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17 11:14:28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7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好朋友的脸》是借形想象美术活动,同时又以幼儿生活中好朋友的脸为主线,引导幼儿通过借形想象的方式绘画出自己好朋友的脸,表现出好朋友脸部的外貌特征和脸部轮廓。大班幼儿的绘画已初步掌握画人物的方法,所画人物基本正确,组成部分较完整,但比例、结构稍欠合理。本次活动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借形想象画出好朋友在五官、表情等方面的细节特点。活动中采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唤起幼儿对同伴一起生活、游戏的美好回忆,引导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友谊的美好。

  【活动目标】

  1.借用果汁流动后的轨迹空间,尝试画人物五官、头发以及表情。

  2.想象创作好朋友的脸部形象特征。

  3.体会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PPT、笔、果汁布。

  3.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同伴,有过拍照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创设情景:动物幼儿园中班的动物们升到大班啦,在升班典礼上动物们都在庆祝,突然不知谁打翻了果汁,都撒到了布上,动物们都躲在了布里。提问:数数有多少动物躲起来了?你们找到了哪些动物?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虽然动物们躲在了果汁布里,但只要沿着果汁勾画轮廓,添画眼晴或特点,就能找出动物们。

  2.观察体验,想象添画。

  (1)观察人物照片。

  引导语:动物们升到了大班,你们也升班了,我这里有一些照片,他们和你们一样,刚做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来看看吧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张?说说理由?

  小结:原来拍照时,可以围在一起,也可以排排队,重要的是要把脸拍的大大,这样才看的清。

  (2)观察同伴表情。提问: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平时在幼儿园还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小结:原来在幼儿园有时候开心、有时候难过、有时候兴奋、有时候伤心??脸上的表情也各不相同。

  3.利用流动背景,借形想象同伴造型。

  引导语:今天,我也带来了神奇的果汁布,它也想跟我们玩捉迷藏,找一找好朋友的脸。提问:看看哪些朋友藏在果汁布里了?怎们把他找出来?

  (1)教师根据幼儿的外形特征,在果汁画中添加幼儿形象。

  (2)幼儿想象同伴的造型,在果汁画中继续添加同伴形象。

  4.幼儿创作,大胆想象。

  引导语:原来想找出好朋友的脸,只要利用果汁中间的缝隙,勾画边缘,仔细观察,大胆画出好朋友的样子就可以了,你们也去试试吧。要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可以表现同伴的局部特征来找出好朋友的脸。

  5.交流分享,找找好朋友。

  (1)观察轮廓,是否勾画。

  提问:看看谁的果汁布里变出的好朋友最多,要沿着果汁的边缘勾画轮廊的才算数哦。

  (2)观察特征,互找同伴。

  提问:相互找找、说说果汁布里有哪些好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示数字字形。

  2、培养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完成任务的乐趣。

  3、通过学习制作名片,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提高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不同的名片,让幼儿欣赏各种名片,了解它们的用处及图案。

  2、请家长教幼儿学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及家中的电话号码。

  3、各色卡纸、水彩笔,1―10数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

  1、教师出示1―10数字,幼儿说出上面是什么数字。

  提问:你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吗?

  你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教师启发幼儿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数字变一变

  苏鑫磊: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连起来表示数字

  吴磊:用食指当成笔写数字

  谢越:将身体下蹲抱成一团表示数字

  陈昕怡:将一手臂平伸或弯腰表示数字

  刘郁:四肢并拢立正或躺着表示数字

  3、玩“我是数字变、变、变”游戏

  教师要求幼儿自由组合多人合作,把身体变成数字表现出来。

  阙子龙:坐在地上,林泽龙小朋友躺在他的腿上组合成数字4。

  有许多幼儿搭成火车,有的手拉手还有的躺着连接起来组合成数字

  陈露:将身体下后腰,吴鑫杰小朋友站在她旁边组合成数字6。

  4、玩“麦当劳”游戏

  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背对观众用自己身体上的麦当劳(臀部)写数字。例如:教师说数字4,幼儿背对观众脚尖踮起,用麦当劳(臀部)先左右,后踮起下蹲,写出数字4的字形。也可请一名幼儿用麦当劳写数字,请全班幼儿猜出数字

  (二)、分组活动

  一组:玩“麦当劳拔号码”游戏

  幼儿自由组合,用自己的麦当劳表现自己或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让同伴猜号码。例如:一名幼儿用麦当劳(臀部)写自己的电话号码:2884551,其他二位幼儿猜出电话号码,猜对后,给对方一个鼓励。(拥抱一下)

  二组、制作名片

  1、欣赏名片

  提问:名片上有什么?名片有什么用处?

  2、讨论:你想设计什么形状的名片?想一想,怎样使名片更好看?

