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2-07-11 11:40:26 七年级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7篇)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研究目的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自然导入)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根据页X,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画面。

  3、评价活动: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等。

  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过渡语:(由形象到意象)。

  介绍有关背景,为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感情。

  2、组织学生活动:

  ⑴小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⑵小组讨论。

  ⑶评价。明确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四、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

  1、过渡语、指导语。

  2、组织学习活动:

  ⑴教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根据你对这首曲的理解,找出这幅画中与原曲意境相违背的地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⑵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悠远的意境。

  3、归纳总结。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非常讲究意境的创设,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过精选典型的意象来达成目的,这首小令是这方面的典范。

  五、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3、请选择一句或几句,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出文中意象所表达的意境。

  4、搜集古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诗句,理解用具体的意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六、课后学习

  完成作业。

  请选择两首小令中的一首,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更多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我们在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又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出赵普并简介。)

  二、检查预习,了解赵普:

  1、走近赵普——学生简介赵普情况。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2、加点字注音

  阖户启箧处决既薨

  发箧龌龊奏牍

  3、加点词解释

  少习吏事寡学术发箧视之

  龌龊明日颜色深沉有岸谷

  三、熟读全文,理解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或指名朗读(朗读水平高的学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3、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语句意思。要求:小组内全文翻译,其他成员帮助纠错;不理解的字词、语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书上标记出来,举手质疑。教师引导解疑。

  4、词句理解检测教师对一字多义,词类活用等重点词语加以提醒;对特殊句式,如:①、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句)②、读之竟日。(倒装句)等句子的翻译可予以指导。

  (注:教师在这一环节可将文言文翻译的常识渗透给学生,如保留法、补充法、调整语序法,并突出词类活用、古今异意、一词多义的字。)

  四、作业

  1、预习课文,解读赵普形象

  第二课时

  初备

  复备

  一、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齐读课文。

  2、思考并小组讨论: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件事,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赵普的哪些性格特点?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②、本文刻画人物语言简洁,且善用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

  板书

  刻苦读书(读书)--勤奋好学:“晚年手不释卷”;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奏荐人才(荐官)——冷静沉着:“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意志坚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复奏如初”

  以天下为己任

  二、调动积累,拓展延伸:

  1、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刻苦读书,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例如:学而不厌韦编三绝凿壁偷光

  2、“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学习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学生交流)

  三、课堂总结,勉励学生:

  侧重鼓励学生胸怀天下,努力学习。(这是学生读完全篇最大的启发)

  四、布置作业,理解运用: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课外多收集赵普的有关资料,以《我心中的赵普》为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

  3、完成相关练习。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3

  一、 导语: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神话故事是《女娲造人》。现在我们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

  投影: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作品简介

  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要点讲解)

  二、诵读贯通

  1、教师范读课文2—3遍。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三、教师点拨: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四、作业与练习:

  1、背诵《夸父逐日》,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本题意在使学生通过背诵《夸父逐日》,熟悉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并且从神话这一角度,了解课文内容,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有所认识。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外,“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深切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3、对名言之句深入探究,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

  怎样面对挫折的生活。

  教学难点:

  从生活深入思索面对人生的困境。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阳光总在风雨后》,听后,你听清了什么?(找同学谈一谈)

  我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只有阳光并无风雨,人生却不可能是这样的,那么风雨来了,我们又将怎样面对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品悟面对人生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

  三、诗文品味

  1、听配乐朗读。

  2、同学结合录音又感情的朗读。

  3、找同学读。

  4、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欺骗两个字的?

  老师结合实际明确: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成功,而生活却不能如此,那当然就是欺骗。

  5、你这样认为吗?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曾这样做过?

  四、名句积累

  学习了本首诗,你想把哪些句子送给身在困境中的亲人或朋友?引出诗的前四句,共同齐读把它记下来。(插入课件——前四句)

  五、结束语

  人生远不像一首诗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有一点,坎坷路上别忘了普希金的诗言,最后让我们依然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录音)

  课后反思:

  简单的诗句,给了身处逆境中的人以无限的鼓励,总是对诗句感觉他很简单,但能在苦难的生活中能做到普希金所写的那样,实际上是很难的。放开思维,让学生还是想想他所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坎坷的人生故事而体会吧。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35

  教学难点: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A.课后练习二。

  B.默写课文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

  品读课。

  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课题及作者:

  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2、学生自由诵读:

  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3、检查诵读情况:

  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4、听范读。

  5、给这首曲配一幅画:

  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

  ⑴学生动笔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⑵完成后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⑶出示教师的简笔画。(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读成诵。

  三、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现手法

  1、思考:

  ⑴曲中哪些语句写景?写了多少种景物?(用“XXXXXXXXXXX”画出),并用“x”括出这些景物特征的修饰语。

  ⑵文中哪句抒情?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它与曲中的景物描写有何关联?

