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1-05-23 14:41:0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塑料圈作为洼地,可乐瓶若干作为树桩,录音机、磁带。

  2、幼儿人手一份报纸作小兔的尾巴。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两手竖起作小兔状: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到外面玩玩吧。

  2、幼儿学做小兔随音乐自由跳。

  二、练习夹物跳。

  1、出示报纸:小兔有长长的耳朵,还有一个短短的尾巴,瞧,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一张报纸,我们用它来做一个短尾巴吧。(请幼儿将报纸折成条,夹住,后面路出一点做尾巴)

  2、自由跳,提醒幼儿不要掉了耳朵和尾巴:孩子们我们跳到草地上找找好吃的吧。

  三、游戏:“狼来了”。

  1、提出游戏:啊,草地上没有什么好吃的,妈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找找吧。

  2、介绍场地:到森林里要过水洼和树桩,还要小心大灰狼。

  3、开始游戏:小兔子夹着尾巴向森林跳去。当老师喊:“狼来了!”小兔子迅速逃回家,老师说:“大灰狼走了。”小朋友再出来找食物。

  4、游戏中提醒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如果尾巴掉了就等于被大灰狼抓住了。

  5、游戏3~4次。

  四、放松整理活动。

  1、东西分类摆放。

  2、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借用报纸作为小兔的尾巴,让幼儿夹住报纸练习跳跃,即能有效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又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热情,贴合本次活动的目标。幼儿在练习跳跃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别掉了,即发展了幼儿的跳跃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绘画工具油画棒,尝试用油画棒涂鸦。

  2. 学习抓握油画棒的正确方法。

  3. 激发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若干 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 老师随意绘画,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会跳舞的笔宝宝,你们看:

  师用油画棒随意地画出小鸡、小花、小草等,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画完,让幼儿笔宝宝跳呀跳,跳出了什么东西?

  你们想让笔宝宝学跳舞吗?

  2. 交代涂鸦要求,幼儿学习握笔。

  笔宝宝说:小朋友,要想让我们跳舞,必须先学会握笔,你看,笔应该这样握。

  幼儿练习握笔。

  笔宝宝:我只喜欢在白纸上跳舞,不喜欢在桌子上乱跳。如果在桌子上乱跳会把桌子弄脏的,这样,你们的桌子就会变脏。

  3. 幼儿涂鸦练习,老师观察指导。

  幼儿涂鸦练习,看看你的笔宝宝跳的什么舞?

  幼儿作画,老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方法。

  4. 展览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组织幼儿欣赏,说说笔宝宝跳的是什么舞?

  教案目标

  1.描述自己画的什么

  2.尝试用粉笔在户外空地上涂鸦。

  3. 谈谈小朋友都画了什么

  教案过程

  1. 带幼儿在园内观察幼儿园的景物。

  2. 幼儿自由涂鸦。

  3. 欣赏涂鸦作品。

  教案建议

  1.用粉笔画画要提醒幼儿拿粉笔的手不能揉眼睛。

  2.平时注意培养不乱画的习惯,在指定的地方画。

  3.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

  4.要有明确的活动意识,就是为了孩子涂鸦,并且在适当的地方涂鸦。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会滑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

  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幼儿学会正确的玩滑滑梯,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若干,照相机。

  活动过程:

  给每个孩子戴上小兔宝宝头饰,老师戴上兔妈妈的头饰。

  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们,妈妈带你们出去玩。”

  1. 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提问:我们怎么样玩滑滑梯呢?请几名幼儿滑一下。小节:纠正幼儿玩滑梯时的不正确姿势。老师正确示范然后再请幼儿示范。

  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兔妈妈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结束活动:让幼儿自由玩滑梯,老师巡回观察,注意小兔宝宝们的安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防火的粗浅知识和自救的能力。

  2.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活动重点: 避免火灾的发生

  活动难点: 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环境创设与教学准备:

  1.幼儿收集火灾的案例及录像

  2.对错、1和2的牌子;红、黄、蓝色的小旗子各8面;白纸,

  记号笔每组一份;大班所在楼面的平面图3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消防车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夏老师在以前正好录过一场火灾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幼儿观看录像)

  3.我们小朋友讲讲看怎么会引起火灾的?(幼儿讨论)

  (二)避免火灾的发生及自救的方法

  1.假如我们小朋友碰到火灾了,那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拨打火警电话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

  2.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把你们的方法按照次序都画下来。(小组合作,有一个幼儿画)