  3、幼儿设计制作名片,教师巡回指导。

  a、提醒幼儿写清自己的.姓名,家中的电话号码。

  b、制作完的名片可以进行装饰。

  章志楷:用手指印画在纸上,用水彩笔涂上各色的手指头,最后在手心里写上自己的姓名与电话。

  陈璐:她爱吃苹果就把名片做成苹果形状。

  子龙:把名片做成奥特曼形状。

  希明:将名片做成心形。

  谢越;把名片做成数码宝贝形状。

  4、幼儿之间相互介绍,互赠名片,并说一句祝福语。

  (三)、延伸活动

  1、课余时间,鼓励幼儿制作名片送给朋友。

  2、利用名片玩角色游戏。

  教师分析及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活动中幼儿语言交流特别多,不断地与他人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互相学习的气氛。

  2、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特别是游戏“我是数字变变变”“麦当劳”“麦当劳拔号码”等,让幼儿自由组合,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变数字,用自己的麦当劳(臀部)写数字,趣味性较强,幼儿玩得很投入,很开心,同时发展了幼儿想象力。

  3、让幼儿自由设计名片,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幼儿设计的形状真是多种多样,让我十分惊喜。有水果形、月亮形、心形、小鸟形、蝴蝶形、花朵形、葫芦形、手指形、星星形、还有一些动画人物有奥特曼、数码宝贝、皮卡丘,形状十分可爱,幼儿也很喜欢打电话这种交往联络方式,通过此活动,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使我更深刻地感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主要特点,大胆设计美丽的外衣和舞台。

  2、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七星瓢虫PPT、教师范画、蜡笔、画纸、知识准备熟悉儿歌《大老虎照相》

  【活动过程】

  1、谈话猜谜语引入。

  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2、欣赏图片,认识七星瓢虫。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1)头是什么形状?头上有什么?

  (2)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体上有些什么?

  (3)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翅膀有几个花纹?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翅膀覆盖下的腹部成节状,这样的小虫子就是一只小昆虫。

  3、教师示范绘画,学习用黑线流畅勾线。

  (1)教师示范画七星瓢虫的样子;(先画椭圆形的身体、再画半圆形的头,头两侧有一对半圆形的眼睛,头顶有一对触角。身体用一根横线分成胸部和腹部,两侧共六只脚)

  (2)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七星瓢虫的外衣并用语言描述;

  (1)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图案的外衣?

  (3)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画的七星瓢虫生活在哪里,添加背景并用语言描述;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教师作品:(鲜艳的外衣、彩色的舞台、浅色的背景、黑色勾线)。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作业要求。

  绘画的时候注意物体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添画的图案是否有创意、画面是否干净、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孩子们,赶快设计吧!

  5、评价活动: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综合“颠倒世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借助“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进行颠倒前后的'比较对照。

  2、能用语言、绘画大胆表现有趣新奇的“颠倒世界”。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颠倒世界》。

  2、提问:乌鸦亚伯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看到这样一个颠倒的世界,亚伯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3、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颠倒的世界里什么事情都颠倒过来了,你知道乌鸦亚伯还看到了哪些颠倒过来的奇怪事情吗?请你把它画下来。

  4、绘画:幼儿将自己想象出的颠倒事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5、你讲我猜。幼儿互相猜测同伴绘画的意思,再听听作者自己的介绍。

  6、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颠倒世界”活动,让幼儿弯下腰看看周围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进一步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了解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幼儿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2、 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记分牌,金、银、铜牌、五角星,多媒体放映片

  重点与难点:预防措施及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幼儿参与竞赛的兴趣并交代规则

  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擂台赛和“财富大考场”的节目,今天我们也来开展一次安全知识大奖赛,好吗?(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一队,分成红、黄、蓝、绿、紫、粉红队进行比赛,问题出现后等老师说开始才能抢答,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违反规则要倒扣10分,最后看积分高低产生冠、亚、季军队,(出示金、银、铜牌)并发奖牌。

  二、 安全知识大奖赛:

  1、 认识安全标志(抢答)

  (1) 看屏幕复习巩固认识过的安全标志

  (2) 介绍两个新标志

  2、 找错游戏(抢答)

  看一段影片后抢答错误的行为,并帮其纠正

  3、 临危不乱,了解预防的措施及自救互救的方法

  提供的探讨题目有:烫伤、遇见陌生人、触电、煤气中毒、火灾、出血、玩中危险预防。

  由每队选一人来抽题目(必答题),然后把问题出现在大屏幕上,由该队小朋友来回答,可商讨,也可相互补充,答对可得分,如果答的不完整,其它队可补充,答对同样可得分。

  三、 颁奖仪式:

  1、 看积分评名次

  2、 听音乐颁奖

  活动结束:

