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2-09-26 09:11:46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7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核桃的种类及特征。

  2.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打开核桃。

  3.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注意安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各种种类的核桃若干、各种工具若干、餐盘4个、筐子4个、大筐16个、小背包16个

  活动过程:

  1.认识核桃,了解核桃的种类及特征

  ——给每位幼儿提供4种核桃:“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叫什么?”

  ——出示大组记录表,幼儿说教师记录

  ——说一说你看到的宝贝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有没有吃过这几种核桃仁呢?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引导幼儿用手打开纸皮核桃

  2.幼儿尝试利用工具打开核桃

  ——没有打开的核桃怎么办呢?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种工具,请你去试一试,看几种工具能把核桃打开。

  ——出示记录表,请幼儿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上。

  ——教师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把打开的核桃仁放在中间的餐盘里,核桃壳放在中间的塑料筐中。

  ——记录好的幼儿可以尝一尝核桃。

  3.幼儿讲述实验结果,教师进行大组记录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统计并做大组记录。

  延伸活动:

  ——刚刚我们尝了尝我们打开的核桃,你们知道多吃核桃仁有些什么作用吗?

  ——那你们知道核桃壳有些什么作用吗?请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答案,明天来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将自己的大胆想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产生向往太空,向往月球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深色星空背景图,准备粘贴用的大月亮一个。

  2、油画棒、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月亮像什么。

  二、教师将大月亮粘贴到背景图上,引出故事。晚上,月亮爬过树梢,出现在天空上,小动物们看到了月亮,大家议论起来。

  讲述小猫、小狗、小猪等动物对月亮的想像,讲述时尽量放慢速度,给予幼儿充分想像的时间。

  说完小羊的想法后,教师停止讲述,请幼儿来想像: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做的呢?

  在幼儿各抒己见后,教师告诉幼儿小兔的想法:小兔的想法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小兔希望月亮还是月亮,他要坐飞船到月亮上拜访他的兔子兄弟!

  二、画画奇特的月亮。

  如果我们坐着飞船到月亮上去,你希望月亮上有什么?

  请先在白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里会有些什么呢?大胆地把它画出来吧!

  幼儿想像月亮上的奇特事物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请把自己画的讲给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3、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4的分合的概念。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份、幼儿画册三(23)、有趣的数学(5)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做碰球游戏,复习4以内的组成

  1.教师交代碰球游戏规则: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数字宝宝4来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4。比如我说:"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说:"你的1球碰3球"。

  2.组织幼儿练习。3.和幼儿正式玩碰球游戏。

  二、带幼儿学习4以内的加法,认识"+、="1.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根据应用题引导幼儿列算式。

  (1)幼儿园里来了一个西藏小朋友,后来又来了两个新疆小朋友,现在一共来了几个好朋友?

  (2)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等幼儿回答后,播放"+、="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

  (3)小结:"+"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合在一起念就是: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

  (4)带幼儿学念算式:1+2=32.

  继续出示课件,带幼儿练习4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

  (1)妈妈买了1个青苹果,又买了1个红苹果,她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这个算式该怎么列?(1+1=2)

  (2)水果店里进了1个梨,后来又进了3个梨,水果店一共进了几个梨呢?(1+3=4)

  (3)明明先买了2朵花,后来又买了2朵,现在他有几朵花?(2+2=4)

  三、带幼儿学习4以内的减法

  1.教师边出示课件,边带幼儿认识减法

  (1)花园里有4个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几个小朋友在跳舞呢?

  (2)师:剩下2,这个数字是怎么来得呢?

  (3)出示"-",带幼儿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

  2.教师带幼儿练习4以内其他减法算式。

  (1)花园里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还剩下几只?(4-1=3)

  (2)体育室里有4只篮球,借走了3只,还有几只?(4-3=1)

  3.请幼儿尝试根据算式编简单地应用题。

  (1)3+1=4(2)2-1=1

  四、组织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简单介绍作业。

  2.指导幼儿做练习。

  3.带幼儿检查作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彩虹的尽头》是一本经典儿童绘本,是一个寓意很深的故事,绘本意境优美,蕴含着感染人、影响人的情感价值:以獾和狐狸寻宝为主线,逐渐展开故事情节。什么是宝贝?在储备冬粮的松鼠来看,一堆橡果就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宝贝,在幸福的鸭妈妈看来,鸭宝宝就是胜过世界上任何东西的宝贝,而在阅历丰富的兔子爷爷看来,最令他陶醉的宝贝当然莫过于对往事的回忆了。

  通过在寻宝途中与遇到的三个动物之间的对话,獾和狐狸悟出“宝贝”的真正涵义:宝贝不仅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宝贝还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寻宝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上的升华。大班幼儿对“宝贝”已有了朦胧的概念,他们认为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物品就是“宝贝”,“宝贝”大都是物质方面的,对于“宝贝”更深层次的涵义并不理解。大班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更强了,又善于思考,正好借助《彩虹的.尽头》这个绘本 ,结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原则,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宝贝”的涵义有更深的理解,同时,绘本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将对大班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活动目标

  1.愿意欣赏绘本故事《彩虹的尽头》,感受爱的情感。

  2.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中,领悟“宝贝”的真正的涵义。

  3.能大胆讲述故事内容,乐于表达对“宝贝”的想法。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领悟“宝贝”的真正的涵义。

  活动难点:能大胆讲述故事内容,乐于表达对“宝贝”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动物獾和狐狸,了解松鼠爱吃的食物。

  2.物质准备:课件、孩子们自己带的宝贝。

  活动过程

  1.“寻宝栏目”——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寻宝》节目组来到大二班,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宝贝吧!(播放视频)。

  (2)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宝贝?它们都是什么?(中国的历史文物宝贝)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宝贝呀?