  2、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作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间。

  让学生用“从XXXXXXXXXXX(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XXXXXXXXXXX”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或用“我认为XXXXXXXXXXX用得好(或写得好),好在XXXXXXXXXXX”的句式说话,体会其奇特的表现手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

  从“古道西风瘦马”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袭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抽了一口凉气……

  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位游子在异域他乡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阳快要落山了,乌鸦也归巢了,他却不知家在何处,也不知。该向何处去,任马追着落日,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股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令他肝肠寸断,痛苦不堪……

  我认为“枯、老、古、瘦……”这些表现景物特征的修饰语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深秋时节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极具表现力。如一个“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

  ……

  对于想象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3、教师在学生将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挖掘够了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

  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4、当堂抽查学生的改写,并作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刘禹锡的《秋词》作比较。(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不强求说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可从以下三方面比较:

  ⑴体裁不同;

  ⑵所抒之情不同;

  ⑶表现手法不同。

  2、填空:

  X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脑海里浮现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词句,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

  2、学习运用对比和拟人化的描写方法。

  3、体会作者对野生马的赞美和对家养马的同情。

  重点:

  理解作者对待两种不同状态的马的态度。

  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个性化的阅读和感悟能力。

  教学思路:布丰的这散文简直可以说精美得空前绝后。因为对于马,我认为,不可能有第二个人比布丰写得更好。(梁晓声语)这写马的文章,无论是语言还是写法无不体现出这文章的精美。所以,围绕着这文章的美,作了这样的思路安排:

  朗读——整体把握; 跳读——把握情感; 品读——欣赏美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一组马的图片。

  2、说说有关马的成语或诗句。

  今天我们走近布丰笔下的马。板书 —— 马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积累字词。

  3、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三、跳读课文,把握情感

  1、作者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可以说是各有特色。那么,你欣赏哪一种?并说说理由。

  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我欣赏或我喜欢 (家马/野马)因为

  示例:我欣赏野马,因为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既不受到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到自豪;不屑于受人照顾。

  同学自由发言。

  2、,两种马都有优点。家马具有勇毅善良的品质,野马具有美质、美貌和美德的特性。

  除了赞美,老师却读出另一种感觉来,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大家说说看。(悲哀、同情等)

  为什么作者更倾向于赞美野马,同情被奴役的家马呢?

  追求自由,崇尚自然……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一种情感呢?

  这和布丰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

  3、介绍布丰。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的主要著作《自然史》头三册出版以后,由于它用进化论和唯物主义解释了世界的起源,清除了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被巴黎大学神学院斥责为“离经叛道”,险遭“宗教制裁”。

  布丰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的继承者,宣扬者。在他所描绘的世界图景里,上帝不是主人,主人是人;一切不决定于上帝,而是决定于人的双手。他在《自然史》中对动物的描绘,不是用完全客观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布丰赞美马,不仅赞美其自然美、灵性美,还要赞美其“人格美”。布丰将人类的美德赋予笔下的马,然而绝不给它们加上人类的陋习和恶念。所以布丰同情驯马的品格,然而却赞美野马的。布丰通过人性化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不满,对人文自由的渴望。

  4、: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话“不自由,毋宁死”,是对自由权利的捍卫。

  5、插入美文

  如果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我知道是野马就难免会被狮子捕食了。

  在我享受了野马那一种自由之后,我认野马不幸落入狮口的那一种命。

  ……

  做不成野马,做战马也行。

  不能如野马般自由地生,何妨像战马似的豪迈地死。

  ——梁晓声《如果我为马》

  四、品读课文,体味美文

  1、这是一介绍马的小品文,也是一片文质兼美的散文。你感受到文章的美了吗?请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说说理由。

  示例:

  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到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的新鲜产品;它们……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了自然状态下的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2、学生交流讨论

  3、自由发言

  4、: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发现好的文章往往是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同时我也发现同学们都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心灵。祝愿大家都能在生活中寻求到对美的发现。

  五、作业

  1、积累有关马的成语、俗语以及诗句。

  2、收集有关名马的故事。比如“千里马”、“的卢马”的故事等,和同学课外交流。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

