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优秀教案

时间:2021-07-08 09:05:0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优秀教案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优秀教案合集六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学ppt,教学资源

  活动流程:

  一、出示花格局部图“这是什么”让幼儿自由表达意见。

  二、出事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

  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大家没有猜出来呢?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象?

  三、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图片一。 二

  师问: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么看待和对待他呢?

  2、出示图三

  师讲故事并提问: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小朋友能通过这幅画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

  那谁是小朋友心中的开心果?

  3、图片四观察提问:问:大家真的在笑话艾玛吗?

  艾玛为什这样认为呢?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

  4、出示图片五 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尽管内心是自卑的,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上好,面一副微笑的面孔,艾玛是多么优秀的品质)

  5、出示图六 他找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呢?他会怎么做?小朋友学一学他的动作吧

  6、图片七 。八 这个办法真的是太好了艾玛变成了跟其他大象一样的颜色,那艾玛会怎么做呢?

  7、出事图片九 十。 师问:此时艾玛回家了,大家注意艾玛离家出走和回家时还是同一个地方,看这两幅图颜色有什么不同?(因为出去时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回来时心情很好考到的景色也就更美了。)

  8、 出示各种各样的大象,让幼儿对比。 你注意到哪个是艾玛了吗?怎么认出它的?

  9、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

  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艾玛能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的。)

  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

  10、办艾玛化妆节,展示大象化妆之后的样子。

  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11、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你喜欢什么样的艾玛?

  12、师问:小朋友们觉得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吗?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开开心心过每一天,做快乐的自己。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习踮脚、下蹲、跳跃等技能。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吹泡泡用具、场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动物模仿操。

  2.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开

  1.幼儿自由用身体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飞高、飞低、泡泡破……

  (引导启发幼儿用踮脚、下蹲、跳跃等动作表现)

  2.幼儿学说儿歌

  指导语:吹泡泡好玩吗?今天咱们就和小伙伴手拉手,用身体做一个大泡泡,来玩一次不一样的吹泡泡游戏!

  学说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3. 讲解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

  念到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4.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注意按指令做动作,并避免相互碰撞。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扬遵守规则、活动积极的幼儿,鼓励稍差幼儿,活动结束。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ABAB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诗歌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感谢,很符合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对身边熟悉的老师和亲密的小伙伴说一声感谢的情感需要。

  采用反复听赏的方式,在回想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义,传递诗歌中的暖暖爱意。手语是一种感人的肢体语言,跟随视频或图谱模仿做手语表现诗歌的内在含义,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手语传递着无声声的爱的力量,丰富幼儿的肢体表达方式,也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中对父母、老师,大自然所表达的感思之情。

  2.能看懂手语表达的意思,并愿意跟随模仿,体验感恩的表达。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涵。

  2.难点:尝试运用手语表现诗歌,体验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

  活动准备

  1.诗歌中相关手语动作的视频、图谱。

  2.幼儿用书第6册第14~15页。

  3.音乐CD(《感谢》。民来切制川区话。

  活动过程

  (一)感恩的情怀。

  1.孩子们,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默默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成长还离不开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们应该深深地感谢周围的人和物。

  2.今天我们来听一首诗歌,听一听诗歌里都感谢了谁。

  (二)、欣赏诗歌。

  1.完整欣赏第一遍。

  师: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是一首让人温暖感恩的诗歌。

  2.完整欣赏第二遍。

  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诗歌里要感谢谁?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对幼儿的多种表达教师要积极回应,自然渗透感恩的情怀。)

  3.完整欣赏第三遍。

  师:再次倾听诗歌,帮助幼儿把图谱补充完整, 集体检验图谱排列顺序是否正确。欣赏视频。

  (三)、欣赏视频

  1.理解手语的表达

  师:这些动作叫什么?跟我们平时跳舞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师:你看懂了哪些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2.尝试模仿做手语