  2.“宝贝分享”——介绍宝贝

  (1)师:瞧!桌子上都是大家带来的宝贝,下面咱们通过抽奖的方式,请幸运的小朋友众来绍一下自己的宝贝,好吗?

  (2)师:你的宝贝是什么?

  (3)师总结:有的小朋友的宝贝是玩具,有的小朋友宝贝是自己作品,还有的小朋友宝贝是生活用品,看来咱们的宝贝是多种多样的。

  3. 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介绍主要人物。

  (课件呈现“一扇门”)师:听!什么声音?(门铃声)有人来参加咱们栏目活动了,大家欢迎吗?师:会是谁呢?(课件呈现;獾和狐狸)。师:獾和狐狸一起来参加我们的寻宝节目了!

  ①在獾和狐狸“寻宝”过程中,领悟“宝贝”的真正的涵义。

  (2)你们觉得獾和狐狸的宝贝是什么?咱们听听它们的寻宝之旅吧!

  (3)讲述故事的前三页:

  (第一张绘图)音乐响起,师读题《彩虹的尽头》。獾和狐狸是好朋友,他们总是在一起玩、一起打闹!

  (第二张绘图)有一天雨后,天空出现了一道明亮的彩虹!狐狸问獾:“嘿!好朋友你说,彩虹的尽头是什么”?獾说:“是宝贝”!狐狸又问:“那什么是宝贝”?獾说:嗯,它有是可能是金的、或者银的、或者是宝石(点击课件),总之让人变得富有的东西“!狐狸说:“那咱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吧!”——好不好!

  (第三张绘图)于是獾和狐狸开始了他们的寻宝之旅!(拖动图片向前)它俩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这一路上它们会遇到谁?会不会找到宝贝呢?

  (4)讲述故事的第四页:

  ②能大胆讲述故事内容,乐于表达对“宝贝”的想法。

  ◆师:你猜第一个遇到了谁?獾和狐狸找到宝贝了吗?

  ◆师:(采用白板局部显示功能,教师边托聚光灯边讲述)咦?獾和狐狸在什么地方?(停顿)遇到了谁?(停顿)它的宝贝是什么呢?(图片全显)师问:谁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说一遍?

  (生:獾和狐狸在大森林里遇到了松鼠,她最爱吃的是松果)(师:说得真完整,鼓掌!)

  ◆师:为什么松果是松鼠的宝贝吗?(爱吃的食物是它的宝贝)

  ◆师:看来松果不是獾和狐狸心目中所想的宝贝,于是他俩继续寻宝。(獾吃蚯蚓、昆虫;狐狸吃鱼虾蟹、鼠类、鸟类)

  (1)讲述故事的第五页:

  ◆师:(出示课件)这一次獾和狐狸在什么地方?遇到了谁?它的宝贝是什么?)看看谁能把这句话说完整?

  (生:獾和狐狸在草丛里遇到了鸭妈妈和鸭宝宝,鸭妈妈的宝贝是鸭宝宝。)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小鸭是鸭妈妈的宝贝?(重点指导细节:搂抱、学本领,有血缘关系)

  ◆师:你是谁的宝贝?来,我们来连线,看你们说得对不对?(西沃同屏连线自己的爸爸妈妈,原来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亲人是宝贝)

  ◆师:看来小鸭子也不是獾和狐狸的宝贝,于是它俩继续寻找宝贝。

  (2)讲述故事的第六、七页:

  ◆师:(运用白板隐藏功能,拖拉图片讲述)这次他们在什么地方遇见了

  ◆师讲述(点击下一张图片,音乐):他们问兔爷爷您的宝贝是什么?兔爷爷拍着脑门说:我的宝贝是回忆!嗯?回忆,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回忆?(回想过去、以前发生的人或事)

  ◆师:谁能说说你的回忆,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总结,音乐):回忆有可能是我们去过的地方,有可能是我们爱过的朋友,还有可能是你做过的事,美好的回忆可以是宝贝。两个好朋友告别了兔爷爷继续前行。

  (3)讲述故事的第八页:

  ◆师:(出示课件)突然,天下起了大雨,两个好朋友不得不躲在树洞里,他们特别伤心、特别难过,因为彩虹消失了,他们也没有找到宝贝。这时他俩开始回忆:这一路上都遇见了谁?(点击图片)他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呢?