  创建和改制安全标志,使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能看懂这些标志,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漂亮的毛衣》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毛衣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生活用品,每当孩子穿上新毛衣,就会情不自禁地向同伴炫耀,有时她们还会观察比较,发现毛衣上的花纹、图案、颜色等带来的视觉美感。

  我班孩子能剪会粘,爱动脑会思考,她们在以往的剪贴活动,拼贴图案、设计花纹时经常能用到一些对称的知识,以及规则排列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手工操作经验。基于孩子原有的能力水平,本活动旨在引导孩子通过有目的欣赏,感受毛衣上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设计特点,并能迁移经验设计毛衣。结合本人的微型课题研究,我为幼儿准备了折剪用的色纸、服饰上的亮片、己剪好的小图等多种材料,鼓励幼儿在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大胆发挥想象,设计出漂亮的毛衣。

  活动目标:

  1、欣赏毛衣,感受其图案和花纹带来的美感。

  2、看图示折剪连续纹样,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3、利用珠片等辅助材料有创意的装饰毛衣,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设计毛衣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有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毛衣若干件,从络下载毛衣图片制作成PPT。

  2、各种颜色的蜡光纸条,珠片等辅助材料,以及卡通小动物图片等。

  3、幼儿每人一件即时贴毛衣底板。

  4、剪纸图示(附一),范例若干(附二)。

  活动过程:

  一、欣赏毛衣,关注图案纹样。

  教师身穿带有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毛衣出场,看看老师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

  “教室里有这么多的毛衣,你最喜欢哪件?你觉得毛衣哪里很漂亮?“(毛衣上的图案和花纹很漂亮)

  “看看这些毛衣上哪些部位有花纹?”(胸前、袋子、领子、袖口、底边)

  “这些花纹是什么样的?一样吗?”(有的花纹一个连着一个,有的图案不一样)

  :底边、袖口处一个连着一个,连续出现的花纹叫连续纹样;单独出现的图案叫独立纹样。

  二、观察图片,丰富装饰经验。

  巩固知识,发现纹样:“老师身上的毛衣哪些地方的是独立纹样,哪些地方的有连续纹样?”

  逐一观察,PPT图片:“这些毛衣的花纹在哪里?是什么纹样?”

  三、学看图示,尝试折剪连续纹样。

  1、出示范例,观察发现

  “这件毛衣是怎么装饰的?哪里有连续纹样?哪里是独立纹样?”

  2、猜测方法,提问讨论

  “底边上连续花纹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3、魔术导入,见证奇迹

  出示长条型纸条,变出爱心纹样的花边:“这是什么?看我对折、对折、再对折后,咔嚓一剪刀,然后轻轻打开,变成了什么?”

  4、出示图样,揭示方法

  “第一步是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折了几次,是怎么折的?谁能用纸条试一试。”(将长条形的纸短边和短边对折、对折、再对折)

  ““第三步做什么?从哪边开始画?谁能看着图示来画一画这半个爱心?”(请一名幼儿到视频投影仪上操做,半个爱心像数字2的前半部分)在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注意不要将连接点剪断)

  “最后一步是什么?我们在展开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幼儿尝试,初次探索

  幼儿尝试在图是的指示下进行爱心花边的折剪。

  “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两个筐,一个是放有铅笔、剪刀和纸条的工具框,另一个是垃圾筐,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剪下的纸屑要入筐。”

  6、分享经验,交流困难

  “你成功了吗?你在操作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7、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通过比较两个孩子成功与失败的作品,发现有的孩子剪的'断点的情况。

  “请成功的幼儿说说,你是从那个边开始画的?是折痕边还是开口边?”

  “折叠的纸条一边是像门一样能打开的,我们叫它开口边,另一边是像门轴一样打不开的,我们叫它折痕边。”

  “如果画的太满,就容易剪断,上下左右要留有空隙。”

  教师:剪出连着的漂亮花边,画与剪是关键,画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隙,剪的时候要从折痕边入手,不然就会断开。

  四、继续探索,掌握折剪方法

  1、出示不同形状的折剪示范图,鼓励幼儿按图的示范进行折剪。

  “除了爱心以外,我们能折剪出更多的图案吗?”

  2、幼儿尝试,继续探索连续纹样的折剪方法。

  “请你挑选喜欢的图案,看着图示来学一学、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3、幼儿看着图示,继续探索,剪出不同图案的花边。

  五、迁移经验,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1、观察材料

  “看看材料盒中还有哪些,你可以用它们怎样打扮毛衣?领口和袖管上的花纹,可以怎样装饰呢?如果要设计有规律的连续花纹,我们可以怎样摆放?

