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04-01 15:33:16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幼儿园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幼儿园教案范文九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足健是我园特色课程,在活动开始部分,通过热身运动刺激幼儿脚底反射区,舒筋活血;由于班上坚持足健锻炼已久,因此小朋友十分喜爱足健活动,对脚底的反射区也有一定认识,我们通过绘制脚底八卦阵图,在帮助幼儿复习巩固脚底反射区的部位、作用的同时,使按摩锤敲打得更为准确、到位;活动结束部分走探险路让幼儿进行赤足体验,鼓励小朋友不怕冷,赤足找感觉,并能大胆与客人、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并锻炼意志。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的反射区认识,体验用足部动作与同伴进行交流的快乐。

  2、培养幼儿自信、合作、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两盘。水彩笔足健洗脚盆、毛巾人手一份。

  2.运动前,幼儿对脚底反射区的作用已有初步了解。

  3.足部反射区图一张。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脚部动作训练。

  情景引入:小脚累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哎!小脚丫想动一动吗?“想”(幼儿脱去鞋)

  (2)边念儿歌,边活动小脚

  2、绘制脚底八卦阵图

  (1)你认识哪些脚底反射区?按摩这个地方有什么作用?

  (2)找个好朋友把脚底反射区画出来

  (3)作品展示。

  .。

  (4)用按摩锤敲敲反射区:提醒幼儿要对准、用力敲

  3、赤足体验,启发幼儿自由联想并寻找感觉。

  (1)师提问:小脚丫走在步道上、竹梯上、搓板上……会有什么感觉呢?

  (2)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认真体验,教师:“我们一起试试看,比比谁的小脚丫找到的感觉多。”(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3)幼儿自由结伴尝试,交谈感受,教师细心观察、启发、引导幼儿去发现各种不同的感觉。(教师要和幼儿一起活动,增加亲切感)

  (4)小结:刚才小脚丫都很勇敢,很勤快,找到了许多不同的感觉,当物体碰到什么的反射区,你觉得很疼时,就是我们身体某部位器官有了病兆,它象天气预报一样,告诉你要加强锻炼,多进行足部按摩。(鼓励幼儿勇敢不怕痛,敢和疾病比高低,坚持足锻)

  4.洗脚。

  “小脚丫累了,要回家了。(教师把脚底朝幼一亮)咦,真脏。”“怎么办?”幼儿:“洗洗干净”。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种各样的反应。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毛毛虫最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于是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语言活动《毛毛虫的故事》就是活动之一。我们试图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帮助小班幼儿感知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幼儿在一边游戏一边讲述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树叶。

  3、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文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二支、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纱巾一条。

  2、幼儿已看过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

  3、录音机、音乐磁带。

  4、自制故事图书。

  活动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激发兴趣。

  师:“毛毛虫们,跟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吗?”,“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跳个舞吧”。

  (师、幼随音乐一起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游戏“毛毛虫的故事”,帮助理解。

  师:“毛毛虫的肚子饿了,让我们一起去找吃的东西吧。”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情境进行游戏,边活动边讲述,提示幼儿正确使用量词:个、

  支、片)。

  不错的1、第一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苹果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一个苹果。

  (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苹果园”,将一个苹果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一个红苹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香蕉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两支香蕉。

  (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香蕉园”,将二支香蕉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二支黄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小树林里,每条毛毛吃三片小树叶。

  (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小树林”,将三片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三片绿树叶,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结合游戏经验,大胆讲述故事。

  1、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吗?能告诉大家这三天你吃了些什么吗?”

  (引导幼儿自由地进行交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2、(出示自制的图书)师:“姐姐编了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虫的故事》,宝宝

  们想不想听呀?”

  (引导幼儿边看图书画面边完整地听故事,在故事的结尾部分之前插进提问:毛毛

  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么样呢?将来会变成什么呀?)

  3、师、幼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虫变蝴蝶,增添情趣。

  1、师:“毛毛虫们,你们累吗?让我们休息吧!”

  (幼儿自己将丝巾披在身上变成蛹,然后听音乐慢慢变成蝴蝶飞起来。)

  2、师:“蝴蝶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吧!”

