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2-08-01 10:14:23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鱿鱼,知道鱿鱼的外形特征。

  2. 观察解剖鱿鱼,了解鱿鱼的表面和内部各器官的名称。

  趣味练习

  活动概要

  - 解剖鱿鱼后,了解鱿鱼的表面和内部各器官的名称。

  准备活动

  -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解剖鱿鱼(鱿鱼的内部都有什么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 观看动画片【解剖鱿鱼】,了解鱿鱼的表面和内部的样子。

  - 说到鱿鱼你最先会想到什么呢?

  - 鱿鱼长什么样子?

  - 鱿鱼有骨头吗?

  - 鱿鱼的身体里有什么呢?

  【展开】

  2. 观看视频【解剖鱿鱼】,说一说实验目标,实验备品以及实验顺序。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比较观察鱿鱼表面和内部的样子。

  - 看一看实验顺序。

  1)把鱿鱼洗干净。

  2)分别用眼睛和手观察鱿鱼。

  3)把鱿鱼切开观察内部。

  【活动1:观察鱿鱼的表面。】

  3. 用五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鱿鱼。

  - 用手摸一摸鱿鱼,有什么感觉?

  - 头和身体都在哪里?

  - 眼镜和嘴又在哪里呢?

  【活动2:观察鱿鱼的内部。】

  4. 把鱿鱼切开观察它的内部。

  - 鱿鱼的内部有什么?

  - 墨囊长什么样子?

  - 墨囊有什么用?

  - 它的腮在哪儿?长什么样子?

  - 生殖巢在哪?长什么样子?

  【结束】

  5.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解剖鱿鱼(观察鱿鱼)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 注意切鱿鱼的时候不要破坏内脏。

  - 了解并说说鱿鱼和章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我们生活周边有没有和鱿鱼类似的吸盘举例说明。

  活动评价

  - 对解剖鱿鱼积极的程度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鱿鱼的全身又细又滑,可以在水里滑着游泳。鱿鱼游泳的时候全身会吸满水变得鼓鼓的,然后在离眼睛很近的一个喷射孔里把这些水排出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气的球跳得高、没气的球跳不起来。

  2、通过玩球、拍球活动、体会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皮球人手一个(瘪球一个)2、手动充气工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出示一个有气的皮球和一个瘪气的皮球,教师分别拍着两个球,请幼儿数拍球的个数。

  幼儿讨论:哪一个球拍的多,为什么?

  2、学习新内容

  (1)出示瘪气的球这个皮球为什么拍不起来呢?(因为它没气了)

  (2)认识充气工具,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体。

  让幼儿认识这是给皮球充气的,并在幼儿的表面皮肤(脸上、手上)打气,让幼儿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

  3、学习手动充气的方法。

  (1)教师:我们来给皮球充气吧,气要从哪里才能进去呢?

  我们来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气孔在哪里。

  (2)教师和个别幼儿用手动充气工具给皮球充气,让幼儿幼儿观察皮球渐渐鼓起来的过程。

  4、幼儿玩球

  (1)教师:现在充满气的皮球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现在的有气,能跳起来;刚才的没气球跳不起来。)

  (2)教师:现在皮球有气了,可是皮球宝宝跳得很低,谁有办法能让皮球宝宝跳得高一点?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得出结论:气的多少与球的弹跳高度有关,气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5、拍球比赛

  幼儿人手一个皮球,根据老师的口令,高皮球,低皮球,快拍球,慢皮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表达自己与同伴互助友爱的情感。

  2、培养幼儿积极处理与教师、与同伴离别之情的能力。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互相帮助、欢笑快乐游戏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在优美抒情的乐曲中和老师一起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1、教师谈话进入主题,萌发幼儿的惜别之情:你们即将上小学,要离开每天朝

  夕相处 夕相处的小伙伴,你们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家是不是有许多祝福的

  话要告 话要告诉老师或好朋友呀?请小朋友想想要对好朋友说些什么?

  2、2、请幼儿观看录像,看后结伴讨论、欣赏歌曲“记住你,记住我”,让幼儿记

  住在幼 住在幼儿园的每一天,记住自己的小伙伴,记住幼儿园的美好日子。

  3、完整跟琴、录音学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表达小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

  5、集体演唱并录音,然后放给小朋友听。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沙漠,扩大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

  2、认识沙漠里的骆驼,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有关沙漠自然风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画面,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

  (1)教师:画面上有什么?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骆驼的身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3)教师:骆驼喜欢吃什么?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

  (4)教师:骆驼有什么用途?