  3.请每组的派一名幼儿上来把他们画的方法讲给其他幼儿听。

  4.刚才我们每组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打火警电话“119”,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拨打“119”呢?现在夏老师扮演消防员,你们谁来试试来打电话呢?(幼儿试打电话)

  安全教案:认标志 讲安全

  一 活动名称:认标志 讲安全

  二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的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标志,主要认识:当心触电 当心中毒 禁止烟火

  4、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 知道发生火灾以后简单的自救方法,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

  三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安全标志图片一套

  3、挂图四幅

  4、布置好“安全图片展览”

  四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多媒体课件 会说话的标志 导入课题

  师 :小朋友刚才谁在说话,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安全标志)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的标志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所以需要我们去认识它 小朋友看——它来了(大屏幕出现标志娃娃:小朋友们好!我是标志娃娃,今天我带来了好多的朋友,它们都藏在活动室里,你们能找到它们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老师和你们一起找,你能告诉老师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吗?是在小椅子上面还是下面找到的?

  2、基本部分:认识安全标志

  师:小朋友我们坐下来和你的标志朋友说说悄悄话,看他叫什么?提醒我们怎么做?也可以把你标志朋友的名字告诉你的好朋友。大家互相说一说。动脑筋想一想。(小朋友自由讨论一分钟)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你的标志朋友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来认识他(请三个小朋友上来介绍自己的标志朋友)这么多小朋友都想上来介绍你的朋友,这样吧请大家也把你的标志朋友送到磁力板上,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认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把颜色一样,形状一样的标志朋友放到一排,如果有两个一样的我们只留下一个就可以了。 (老师和幼儿一起来认识安全标志)

  小朋友看 标志娃娃也把标志朋友请到大屏幕上来了,刚才有几个标志娃娃来晚了,我们没有认识过,你能找到吗?(幼儿寻找,老师操作多媒体找出三个标志:当心触电 当心中毒 禁止烟火)

  当心触电:警示我们这里有电,危险,告诉我们小朋友不要用手摸更不能进去玩,要远离这个地方。

  当心中毒:提醒我们这里的物品有剧毒,千万不能用手去摸。 禁止烟火:告诉我们这里堆放的物品都是易燃物品,禁止在这里点火,抽烟,放鞭炮。否则会发生火灾。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是各样的,并探索玩具的玩法,体验玩玩具的趣味。

  2、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带自己喜欢的玩具(电动的、拖拉的、手推的、遥控的等)来园。

  2、将玩具陈列,布置成“玩具城”。

  3、日常活动中,幼儿已有一定与同伴分享玩具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相互介绍、欣赏玩具。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带了什么玩具,并展示玩法,幼儿相互欣赏玩具。

  2、自选玩具玩,体验玩玩具的趣味。

  (1)幼儿任选一种玩具玩一玩;试试怎么让玩具动起来。

  (2)幼儿间交换玩具,进一步体验玩具的多样性、趣味性。

  (3)谈话:除了这些玩具,小朋友还玩过什么好玩的玩具?为什么喜欢玩?

  小结:

  玩具是各种各样的,很有趣。有的要推,有的要拉,有的是电动的,有的是遥控的。玩具真好玩,小朋友都喜欢。

  3、和大家一起玩,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1)讨论:除了自己玩,玩具还可以怎么玩?

  (2)幼儿与同伴交换或一起玩玩具,感受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教材简解:

  花是幼儿最熟悉的植物之一,是幼儿心中"美的代表"。在教室的自然角里有各种花供幼儿观赏,小班幼儿在观赏花的时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对着美丽的花朵会有采摘的行为出现。对此,我借助于幼儿对花的熟悉度、感兴趣程度、好奇度和采摘花的不良行为来选择《花儿开了》这一教学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看一看、闻一闻知道一些常见的花的名字,如:菊花,一串红。

  2、知道花是多种多样的。

  3、激发幼儿对花朵的好奇心,喜欢花朵,能在教师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重点:

  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认识常见的花,知道花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

  能在教师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设计理念:

  这次集体活动的题材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是最基本的科学经验,适合展开集体教学活动。符合科学活动的要求"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在闻一闻、看一看的活动中帮助幼儿感受各种感官在感知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先是在室外观赏花坛里的花,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它的名字。再是到室内观赏图片上的花。从易到难,从现实到图片。先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花的名字,再通过图片看到各种各样的花,从对花的认知度来说更广了,同时也达到了第二条目标,"知道花是各种各样的"。接下来是用这些美丽的花来引导和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每个幼儿都有一双明锐的眼镜。这节科学课给幼儿做了很好的引子,最后的延伸活动正是让幼儿去发现,亲近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园内的菊花和一串红花坛看一看、闻一闻,观赏花朵。知道它们的名字。

  1、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去看一些漂亮的小伙伴,大家想不想去看看是谁?"

