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28 13:25:58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小金鱼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条,好吗?播放课件。

  课件内容:鱼缸里有四

  只小鱼游来游去的玩耍,换一幅场景后,一个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鱼。出示问题:现在有几条鱼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

  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

  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

  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

  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

  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

  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教学反思:

  《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这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习,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结合智障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看一看。

  情景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观看动物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5”这个数来表示?通过创设这个学生喜欢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了5这个数,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小百科:5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物体的趣味性。

  2.知道圆形物体可以转动。

  3.能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的特征。

  重、难点

  重点:知道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

  难点:能描述圆形物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车轮转转转》。

  2.圆形物品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分别放到两个筐里。

  3.方形物品一个。

  4.《找圆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滚滚玩玩,初步感知圆形。

  出示圆形物品,幼儿玩一玩,尝试滚动。

  1.指导语:看看,宿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啦?想知道吗?哇,好多好玩的玩具(出示圆形玩具)。想不想玩?好,请大家来拿玩具,试试可以怎么玩?我看谁的玩法最多。(让幼儿自由探索玩)

  2.提问: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刚才是怎么玩的?(滚着玩的)

  小结:噢,原来可以在地下滚动着玩(教师示范)。来,孩子们,试试你们的玩具,看看能不能在地下滚着玩。来,拿到手里看看能滚动吗?

  3.出示方形物品,了解方形物品和圆形物品的区别。

  指导语:快看快看,宿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玩具,谁来试一下,它能不能滚动起来?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不能滚动)刚才的玩具能滚动起来,为什么这个玩具滚不起来呢?

  小结:因为这个玩具是圆圆的,没有角,可以滚动;这个玩具是方方的,有角,不可以滚动。

  噢!孩子们听,是谁的声音?(熊妈妈的声音:快来帮帮我呀!)原来是熊妈妈呀!(出示熊妈妈图片)熊妈妈到底怎么了,我们来看看。

  二、讲述故事,感知圆形。

  1.演示课件。

  提问;车子为什么转不起来?(轮子是方形的)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有角)

  小结:轮子是方形的,有角,所以不能转动。

  师:那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帮他想想办法。咱们让熊爸爸帮着换个轮子吧!来,咱们一起喊出熊爸爸吧!“熊爸爸快快来,熊爸爸快快来,快快帮我们换轮子。”

  2.继续故事。

  小结:刚开始车轮是方形的,有角,所以转不起来。后来换成圆形轮子,圆圆的,没有角,所以就转起来了。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一开始为什么走不动,后来又为什么走动了呢?

  4.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滚动的物体?(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三、游戏“分类”,进一步感知圆形物体特征。

  指导语:熊爸爸熊妈妈邀请咱们班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好,那我们要给熊爸爸和熊妈妈准备一份礼物。现在请小朋友们从筐子里挑一件圆形的,可以滚动的玩具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来,拿着你们的礼物来宿老师这里排队了,拿出你们的圆形的、会滚动的礼物,让我看看。哇,你们好厉害,都找对了。好了,孩子们,跟客人老师再见吧!我们要出发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绿三种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小组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每个小组活动的要求进行操作。

  3、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一种颜色各占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绳若干,每根绳头拴一个木珠(如红色木珠)作为分类的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头上各系一种颜色的彩带做头发,作为分类的标记)。

  4.纸盒做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红、黄、蓝三色的小纸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指导幼儿尝试按物体的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游戏:颜色碰碰乐。

  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

  游戏3—4次,同种颜色的小朋友还可以做做鬼脸等。

  2.分组做分类练习。

  玩“穿珠”游戏。

  如:绳头拴红色木珠,这根绳上就穿红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戏。

  如:黄头发的瓶娃娃给他喂黄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戏。

  如:蓝色的纸片回蓝家。

  建议:

  1.分组活动时,幼儿可自由选择。

  2.将本活动的材料放在益智区,供幼儿操作。

  活动结束:

  1.能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衣钩、挂图或投影、能挂在衣钩上的物体、投影仪、马德堡半球实验情景、大气压的应用投影片……

  分组实验材料:水槽、纸板、水。

  学生准备材料:玻璃杯、自然实验盒(注射器、挂钩)、橡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利用大气压力原理的塑料衣钩。

  2、谈话: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塑料挂钩)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用他来挂衣服或炊具等物体)?怎么用它?(使劲按在墙壁或玻璃等比较平的物体上挂钩就会贴在上面了。

  3、演示:(1)将塑料挂钩按在黑板上或窗玻璃上,用它来挂衣服或其它物体)。(2)让小朋友们上来拉一拉,看看是否很粘。(3)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袋中的一个塑料“碗”来按在课桌上,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粘。

  4、谈话:为什么这个塑料挂钩掉不下来呢?为什么你们把塑料“碗”按在课桌上要用一定的力才能把这个“碗”拔下来呢?