  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师点播小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欣赏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品读《未选择的路》,说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他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特别难忘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

  三、诗文理解

  1、学生朗读诗文查找生字词。

  2、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放声自读。

  4、谈谈感受,结组讨论,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组同学依次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1)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有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的一条,而且选择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

  (2)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艰难和挑战。

  (3)诗人心中虽仍踌躇但还是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开始艰难的跋涉。

  (4)诗人没有告诉读者他的结果怎样,而是未选择的路叹息。

  (插入课件)

  6、小结:诗人重点写了未选择的路,为什么?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舍弃。当我们无法选择时,其实也已作出了一种选择。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表面是写自然的路,实际是写人生的路。这种写法就是象征,表面是浅显的,实质却是深刻的,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条路可选择,但一个人往往走一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其他许多条路,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着偶然性和随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诗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当你作出了一种选择你也就放弃了另一种人生的路。

  7、能谈谈你心中从本诗明白的道理吗?

  8、师总结: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决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四、放声自读,再次感悟,记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课后反思:

  诗是美的,哲理确实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诗只有结合生活才有更深的体会,对于初中生来说,还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从浅处去品味,鱼和熊掌总的有所舍弃,选择的求学也就放弃了嬉戏,生活需要有所取舍。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课前预习,了解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积累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人物,理清结构,弄清线索,概括情节。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结构,弄清线索。

  教学难点:

  概括情节。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式。

  重点突破方法: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梳理线索,根据人线索和情节发展理清结构。

  难点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筛选方法: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采用提问式开门见山导入新课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课文的作者是谁?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篇童话的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段写作背景。)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作品,写于1837年。当时的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级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了解学习目标

  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二、预习检查

  1、关于童话(请一位同学填空读一下这段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修辞,举凡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诸如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2、作品作者(请一位同学填空读一下这段话)

  本文选自《安徒生通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通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点鼠标)

  3、积累字词(请一位同学填空读一下这些词语,其余同学认真听,有问题给纠正)最后全班齐读。

  炫(xuàn)耀称(chèn)职妥(tuǒ)当呈(chéng)报钦差(qīnchāi)

  滑稽(jī)称(chēng)赞陛(bì)下骇(hài)人听闻随声附和(hè)

  赐(cì)给御聘(yùpìn)头衔(xián)爵(jué)士勋(xūn)章愚蠢(chǔn)

  请四位同学分别说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最后全班齐读。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已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4、明确人物(请一位同学填空读一下这句话)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皇帝、骗子、百姓、老大臣、诚实官员、骑士、典礼官员、爸爸、小孩,主要人物有皇帝。

  三、合作自学(看自学要求和内容;老师在黑板上画表格)

  要求:先自主学习,将学习结果写在学案上,再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1、弄清线索

  课文以“新衣”为线索,依次写了皇帝爱新衣,骗子织新衣,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衣、赞新衣,皇帝穿新衣、展新衣,小孩揭穿新衣真相。

  2、概括情节

  课文可以用“骗”这个字概括全部情节: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3、理清结构。

  引子(1):皇帝爱新衣(概述皇帝的特点)。

  开端(2—4):骗子织新衣(骗子诱骗皇帝上钩)。

  发展(5—22):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衣、赞新衣(骗子施展伎俩欺骗大臣官员、皇帝)。

  高潮(23—32):皇帝穿新衣、展新衣(皇帝穿新衣游行的情形)。

  结局(32—36):小孩揭穿新衣真面目。

  四、自学检查

  1、线索、情节、结构三列表格各由一个组依据小组合作自学结果派代表上黑板填写。

  2、其余组可以上黑板做出补充

  五、交流研讨

  全班师生已经达成共识的学习结果不再交流研讨,有争议的学习结果老师引导学生研讨,学生没分析理解到的老师点拨明确。

  1、小结: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梳理线索。

  2、提示:在这个故事中大臣、官员和百姓骗人是主要的呢,还是受骗是主要的?大臣官员以讹传讹,百姓道听途说。

  小结:采用恰当的筛选方法: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

  3、小结:依据故事线索和情节发展理清结构;用主谓句的格式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六、当堂训练

  1、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下面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2、课文第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故事破题,介绍主人公;概述皇帝的特点,为下文骗子欺骗皇帝埋下伏笔。

  3、全部用“骗子”作主语写几句话,重新叙述一下这个故事。

  小组合作完成,代表发言。

  4、这样叙述和课文相比有什么不足?