  (师生听音乐做蝴蝶飞出活动室。)

幼儿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一、幼儿经验分析感知7以内的数量是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班幼儿对7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已经能够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一个接着一个的数数,但目测数群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本内容我主要定位在有机结合数数方法,授予幼儿“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新方法,可以激发幼儿数数的兴趣,提高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学习并掌握“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7以内的数数方法本次活动的难点:通过目测的方法来进行7以内的数数四、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情景操作、观察图片来完成此次教学重难点的教学。

  本次活动我结合当前春天的主题,将幼儿常见并喜爱的七星瓢虫设计成教学情境,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目测数数分辨益虫、害虫,还帮助孩子巩固关于有益瓢虫与有害瓢虫的科学常识。

  为了突破难点“通过目测的方法来进行7以内的数数”我采取了:我采取愉快式游戏情景操作法,通过观察图片找七星瓢虫回家。

  活动目标:

  1、能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2、尝试进行竞赛性游戏活动,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目测数群的能力;3、发展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思。

  活动准备:

  1、3块黑板,中间一块大黑板上有绿色的叶子和很多瓢虫;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虫。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7之间。七星瓢虫占少数,其余瓢虫的总数比幼儿人数多。

  活动过程:

  1、说说春天的昆虫(1)你知道哪些虫虫,认识瓢虫。

  师:小朋友们,现在什么季节到了?

  师:对呀,春天到了。有许多的花儿开了,谁会飞过来呢?还有什么虫子会飞过来呢?(引导说完整的话)师:哎呀,天上飞的东西好多好多,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昆虫飞来了,刚才你们说,蝴蝶飞来了,蜜蜂飞来了……那老师也来介绍个昆虫。

  师:我说瓢虫飞来喽。瓢虫认识吗?

  (2)区分害虫与益虫师:我给你们看看什么是瓢虫哦。身上有许多点子的。给你看看好不好?这是什么?

  师:七星瓢虫,你怎么知道?点子数出来的。

  师:(介绍心里数的方法,重新出示瓢虫)师:现在小树林里飞来了许多的瓢虫呢!五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都飞来了。可是呀,照看小树林的老爷爷说,难道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所有的瓢虫里面,有的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不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说起瓢虫大家都要夸大拇指表扬它。可是有许多瓢虫不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呀,有的瓢虫专吃我们农作物好的菜,把我们农民伯伯种下去的菜都咬掉了。所以这些瓢虫是我们的——坏虫、(害虫)、敌人,我们叫它害虫。那谁是我们的朋友呢,朋友是什么虫?好的虫,书上有个名字,叫益虫。

  师:那益虫是几颗星的呢?这本书又告诉我们了,身上是7个点子的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明白吗?别的书上写身上是2个点子的也是我们的朋友,除此之外,身上其他点子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是害虫。

  师:那老师问你了,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那六星瓢虫呢?

  2、小组竞赛性游戏:找七星瓢虫师:小树林里瓢虫越来越多了,老爷爷着急了,他说这里面有益虫,还有害虫啊。他要喷药水,把害虫杀死掉,消灭掉。那我来帮忙喷了啊,就这样都喷上去行吗?这里面有我们的朋友哦,也有敌人哦。

  师:那怎么办呢?把益虫救出来!让益虫去安全的地方,然后把害虫放一起喷药水消灭掉,好啊?

  师:这样我们来个比赛,这边是红对,这边是黄队(设小队长)。请你们轮流上来每人救一只益虫。小队长先上来,救到益虫送回各自的家,红队送到红队的家,黄队送到黄队的家。然后回去排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让第二个小朋友上来救一只益虫,明白没有?

  ①分组:将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以接力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七星瓢虫。

  ②两组同时开始游戏,每次派一个人上来找一张七星瓢虫卡片送回自己家。

  ③自己检查、纠正——集体检查。

  ④将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虫找回家。

  ⑤讨论为什么有的人找得快?

  ⑥总结:用心里数的办法救益虫(七星瓢虫)。

  3、延伸活动:除害虫幼儿快速目测瓢虫身上的点子,嘴里发“气气”声消灭害虫。

  师:看呀,小树林里害虫都被我们消灭掉了,开心嘛?那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述,能听懂和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使用普通话讲述故事,并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学习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分享”,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

  4、体验分享的乐趣,懂得生活中要学会与人分享,掌握与人分享的方法,逐渐养成与人分享的行为与习惯。

  作品内容:

  吃点心

  魏佳把点心弄丢了。休息时,小朋友都去吃早点,只有魏佳站在一边。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

  “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陶陶问:“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

  “我不知道。”魏佳小声说,把脸转了过去。

  陶陶说:“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丢的。往后放在书包里。”

  可是涵涵什么也没说,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了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魏佳的手说:“你拿着吃吧。”

  活动准备:1、不同味道和形状的点心、饼干、糖果等每人两个。

  2、故事内容的幻灯片或是图片、图书,根据幼儿园可提供的资源进行准备,争取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看清楚。

  3、建议准备:(1)轻松缓和的背景音乐,要适合本故事的讲述情景。

  (2)《找朋友》音乐。

  (3)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调动活动的氛围。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学习故事内容)

  教师可采用的方法(可任选其一):