  5、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塑料挂钩的秘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

  (1)讲述:为了弄清塑料挂钩的秘密,我们来做个试验。

  (2)演示实验:拿一只玻璃环装满水,将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先不要松手)

  (3)提问:松开手后,纸板会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学生发表意见后,松手)

  (4)学生分组实验。(同上)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

  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水为什么流不出来?

  是什么力量把纸板压得紧紧的?(希望学生能说出是大气压力)空气的压力是往什么方向压的?(启发学生说出是由下往上压)

  (7)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们把自然实验盒中的注射器拿出来,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口,把活塞往外拉。

  (8)汇报实验结果:能把活塞拉出来吗?拉活塞时,你有什么感觉?

  (9)讨论:

  为什么活塞拉不出来?是什么力量把活塞压得这样紧?(空气的压力)

  空气的压力是向什么方向压?(启发学生说出是自上往下压)

  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点?说明什么?

  (10)学生汇报。

  (11)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在地球周围乌黑丰一层顾厚的空气,大约有20xx~~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所以人们又把空气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板书课题。)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的压力。

  2、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讲述:刚才,用杯子、纸板做实验时,有的大气压力是由下往上的;用注射器做实验时,有的同学说大气压力是由上往下的。大气压力到底是向着哪个方向呢?为了弄清这个总是

  们再来做个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照实验1的方法,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一纸板倒过来。使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纸板会掉下来吗?

  (3)讨论: 这说明什么?

  (4)教师小结:实验说明,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也就是说,一个在空气中的物体,它的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的压力。

  (5)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空白。

  以上实验说明: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3、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之大。

  (1)出示投影片——马德堡半球实验。

  (2)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实验,发生在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当时的市长是葛利克,他是一个学者。有一天,他把德国皇帝和仪员们请来观看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拿了两个直径约360毫米的空心半球,把它们合起来,通过一个小孔把球里的空气抽去,再塞住小孔。然后在球的两边拴上绳,套上马,向两边拉。开始,每边用一匹马拉,拉不开,然后每边用二匹马拉,还拉不开……一直增加到每边八匹马,才勉强把铜球拉开。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这个实验生动的说明了大气有压力,而且压力很大。

  (6)同学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大气压力很大,为什么我们还感觉不到,不会被大气压力压扁呢?

  (7)学生汇报。

  (8)教师小结: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大气压力,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力,身体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压力,这些压力相互抵消了。

  4、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应用。

  (1)提问:现在,谁能解释按在玻璃上的这个塑料挂钩为什么掉不下来呢?臬才能使这个塑料挂钩吸得更紧一些,挂的东西更重?为什么?

  (2)讨论: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大气压力做事的例子吗?

  (3)出示大气压力的应用投影。

  (4)观察、讨论:图中是什么东西?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它们是怎样应用大气压力的?

  (5)讲解:图中几种东西的原理。

  巩固、应用

  1、讲述: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和大气压力的应用。

  2、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结论。

  机动实验:

  把两块玻璃片在水中压在一起,从水中拿出来,不许把玻璃片向前、后、左、右拉动,能把两块玻璃片拉开吗?这是怎么回事? 《大气压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区分白与黑。

  2.初步尝试按物体某一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皮毛是黑白颜色的动物图片

  构好线的牛、斑马、熊猫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斑马,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谁呀?(斑马)这只小狗长的什么样啊?

  教师:身体是白的脸是黑的真有趣,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斑马的事情呀?

  二、想想说说

  教师:猜猜斑马想干什么?

  斑马是来找朋友的,它找的朋友是要和它身体黑白颜色一样的动物

  三、找朋友

  1.教师:请你帮助斑马找朋友,好吗?

  2.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找找黑白动物

  提问:你找到了谁? 它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你们为什么帮小狗找这些好朋友呀?

