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05-27 19:08:2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集锦10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孩子们很喜欢亲近大自然, 亲近小动物,但往往适的其反,他们在喜欢它们的同时却在不只不觉的伤害它们,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让幼儿懂得爱它们就要让它们的感受快乐,以鸽子为例,体会到放飞鸽子,保护它们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形成爱护小动物的意识,不去伤害它们

  2、通过观察、讲述、绘画,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体验放飞气球的快乐,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热情。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课件,勾线笔,气球每人一份。活动过程:

  小鸟飞音乐进场(一)、围绕放飞鸽子的活动,展开谈话,引发幼儿飞上天空的愿望。

  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看一些小鸽子,小朋友们看完以后猜一猜,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很难过、不开心的)

  2、鸽子为什么不快乐?(因为被关在笼子里,没有自由)

  那你们看见它们不开心你们开心么?(也不开心)

  3、那我们现在把笼子把它们放飞我们来猜一猜,它们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很开心,很高兴)

  它们为什么开心呢?(天空很大,很美。他们有自由了,可以展翅飞翔)

  现在它们很快乐,那你们觉得快乐么?(快乐)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还有其他的小动物,包括小蝴蝶,小鸟,蜻蜓,都不可以去抓捕它们。

  3、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象鸽子一样飞上天空?怎样才能飞上天空?(二)、出示气球,将气球放飞。曾老师这里有一个气球,气球也能飞上天空,小朋友们,我们想个办法请气球带我们飞上天空好吗?(将自己画在气球上,放飞到天空中)(三)、学习在气球上描绘自己的形象。

  1、教师讲解示范在气球上作画的技巧

  现在曾老师先把我自己画上去,眼睛,鼻子,嘴巴,画时的力度要轻,防止气球爆破,线条要流畅。小朋友看看像我吗?2、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想)但在画的时候要注意一只手轻轻的拿着气球,因为它很容易爆,那样你就不能飞上天空了,一只手拿着勾线笔轻轻的画出你的样子

  3、幼儿开始作画。教师此时巡环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应及时给予帮助,帮助幼儿掌握好构图的合理。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将自己的意愿用画表达出来。

  结束活动:(四)、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讲评后,带幼儿到室外放飞气球。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放飞的乐趣。

  小朋友画的真棒!现在我们排好队到楼下去放飞吧!

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活动名称:语言(中班)

  二.活动内容: 《有朋友真好》

  三.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景物,模仿人物对话

  2.感受角色见真挚的友情,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和帮助

  四.活动重点难点:

  ①.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

  ②.难点:学习观察图片讯息,学习模仿对话。

  五.活动方法与形式:

  口授、直观、指点、活动及演示法;

  集体与小组相结合

  六.活动准备:

  1.故事大挂图、幼儿用书

  2.手电桶、长绳子、长柄平底锅

  3.桌子、盘子、生日蛋糕卡纸、椅子、电话

  幼儿年龄:3~4 岁

  七.活动流程:

  《一》.观察图片,欣赏故事.(5-8分钟左右)

  《二》.趣味模仿对话.(10分钟左右)

  《三》.活动延伸:情景扮演.(8分钟左右)

  八.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欣赏故事

  活动导入:引导幼儿一起歌唱《好朋友》,加入一些动作,作为课前活动(帮助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1).观察图片.

  (注:教师引导幼儿按图顺序观察图中的人物景物——为主;教师引导幼儿察觉故事内容——为次.)

  师: 小朋友们想听这个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做《有朋友真好》……教师朗诵故事。

  (2).听故事.

  幼儿通过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知青蛙和癞蛤蟆很要好。

  师提问: 今天是谁的生日?癞蛤蟆请谁参加生日party?

  青蛙迟到了吗?为什么?

  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得哭了,它担心什么?

  癞蛤蟆准备了什么东西?想去干什么呢?

  师:最后癞蛤蟆和青蛙一起过得开心,它们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小朋友们知道它们互相说了什么话吗?

  《二》.学习模仿对话.

  (1).眼看版图句子,尝试一字一字看读。

  句子:

  今天是癞蛤蟆的生日。

  青蛙怎么还没来?

  青蛙,别着急,我来帮你了。

  来晚了,真对不起!

  和你一起过生日真好!