  不能突出中心人物和主题思想。(留下悬念,布置作业。)

  七、布置作业

  那么骗子何以能够施骗成功,人们又何以受骗,小孩为什么能够揭穿骗局?继续读课文自学后面的问题。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教学难点:

  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学生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自由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文学知识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初读感知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三、设疑自探

  1.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2.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3.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四、解疑合探

  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

  1、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军旅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2、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3、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五、质疑再探

  通过以上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问题预设: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重点研讨课文第4自然段。

  明确:

  ①木兰的征战生涯。

  ②对偶。作用:笔墨精炼,对仗工整,音调铿锵,气氛雄壮悲凉。

  ③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拓展运用

  你还知道历史上或者传说中哪些女英雄及她们的事迹,讲给大家听。

  七、课堂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八、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习题

  板书设计: 木兰诗

  1.人物形象。

  2.语言特色。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1

  一、教学内容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与艺术有关,有的反应的是民间传统艺术,如《口技》,有的反映的是乡间戏剧,如《社戏》,有的反映的是舞蹈艺术,如《安塞腰鼓》、《观舞记》,有的反映的是绘画艺术,如《竹影》,所以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应引得学生初步了解艺术,通过阅读,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有意识的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中,在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中,都有艺术的影子。

  语言艺术需要理解、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目标:

  1、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常识。

  2、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4、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2、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6社戏

  鲁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教学目标: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二、目标展示

  1、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品味语言,感知美点。

  三、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将你的理解批注到书上。(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1)词语方面如“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铿锵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造了激越的气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等。

  (3)写法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对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乡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复叠咏叹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文的美点等

  五、综合训练

  1、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语句。

  2、仿写: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他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手法。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二.教学重点: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简介臧克家、闻一多(由学生从图书馆、网上自己查阅,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

  三.检查预习情况

  ⑴正音:

  弥锲兀沥函衙赫迥窥楷

  多音字:壳{};斗{}

  (2)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课文:

  五.问题研讨.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2.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和精神?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片段。

  二.问题研讨。

  1.文章怎样写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好处是什么?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4.朗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4、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学习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一、自主学习(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1、注音

  衰微赫然迭起典籍弥高卓越校补函寄漂白

  锲而不舍气冲斗牛警报迭起迥乎不同2、解释词语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目不窥园

  2、了解闻一多、臧可家

  闻一多臧克家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三、理清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四、小结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五、作业

  收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学习本文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语言精练的特点。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作用。

  4、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一)、探究学者方面,学习优秀品质

  1、学生有感情朗读(1)——(7)段

  2`、自由组合探究质凝:

  (1)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

  (2)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

  (3)表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4)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

  (二)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

  1、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

  2、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3、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的?

  (三)探究作品选材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这六件?2.归纳本文语言特点:

  三.小结

  闻一多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四、课外拓展

  1.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

  2.我们都知道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五.作业

  课后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风范。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4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景色描写形象细腻,事情记叙完整生动,人物描摹惟妙惟肖。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些特点,学习本文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组织学生听课文朗读磁带,并讨论下列问题:

  1.从课文标题和文章看,全文写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各是什么感情?

  2.文章的过渡段是哪一段?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

  (3)“雪地捕鸟”这一情节,哪些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

  (4)“美女蛇”故事的插叙有什么作用?

  (5)离开百草园,作者的心情怎样?这一小节(第9小节)的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第一部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方方面面。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10、11小节,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并找出相关的词语进行分析。

  2.学习课文第12节至文章最后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写了几件事情?

  (2)写大家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去自寻乐趣,除了表现孩子们的天性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

  (3)哪些内容的描写表现了封建教育的陈腐与失败?

  四、课后练习。

  1.认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2小节,体会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

  2.通读全文,请说出你所认为的作者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说明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竹林深处人家》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每篇课文都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通过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握课文通过描绘景物的情状和特征,并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特点。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品味—探究—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已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并会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学生继续巩固已学知识。本文篇幅较长,面面俱到的分析,会把美文肢解,破坏学生对美文的全面体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段落精读,感悟美点,让学生自己在品味的基础上发现竹林的美丽、竹乡生活的恬静,体会作者的情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2、学习多角度写竹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语段,品味描绘竹景的形象生动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2、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两节连起上)

  教学工具:

