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5 09:13:06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行进运球和花样拍球的动作,提高拍球的技能。

  2.锻炼幼儿上肢肌肉、关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以及平衡能力。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小篮球每人1个,快乐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教师和幼儿单手夹球进入场地。

  (1)在音乐伴奏下组织幼儿做热身运动。

  (2)听音乐,引导幼儿动作有力、整齐地跟教师做自编的球操。

  2.带领幼儿玩“花样拍球”游戏。

  (1)指导幼儿在不同高度下熟练自如地拍球。

  在教师的`指令下,要求幼儿能够以蹲和站立的姿势熟练地拍球。

  练习左右移动重心进行拍球。

  (2)花样拍球。

  要求每个幼儿最少能够玩出三种不同的花样。

  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

  教师重点示范和小结:行进运球、胯下拍球、转圈拍球的动作。

  3.“花样拍球”比赛。

  (1)讲解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起点和终点的距离间画有两个大圆,幼儿拍球行进到第一个圆内做一个胯下拍球的动作,行进到第二个圆内做一个转圈拍球的动作,行进到终点原路返回。

  (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根据幼儿需要及时多玩几次或变化游戏玩法,增加趣味。

  4.放音乐,幼儿随音乐排成四路纵队,组织幼儿做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想一想:除了胯下传球还有什么好玩的传球?玩一玩、试一试。

  活动反思

  1、通过以上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过程中学到的远远不只是拍球的技能,而是遇到困难,自己会思考

  2、在过程中幼儿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像这样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冷静思考,充分展现我们的想像力,调动我们的思维,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对于这一节课达到的效果很好,虽然有一些幼儿拍得不是很有效,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很认真,用心。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找出解决方法。

  4、如果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让幼儿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从一边引导。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杋风顺,生活中的一点困难并非一定是坏事,至少给了我们经验,增长了我们的阅历,如果能从困难中获得灵感,激发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的潜能,那么就有可能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引导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困难并不可怕,就看怎么去面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预设内容:生活中的卡

  二、活动目标:

  (1)、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卡,初步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了解各种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三、环境创设:已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卡 卡名称的字卡

  四、活动步骤:

  (1)、师生交流,由“交通卡”引出有关卡的话题:

  师:上一次刘老师乘轻轨的时候,使用的是什么卡?

  交通卡除了可以乘轻轨以外还可以有什么用?

  (引导幼儿观察卡后面的小标志。)

  师生:交通卡的用途很广泛,可以乘坐很多的交通工具。

  师:除了交通卡以外,你还知道认识哪些卡?

  (2)、幼儿自由上来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卡,并向大家介绍这些卡的名称和用途。

  师:为什么要发明这些卡?你认为这些卡有用吗?除了这些卡,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卡呢?

  (3)、请幼儿按这些卡的`性质进行归类,将相同的卡在相应的卡名称下排队并统计数量。

  银行卡、交通卡、社保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其他卡

  (4)、游戏:今天谁会赢

  A、幼儿成人数相等的五组,每组幼儿按顺序编号,每次按编号的顺序猜题。

  教师将卡按顺序贴在磁性黑板上。

  B、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每组抽题后,先要说己这组猜的这张卡是第几排的第几张,并说出这是一张什么卡。说对了,计一分,说错了,有其他的小组进行补充。

  C、游戏结束后,各小组统计自己小组的得分情况,评出本次竞赛的冠军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事物的量不受形状、容器大小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2.能借助工具来探索感知量的不变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比较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图片、实物运沙车、沙、大小不同杯子若干、相同的杯子若干、简易天平。

  活动过程:

  一、激趣: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西西和挖沙队挖沙的图片。

  师:他们是谁?在干什么?西西和挖沙队挖了好多沙回来砌城堡。

  2.出示实物1号和2号运沙车(实物如图)。

  师:他们运回的沙一样多吗?谁多?为什么?

  二、初试:感知同量而不同形状的物体守恒

  1.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判断沙车沙量的方法。

  2.教师运用幼儿说的办法进行尝试。

  3.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这里有一个杯子,1号运沙车里的沙可以装进,几杯呢?

  用同样的杯子来量量2号运沙车可以装几杯呢?

  总结:两个运沙车运的沙是一样多的,只是放的形状不一样,一个是聚拢的,一个平铺的。当我们的眼睛不能正确判断的时候,可以借用一样的容器测量。

  三、再试:探索同量而不同容器的物体守恒

  1.感知量的守恒:出示两种不同杯子容器将运沙车的沙分别倒进容器里。

  师:挖沙队运用了小朋友的.好办法用杯子装沙子,我把1号运沙车的沙倒进1号杯子,2号运沙车的沙倒进2号杯子。

  师:1号杯子和2号杯子他们是一样多吗?