  (以上环节重复2-3次)

  基本结束部分:请个别幼儿上台看图简单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2).情景扮演.(利用游戏帮助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们首先简单示范情景扮演。角色有:癞蛤蟆、青蛙、大灰狼、大树。

  然后幼儿自主寻找4位小朋友为一小组,依图提示进行扮演。(教师从旁提供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

  2、使幼儿知道一些礼貌用语及其用语场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让幼儿懂礼貌的好习惯,初步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

  难点: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要求幼儿们表演时要有表情。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礼貌用语的图片。

  2、室内活动,让两个幼儿扮演助教角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请两个幼儿上台进行情景表演,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脚,他立刻说:“对不起”,另一个小朋友回答:“没关系”。

  三、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平时在那些地方会用礼貌用语?”(让幼儿自由发言)

  1、让幼儿打开课文,问:小朋友,你们能看出图中的小朋友说了那些礼貌用语?你会用这些礼貌用语吗?

  2、教师教课文中的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

  “不客气!”、“老奶奶,您请坐!”、“再见!”、“再见!”)

  四、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1、当警察叔叔把你送过马路时,你会怎么做?面对别人的好意帮助时,你应该怎么做?

  2、你在公共汽车上,遇见一位老奶奶上车了没有座位坐,你应该怎么做?

  3、当你在街上遇见了过去的邻居阿姨,你应该怎样说?当遇到熟人时你该怎么做(让幼儿自己说,教师鼓励、启发)

  五、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要求幼儿表演时有表情。

  六、教师总结:礼貌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体现,任何方面都应注意礼貌。如:家里来了客人要请坐,端茶。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做错事要说:“对不起!。”

幼儿园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1、我们幼儿园环境的特点就是有许多的树,课前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落叶,让幼儿对落叶有基本的了解。

  2、设计一棵大树,树上的叶子可以随意粘贴,树叶可以多种颜色。

  3、幼儿头戴树叶头饰,仿佛融入秋天的意境之中。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基本会唱歌曲。

  2、欣赏秋天落叶的色彩美和形体美。

  3、了解秋天落叶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在秋天的意境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边表演,边学习唱歌曲

  难点: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秋天落叶是如何飘落,可以做什么动作。

  活动准备

  1、一棵大树(上面的叶子是多种颜色,并且可以粘贴的) 树叶的头饰

  2、CD碟和音乐播放器

  3、活动场所准备

幼儿园教案 篇5

  教案:中班语言《说相反》—听说游戏

  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初步用各种感官感知物品,通过比较能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2. 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找出图片中的反义词,并能准确的说出反义词组. 3. 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并认识汉字大小,高矮,多少,长短.

  活动重难点:

  1. 通过教师展示各种相反实物,并对其感知感官,能准确的回答来势提出的问题,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2. 幼儿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能够掌握找朋友游戏,并能融入其中.

  活动准备:

  1. 活动图片若干份(有相反意思)

  2. 大小,高矮,多少,长短字卡.

  3. 大小皮球各一个,高矮房子积木各一个,装有多,少书的篮子各一个, 长短子各一把.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姐姐,今天我代表相反国国王带领你们

  去相反国参观,想不想去呀?(想)好,那么请跟我来.(走到教室门口即“相反国”)相反国到了,小朋友跟我一起去参观吧!

  二、 观察比较,认读相反词.

  1. 从神秘的柜子里变出大小皮球,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皮球大小的特

  征,从而引出“大”“小”第一对相反词,并请幼儿认读.

  2. 从神秘的柜子里变出高矮不一的两座房子积木,引导幼儿自

  己发现房子高矮的特征,从而引出“高”“矮”第二对相反词,并请幼儿认读.

  3. 从神秘的柜子里变出装有多,少书的篮子各一个,引导幼儿自己发现书本多少的特征,从而引出“多”“少”第三对相反词幼儿认读.

  4. 从神秘的柜子里变出长多尺子各一把.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尺

  子长短的特征,从而引出“长”“短”第四对相反词,并请幼儿认读.

  三、 游戏体验

  1. 在幼儿理解相反的含义及初步认识相反词之后,只要老师说出一个词,幼儿就要说出它的相反词.在这个对答的游戏中,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做到幼互动.

  2. 教师给每位幼儿都发上事先准备好的相反意思图片,再请幼儿找出与自己的图片意思相反图片的主人做好朋友.通过这一环节使幼儿与幼儿互动,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四、 延伸活动

  兔子姐姐知道今晚用有邀请涵—(相反意思图片)的小朋友就能参

  加相反国王的“相反好朋友”晚会.现在给你们发图片自己去找找图片的相反好朋友吧!

