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

时间:2022-06-18 08:26:56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的礼仪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进餐礼仪,知道要文明进餐。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口杯若干,水果拼盘,盘子若千等。

  【活动建议】

  1、创设进餐情境:教室正前方摆放2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若干已倒好的饮料,和人数一样多的小盘子、水果拼盘、牙签。请几个幼儿分别到桌前坐好,让他们进餐,并请幼儿观察他们进餐的情境。

  请幼儿分组讨论:他们进餐时是怎样的,谁做得对做得好?

  2、教师请幼儿回忆以前在教室进餐时,小朋友进餐情况怎样?而现在到餐厅,你们的进餐情况又是怎样的?你们要怎样做呢?

  幼儿举手回答,以前在教室进餐空间小,老师听到哪个小朋友讲话,就请他(她)不要讲话,我们就静下来,从来没有声讲话或吵闹的现象。而现在餐厅里人很多,也很吵。你们以后要怎么做呢?

  幼儿总结:

  我们以后,吃饭不掉饭粒,进餐时不能声讲话,因为吃饭讲话不卫生,小朋友吃饭要安静,慊得尊重别人,对别人要有礼貌,吃好饭后,安静等小朋友,不能下座位乱走动等。

  教师小结:

  小朋友说得都对,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文明进餐,老师想只要小朋友们都能管好自己的小嘴巴,安安静静地吃饭,别班的小朋友也能跟着安静下来,对吧!以后就要看小朋友们的表现了。

  游戏:文明进餐,把幼儿分组,模拟进餐情境,其他幼儿当观众,看进餐的幼儿能否做到文明进餐。教师和幼儿一起对游戏进行评价。

  结束:幼儿小鸟般飞出教室。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懂得进餐礼仪,知道要文明进餐;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活动中要通过观看孩子们创设的进餐情境表。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进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如进餐时不讲话,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离开餐桌。正确使用餐具,爱护卫生,进餐时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洁,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时进行漱口和擦嘴。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虽然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征,但是在材料的准备上,还不够充分,不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提示。

  一个成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精心的设计与考虑。总之,我们教师平时要多善于观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儿,时刻做一个有心人。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2

  活动名称:

  欣赏(在图书馆)

  活动目标:

  1、知道在图书馆看书的礼仪要求。

  2、培养幼儿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

  核心要素:

  阅览室应安静看书时动作轻书小弟要爱护看完后送原处。

  活动准备:

  教师熟悉故事《依依在阅览室》。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有谁去图书馆看过书”?

  2、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家都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做的?

  (二)关键步骤

  1、请幼儿听故事《依依在阅览室》。

  2、提问: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情?依依在阅览室是怎样做的?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

  3、请幼儿复述故事。

  (三)与幼儿讨论

  1、我们应该学习依依的哪些做法?

  2、教师总结:在图书馆或者阅览室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3、如果你跟随爸爸、妈妈到图书馆,你会怎样做?

  活动延伸:

  复述故事《依依在阅览室》。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3

  活动名称

  我会排队

  教材分析: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每个孩子的礼仪开始

  儿童的可塑性强,礼仪从小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排队”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中需培养的基本内容,幼儿进教室、去餐厅、去做操、户外活动都需排队,幼儿排队等候并做到不吵闹、不拥挤是良好习惯之一,也是礼仪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当今社会,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交电话费时吵吵嚷嚷,上车时你推我挤,买饭时会因为先来后到而厮打起来…孩子们生活在这个大社会里,耳濡目染,会受到影响。我班幼儿聪明、活泼,模仿性强,有时会在排队时出现推搡、拥挤甚至吵闹等现象,而且由于年龄小,随他性强,自律性差,排队等候意识不强,所以我安排了此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电影”《我会排队》、讨论影片中小动物们行为的对与错、对照自己想一想,从而明白排队等候的重要性,并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排队等候,教会幼儿礼仪,使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优雅地过一生。

