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第八册《最佳路径》优质教案

时间:2021-03-30 11:37:02 四年级 我要投稿

苏教版第八册《最佳路径》优质教案

  【教材解读】

苏教版第八册《最佳路径》优质教案

  《最佳路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二单元一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的课文,文章讲述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设计法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后来受到卖葡萄的老奶奶“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的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设计策略,最终自然形成的“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最佳选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问题,理解“最佳设计”与农民卖葡萄的联系。

  2、培养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善思的品质。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也是一种最佳选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近“大师”

  1、复习部分词语,指名读。

  格罗培斯 微不足道 焦躁 任其 选择 启发 最佳路径 建筑大师

  2、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初解“大师”:格罗培斯是大师,文中也三次提到他是大师,你理解“大师”吗?(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4、格罗培斯何以能称为“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

  【点评:教者让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内容”既检查了学生对生词含义的理解,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整体的“再感知”;既渗透了任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人文思想,又道出了本课教学的主线——“大师”。】

  二、朗读感悟,走进“大师”

  默读课文,文章哪些地方让你看出格罗培斯是“大师”?

  交流,相机引导体会

  (一)在“遇到难题”中了解“大师”

  1、这第2自然段“遇到难题”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格罗培斯是“大师”?

  2、朗读,交流(扣词扣句来体会)

  (从表示数量的词语“40多年、无数个,50多次、没有一次”,表示心情的词语“大伤脑筋、更加焦躁”等引领学生仔细品读,引导理解格罗培斯工作的认真一丝不苟,从而体会到精益求精是大师必有的工作态度。)

  3、积累词语:这里可以用哪些成语形容他?

  4、带着敬意朗读第2自然段。

  【点评:吴立岗老师曾指出:“我以为小学阅读教学要进行一定的品词品句的训练……”词和句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词和句的理解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教者对词句进行了逻辑上的训练:找出重点词,把握词的本意与延展性的含义,以“词”建构“人物品质”,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也进行了字、词、句的基本用法的“工具性”训练。】

  (二)在“获得启示”中认识“大师”

  1、自由读3-6自然段,思考完成练习:同样都是卖葡萄的,其他人卖的与那位老太太卖的有什么不同呢?完成表格:

  人物

  采用方法

  结果

  老太太

  其他园主

  (1)学生朗读,对比分析,自己按表格思考。

  (2)师生交流,理解,完成表格

  2、用词概括一下不同的方法产生的不同结果。

  老太太:生意兴隆 门庭若市 红红火火

  其他园主:无人问津 门可罗雀 冷冷清清

  3、设身处地,了解其中含意。

  (1)如果是你,你愿意买谁的葡萄?为什么?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只要……就可以……”这种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2)原来的商场现在几乎都改成超市了,你们知道为什么超市会比原来的商场更吸引人呢?(引导学生体会:一切为了客户的方便,给客户自由选择的机会。)

  (3)老太太卖的葡萄,超市购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一面,那是什么呢?(那就是充分尊重消费者,一切的设计都为消费者考虑。给人充分的自由,让客户有自己的选择。)

  4、设计场景,想象说话,从中理解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培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

  格罗培斯正是由此得到了启示,因此,他对司机说:“快,调转车头,返回巴黎!”这下司机有点糊涂了,他不明白怎么回事?想一想,上车后他们会说些什么,合理想象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同桌进行对话。

  司机问:“ ?”

  格罗培斯说:“ 。”

  5、小结:善于从小事中获得灵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也是一个“大师”所必须具有的工作品质。

  【点评:教者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注意了自身的“主导”作用。教者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出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而集体讨论、解决疑难,使学生认识了“大师”,这是启发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学习起来也更加主动。】

  (三)在“完成设计”中体悟“大师”

  1、引读5-6自然段,读中感悟。

  (1)格罗培斯受到启发,就用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方法。半年后,路径在游人的踩踏中自然形成——“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2)现在整个空地上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长满了绿草,说明这儿——(没有人行走);二是被踩成宽路,说明这儿――(是大家必经的要路);三是比较窄的路,说明这里――(虽然有人走,但不是太多)。于是,第二年——(引读)“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由此,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建设终于完成。

  2、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格罗培斯顺其自然,让游客们不知不觉用自己的脚步“设计”出了这条最佳路径。而这种尊重他人,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一个“大师”所具有的工作理念。

  【点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要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教者充分利用了文本,通过引读,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主题的鲜明,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构思的巧妙,表达的精彩,情感的渲染,最终感悟“大师”个性的鲜明特征。】

  三、读写结合,评价“大师”

  1、小练笔: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同学们,假如你是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的专家、评委,你能说说为什么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评为最佳路径呢?(先写再说)

  2、交流评价

  (引导学生不仅从美观自然的角度来评价,还从格罗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创新思维的'工作品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方面来评价。)

  3、结语:所以,大师之大,不仅在于精湛的艺术,还在于精益求精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更在于尊重他人,为人着想的人本思想。

  【点评:语文课是语言文字训练课。训练者,有“训”有“练”。“训”是老师的示范或讲解,“练”就是学生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想。课堂上,学生必须首先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成为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人。有特级教师曾这样说过:“我想,现在的语文课应该增加一个运用语言的环节。也就是说,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完以后,要保证有一段时间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和句式进行表达训练。”这便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性。教者在走进、认知、感悟“大师”的基础上去评价“大师”,这体现了主动进取、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习得的“最佳学习路径”。】

  【总评】

  本次教学,教者紧扣“大师”,通过指导学生自主读书,讨论交流,读写练笔,从中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培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练就相应的语文能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学生求知欲强,精力充沛,特别是对阅读文艺书籍有一种渴望,教师要解他们的‘渴’,千方百计地‘解渴’,让课外阅读如淙淙流水不停地流,使学生在叮叮咚咚泉水声中浏览佳作,欣赏佳品,培养和加深语文课地感情,对祖国语言文字地无比热爱。”教者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帮助他们选择“最佳路径”,步步寻访“大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欣赏”。

  1、教者是一位向导,诱导学生选择并向学生用课文中的字、词来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感受“大师”的风采。在教学时,教者抓住了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适度诱导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潜能,这样的教学设计一则让学生欣赏到了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二则又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了探究,达到了“解渴”的效应。

  2、教者是一位教练,指导学生掌握浏览佳作、欣赏作品的方法。比如阅读时,教者通过引读、对比填写表格、分角色说话练习以及小练笔等形式,引导学生去阅读。所谓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指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对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可以创设条件促使矛盾的转化,其实质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实现将大家形成共识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认识成果。

  3、教者是一位裁判,对于“大师”的人物形象,以“走近”“走进”“认识”“感悟”四个步骤,从词到句,给学生进行了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导读、导思、导路三个方面。导读,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细读课文,边读边议,边读边思,抓住关键语段,寓分析于朗读之中;精读课文,品评语感,欣赏文章精华;导思,就是教师指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只要教师因势利导,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导路,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