幼儿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我发现中班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很娇惯所以养成自私、蛮横的坏习惯,他们不懂得谦让,不会与同伴分享快乐。今天正好也是三月五日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我要倡导小朋友向雷锋叔叔学习。所以我设计的本节活动《大树和小鸟》。

  目标:

  1、使幼儿懂得与同伴之间应互帮互助,主动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2、让幼儿知道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知道雷锋是个舍己为人的人。

  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贴花、统计图表一副、记号笔一只

  过程:

  一、出示画面一(大草地、小花、大树、一群小鸟)

  提问:

  1、你们看谁来了?

  2、他们在干什么呢?

  3、他们的心情怎样?

  4、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5、关于快乐还有哪些好听的词语?

  二、出示画面二(一位看上去很憔悴大树妈妈在流着眼泪)

  1、谁来了?

  2、他怎么了?

  3、请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会流泪呢?

  总结:你们讲的都很棒,有的小朋友说他有烦恼,有的小朋友说他生病了,**小朋友你说的很对,大树妈妈是因为没有朋友,他才会流泪了。

  4、看到大树妈妈这样,我们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5、那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大树妈妈高兴、快乐起来呢?

  三、出示记录表,教师讲述记录表的使用,并与幼儿共同完成记录表。

  1、个别讲述,教师作画。

  2、请所有幼儿把手中的贴花,贴在你认为最好的办法的表格中。

  3、教师与幼儿共同统计,那个办法小朋友们用得最多。

  总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让大树妈妈高兴起来,你们真棒!现在我们来一起听一听故事里面的小鸟他是怎样帮助大树妈妈的。

  四、听故事、观看PPT、

  总结:故事当中的小鸟做了一件好的事情,帮助大树妈妈找到了快乐,小鸟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让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快乐的。

  五、引出话题,学雷锋。

  1、你们知道今天时什么日子吗?

  2、你们想不想做好事来帮助别人呢?

  总结:那我们还不快去,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吧!

  活动评析:

  幼儿通过看PPT、听故事让他们知道了人与人分享了快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幼儿学会了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谦互让。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雷锋的事迹,懂得了应向雷锋叔叔学习。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

  --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

  --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

  --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

  1 . 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

  2.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3.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两行五列表格一张,藏有数字的表格一张。

  2.数字排列图若干。

  3.数字连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 出示空表格,让幼儿数数有几个格子。(10个)

  “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喜欢。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你们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数字的表格

  “你们看每个格子里都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给找出来,谁来找一找。”

  3.老师引导幼儿逐一寻找藏着的数字。

  4.幼儿完整地读数字两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给数字排队

  1. 让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小朋友这10个数字中谁最大,谁最小?(9最大,0最小)”

  2.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小到大排序

  “小朋友我们来给数字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排,谁来排一排?”

  3.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大到小排

  “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数字从小到大排队,现在谁能它倒过来排一排?”

  4.让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

  “小朋友你们还想到什么排法吗?”老师出示几张排列图标,问幼儿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1. 让小朋友找出平时接触的数字

  “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过,用到过这些数字吗?谁来讲一件。”

  2. 老师出示相关的数字实物

  “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面有数字吗?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吗?”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师总结(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比如说闹钟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位子的,比如说小朋友在幼儿园茶杯摆放的位子,书目录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数量多少的,比如说药瓶上的数字,饮料上的数字。)

  四、游戏活动

  1.老师出示数字连线画:小朋友你们看我这张纸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里都藏着一个小动物,小朋友想不想把它找出来?(想)那我教你一个方法,老师演示从小到大连线。

  2.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导

  3. 问找到小动物了吗?是什么?请你把找小动物的本领告诉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吧。

  课后延伸:

  让幼儿回教室找数字。

  课后反思: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连线画时有些幼儿找不到数字点,假如我把点改成彩色点,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连线就更完美,也就会一下找到数字中的小动物了。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幼儿园教案 篇9

  重点难点

  儿童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人物表情的变化猜想人物的内心变化,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活动目标

  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人物表情的变化猜想人物的内心变化。

  初步读懂图画书,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学习四等分的方法,体会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出示小老鼠和大红果)

  1、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样的`小老鼠和果果,请你用好听的词语来说一说。

  2、小老鼠和大红果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小朋友来猜一猜。

  (评价:这里我们先出示故事中两个形象,并让幼儿用学过的词语说一说这两个形象,然后用以物设疑的方法,让幼儿猜想这两个物体间发生的故事,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并理解故事

  (一)教师讲述故事

  一只可爱的小老鼠正在树下休息,就在他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嘭”,一个苹果落在他的旁边。

  1、提问:小老鼠看到这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2、是呀,小老鼠看到又红又大的果子,开心极了,他决定把这个大红果推回家。于是他哼哧哼哧的推起了大红果。来,让我们一起伸出双手帮小老鼠推大红果吧!(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推”的动作)

  3、(正推大红果的时候,发出“噗通”的声音)你听,发生什么事情了?小朋友来猜一猜。

  4、啊,原来小老鼠的大红果掉在水里了!小朋友快想办法帮帮小老鼠呀!(幼儿想各种从水里捞苹果的办法)

  (二)讲述故事

  就在小老鼠着急的时候,一只青蛙跳出来,它用后腿一蹬,苹果就飞到了岸上。

  1、提问:谁帮助小老鼠解决了困难?小青蛙看到这又红又大的果子,想不想吃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小青蛙想吃果子的?