  多媒体、卡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写景散文,出示课题《竹林深处人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些什么问题呢?把它写下来。(学生可能会想到:竹子多、密;在浓密的竹林中有人家;“竹林”点明了“人家”生活的环境和地点,体现了江南竹乡的特色;“深处”体现了竹林的茂盛和环境的清静等等。)

  ②学生自由发言,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积极发表不同的想法。

  ③现在我们走进课文,看作者是怎样体现这些内容的。

  2、整体感知

  (1)初读

  ①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圈出自己认为的生字难词,并写在小卡上。(看、做)

  ②在四人小组内交换看生字卡,并相互指正。(小动)

  ③开火车读出屏幕上的字词。(流程性检测)

  ④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顺畅。(再次强化生字词,再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为后面理解感悟做准备。)

  (2)泛读

  ①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做)

  ②想(喜欢的理由)+做(在原文旁写下喜欢的理由)。

  ③小组内交流:各成员先说说自己喜欢的语段及其理由,然后确定本组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并在学习卡上简要记录讨论成果。(听、想、做)(小动)(此环节意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学生们可能会从文中找出作者从色彩、声音、气味等各方面对竹子进行细腻描绘的句段,从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来谈,从而深切体会写景散文的特点。)

  ④小组代表发言。师作点讲、精讲。(如果学生做得好,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请不同内容、不同学习水平的三个小组)

  3、研读课文

  重点研读前三段和结尾写竹乡人家生活氛围的语段。

  ①思考: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竹海景象?竹乡人家的生活有何特点?前文写竹海与竹乡人家的生活有何联系?

  ②小组讨论交流以上问题,并选一个问题准备作交流发言。

  ③小组代表发言。

  ④师小结:并出示板书:

  远望——竹林如海“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竹海景象→近看——深入竹海(如,在“海底隧道里走过”)

  四顾——穿过竹海“除了竹子还是竹子”

  4、拓展延伸

  ①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先思考,然后写下来。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写景散文的特点出发,多角度去考虑。)

  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特征突出,顺序明晰,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大量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动词极具表现力,写出了色彩,从多种感觉来写等等。

  ②四至六人小组合作: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句子,看哪组写得又多又好,接着写在学习卡上。(想+做)

  ③展示成果:各小组粘贴本堂课的学习卡。

  ④互看学习卡(每个组至少看两个组的学习卡)。看:一看记录内容是否完备,二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得当,三看与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卡相比有何优劣。评:说说自己看到的好的或急需改进的。(这一环节可促学生自己总结,反思,既找到自信,又看到不足,比教师指出更有效。)(时间机动处理,如果时间充裕,可让每一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

  ⑤课外作业: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搜集有关竹的诗、文、绘画等资料,与同学交流。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6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具准备:教学方法:

  使至塞上

  1、作者简介

  2、题解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首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3、课文分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代的边关,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少数民族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的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劲拔坚毅。那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正圆。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沙漠中荒寂无人行,直到萧关才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侦察兵告诉我,河西节度使还在前线的燕然山。

  小结:

  这首五律写作者奉命出塞赴边宣慰查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作者把自己的孤寂的情绪与大沙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写得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2、题解:

  王昌龄是盛唐的诗人,他曾因不拘生活小节,两次被贬,天宝年间他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听到他的不幸遭遇,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3、课文分析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深春时节漂泊无定的杨花已经落尽,叫着“不如归去”的啼血杜鹃,声声凄切。景物描写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飘零之感、离愁别恨,切合当时情事,也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听说被表龙标尉,爬出涉水迁谪到荒远地区。悲痛愁苦之意不言而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与共。我只有将自己悲痛愁苦的心情寄与明月,请明月传情给夜郎之西的朋友。这样写既表达了自己的愁心忧思,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劝慰:朋友,在贬谪途中,不要孤独忧伤,有我李白的愁心与天上的明月,伴你同行。这两句诗构思新巧,想象美妙,表达了真挚深长的友情。

  4、小结

  这首七绝表达了对朋友被贬的愁心忧郁。作者不写春天中的莺歌燕舞,而写漂泊不定的花和声音悲切的啼血杜鹃的描写,是融情入景,以景衬事出有。末两句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能给劝慰伴君同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表现作者强列的感情。

  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3、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小结课文

  四、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七、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09-24

初一语文下册《马》教案11-27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5篇09-25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5篇)09-26

初一语文下册《绝品》教案设计03-13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案04-29

初一下册语文《乡愁》优秀教案05-12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集锦15篇09-27

初一下册语文六单元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