  1.1作品讲述,步步导入。按故事的原有顺序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步步导入,并不断提出问题,发起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引导他们发散思维,不断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教师可一句一句讲,并适时提问。(提问有助于幼儿思考和理解作品内容。)

  魏佳把点心弄丢了。休息时,小朋友都去吃早点,只有魏佳站在一边。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发生什么事了?”(教师补充或提示幼儿的表述)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我把点心丢了。

  教师:“这个时候,如果你是郭良,你会怎么做?”“这样做,魏佳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

  教师问:“接下来,你认为陶陶会怎么做?”“这样做,魏佳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

  教师问:“涵涵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和郭良、陶陶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做,魏佳的感受又会是什么样的?”

  帮助幼儿体会故事的主旨,初步感知“分享”行为,在幼儿已有的经验上增强其对分享的认识和理解。

  2.2 情境投射法,描述或创设故事情境,请小朋友回答:“当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会怎么做?”将故事中的人物换做小朋友耳熟能详的小动物,对故事内容稍作修整,提出问题,请小朋友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举例略。

  3.3复习上节所学故事的内容和意义,为本次活动作铺垫。

  ……

  这里主要采用第一种方法,方便快捷,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2、讲述部分(学习复述故事内容)

  本环节具体步骤:

  2.1由教师先进行讲述,幼儿仔细倾听,并记忆故事内容。

  2.2教师使用挖词填充的方法,引导幼儿补充故事内容。

  2.3教师做旁白,幼儿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1.Ppt课件-图形

  2.趣味练习:各种各样的形状

  3.大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小箱子一个(里面放图形若干,纸做的小鸟一只),

  3.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圆形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起兴趣今天我带来了几位图形宝宝,这些图形宝宝可真有趣,它们会变魔术,变成另外一个图形宝宝呢。

  二、复习巩固几何图形

  1.课件

  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图形,并说说。

  2.教师从小箱子摸出圆形,请幼儿猜猜圆形会变成什么?有几个?

  3.请两位幼儿上来从小箱子里分别摸出正方形、三角形,并猜猜分别会变成什么?

  4.教师出示小鸟,请幼儿说说这只小鸟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

  三、游戏“图形变变变”

  1.请你们来试试用两个三角形宝宝能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观察幼儿拼的结果,并在黑板上演示给大家看)

  2.我们来比赛,用四个三角形宝宝拼一个正方形,看谁拼得最快。

  四、幼儿操作活动

  请你们用小筐里的几何图形,给小鸟造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旁边要有树,

  比比谁设计的小房子最漂亮。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很多幼儿都很喜欢玩“掷猫眼”的游戏,所以,我把他们的这个游戏,搬到数学课《比较远近》里。

  活动目标

  1、培养对测量活动的兴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2、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远近。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远近。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珠子各一个。红、黄、蓝、绿绳子各一条。

  活动过程

  一、户外活动:掷“猫眼”(一种球形的珠子)。

  1、每组选一位代表玩“掷猫眼”游戏,看哪 个小组掷得最远。

  2、看一看,哪组嬴?(目测出最远的那珠子。)

  3、用自然步行的方法找出掷得最远和最近的珠子。

  4、故意找出不相上下的黄、蓝两个珠子让幼儿比较。目测不出远近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

  5、师推荐用绳子测量。

  每组派两位同学拉绳子,红绳子量红色的珠子的距离……(依次类推)。从起点开始,与珠子对齐的位置做好记号。

  6、四条绳子一头对齐,比一比,哪条绳子最长?最长的那条就是掷得最远的珠子的,最短的那条就是得最近的。

  7、找出黄、蓝两条绳子重叠在一起,比比看哪长哪 条短。也就是找出黄、蓝两球那条远那个近。

  结论:用起点量起,用绳子越长,距离越远;反之,用绳子越短,距离越近。

  教学反思

  1、《比较远近》是教材里的一个课目,目的是要培养幼儿对“远”和“近”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真考虑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他们的喜好,考虑活动 内容。

  2、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高,老师让他们参与自己喜爱熟悉的游戏,能够直观地比较“远”“近”,因些很容易让知识从生活化转化成知识化的过程,让他们在玩中获得知识。

  3、在本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对教材内容是理解的,对教学目标明确,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适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因此不花很大的力气,学生却学得很积极。

  4、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剌激学生跃跃欲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求知的过程,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整教学活动。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学习方法适合幼儿特点。但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由于考虑不周到,在第3个游戏环节“用自然步行法”来比较远近时,由于对“自然步行法”没有讲得到位,对“小选手”的要求没有针对性的要求,高个的和矮个的走子有明显的距离,以至起了争议,这个游戏环节得重新来过。第3和第4环节分别是“自然步行测量”和“绳子测量”,中间没有链接,有点脱节了。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多考虑幼儿的实际,做到每节课都能让幼儿扎扎实实的学到知识。