  (5)教师小结:骆驼生活在沙漠里,骆驼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体里的水分散失,还可以白天防晒,晚上保暖。骆驼底眼睛会产生许多眼泪,让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长长的睫毛,可以阻挡沙子跑进去。骆驼的鼻孔可以闭合,这样可以防风沙。骆驼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进去。骆驼的身上有驼峰。可以分为单驼峰和双驼峰。驼峰可以储藏营养。

  骆驼的脚底有宽宽厚厚的肉垫,不怕热热的沙子,也不会陷进软软的沙子里。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你见过沙漠吗?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3)教师: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沙化?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介绍沙漠的录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动植物。

  没有条件的,可组织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谈,教师可寻找相应的书籍和图片,向幼儿介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观察画面,说说:沙漠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

  (2)请你用连线的方法帮骆驼走出沙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感知废旧物的妙用,知道要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会拼、拆纸盒,初步建立形与体的双向联想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难点:由平面纸张制作立体纸盒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基本掌握它们的特征

  物质准备:各种废旧纸盒(长方体、正方体);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和旧挂历纸、笔、剪刀、回形针、双面胶、浆糊、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以“纸盒厂需要一批纸盒急用,请小朋友帮忙制作”引出课题。

  二、感知立方体

  请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旧纸盒,提问:

  1.你带来的纸盒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2.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怎么样的

  幼儿边观察,边自由交流。建议幼儿每数一个面标上一个数字(从“1”开始按顺序标数字),标上数字后,观察有几个面,每个面是怎样的。

  三、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1.拆纸盒

  师:“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看纸盒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拆纸盒,互相交流纸盒拆后的样子。

  2.纸盒还原

  请幼儿把纸盒还原,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把纸盒变回原来的样子吗”请个别幼儿演示,大家反复练习。

  讨论:“平面的纸是怎样变成纸盒的”

  3.了解粘合面的作用

  师:“大家找一找,刚才写的数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数字的面以外,还有其他面吗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有什么用”(重合、粘贴、封口)

  四、尝试做纸盒

  1.教师示范用旧挂历纸做纸盒。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

  3.请幼儿把做好的纸盒送到“纸盒厂”。

  延伸活动

  把有关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在自选活动中继续操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无论从目标的'制定、教学具的选择还是过程的组织都体现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环境教育特点。首先,废旧纸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也是较多的废弃品,幼儿平常只是看或用纸盒子而没有去动手做过纸盒子。让幼儿拼拆旧纸盒,既能让幼儿较直观形象地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而且能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废品可以用、可以玩、可以为我们服务。因此,用纸盒子进行教学能取得一举两得的作用。其次,用旧挂历做纸盒子,既美观、不易破碎,又节约了纸张。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所用的旧纸盒、旧挂历都是幼儿从家里收集来的,这些本来都是扔在垃圾堆里的废弃物,现在发挥了这么大的用处,因而活动中孩子们玩得很专注。整个活动提供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满足了大班幼儿喜欢交流的特点,在拆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巩固了知识,做纸盒再一次满足了幼儿的动手欲望,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优美和脏乱环境的不同,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并设计环保标志。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交流。

  3、教育幼儿从我做起,注意保护环境,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周围环境情况有大致了解,有设计标志的经验。

  2、大图片两幅,小图片若干。

  3、勾线笔、红蜡笔、白纸每人一份。

  4、展示板两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由小猫的家园引出课题。

  1、师:前段时间小猫请我去它家做客,它怕我不认识,还寄来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的家是怎样的?(出示美丽家园图)。引导幼儿讲述。

  2、师:啊!原来它的家这么漂亮啊!可惜前段时间因为我太忙了,没去成,那今天我们一起去它家做客,好吗?

  3、带领幼儿去小猫家做客。(出示被污染的家园图)引导幼儿讲述所看到的景象。

  二、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图片,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类,感受优美与脏乱环境的不同。

  1、师:环境污染给小猫带来了很大痛苦,在我们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情况,今天老师也准备了许多图片,请你

  们看一看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相互讨论并请幼儿讲述。

  老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主动、积极地与同伴交流图片

  内容及自己的见解,能力弱的幼儿也能积极参与,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发表自己的想法。

  3、请个别幼儿到集体中讲述,与大家一起分享。

  重点要求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并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环境的危害和原因。

  4、请幼儿将优美和脏乱的环境图片进行分类。

  5、师:你们喜欢怎样的环境呢?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想法。

  三、鼓励幼儿从自己的行为做起,提出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并设计环保标志。

  1、组织幼儿讨论:

  (1)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漂亮呢?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2)怎样使更多人知道要保护环境呢?

  2、老师小结。

  3、幼儿设计标志、相互交流。老师巡回观察,倾听、指导。

  4、结束:将幼儿设计的标志,布置到我们的幼儿园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6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模板12-14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02-02

幼儿园大班教案《值日》12-26

幼儿园大班教案《蚯蚓》12-26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3-05

幼儿园大班教案《梦》03-18

幼儿园大班教案《排序》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