  2、看一看、闻一闻。

  师:"用你们的小眼睛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伙伴呢?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

  3、说一说花的名字。

  师:"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些小伙伴,知道它们的名字?"(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提问:像什么?进行猜一猜。在猜过或者想过之后告诉它们答案,更容易记住。)

  二、知道花是多种多样的。

  1、带领幼儿回教室。

  师:"还有更多漂亮的小伙伴在教室里等着我们呢,我们回教室去看看吧。"

  2、出示梅花的图片。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朵花在说什么?"师:"大家好,我叫梅花,我生活在冬天。"提问:它的名字叫什么?生活在哪个季节?

  3、出示水仙花的图片。

  师:"大家好,我叫水仙花。我生活在水里。"提问:它叫什么名字?它生活在哪里?

  4、出示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

  师:"你们看!好多好多漂亮的花。"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花一样么?

  颜色一样么?形状一样么?(不一样)师:"他们是各种各样的,他们和小朋友一样,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

  三、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的关心、爱护的情感和态度。

  提问:花儿把幼儿园装饰的美不美?

  如果没有了这些漂亮的花幼儿园还美吗?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结:如果我们把花儿采下来的话,花宝宝会疼,会伤心的。我们的幼儿园也就不美了。所以我们要关心、爱护花草树木,不去采摘。

  四、拓展延伸激发幼儿对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出示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花叫什么名字呢?课后可以和老师来说一说,也可以去看看其他的花儿,看看有没有你没见过的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了解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食用比例。

  2。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知道怎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有益健康行为形成。

  活动准备:

  多媒体播放器;FLASH饮食金字塔的光盘。

  活动过程:

  一、打开多媒体播放器

  1。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学习爱好。

  2。熟悉饮食金字塔,了解饮食的初步分类。

  3。边示范边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共有两关第一关提供十二款食物,第二关提供十八款食物,

  4。玩家需按食物金字塔分类原则,把左边的食物放在储存格内。完成第一关才可进入第二关。

  5。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游戏

  1。幼儿操作,选择食品放到金字塔塔上。

  2。幼儿轮流操作数遍(教师引导食物分类)

  三、小结

  幼儿悟出游戏道理:食物金字塔愈往上,愈收敛,即表示愈往上我们愈要减少进食分量。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主题由来:在近两周的时间里,每当老师与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后,就会有许多的幼儿,争强着来到钢琴前,用自己的小手快速的触摸着琴键,在多数幼儿自由的敲击后,使之发出很难听的声音。紧接着,我们班上了一节音乐活动《身体的声音》之后,多数幼儿就在班上探究起声音来,一会儿敲敲这儿,一会儿碰碰哪儿,有的幼儿还说:“快听,这个声音好听!”……看着孩子们对声音这么感兴趣,我就决定与孩子们一起来研究声音。

  活动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壁报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家园合作

  资源利用

  1 在游戏 中,让幼儿懂得通过敲击、拍打、撞击等方法,可发 出声音。

  2 让幼儿知道噪音听起来很不舒服,我们要远离噪音或不发出噪音。

  3 通过实验,让幼儿懂得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4 培养幼儿倾听的好习惯。

  幼儿的问题:

  1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2什么是噪音?

  3 为什么音乐好听?噪音不好听?

  老师提示幼儿的问题:

  1声音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

  2我们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听噪音?

  3 我们怎样减少噪音?

  1 可以把能发出好听和不好听声音的物体画下来贴在墙上,让幼儿知道什么声音好听,什么声音不好听,不好听的声音应少听或不听。

  2 请幼儿自己把人们听噪音后的感受和听好听声音的感受画下来,贴在墙上,提示幼儿不发出噪音。

  1 科学区:增添生活中常见的可以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易拉罐、铁钉、海绵、区别针、纸、塑料盒、笔、珠子、石子、各种豆子等,让幼儿在实验中了解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 音乐区:丰富乐器,如:洋琴、响板、木鱼、手铃、铃鼓、撞钟、三角铁、鼓、录音机等等。让幼儿用录音机录下幼儿唱歌的声音或各种乐器的声音,了解声音的不同。

  1 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声音的资料,带到幼儿与小朋友共同分享。

  2 在生活中,提示幼儿不发出噪音或远离噪音,减少噪音对幼儿的伤害。

  3 可以与幼儿一起探究声音的奥秘,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1生活中的一切常见的物品或物体,均可尝试。