  2、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会怎么对小老鼠说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小青蛙的头饰,请你做小青蛙,我来做小老鼠,你想吃果子,怎么问我要呢?(幼儿扮演“青蛙”,教师扮演小老鼠,和幼儿情景表演。)

  (三)讲述故事

  “嗯,不行不行!”不管小青蛙怎么说,小老鼠都不同意和它分享果子。小老鼠推着果子继续往前走。

  (四)出示画面后阅读

  提问:这次小老鼠又遇到了什么麻烦?(大红果滚进了刺丛中)这可真麻烦!就在这时,一只乌龟慢吞吞的爬了过来。

  1、提问:乌龟能不能帮助小老鼠拿到大红果呢?为什么?

  2、那我们一起请小乌龟来帮助我们吧!(幼儿请小乌龟帮忙:小乌龟,请你帮我们到刺丛中拿苹果好吗?)

  (五)讲述故事

  “别担心,我来帮助你!”乌龟钻进了刺丛,很快将苹果取了出来。小乌龟眼馋的摸了摸苹果,小老鼠赶紧从乌龟的手里夺过大红果,就怕小乌龟也问他要大红果吃。

  1、提问:小老鼠在推大红果回家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是谁帮助了它?

  2、小老鼠有没有和帮助它的朋友分享它的苹果?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

  3、这么小气的小老鼠,你还愿意帮助它吗?(愿意)为什么?

  4、你们可真是个大度的孩子!好,那就让我们伸出双手,再来帮小老鼠推大红果吧!(听音乐做“推”的动作,幼儿根据音乐的沉重和轻快变化,变换动作,教师用语言提示,音乐沉重时,可以说“上山坡了,大家一起用力”,音乐轻快时,可以说“下山坡了,我们拉住大红果,别让它到处乱滚”。)

  (六)讲述故事

  啊,终于到家了,现在小老鼠可以吃美味的大红果了,可是小老鼠看着大红果,却一点也不想吃。

  1、提问:为什么呢?(它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

  2、既然这么孤单,我们请朋友一起来吃大红果吧!让我们一起来打个电话给帮助过小老鼠的朋友。(幼儿情景练习打电话)

  3、(出示小动物图片:小乌龟、两只小青蛙)好朋友都来了,看看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四个)那现在我们就拿出大红果和朋友分享吧!(出示大红苹果)

  4、四个好朋友,可是只有一个大红果,该怎么分呢?谁有好办法,把大红果分四分?(幼儿操作,把苹果分四分,可以横切,也可以竖切)

  5、大红果分好了,小朋友想吃吗?今天我们帮助了小老鼠,我们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请你去找好朋友,四个小朋友一组,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三、在品尝中结束活动

  幼儿找朋友,四人一组,找到朋友后分享大红果。

幼儿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本活动内容来源于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一次在美术活动后我随意的把几种颜料倒在一起,哪料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他们看到几种颜色在一起会变不同的颜色表现出的激动与惊叹,让我抓住了一个可贵的教育资源。因此,以孩子们的兴趣为依托设计而成的《玩色彩》诞生了,此活动意在让幼儿在玩色的过程中感知、表现、发泄、创造,启发幼儿去热爱我们美丽多彩的世界。

  活动目的:

  1、通过尝试感知红、黄、蓝三原色能变化出橙、绿、紫、黑色,并想象这几种颜色代表性的事物是什么。

  2、能利用色彩大胆的表现、发泄、创造,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调色盒(装有红、黄、蓝三种颜料)、水粉笔、供幼儿作画的小卡片各人手一份、大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引导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出课题。

  1、教师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提问:“小朋友,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是由各种各样的色彩组成的,你知道在自然界中都有什么颜色呢?”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自然界中发现有趣的色彩, 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2、教师分别出示红色、黄色、 蓝色水粉调制的颜色,提问:“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界中什么东西是红色、黄色、蓝色?”