  活动重点

  学会排队等候。

  活动难点

  在排队时做到不吵闹、不拥挤、不插队。

  活动目标

  1、学会排队等候。

  2、不吵闹、不拥挤、不插队。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若干,录音机,磁带,停车场标志,点钞纸,地垫。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课件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

  1、动画片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2、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

  3、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

  二、幼儿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1、幼儿回答问题:动画片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讨论:

  (1)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

  (2)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针对三个问题,在适当的时间再次播放课件的相应段落,引导幼儿,巩固记忆)

  三、幼儿模仿买球,强化礼仪教育

  四、游戏:给大象伯伯送球

  游戏玩法:

  事先将球摆放成四组,幼儿自由选择去哪一组拿球及球的颜色,但拿球时须排队,然后去停车场标志前排队等车,上车,开车离开。

  游戏规则:先来排在前,后来排在后,不拥挤,不吵闹。

  延伸活动:

  在幼儿生活中排队时,带领幼儿边走边唱歌;在区域活动时,开展“小小自助餐”,在“好孩子书屋”中投放故事图片。让孩子在平时和区域活动中自由、自主地去进行实践,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4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打扰别人做事不好,但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会礼貌打扰。

  准备:

  情境表演三个。

  活动与指导:

  1.教师介绍情节发生的背景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内容:自从上次,小猴挨了妈妈的批评,又得到小朋友的帮助,礼貌多了,可是他又碰到了新问题,这回他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出主意。

  2.观看情境一:猴妈和兔妈正在谈话。这时电话响了,小猴接听后知道是找妈妈的,怎么办呢?妈妈说不让打扰她,该不该传电话呢?

  讨论:

  (1)是否该打扰大人谈话?

  (2)怎样打扰有礼貌?

  3。观看情境二:猴妈正在睡觉,查煤气的来了,小猴该不该叫醒妈妈?

  讨论:

  该不该叫醒妈妈,怎样叫醒有礼貌?

  4.观看情境三:老师正低头替小朋友准备教具,小猴有些肚子痛。

  讨论:

  小猴该不该在老师最忙的时候去找老师说话?有重要的事怎样说才有礼貌?

  5.小结上述情况,让幼儿懂得在有紧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扰别人时,要用礼貌方式打扰,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

  6.学话句式:“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有重要事说。”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

  不影响别人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懂得在家中或其他场所,不影响别人做事与休息。

  准备:

  1.图片:家的背景(两个房间隔一道门)。

  2.贴绒:猴妈、小猴、兔妈、小兔、飞机、汽车。

  3.图片三幅(别人谈话时、妈妈休息时、爸爸工作时)。

  活动与指导:

  1.观看贴绒故事《客人在家时》,由教师操作贴绒教具在家的背景图片上讲解。

  故事大意:一天,兔妈带小兔来猴子家做客。猴妈交待小猴好好招待小兔玩,要友好,小猴答应了,带小兔进了里屋玩开汽车游戏,而猴妈与兔妈坐外屋谈话。不一会儿,两个妈妈就听见里屋传来“哐当、哗啦!”的声音,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跑进屋一看,原来是汽车玩具撞倒了花架子,两个妈妈一看孩子没吵架还友好的,只是嘱咐“小心点!”就又出去了。可是,两个妈妈的话说了还不到一半就又进行不下去了,原来是小猴带着小兔开着飞机从里屋吵嚷着跑了出来,边跑边围着外屋高兴的转圈。真吵!猴妈妈生气了,“小猴,你是怎么带小兔玩的,怎么这样没礼貌。”小猴觉得很冤枉,他和小兔玩的挺友好的,怎么一下变成没礼貌了呢?

  2.提问:

  (1)猴妈妈批评小猴对不对?为什么说他没礼貌?

  (2)小猴的冤枉是什么?他哪做得对,哪做的不对?礼貌的孩子该怎么做?

  3.小结:客人来了,友好招待小朋友一起玩是对的,但要讲求方式。不能只顾自己高兴,而影响了别人做事,打扰别人谈话是没礼貌的行为。

  4.出示图片三幅,说说这些情况下小朋友应该怎样讲礼貌?为什么这么做?