  2音乐老师。

  3可以在社会上寻找噪音:如:汽车、施工的工地、纺织车间等等,幼儿不便去的地方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

  1 声音在哪里

  2 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

  3 自制响筒

  4 听觉游戏

  5 猜猜我是谁

  活动一:声音在哪儿里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让幼儿懂得通过敲击、拍打、撞击等,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

  2、让幼儿知道噪音听起来很不舒服,我们要远离噪音或不发出噪音。

  活动形式:集体与小组相结合

  活动准备:1、纸盒、易拉罐、螺丝、杯子、笔等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2、录音机、空磁带。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在探索中,让幼儿懂得通过敲击、拍打、撞击等动作,可以使物品或物体发出声音。

  一是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是幼儿互相学习发出声音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经验。

  让幼儿知道噪音听起来很不舒服,我们要远离噪音或不发出噪音。

  一、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他们发出声音?(幼儿分组寻找声音)

  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一会儿用纸盒敲敲桌子,一会儿把钉子放在杯子里等等,方法很多。

  二、师: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你找到声音了吗?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并请幼儿表演一下。

  幼:幼儿积极地到前面演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拍打纸盒、敲桌子、摇晃装有豆子的杯子、吹纸等等。

  三、师:请幼儿听录音。(内容是幼儿在寻找声音时,整个活动室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听到这种声音后有什么感觉?好听吗?为什么?

  幼:许多幼儿都说,这种声音很难听,太吵了。还有许多幼儿说,我们不发出这样的声音了。

  这个环节对幼儿来说很重要,一个是培养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二是为幼儿探索声音积累了很重要的经验,这也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为幼儿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这种幼儿展示探索的过程,对幼儿的发展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树立对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又可以激发幼儿继续研究的兴趣。

  这节活动的录音紧紧围绕着活动目标,符合幼儿活动的需要,让幼儿很快就明白了要远离或不能发出噪音的原因,为很好的完成目标埋下了伏笔。

  活动二: 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

  活动目标:1、让幼儿懂得好听的声音,别人会很喜欢听。

  2、小朋友的嘴也可以发出噪音,是不好听的。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录音机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先以正确的形式引入,给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

  让幼儿自己找出不好听的声音,及时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的改正。

  让幼儿自觉的发出好听的声音。

  一、师:欢迎小朋友到前面表演节目。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喜欢这些节目吗?为什么?什么声音好听?

  幼:小朋友的歌很好听。

  轻轻说话好听……

  二、师:给幼儿放录音,主要是幼儿发出的不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不喜欢听什么声音?为什么?

  幼:大声说话太吵了。

  拉椅子的声音不好听……

  三、 师:请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发出自己喜欢听的声音呢?

  通过表演,开阔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说出了许多好听的声音,为下一步活动奠定了基础。

  把幼儿平时发出的噪音录下来,幼儿很好的认识到自己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很吵,是不对的,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提醒,帮助幼儿及时的改正。

  让幼儿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可以提高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自制响筒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初步了解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准备:大米、小米、红豆、蚕豆等,易拉罐若干,胶条等等。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通过倾听,感知不同的物品发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并根据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声音的不同的假设,为即将实验的结果进行推断。

  通过自己动手,寻找声音的不同的原因,提高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幼儿自己找出物体发音的道理。

  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一、师: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响筒,请幼儿听是什么声音?这几个响筒的声音一样吗?想一想为什么?

  幼:幼儿分组进行探索。

  自己动手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师:请幼儿自己利用桌子上的材料制作响筒,听一听,声音一样吗?

  幼:自己动手探索、制作。

  三、请幼儿互相玩小朋友制作的响筒。提出问题:你在晃动响筒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四、师:还有什么物体的声音是不同的?小朋友可以继续的研究。

  对于幼儿提出的想法,我并没有立刻下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袜子的款式、颜色图案进行配对。

  2、学习穿袜子、折袜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袜子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2、教师准备各种款式的袜子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提问:小朋友,你的鞋子里面藏了什么呀?伸出来给我看看好吗?哇!你们的袜子好漂亮啊!

  二、游戏“袜子对对碰”

  1、出示各种袜子,请小朋友来观察袜子的款式、颜色、图案。

  2、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袜子,看看都有什么样的!看看你们家里有没有。

  3、创设“袜子对对碰”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根据袜子的款式、颜色和图案进行配对。

  4、请你们来按照它们的款式、颜色、图案来进行搭配,看看谁找的最快!

  三、学习穿、脱袜子

  1、教师先边朗诵儿歌边示范穿、脱袜子。

  2、小朋友你们会穿、脱袜子吗?你们也来试试好吗?