  小结:原来,你们为斑马找了黑白毛皮的小动物做好朋友,它们的毛皮都是一样白的'和黑的。

  四、延伸活动

  1.教师:这里还有许多小动物,还没有穿上漂亮的的衣服,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

  2.提醒先要看清楚,这个动物穿的是什么衣服,是条纹的,还是花,好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曲《瑶族舞曲》,知道舞曲的名称,熟悉舞曲。

  2、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音乐形象。

  3、能找出乐曲的节奏型。

  二、活动准备

  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朗诵磁带《瑶族舞曲》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教师可以向幼儿交代,我们今天来听一首钢琴曲《瑶族舞曲》(教师弹奏乐曲)。

  2、提问:小朋友,你刚才叫什么名字?好听吗?从而引起幼儿再欣赏的兴趣,教师可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教师弹奏乐曲)。听完乐曲,让幼儿谈感受(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在跳舞……)

  3、对幼儿的想象加以,鼓励幼儿边听边想,同时可以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边看图片变听音乐,这次可要求幼儿听听音乐的'速度是否有变化(有快有慢)。

  4、组织幼儿分段分段欣赏。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的。在想象: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组织幼儿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再想象: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5、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生活多美好。

  6、最后,可放录音(配乐朗诵的录音),教师可自编一段瑶族舞蹈。把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有机地揉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美。

  (二)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3、最后可再完整地欣赏乐曲,并配有图片、舞蹈、语言,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美。

  (三)引导幼儿不断地欣赏乐曲找出他的节奏。

  1、可让幼儿听第一段音乐,找出它的节奏型。可以两手分开弹,重点引导幼儿听左手的音乐X—XX X—XX并可以启发幼儿想象这声音好像是什么乐器的演奏(长鼓),同时让幼儿拍手跟音乐打节奏。

  2、用同样的方法,听第二段乐曲打节奏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找出两种节奏型XXXX XX X或X X XX X,均可以,知要能反映欢乐的场面。并让幼儿拍手跟着音乐打节奏。

  3、最后完整地欣赏乐曲,让幼儿选择乐器打节奏,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配上节奏,同时教师可以一边跳舞,也可以让部分幼儿跟随老师舞蹈(鼓励幼儿人人参与)

  四、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车辆的名称、简单特征和用途以及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能大胆地说己喜欢的车和乘坐车时的感受。

  3、通过歌表演”三轮车“感受歌曲的幽默和滑稽。

  活动准备:

  1、大客车、警车、救护车、小轿车等各种车的图片。

  2、孩子们已学习了歌表演“三轮车”、儿歌“马路上的车”。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了解车辆的名称、简单特征和用途。

  通过念儿歌和观察图片的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车辆的名称、简单特征和用途。

  二、找找自己喜欢的车。

  1、引导幼儿表达自己认识的汽车。

  2、把幼儿喜欢的.车贴在黑板上,大家数一数每种车辆各有多少辆。

  3、说说车的用途。

  三、歌表演“三轮车”。

  通过歌表演“三轮车”,让幼儿感受歌曲的幽默和滑稽。

  四、活动延伸。

  1、在区域活动中可继续让幼儿观察各种车辆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车辆的了解。

  2、在装扮活动中增设公共汽车的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各部分的兴趣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愿望。

  2、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对韵律活动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基础上中感知韵律活动的旋律、节奏和动作特点,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

  4、认识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准备:琴一架,录音机,歌曲的伴奏磁带,字卡“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分析:

  《头发、肩膀、膝盖、脚》是由英国儿歌《伦敦大桥》改编而成,这首歌曲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直接描述动作过程,具有直观、形象性,适合小班幼儿的接受水平。为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让幼儿在快乐中感知和学习,在本次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幼儿从最感兴趣的动作开始,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身体各部分的作用、特征,学习新歌的语言节奏、熟悉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进一步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在认知身体各部分的基础上,边唱边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爬”,引导在互动中认识、熟悉韵律活动中涉及到的身体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和特征,并进行随机识字:“头发”“肩膀”“膝盖”“脚”。

  1、头发:摸摸有什么感觉?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有多少根头发?还见过什么颜色的头发?出示字卡“头发”,随机识字。

