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1-05-21 16:11:31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8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摇摇猜猜的过程中,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了解到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2.进一步感知物体的特性与声音的关系,并引导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探索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孩子们跟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讲述和讨论,从孩子们的回答中选出教育内容,切合孩子们的回答让幼儿知道瓶子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1.空瓶子、豆子、大米、布、餐巾纸等。

  2.音乐《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1. 听听摇摇。活动开始,教师出示一个铃鼓,摇一摇,请幼儿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请幼儿拍铃鼓,感受到声音。

  2. 出示空瓶,听听有没有声音,然后请幼儿说说怎么样可以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

  基本环节

  3. 幼儿讨论结束后,出示几个里面装有东西的瓶子,请幼儿闭上眼睛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然后再睁开眼睛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4. 幼儿了解了不同的东西所发出的声音是不同并有了初步的经验后,我请幼儿听声音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孩子们对猜很感兴趣,都为自己能猜对里面的东西而兴奋不已。

  5. 听了能发出声音的瓶子后,请幼儿思考“是不是往瓶子放了东西都能发出声音?”一开始孩子们都很肯定,然后我做了一个示范,放了餐巾纸在瓶子里,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放布没有声音,有的说放棉花没有声音。针对孩子们的回答,我请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试试,放什么东西放入瓶中可以发出声音,什么东西放入瓶中不能发出声音。

  结束环节

  5.音乐游戏《幸福拍手歌》。

  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瓶子,然后跟着音乐的空拍处摇动瓶子发出声音,游戏几次后结束活动。

  活动策略:

  科学区的重点在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并且具有自主的自发性的猜测和探索,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有效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运用到了示范法、谈论法以及讨论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使得课堂活动有效进行。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但相对比较单一,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声音,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标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真实再现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发现、表达,提升经验。活动中,在讨论在瓶子里放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回答的都是自己经验过的,而家长们一般在瓶子里放的都是各种豆子或米,这容易导致幼儿思维的限制,也没能让幼儿很好的进行思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要结合孩子们的已经经验和扩展孩子们的经验,发挥孩子的想象与发散思维想结合,让活动更能体现教育价值!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讲米对准容器倒下。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活动材料:

  适量的米,小口玻璃瓶两个(其中一个装有适量的米),漏斗、托盘。

  活动玩法:

  1、讲两个瓶子放在托盘上。

  2、把漏斗放置在一个瓶子上。

  3、讲另一个瓶子里的米对准漏斗缓缓倒下。

  4、活动反复进行。

  小百科:米是禾本目禾本科稻属植物的果实–稻谷经脱壳、碾磨粗皮后的成品,可食用。大米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亚洲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全世界约有二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大米。常见当作主食的地区在亚洲和各地唐人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手口一致地点数1。

  观察活动室,能正确找出数量是1的物品。

  活动准备

  神秘袋、杯子、铅笔、书、小皮球。

  “1”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老师将杯子、铅笔、书、小皮球放入神秘袋内。

  2老师请幼儿轮流从袋中取出一件物品,并说出该物品名称。例如一个杯子、一支铅笔、一本书、一个皮球等。

  3当幼儿说出该物品时,老师同时举起“1”的数字卡,说明1的数字和数量。

  4出示神秘袋内所有物品,请全班幼儿数数每种物品的数量。

  5与幼儿一起观察活动室里有什么东西的数量是1。例如垃圾桶、饮水机、白板、厕纸架等。

  6请小朋友取任意的一件玩具,放在筐中。

  活动评价

  能点数1的数量。

  活动建议:

  户外活动时,每人捡一片落叶,复习巩固对数量1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水枪,尝试用水枪玩多种游戏。

  2、锻炼手的握力。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玩具水枪、盛有水的大盆、带盖的塑料瓶子、吸管、塑料袋、注射器、大头针、气球等。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提供各种水枪,供幼儿自由玩水枪。

  1、幼儿自由玩之前提要求:注意不要把水洒在衣服上,不要向同伴喷水。

  2、观察水枪的材料

  小朋友们,你们玩的水枪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啊?(每个幼儿自由回答)

  二、幼儿动手自制水枪

  你想拥有自己的水枪吗?那就动手做一把吧。

  1、出示各种材料(塑料瓶、吸管、塑料袋、注射器、气球等)

  2、幼儿自由发挥自己制作水枪。

  3、幼儿表述自己水枪制作材料和方法

  孩子们,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水枪?用什么方法做的?(自由表述)

  (1)用塑料袋装上水,在袋子上扎小孔,水就从小孔里喷出来了。

  (2)在塑料瓶里装上水,在瓶盖上扎上小孔,使劲捏塑料瓶,水就从瓶盖的小孔里喷出来了。

  (3)用废旧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吸水,用力推,水就喷出来了。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啊,在塑料袋、塑料瓶或气球里装上水,再扎上小孔,用手使劲捏,水就会喷出来了。

  4、请你根据其他小朋友的方法,改进一下自己的水枪,再交换玩一下好吗?