  . 5.完整欣赏绘本,感受爱的情感。

  ◆师:与小朋友讨论,说一说獾和狐狸这一路寻宝的经历?

  ◆师:请小朋友完整讲述故事。

  ◆师:于是狐狸看看獾,獾看看狐狸(点击课件),它们又唱又跳,相互拥抱,此刻就感到无比的快乐、开心、兴奋,它们说我们找到了,宝贝找到了,你们知道是谁吗?

  ◆师:(总结)獾和狐狸在自己回忆经历里找到了宝贝,彼此(朋友)是它们的宝贝。

  (1)(点击课件)“雨停了,彩虹出来了,可是两个好朋友依旧没有发现,因为它们已找到对方就是自己的宝贝!

  (2)完整欣赏一遍绘本故事《彩虹的尽头》

  ◆师:小朋友獾和狐狸的寻宝之旅结束了,大家还想美美地、完整地听一遍吗?(播看绘本故事)

  ◆师:请小朋友边听边想:在幼儿园里有像獾和狐狸一样的宝贝吗?小朋友你找到了自己的宝贝了吗?如果她在这你赶快去他抱一抱,和好朋友说一说你们的贴心话、知心话!

  5.总结

  师:今天咱们大(2)班的每个人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宝贝,还获得了宝贝对自己的爱和肯定!希望大家回班之后再去找找更多的宝贝!老师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能珍惜和爱自己像宝贝一样的朋友和亲人!好吗?好的,小朋友再见!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6.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收集生活中点滴的图片,在相互说一说,谈一谈自己的宝贝,体会朋友和家人之间爱的情感。

  活动总结

  我执教的《彩虹的尽头》这个绘本语言阅读活动,我始终围绕活动重难点,并借助自己自制带有图文、动画flash、声音特效、信息同屏功能等丰富设计的PPT演示文稿来辅助我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我设计的PPT在活动中帮助幼儿更直观理解了故事内容,同时借助有趣的PPT也更加激发了幼儿活动的激情。

  flash动画故事图文穿整个活动,同时,也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在第一次出示遮罩图片的时候,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更加突出故事发展的趣味与神秘,让幼儿有继续探索的欲望。整节活动通过PPT的线索一点点的推进,孩子们从一个个小动物的故事情节和对话中知道了它们的“宝贝”。最后孩子们知道宝贝不仅仅是一些使人富有起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宝贝还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通过初步了解了“宝贝”广泛涵义之后,通过让幼儿连线自己的父母,采访周围教师,组织幼儿分享交流:“妈妈的宝贝是什么?”、“老师的宝贝是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宝贝”的广泛涵义,接着,通过采访孩子自己,“说说自己的宝贝是什么?”由此,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从对“宝贝”物质层面的理解逐渐升华到对“宝贝”精神层面的理解。以此来了解幼儿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并移情到幼儿的生活中去!

  在整个绘本教学活动中,我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不断让幼儿在质疑、猜想、跳一跳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学习的渴望,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做到想说、敢说、会说、乐说,并在说的过程中获得文学阅读能力,让阅读走进幼儿的心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

  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目标

  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_ 儿童网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控腿动作,提高幼儿腿部控制能力。

  2、能大胆尝试,创造性的表现飞行的各种动作。

  3、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能坚持控腿。

  难点:自由想象表现飞行。

  活动准备 1、椅子人手一张。

  2、神六飞天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飞行员锻炼身体(热身运动)

  1、教师:“你们知道飞行员有什么本领?”“中国第一个飞上天的宇航员是谁?”(出示图片)

  2、教师:“你们想做飞行员,开着飞机上蓝天吗?身体棒棒的人才可以做飞行员的,让我们一起来先来锻炼一下吧。”

  3、原地从上到下活动头、手、腰、脚等部位。

  4、游戏“开飞机”:高高飞、低低飞、侧身飞、慢慢飞、快快飞等。

  二、探索在椅子上做飞行动作

  1、第一次尝试:在椅子上做飞行动作。

  2、第二次尝试(提高要求):在椅子上两腿离地且不碰到椅子做飞行动作。

  ①幼儿探索,教师督促并启发幼儿做两腿既不碰到地面也不碰到椅子的飞行动作。

  ②交流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腿伸直开的飞机神气还是两腿弯曲的飞机神气?

  3、第三次尝试(再次提高要求):学习控腿(两腿伸直,绷脚尖)做飞行动作。

  四、游戏:“开飞机”

  1、介绍:玩法:飞行员站在椅子上做准备动作,听到指挥官说“起飞”后跳下椅子四处飞行。飞过高山(从斜坡上跳下),飞进树林(绕椅子飞),飞进迷雾(原地旋转),准备发射(在椅子上做控腿飞行动作)。

  2、游戏2——3次。可根据幼儿情况增加控腿时间。

  五、放松谈话活动:

  教师:“我们也要好好学本领,长大了也当个小小飞行员。”(幼儿搬椅子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6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大班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模板12-1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12-19

幼儿园大班拼音a教案12-19

幼儿园大班的加法教案12-19

幼儿园大班珠算教案12-20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