  2:肩膀:肩膀有什么用?随机识字“肩膀”。

  3:膝盖:摸一摸膝盖在哪?膝盖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随机识字“膝盖”。

  4:脚:小脚能干什么?随机识字“脚”。

  5:继续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知:眼睛、耳朵、鼻子、嘴。

  二、游戏我来说你来做”,在乐趣中渗透歌曲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活动的动作顺序。

  1、教师说歌曲的语言节奏,幼儿按节奏和韵律活动的动作顺序做动作。

  2、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

  三、交待歌曲的名称《头发、肩膀、膝盖、脚》,引导幼儿在模仿和练习中,能较有感情地边唱边做出相应的动作,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1、教师有感情、口齿清楚地范唱。

  2、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

  3、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进行表演。

  四、小结

  幼儿活动情况,教育幼儿注意保护身体的各部分,欣赏欢快活泼的律动,进一步激发探索的欲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名称:红红的小东西(语言)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理解词汇:蹦蹦跳跳。

  活动准备:

  电脑动画

  活动过程:

  1、出示红红的小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⑴、老师在马路上捡到一件东西,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2、初步欣赏故事。

  ⑴、提问: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它在路上遇到了谁?它以为自己是谁?

  3、再次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⑴看动画片再听故事。

  ⑵引导讨论:一路上红红的东西走啊走啊,都遇到了谁?他们都把红红的东西当成了什么?

  4、经验分享。

  ⑴这个小东西真有趣啊!一路上遇到了许多事情,闹了不少笑话,小白鼠以为它是一颗红樱桃,它又想做小兔的第三只眼睛,还以为自己是小红灯,后来才知道自己是小猫衣服上掉下来的一颗纽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稚趣。

  2、在活动中,幼儿发展对语言的倾听、理解能力。

  3、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逐步养成愿意承担责任的良好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小兔波力品格养成绘本:我不是故意的》PPT。

  2、小兔波力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利用小兔波力的图片,导入活动。

  师:宝宝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好朋友来到我们班,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教师(出示小兔波力的图片):看,这是谁?

  师:大家好!我是小兔波力。今天,我做了一些事,惹得哥哥、弟弟妹妹和妈妈都不高兴。我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他们不应该责怪我。

  师:宝宝们,你们觉得波力干了一些什么事,惹得大家都不高兴呢?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阅读绘本,利用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⑴讲述故事至"就用最快的速度跑开了。"教师提问:

  ①波力干了什么事?它是故意的吗?

  ②娜娜高兴吗?为什么波力不是故意的,娜娜还是生气得尖叫呢?

  ③波力见娜娜生气了,它是怎么做的'呢?

  ⑵继续讲述故事至"他赶紧跑到森林里藏起来。"教师提问:

  ①波力干了什么事?

  ②马尼高兴吗?从哪看出来它很生气?

  ③波力道歉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⑶继续讲述故事至"在哥哥抓住他之前逃走了。"教师提问:为什么哥哥要抓住波力呢?

  ⑷讲述故事至"娜娜气呼呼地说。"教师提问:妈妈会怎样评价波力呢?

  ⑸讲述故事至"还得跟我去摘蓝莓!"教师提问:

  ①妈妈和波力亲亲了吗?为什么没有呢?

  ②大家要求波力怎么做,才会原谅它呢?

  ③波力会照做吗?

  ⑹继续讲述故事至最后。

  教师提问:

  ①爸爸回来的时候,波力在干什么?

  ②最后,妈妈、娜娜、马尼和马克都怎么样呢?为什么它们都笑了呢?

  ③妈妈和波力亲亲了吗?为什么这次亲亲了呢?

  3、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养成愿意承担责任的良好生活习惯。

  ⑴小结故事,告诫幼儿成为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教师提问:

  ①宝宝们,波力把兄弟姐妹的玩具弄坏了,是不小心的,还是故意的呢?

  ②它是不小心弄坏的,那为什么大家都很生气呢?

  ③后来它怎么做,大家才不生气了呢?

  教师小结:

  虽然不小心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可是坏了就是坏了,别人会很伤心。我们应该向他们赔礼道歉,主动想办法来修好坏的东西,做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好孩子。

  ⑵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内省,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教师提问:宝宝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像波力一样,做错事呢?做错了事,你们有没有道歉呢?有没有改正错误,主动承担责任呢?

  ②幼儿自由讨论。

  ③教师请若干幼儿上前大胆、详尽地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