  5、引导幼儿交流玩水枪的感受。

  【活动延伸】

  水枪喷画

  教学反思: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制的玩具虽然简单但对幼儿却有很大的吸引力,家琪好奇有着强烈玩耍欲望,教师由此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妙用“射水枪”所引发的案例使我深深明白:教师不再是幼儿活动的指导者,而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使其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幼儿合作与分享行为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听听找找已知道的小乐器,并初步认识鼓,体验听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乐器若干(各种鼓、碰铃、响板)、音乐磁带《小鸡小鸭》等4、叮当屋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叮当屋。

  1、幼儿人手一只小篮子(响板、碰铃、双响筒等),教师出示叮当屋在屋里敲击小乐器幼儿听辩并找出相应的小乐器。“听听,叮当屋里谁在唱歌?”—巩固听辩碰铃、响板等。

  幼儿找出小乐器后,师生共同节奏乐《小小鸡》《小乌龟背糖果》等。

  2、在游戏中对鼓的声音感兴趣。

  “这又是谁在唱歌,你的小乐器篮里有吗?”

  二、玩玩找找:小鼓响咚咚

  1、“瞧,叮当屋里来了位新客人,会是谁呢?我让小朋友来找一找、猜一猜。” 幼儿上前摸口袋并讲述其外形。

  2、出示鼓,知道名称。

  3、听一听:“鼓的声音象谁在唱歌?”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结合生活里的经验大胆讲述)

  知道鼓儿的声音咚咚响

  4、“圆圆胖胖,肚里空空,敲敲听听,咚咚咚咚。”“这个新朋友就是鼓,找一找教室里还有鼓吗。”幼儿四散找鼓。

  三、游戏:狐狸来了

  游戏方法:幼儿扮演小鸡小鸭,在音乐声中游戏(歌表演)。教师拿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角色。

  幼儿歌舞后,听到碰铃的声音就是鸡妈妈来找小鸡了,响板则是鸭妈妈找小鸭的信号。

  大鼓的声音代表狐狸重重的脚步声,幼儿辨别后逃走。

  游戏两次,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膨化食品吃多了对身体是有害的。

  2、了解多吃水果蔬菜对身体的好处。

  3、初步了解膨化食品的常识。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好看的膨化食品包装袋、故事课件《会吹气的膨化食品》、大灰狼和小花狗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好看的膨化食品袋子,引起孩子的兴趣。

  2、通过故事课件《会吹气的膨化食品》让孩子深刻体会到吃多膨化食品的'坏处。

  3、膨化食品的包装无论多漂亮小朋友都要经受住考验,一定要少吃或不吃。

  4、观看幻灯片让孩子通过故事再次理解吃多膨化食品的坏处。

  5、小结:小朋友要多吃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含有身体需要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少吃零食,多喝水,身体才会棒棒的。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懂得吃饭时尽量不掉米粒于桌、地面上,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2、 吃饭时注意力集中,不动张西望。

  3、 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不做漏嘴巴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组织讨论:故事里的孩子,为什么大家都叫他漏嘴巴?漏嘴巴和小朋友长得一样高吗?为什么?漏嘴巴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后来他是怎么想的 ?

  2、联系实际、理解内化:你们喜欢前面的漏嘴巴,还是后面改正的漏嘴巴?你在吃饭时会漏嘴巴吗?怎样才能不做漏嘴巴?

  3、操作实践、强化巩固:幼儿模拟吃饭。师生小结:只要吃饭时专心,眼睛看着碗里的饭和菜,一手拿勺子,一手拿碗,不把饭粒和菜掉在地上和桌上 ,就不是漏嘴巴了。

  在活动之后,大部分幼儿都能不洒饭,都知道爱惜粮食了,但还有个别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饼儿圆圆甜又甜

  第三句歌词: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词:桌儿圆圆庆团圆

  活动名称:雪花仙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断奏: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溜冰状;断奏: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圆滑: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 圆滑:摇奏;断奏: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活动名称:雪人之舞

  活动目标: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CD 塑料袋 各种材质的球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

  断奏:手指/肢体点触

  圆滑 :手掌/地板滑

  断奏:脚尖/点跳

  圆滑:脚掌/滑动

  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

  断奏:脚尖/走或原地轻跳

  圆滑:脚掌/滑动

  三、溜冰

  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

  断奏:用手拍塑料袋

  圆滑: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 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

  四、出示道具

  断奏:用手拍软球

  圆滑: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8篇】相关文章: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5篇03-30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7篇03-28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九篇03-27

【必备】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八篇03-23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6篇03-22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10篇03-22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10篇03-29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28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八篇03-28

【必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