  2.幼儿合作操作:选择其中一个装沙的杯子与同伴利用工具合作进行判断。

  3.请幼儿示范正确的操作过程。

  教师小结:虽装沙的容器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来运沙车上的沙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还是一样多。

  四、挑战:探索加入相同量的水,沙的量依然一样

  1.加入相同量的水,幼儿判断是否沙的量是相同的。

  2.运用天平再次判断是否量相同。

  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往沙里面加了水,但是以前沙量是相同的加入的水也是一样的,所以沙的量也是一样多。

  活动结束: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如水、大米、泥土等等就像沙一样,就算改变了容器、改变了形状,它们的量也是没有变化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对图形拼折变形的过程中感知图形的变化。

  2.对组合、分析图形感兴趣。

  3.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通过折拼的方法进行变化操作。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活动准备:

  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幼儿操作的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有一个心愿,他们都想像变形金刚一样会变身。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变身。

  二、动手操作折图形。

  1.师:示范拿一个正方形,请小朋友先看老师怎么帮正方形宝宝变身的.,示范将图形对折。提问:正方形宝宝变身了,看变成什么呢? 幼:长方形。

  看,老师再来变一变,又变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个大长方形、一个小长方形。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启发幼儿说出折一折。

  对了,只要将图形宝宝轻轻一折,图形就变身了,小朋友你会变吗?请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纸和老师一起来变。

  师:你还会怎么变?看看能变成什么?

  幼儿动手操作,可随便变化图形。

  2.师:长方形宝宝也要变身了,大家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拿出长方形,引导幼儿折变图形。

  请几位幼儿到前面折变示范,表扬折的好的幼儿。

  师: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宝宝可以变成什么?

  幼儿边动手操作边学说长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再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进行折变,分组进行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变的多,变的快。

  幼儿分组给三角形,圆形、梯形、三角形进行折变。

  4.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折一折帮助图形宝宝实现了变身的愿望,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三角形——变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还可以动手怎么做是图形宝宝华丽变身。请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图形也会变身,并且变的会更加神奇,你想当魔术师吗?

  三、运用图形拼物体下面我们一起玩个拼图游戏吧!看看这些图形宝宝在一起时能拼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有谁愿意上来给我示范一个拼图?(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拼)师:我们还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看谁拼的好看,拼的东西多,我们来比一比。

  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拼图。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开动脑筋把我们图形宝宝变成了另外一种图形宝宝,你们真厉害!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把这些图形放在益智区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最亲的人吧!

  活动反思:

  《图形变变变》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

  主要体现在:活动中,师生互动方面较好,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还通过演示图形的变化及课件欣赏,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知道各种图形拼在一起就能变出新的图形,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

  2。在仔细选苹果书屋情景中,乐于表现苹果光滑而丰富的颜色。

  活动准备:

  1、塞尚名画几幅

  2、苹果数个,炫彩棒,剪刀,毛巾,记号笔

  3、画有盘子的底板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让幼儿了解苹果有哪些颜色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是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有什么颜色

  2、回忆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师:我们小朋友都画过苹果了吗?你画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画的苹果都只有一种颜色,其实苹果是有点红,有点绿,还有的地方还有点黄,苹果柄这里还有点咖啡色,里面还是黑色的呢。

  二、欣赏谈论:

  1、欣赏作品:“桌上的`苹果”

  师:有一位画家,他也很喜欢画苹果,他画苹果的时候都会仔细的观察,静静的想,慢慢的画,最后画出了一幅非常有名的画“苹果”,这位画家就叫“塞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幅画。

  幼儿欣赏交流:苹果都有些什么颜色?

  2、欣赏作品:“一个苹果”(局部)共同分辨找出画面中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了解塞尚画的很慢的道理。

  三、共同尝试由幼儿寻找颜色,教师采用摩擦接色的方法操作,学着像塞尚那样认真画画。

  四、操作尝试:挑水果

  1、来到水果店:每张桌上放两个苹果,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2、挑选:用记号笔画轮廓,用炫彩棒逐步添加颜色,使颜色接近调和。

  3、买回家:剪下

  五、观赏交流:装果盘从作品中找一找哪些苹果特别新鲜可装进果盘中,并尝试调整画面安排。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谱号图,尝试看谱听音乐。

  3、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谱号图

  2、打击乐器

  3、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略)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了解作品结构,知道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同,及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2、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讲故事,幼儿欣赏音乐。

  附图(略)

  3、幼儿看图谱,边描图边欣赏音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5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