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北京版三年级《账单》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3 15:48:07 三年级 我要投稿

北京版三年级《账单》教学设计

  北京版三年级《账单》课文的教学设计怎么编写?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京版三年级《账单》教学设计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北京版三年级《账单》教学设计

  北京版三年级《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体会“一直”的意思,按要求写句子。

  能力目标: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情感目标: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比两个帐单,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通过两个账单的对比,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两份账单,学生自己编写账单、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板书设计:

  17 账 单(第一课时)

  填、索、羞、翼、塞

  如愿以偿 ? 羞愧万分

  17 账单(第二课时)

  妈妈 0

  

  无价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想了解什么?

  (帐单: 记账的单子。)……

  课文中的两张账单计算的是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找出你在预习中还没有记住的生字,再找一个好办法试着记住它。

  师生讨论,提出应该注意的生字。

  (板书):填、索、羞、翼、塞

  (二)提出课文中你还不懂的词语。

  (学生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用板书或课件将部分列出逐个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解决。)

  1.索取: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彼得给妈妈写账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用一个词代替“索取”(借助近义词理解词义)

  2.报酬: 谁能帮他?

  3.芬尼: (如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解)德国货币单位。

  4.如愿以偿: 生生交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彼得得到了60芬尼,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心情会怎样?请你读一读。

  5.羞愧万分:

  (1)你能用动作或表情表现出“羞愧万分”吗?

  (2)刚才还如愿以偿,特别高兴的小彼得这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

  6.蹑手蹑脚:采用做动作或替换词语等方法进行理解,并要求学生将自的的理解读出来。

  (三)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中的两张账单计算的是什么的价值呢?读课文后谈

  (小声读课文)课文里的一个账单是彼得计算他每天做事的报酬,另一个账单是计算妈妈为彼得所做事情的报酬。

  2.朗读课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小彼得先是“如愿以偿”,后来有变得“羞愧万分”了呢?(板书)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四)边默读边思考,进行质疑。

  默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内容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或者有什么自己的想法?(生默读课文后提出问题,教师辅以提炼出涉及课文理解重难点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自己的想法,那么老师的问题你们一定可以帮我解决了。请你们观察一下,虽然同学们告诉我它们都是在计算报酬,但小彼得和妈妈开的两个账单有什么不同呢?

  三、小 结。

  四、作 业。

  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心情的变化

  默读课文,试着解决同学们提出了问题。

  (选做)你能开一份你欠父母的账单吗?

  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生字的学习比较认真。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昨晚同学们自己为父母的付出开出了一份账单,谁来让大家看看你的账单?

  情况一,数字巨大。

  情况二,以“0”表示。

  二、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比两个帐单,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一)对比账单。

  1.对比“妈妈”与学生的账单。

  有些同学开出的账单和“妈妈”开的账单在计算的结果上都是 “0”。

  (板书)0

  可“0”表示没有啊?

  (读账单,全班自由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体验父母对孩子无限的爱)

  (板书)=无价

  2.对比小彼得与“妈妈”的账单。

  (1)朗读三、四、五自然段,说说两个账单的不同。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

  ①“妈妈”看到小彼得的账单后,虽然“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有可能会想到什么?

  ②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羞愧万分。他会怎么想?

  (二)角色扮演。

  1.小组设计语言、排练。

  上节课同学们还留下了一些问题(课件呈现)。在排练中可以在对话中进行解答。

  2.分组扮演,赏析评价。

  (教师灵活掌握,参与到学生的口语交际之中去。)

  (三)朗读理解。

  1.同学们在表演小彼得羞愧万分时都很精彩,可他为什么会这样?

  有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升华小彼得对母亲的爱与惭愧的情感,指导朗读。)

  2.在小彼得与妈妈的账单中有两句相似的话,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寻找片刻后课件出示:

  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

  我一直是个慈爱的妈妈。

  ①你能把“一直”换一个词吗?

  ②比较句子: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

  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

  读出你的体会。

  ③再来读读这两句。

  我是个慈爱的妈妈。

  我一直是个慈爱的妈妈。

  (四)造句。

  

  一直是

  教师引导,打开学生思路。

  学生完成后组内评议,教师参与其中。

  三、拓展。

  想想你在家里做过什么?写一份你的“账单”交给爸爸妈妈。

  (引导学生带着对本课的理解,扩展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自我反思,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孝敬父母。)

  四、作业。

  写一份账单交给父母。观察当时父母的表情语言或做法并记下来。

  开展家庭互动,创造孩子与家人的情感交流机会。教师从中获得家长的反馈。

  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爱的伟大,妈妈对我们的爱无私。

【北京版三年级《账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北京版三上《账单》教学设计09-03

北京版《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08-16

北京版:《寻找秋天》教学设计03-05

北京版:《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09-04

北京版:《小彩笔》教学设计09-17

北京版:《小熊开店》教学设计08-22

北京版:《画家乡》教学设计08-17

北京版四上《故乡是北京》教学设计08-14

北京版五上:《猫》教学设计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