  (教师尽量引导幼儿身边和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该环节让、启发幼儿无目的从大环境中寻找颜色,进而进展到提供相对范围中去寻找,起到环节上的递进作用,也巩固、启发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奠定基础)

  二、引导幼儿探索实践,了解三原色的变化。

  1、教师用游戏的口吻说:“小朋友,这些颜色非常神奇,她们会边魔术呢,只要两种颜色拉拉手就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你们选两种颜色,猜猜看它们会变成什么颜色?”

  (教师利用游戏口吻,而且利用诗歌中“拉拉手”来表述,即生动又能提前把诗歌内容渗透给幼儿,还能提高幼儿对色彩的神秘感,再通过让幼儿猜颜色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2、教师示范操作,任取两种颜色示范操作。

  提问:“小朋友,现在这些神奇的颜色开始变魔术了,老师拿黄色和蓝色调制在一起(教师操作),你们看变成了什么颜色?”

  (教师操作幼儿回答完毕后,教师以图谱记录:黄(色块)+蓝(色块)=绿色(色块),以便给幼儿更直接的感性知识,也使幼儿学习的知识更系统性)

  3、幼儿任意选两个颜色,自主实践探索。教师提供可让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的水粉三颜色,引导幼儿实践操作。

  提问:“小朋友,这些颜色真神奇,黄色和蓝色拉拉手变成了绿色,现在,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许多颜色,你们也选出两种颜色,让它们拉拉手,看看变成了什么?”

  (该环节,通过层层深入的启发、引导、示范操作,教给幼儿操作方法的同时,让幼儿掌握了自主实践操作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幼儿亲自动手实践的愿望,很好地为下一环节的操作做好准备)

  三、引导幼儿总结自己的发现,想象这几种颜色代表性的事物是什么,体验成功感。

  1、请幼儿讲述两种颜色调配后的变化,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小朋友,刚才你们都玩了神奇的颜色,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分别请发现不同颜色变化的幼儿讲述色彩的变化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色彩变化的另外三种颜色变化图示)

  提问:“小朋友,我们可以用这些变出来的颜色画什么呢?”幼儿回答后请幼儿选一种颜色作画,画在小卡片上。

  (幼儿自己根据已有经验自主作画,,让幼儿体验成功感,也激发了幼儿自己动手探索的欲望)

  2、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内容以根据橙色、绿色、蓝色、黑色图示的内容分类展示在黑板上:

  红色(色块)+黄色(色块)=橙色(色块):幼儿作品内容

  黄(色块)+蓝(色块)=绿色(色块): 幼儿作品内容

  红色(色块)+蓝色(色块)=紫色(色块):幼儿作品内容

  红(色块)+黄色(色块)+蓝色(色块)=黑色(色块): 幼儿作品内容

  (在该环节以图示的方法把幼儿的作画内容整理成直观、形象的图谱,显得更加直接和一目了然,更让幼儿欣赏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感)。

  3、师幼共同结合图示以诗歌小结。我们一起来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吧!

  红色黄色手拉手,变出橙色画xx;

  黄色蓝色手拉手,变出绿色画xx;

  红色蓝色手拉手,变出紫色画xx;

  红黄蓝,手拉手,变出黑色画xx。

  (在该环节,教师力争做到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把幼儿作品内容纳入诗歌内容外,再引导幼儿发现、寻找生活中及周边环境中的事物色彩,并编入诗歌中去,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也很好地开始第一部分起到呼应和提升的作用)

  四、结束部分:幼儿分组共同作画。

  1、教师提供一张可供一组幼儿共同作画的纸张,鼓励幼儿利用各种色彩,再次进行自由、自主的作画,说:“小朋友,这些神奇的色彩还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画,现在老师请你们每组的小朋友,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纸上,画出了一副美丽的画好吧。”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任意的创造、表现、宣泄。

  2、组织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最后环节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提供幼儿自由表现和发泄的机会。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色彩,有着一种潜在的冲动和向往,课程发展到这个阶段,我力争做到让幼儿的性情尽情的创造和发泄,让幼儿真真切切地玩一把色彩,决不限制幼儿的表现和创造,而是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甚至是脱离常理的创造,极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在这其中,我也给幼儿提供了适当的合作机会,把整课推向高潮,也把我本课第二点目标,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达成)。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集锦10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五篇03-22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8篇03-21

【实用】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锦7篇03-29

【实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6篇03-27

【实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集锦8篇03-27

【实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六篇03-26

【实用】幼儿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10篇03-25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七篇03-24

【实用】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锦5篇03-23

【实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10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