  3、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尝试穿、脱袜子。

  四、学习叠袜子

  1、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俩只袜子平铺在桌子上,然后将俩只袜子重叠在一起,并将俩只一起进行对折,把它们卷进袜套里。

  2、请小朋友从篮子里找出自己的俩只袜子,并学习叠袜子。

  五、 请小朋友将自己的袜子折叠整齐。

  活动反思:

  我以提问的形式进入了这节课,整节课的内容上下来幼儿的思路一直跟着我走,而内容中,很多环节我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如:从开始游戏“袜子对对碰”的游戏中我没有让幼儿以款式、颜色图案尝试进行搭配,平时许多幼儿自己都会穿脱袜子,在于这个环节我就请幼儿自己来示范一次,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叠袜子了,我教的折叠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是比较难的,其实只要俩只袜子重叠在一起,并将俩只一起进行对折就可以了,我以小朋友把自己的袜子叠放整齐结束本次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就管自己上下来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考虑独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并学习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动物尾巴的特征。

  2、学习词汇:“长长的”“短短的”“宽宽的”等。

  3、愿意与同伴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图书、动物图片、自制尾巴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大图书。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小动物的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

  ·出示图一:宝宝看,这是谁啊?小老鼠真顽皮,和我们捉迷藏,我们来找找它把身上的什么藏起来了。

  ·观察老鼠的尾巴,提问:老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一句话:“老鼠的尾巴长长的”)

  ·图二:老鼠的尾巴长长的,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熊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讲述“小熊的尾巴短短的”)

  ·咦,这又是谁啊?(小松鼠)请幼儿猜猜看,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松鼠的尾巴宽宽的”)

  ·今天天气真好,谁来到草地上玩了?小猪的尾巴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说“小猪的尾巴卷卷的”)

  ·小猪的好朋友是小兔,长长的耳朵,毛毛的身体,它的尾巴和身体一样,猜猜看它的尾巴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兔子的尾巴毛毛的”)

  ·“呱呱呱,呱呱呱”,什么小动物也来了呢?小青蛙的尾巴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讲述“青蛙没有尾巴”)

  2、和幼儿一起再看一遍大图书

  3、游戏:找小动物

  ·今天这些小动物来到了小四班要和宝宝们一起游戏。

  ·请每个幼儿找一个小动物,然后说说找到的动物尾巴的特征。

  4、游戏:抓尾巴

  ·小动物们的尾巴真有趣,有的长长的,有的短短的,它们的尾巴都不一样的,今天小动物看到宝宝这么能干想和你们来玩抓尾巴的游戏呢。

  ·幼儿游戏

  5、结束部分

  小动物们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下次再和它们一起玩吧,幼儿和小动物再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经过了一个寒假,孩子重返幼儿园,在惊喜和孩子重逢的同时却发现有不少孩子的不良习惯又滋生了,如:不愿意将玩具借给同伴玩,同伴间时常有争抢玩具的现象,甚至出现动手打人的场面;不愿意自己动手做事,一碰到困难就哭,缺乏自信,导致不愿意来园等等。为此在开学的第一周,针对孩子频繁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开展主题《我的幼儿园》,想通过一系列设计的活动,帮助孩子尽快转变面貌,逐步使孩子适应集体生活。本次活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上面所说的问题,以大乌龟为活动主要线索,在帮助摔跤大乌龟的故事情节中,以此来激发孩子爱同伴的情感,体验到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学习活动:

  送大乌龟回家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2、激发爱同伴的情感,体验同伴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送大乌龟回家》

  活动过程:

  一、引发想象师以故事的方式导入:“一天,乌龟爷爷要到山坡上去锻炼锻炼身体。它爬呀爬,一不小心,从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滚下来,跌到山脚下,四角朝天,爬也爬不起来!”

  师作着急状:“乌龟爷爷摔跤了,这可怎么办?”(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办法)

  二、理解故事(完整欣赏多媒体课件)

  1、师:“乌龟爷爷怎样爬起来的?”

  2、师:“哪些朋友了乌龟爷爷?”(小蚱蜢、小老鼠、小刺猬、小白兔)

  3、师:“小动物是怎样帮助乌龟爷爷的?乌龟爷爷得的帮助后是怎么说的?”(再次欣赏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用语言、动作来学着模仿)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九篇03-28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八篇03-24

【精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六篇03-28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九篇03-29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六篇03-28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5篇03-27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7篇03-26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范文集锦六篇03-26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10篇03-25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范文集锦八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