  图一:两个大人谈话时,孩子站一旁插话。

  图二:妈妈下夜班休息时,孩子门外玩。

  图三:爸爸伏案工作时,孩子想和他玩。

  5.小结:礼貌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扰,什么时候不该打扰。希望小朋友在家、在幼儿园、在公共场所要懂礼貌。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在戏剧院里看演出时的礼仪要求。

  2、培养幼儿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核心要素:

  看话剧提前到开演前要坐好,结束时应鼓掌有秩序离剧场。

  活动准备:

  木偶剧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你们以前看过木偶剧吗?小朋友,你们知道话剧、木偶剧和电影有什么不一样吗?”(电影是先拍好,木偶剧和话剧是有演员现场表演的。)

  (二)关键步骤

  1、讲故事《美美去看木偶剧》。

  2、故事讲完后提问:幼儿团讨:

  (1)妹妹去看木偶剧都做了什么?

  (2)为什么去看话剧是要提前到场呢?为什么在看的时候要把手机关掉?在剧院里看表演,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3)老师引导:一切公共场所都要有相应的礼仪要求,我们都要按照这些要求去做,这叫做“讲公德”。

  3、看礼仪教学带,一起朗诵三字经,完成书上的作业。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文明进餐礼仪,知道主食、蔬菜、肉类、海鲜里有丰富的营养。

  2.能够荤素搭配地选择午餐,并正确地使用餐具,根据自己的饭量自主取餐。

  3.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进餐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主食、蔬菜、海鲜等食物中的营养介绍。

  2.教师与伙房联系,午餐为幼儿提供主食、荤菜、素菜、水果各2~3种。

  3.为幼儿准备自主取餐的勺子、夹子等工具,播放轻音乐。

  4.准备:彩笔,画纸,展板,双面胶等。

  5.故事《小白和小黑》图片4幅:

  图片1:吃饭时,小白挑食,不吃青菜;小黑什么都吃,不挑食。

  图片2:小白生病了,躺在床上很痛苦;小黑在外面玩得很开心。

  图片3:同伴告诉小白:“就是因为你挑食,所以身体不好,总生病。”

  图片4:小白向小黑学习,吃饭不再挑食了。

  活动建议

  1.不挑食,身体好。

  (1)欣赏故事《小白和小黑》,知道不挑食是好习惯。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吃饭的时候,小白和小黑有什么不同?小白为什么总是生病?

  后来小白怎样了?让幼儿明白:应该向小黑学习,不挑食,身体好!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食品营养的资料,了解主食、蔬菜、肉类、海鲜里的各种营养物质。

  (3)制作“食物营养提示板”,以便报餐员每天为家介绍饭菜营养。幼儿用简单的符号画出各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后,教师助幼儿将卡片按照主食,蔬菜、肉类、海鲜等进行分类并粘贴,制作成“食物营养提示板”。

  3、快乐自助餐

  (1)介绍饭菜营养,学习荤素搭配。

  请报餐员向家介绍饭菜的品种和营养,激发幼儿的食欲。教师可提问:午餐怎样搭配比较合理?水果什么时间吃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结: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湿搭配,饭后吃水果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2)交流讨论,了解进餐礼仪。

  进餐前讨论:吃自助餐时应该注意什么?使幼儿明确进餐礼仪:不拥挤,不撒饭;一次不要取很多,以免浪费;不够时主动去取。

  (1)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自主取餐。幼儿取餐后,可自由结伴就餐。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为幼儿播放轻音乐,创设宽松温馨的进餐环境。

【幼儿园的礼仪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礼仪教案01-14

[幼儿园礼貌礼仪儿歌]幼儿园礼仪教案礼貌12-14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01-09

幼儿园礼仪活动教案10-27

幼儿园礼仪常识教案12-14

幼儿园礼仪元旦教案12-15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03-07

幼儿园社交礼仪教案03-15

《礼仪》幼儿园大班教案08-18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