  小百科:远近,指远处和近处;距离的长短。语出《易·系辞上》:“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剪、折等方法制作灯笼。

  2、让幼儿正确使用剪刀的技能。

  3、培养幼儿耐心做事的习惯,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用书纸工第8页。

  2、幼儿人手一把剪刀。

  3、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门口有没有挂灯笼呀?灯笼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灯笼: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自己做的灯笼请你们看看用什么做的?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新年树的制作方法。

  1、今天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来做这个好看的灯笼吧。(请幼儿观察图示)

  2、你们觉得最难做地方在哪里?(解决难点问题——沿虚线折叠的地方,采用同伴解答与教师重点示范的方法)。

  3、教师示范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灯笼是怎样制作的吗?

  (2)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

  ①先沿着正方形的外轮廓把正方形剪下来。

  ②将正方形纸对折后打开再向中必线对折。

  ③将短边沿虚线向后折,并翻过来。

  ④将四角沿虚线折叠,

  ⑤再沿虚线向后折叠。

  ⑥撑开两边口袋,即成灯笼。

  三、分发材料,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要求幼儿先看看制作图示,再动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净;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语言及动作),提醒保持干净。

  3、重点指导幼儿小朋友要先把正方形剪下,要求幼儿要剪平整,再按步骤折成灯笼。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比一比谁制作的灯笼最漂亮。

  四、讲评,展示作品。

  1、请幼儿都把自己制作的灯笼放在桌子上,全班幼儿一起看看,谁的灯笼最漂亮。

  2、整理用具,结束活动。

  效果分析:

幼儿园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有不会叠衣服,乱放衣物。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劳动观念。

  2.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叠衣服

  难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挂图两幅(一幅“一名幼儿晨间锻炼后把外衣脱下,整齐叠好放入橱柜;另一名幼儿则随手将衣服扔进橱柜”,二幅“放学了,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很快就找到了衣服高高兴兴回家了,而第二位小朋友由于衣服乱扔,找不着衣服急哭了”)。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我的小手会干什么?

  组织幼儿讨论手会做哪些事?

  你用勤劳的小手做过哪些事?

  二、展开部分

  1.观看第一幅挂图,并讨论:哪个幼儿做的好?从而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

  两个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2.观看第二幅挂图,明白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图中发生什么事了?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那么,小朋友脱下衣服应该怎样做呢?我们来教他,帮助他好么?

  3.学习折叠衣服的儿歌,练习正确叠衣服的方法。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叠衣服。

  幼儿念儿歌,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活动延伸:专门整理出一个橱柜,供用幼儿存放叠好的衣服,引导幼儿分类摆放衣物。

  附儿歌:

  叠衣服

  两扇小门关关紧,两只衣袖中间包,衣领向下弯弯腰,整整齐齐放放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后大部分幼儿学会了自己叠衣服,少部分幼儿还是不会,活动环节单一,趣味性很少,也有个人原因使幼儿没有理解。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一幅,小鸭子躲在水里,露出扁扁的嘴巴;大象躲在小山后面露出长长鼻子;小兔躲在草地里,露出长长的耳朵;公鸡躲在房子后面露出红红的鸡冠;长颈鹿躲在大树后面露出长长的脖子。

  2、各种立体小动物玩具布置在活动室、寝室各个地方。

  活动过程:

  1、老师引出话题,激起幼儿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几年小动物来和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高兴吗?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小动物们要躲起来了!”

  2、出示画面,提问:

  “小朋友睁开眼睛,找找有哪些小动物在和我们捉迷躲?”

  3、请幼儿仔细观察,找出5种小动物,并说明理由。

  (1) 你们再仔细找找这些小动物躲在什么地方?你上怎么看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集体回答)

  (2) 老师操作画面,让隐藏的小动物从隐藏处走出来。

  4、游戏:捉迷藏

  “我们把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找到了,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来到教室里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都找出来,找到后要告诉大家,小动物躲要哪儿。”

  5、结束:“小动物玩累了,要回去休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幼儿园捉迷藏游戏教案,捉迷藏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里面几乎都会有的一种游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感知能力,还能让幼儿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是一个很适合幼儿玩的集体游戏。

【【推荐】幼儿园教案范文九篇】相关文章:

【推荐】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范文九篇03-30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4-01

【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8篇03-27

【推荐】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7篇03-27

【推荐】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3-27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锦集九篇04-01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九篇04-01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推荐】04-01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3-27

幼儿园谷雨教案范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