  师:我们也跟着视频做做手语

  师:说说做过手语以后的感觉。

  手语是聋哑人交流的一种动作,是让人感动的肢体表达,很温暖人心,只有懂得感恩,生活才会美好。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序数和基数这一对数学的概念。如排队时、取餐具时,虽然他们在开学初已初步学习过5以内的序数,但他们对序数和基数往往分不清,特别是在分辨从不同方向排序时,对物体所排列的序数掌握不太好。因此我决定有必要让幼儿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让幼儿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能说出小汽车排列的次序。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能正确说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喜欢在游戏情况中学习数学,激发幼儿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难点:

  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重点:

  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活动准备:

  黑板上贴上各种车子(共10辆)、小旗子、楼房(图片)、火车票(图片自制)。

  活动过程:

  一、幼儿开汽车进活动室。

  1、师:小司机们累了吧!前面是停车场,停下来休息一下吧!!(幼儿坐在椅子上)

  2、师:看,停车场里已经停了好多车子了有那些车啊?(幼儿指认)

  3、停车场里的车停得乱七八糟的,好看吗?谁来把这些车子停放成整整齐齐的一横排(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强调排成一横排)提问:“停车场一共停了几辆车?”(带领幼儿数一数)

  二、交流讨论:

  1、师:这位小朋友把卡车排在第几啊?(如果幼儿说卡车排在第三,那么老师就说,我觉得我还可以说卡车排在第七,为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是从左往右数的,老师是从右往左数的,数的方向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2、师:我们数的时候可以从左往右数还可以从右往左数,怎样让我们的想法统一起来呢?今天老师请来了小红旗,让小红旗来告诉我们从哪边开始数。小红旗放在哪边就从哪边开始数,好吗?

  3、将小红旗放在左边,提问:从左往右数每辆车排在第几?第三辆车是什么车?(举一反三)

  将小红旗放在右边(教法同上)

  4、停车场的车子休息好了,排成了一路纵队开上了马路(教师将车子排成一竖排,打乱原来的次序)

  5、将小红旗放在下边,提问:“从下往上数每辆车排在第几?第三辆车是什么车?(举一反三)

  将小红旗放在上边(教法同上)

  6、出示楼房停车场:“马路的车子开呀开,来到了一个超级停车场。”

  先数一数这个超级停车场有几层,在数一数每一层有几车位,

  请小朋友将马路上的车停到停车场里(教师提出停放要求,分别请幼儿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摆放车子,如面包车放在第二层的第三个车位上)

  三、游戏乘火车

  1、讲解游戏方法:用十张椅子搭成一列火车,请十名幼儿来乘火车。发给每人一张分别写有数字一到十的火车票。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按照车票上的数字快速找到座位坐下来,其余幼儿当检票员,帮他们查票

  2、幼儿游戏一遍后交换角色。

  3、幼儿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读本,尝试表现动物不同的情绪表现。

  2、 能够根据逻辑顺序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了解一物降一物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大书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几种有关系的小动物,如有强、弱关系或是一种怕另一种的动物。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特点,每只动物最怕谁?

  2、阅读大书。

  (1)观察封面:画面上都有些什么?跳蚤有什么本领?教师指读书名,提问幼儿:“能够在山里面称王的可能有哪些动物呢?”

  (2)、第1页:画面上有谁?它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说什么呢?教师引导对于图画的阅读之后,直接出示文字,请幼儿进行朗读。

  (3)、第2页:画面上都有谁?它的动作时什么样子的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跳蚤心发慌?甲虫说了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做?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动物的动作和表情。

  (4)、第3页:甲虫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这样兴高采烈的,甲虫害怕的又是什么呢?下面可能是谁出现了?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动物小图标示范逻辑关系。

  (5)、第4—11页: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又会是谁出现呢?为什么?教师示范两页左右的文字阅读,之后请幼儿尝试自主阅读文字。

  (6)、第12页:公牛怕些什么?图画上半部分的曲线表示什么?它究竟怕什么东西呢?

  (7)、第13—14页:是谁在大声嚷呢?跳蚤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了?它的表情什么样子的?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4、教师带领幼儿逐页朗读文字,鼓励幼儿读出动物的语气。

  5、评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