  2、设计毛衣

  “请小朋友撕去底板上的不粘胶,把这件白毛衣装饰一下。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花纹,哪里用独立纹样装饰,哪里用连续纹样装饰。”

  教师巡视,给与不同能力的幼儿不同的建议和帮助,提醒幼儿保持桌面整洁,工具用完放回框中,最后将垃圾放入垃圾箱。

  六、幼儿相互欣赏设计的毛衣

  展示完成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介绍自己设计的毛衣的图案。

  活动反思:

  一件漂亮的毛衣,其图案的点缀、花纹的排列,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孩子是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来创造美的。本次活动从欣赏入手,让孩子通过观察,了解毛衣上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设计特点;进而通过范样的,让幼儿发现利用多种材料有规律的装饰美,利用美工区剪下的图案,装饰在胸前当独立纹样,选用不同颜色的珠片间隔排列,装饰领口和袖口处的花边,底边是用看图示剪纸的方法,制作出的连续纹样。

  但是对于怎么剪,凭借他们以往的剪纸经验是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在本次活动中重点学习的,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设计了简单的剪纸图样,孩子们发现从“折痕边”往里剪,可以剪出不同的镂空花边。在此过程中,让孩子主动去解密图示,给幼儿自主去探索方法,允许幼儿出错,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再次尝试。

  当孩子剪出镂空的连续图案时,他们的笑脸个个兴奋起来,在下一步的装饰制作中,他们发现剪下的图案还可以装饰在不同位置,将毛衣点缀的更加华美。摆上一个个独特的图案,贴上一条条连续纹样,捡起一颗颗亮晶晶的珠片,很多孩子做得入了神,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一边摆一边念叨,尽管制作花费的时间很长,但是孩子们全神贯注的摸样,好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当看到自己的毛衣展示出来时,孩子们个个自信满满,积极地介绍着,这是我制作的毛衣,中间的小花是独立花纹,下面的连续花纹是剪出来的……谁说不是呢,二十一世纪的服装设计师由此诞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看图编5以内的口头应用题。

  能用加号、减号、等号列算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加号、减号、等号。

  课件准备:“我来列算式”组图。

  纸面教具:《我会编应用题》。

  活动过程

  操作课件,鼓励幼儿看图说话,用“一共”编加法应用题。

  ——山顶游乐场开张了,熊猫奇奇约上小伙伴们一起去玩,我们也去看看吧。

  1。操作课件,鼓励幼儿说说画面内容。

  ——奇奇最先跑进游乐场,他在玩什么?接着谁来了?你能完整地描述吗?

  ——如果把图上的内容编成一道加法应用题,应该怎么说?

  小结:旋转木马上有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

  2。操作课件,引导幼儿用“一共”编加法题。

  ——山顶游乐场真好玩呀,还有谁来玩呢?请你看图说一说。

  ——你能用“一共”,把图上的内容编成一道加法题吗?

  小结:“一共”是合起来,加起来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共来表达两个部分加起来,编写加法应用题。

  操作课件,鼓励幼儿看图说话,引导幼儿用“还剩”编减法应用题。

  1。操作课件,鼓励幼儿说说画面内容。

  ——滑滑梯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完整地描述吗?

  ——如果把图上的内容编成一道减法题,应该怎么说?

  小结:滑滑梯上原来有3个小朋友,1个滑下来了,滑滑梯上还剩2个小朋友。

  2。操作课件,引导幼儿用“还剩”编减法题。

  ——小伙伴们在玩什么呢?谁不玩走了呢?请你看图说一说。

  ——你能用“还剩”,把图上的内容编成一道减法题吗?

  小结:“还剩”说明原来有的人或物品变少了、减少了。我们可以用还剩表示剩下来的`人或物品的数量,编写减法应用题。

  出示组图“我来列算式”,引导幼儿用算式表示图片内容。

  ——这些是什么符号?(运算符号)

  ——刚才我们用口编应用题的方法描述了这些图片,其实还有一个很趣的方法也可以表达图片上的内容,猜猜是什么?(数学、列算式)

  ——加号/减号/等号表示什么?(合起来/减少了/结果)

  ——请你根据图片内容,正确选择运算符号把算式补充完整吧。

  ——说说你列的算式,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小结:加号和等号用来列加法算式,表示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的结果。减号和等号用来列减法算式,表示总数减去一部分数量的结果。

  发放纸面教具《我会编应用题》,鼓励幼儿看图口编应用题并列算式表示。

  ——太阳快下山了,小伙伴们离开了游乐场,看看他们做了什么呢?

  ——请先试着把画面内容编成一道应用题,再列算式表示。

  ——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编的应用题,互相检查所列的算式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如水果、积木等,和幼儿玩口编应用题的游戏,并鼓励幼儿列算式表示。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2-19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9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9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3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8-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26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2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2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