回自己的座位。

  四、讲故事《苹果变多了》(故事附后)。教师边讲故事边操作演示切苹果。讲完后根据故事提问:小熊的苹果真的变多了吗?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把切开的苹果多次合起来再分开,以帮助幼儿判断分析。

  师幼一起讨论、小结:虽然苹果被切成了四块,但合起来后还是原来那个苹果,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五、游戏"变了吗"。

  1.先从正面观察教室里钢琴、电视机、桌椅等,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最后回到正面,看看他们有无变化。

  2.教师用五块大型积木先后搭建成房子、小桥、小汽车等,请幼儿判断积木虽然搭成了不同的造型,但积木的数量、大小、多少有无变化。

  3.幼儿任意玩橡皮泥,塑好一个造型后就还原,看橡皮泥是否有变化,有没有多或少。

  六、幼儿看图玩游戏(图示附后)。

  1.找相同。看看三排美味食物中,哪两个食物一样大,在一样大的后面打radic;。下面有五块积木,看看哪两座房子是用这五块积木搭成的,把他们圈起来。

  2.数方块。下面是用许多同样大小的积木搭成的造型,看看哪两组用的积木一样多,把积木数量相同的`造型连起来。

  七、做完图片游戏的幼儿到活动区游戏:玩橡皮泥、搭积木、切水果。在动手操作中巩固对"体积守恒"的认识。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家帮爸爸妈妈分蛋糕、水果等,感知体积守恒。

  2.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家里、户外从不同角度观察家具、建筑、花草树木等,感知体积守恒。

  活动反思:

  1.本活动的组织来源于幼儿生活,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实际需要。

  2.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3.活动中教师不是单纯的教授,而是以启发引导为主,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思考,寻求答案,使幼儿主动而非被动地参与活动。

  4.活动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思考,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达到活动目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有一定速度地跳蹦跳球。

  2、探索制定比赛规则,感受合作的快乐。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蹦跳球若干。

  2、为幼儿提供比赛所需的各种物品:哨子、小铃、橡筋、粉笔、绳子、椅子等。

  3、金、银、铜牌

  【活动过程】

  1、尝试制定比赛规则。

  引导语:小朋友,今天我们来举行一场蹦跳球比赛,比赛的规则请小朋友动脑筋,自己来确定。

  幼儿自由结伴,分成六队,给各自队取名。

  商量比赛中必须要遵守哪些规则。

  各队先自行组织一场预赛,试一试,采用怎样的必死啊规则最合适。

  教师观察,幼儿制定规则时是否困难(鼓励幼儿克服困难,积极动脑)

  选择制定规则时所需的物品(小铃、橡筋、粉笔等)

  交流分享:队长交流各自制定的比赛方法与规则。

  教师作裁判,总和各队的比赛规则(视情况适度调整)

  2、比赛正式开始,要求遵守比赛规则。

  方法:比赛分三场进行,每场两队比,各赛出一个第一名,再进行决赛,获胜队为冠军,另两队为亚军,其余三队为季军。

  宣布比赛结果,为运动员颁奖。

  3、放松活动: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举起奖牌,挥手致意,绕场一周,庆祝胜利。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小百科:比赛:动词,在体育、生存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名词,指这种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积极参与探索种子传播方式的活动。

  3.乐意与同伴共同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活动准备:幼儿事先收集了许多种子并在自然角中进行了展览;各种实物:苍耳、凤仙花、蒲公英等;种子传播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我们已经收集了一些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种子或关于种子的资料。

  (3)师:种子有什么用?

  小结:种子具有繁殖作用,果实里的种子种到地里,就会长出新的植物。

  (1)出示农民播种的图片,讨论。

  (2)师:小朋友,我们吃的.菜和米饭扥等食物是农民伯伯播种种植的。野外的植物又靠谁来播种呢?

  (3)幼儿讨论,论述自己的猜测。

  2.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

  (1)阅读幼儿用书p10页,请幼儿猜猜小狗、风、水、小鸟和植物有什么关系。

  小结:我们已经知道有些种子是靠动物进行传播,如苍耳子,此外种子还有三种传播方式,分别是: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和弹射传播。

  (1)教师逐一介绍种子的四种传播途径。

  (2)请幼儿看幼儿用书p10页,说说小狗、风、水、小鸟分别传播了哪种植物的种子。

  小结:水传播来荷花的种子,风传播了蒲公英的种子,小鸟传播了樱桃的种子,小狗传播了苍耳子的种子。

  3.了解种子形态和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1)师:小朋友,荷花生长在哪里?樱桃有生长在哪里?

  (2)师:原来荷花用水传播种子师因为荷花生长在水里,小鸟喜欢吃樱桃,吃剩的樱桃核吐在地上。所以这些植物的传播是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

  (3)师: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为什么苍耳子会将动物当“马”骑?

  小结:因为蒲公英的种子长得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可以借助风力传播。苍耳子身上有倒勾,可以勾起动物的毛,让动物带着它到处跑。还有豆荚这类植物,是因为它们的壳成熟后会自己爆开,种子自己落到地上。

  活动延伸

  1.图书区投放一些关于种子传播的绘本,让幼儿阅读。

  2.了解生活中见过的传播现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并初步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的成功。

  2、用肢体动作、表情等表现出当小学生的愉快情绪,向往当个小学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初步会唱歌曲、参观过小学,并了解小学生上课情况。

  教具准备:小书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卡农游戏《快上一年级》

  二、复习歌曲《像个小学生》

  引:你们背上书包的样子真神气!真像个小学生,还记得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唱吧,看看谁最像个神气的小学生。

  1、幼儿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

  (1)把每一句歌词唱清楚。

  (2)用骄傲、自豪的情绪演唱。

  2、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尝试加入肢体动作。

  幼儿背上小书包,边唱边做小学生的样子。

  三、学习轮唱。

  引:你们个个都是很棒的小学生!现在我们要坐车去参观小学喽,人太多了,一辆车坐不下,我们分成两辆车好吗?

  1、 师生配合轮唱。

  (1)请几名幼儿先唱歌,老师后唱。

  提问:谁坐车先去了?老师的车是什么时候开的?什么时候两辆车一起开?

  :小朋友坐了早班车,先唱,老师坐晚班车,从“小手放放”这里开始唱。“来来来来来……”开始大家一起唱。先去的'朋友记得等一等。

  (2)全体幼儿先唱,老师后唱。

  重点指导:晚班车接的位置,早班车要在“像个小学生”这里等一等。

  (3)师生配合(交换角色)

  教师先唱,请一名幼儿后唱。

  2、同伴配合。

  请这名幼儿当小指挥,带领全体幼儿坐晚班车。

  重点指导:同上,并注意看指挥的手势。

  3、分组表演

  歌词:

  小手放放好来,眼睛睁睁大来,

  不说话不乱动,上课认真听来,

  老师夸我守纪律,像个小学生来。

  来来来,来来来,像个小学生来。

  打开小书包来,掏出新课本来,

  学写字学算术,心里真高兴来,

  老师夸我爱学习,像个小学生来。

  来来来,来来来,像个小学生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5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