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7 14:20:39 六年级 我要投稿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学重点:

  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学难点:

  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应引起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带有连笔的字“履”、“用”的写法,并复习“生”字改变笔顺的写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口述: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如同学们都挺熟悉的电(雹)、国(圃)、龙(能)。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

  该(孩)书(害)

  纸(纸)烂(煳)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幻灯片:演讲--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1)默读、思考:这题中还有四组词语,比较看哪几组前后词义相同,哪几组前后词义不同?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2.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3.读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默读题目。

  (2)讨论每小题中加点的词各有哪些反义词。

  (3)联系语言环境,思考这里带点的词的反义词该填什么。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书上填写。

  4.反馈。

  (1)分别指名学生汇报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讨论。

  (2)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3)反复读读填好的句子,当堂背下来。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

  (2)指名读、齐读。

  (3)说说这12条成语可以分成几类。(前五排的10个成语可以分成描写建筑物和描写自然景观两大类,“举世闻名”、“盖世无双”都是赞美事物有名或最好的)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雕梁画栋:指用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排列着。栉,梳篦的总称。比,排列。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引人人胜。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陈设或艺术品等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盖世无双:当代第一,独一无二。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读读《如梦令》,把句子读通顺。

  (2)启发讨论“如梦令”是什么。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如梦令”是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词的词名,词中写的是在溪亭一带游赏活动的'美好回忆。词中描写了溪亭、藕花、鸥鹭即水鸟等景物)

  (3)教师范读。

  朗读停顿参考: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学生自由轻声试读,边读边想想词的大意。

  (5)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词的大致内容,教师结合重点词语作适当点拨。

  (“溪亭”点明游赏、饮宴的地点;“日暮”点明时间;“兴”指兴致;“误’‘指错;”争渡“指急速行驶;”滩“指河湖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

  (词的大意是:词人在溪亭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来了。直到兴致完了,天已经黑了,才调转船头回去,结果方向错了,船行到了藕花深处。因急于找到正确的路径而急速行驶,把栖息在沙洲上的水鸟惊得扑棱棱全都飞起)

  3.练习。

  (1)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2)学生练习背诵。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3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修改一段话。

  2、理解并熟记六组成语。

  3、读背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六组成语、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

  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这一段话中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出示要修改的一段话。

  (3)提出修改要求。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六组成语。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思考每组成语是什么意思。

  (4)讨论,理解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三条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理解三条名人名言的意思。

  许多人自以为机遇很多,不加珍惜,结果一无所获。

  许多人有了机遇,却认识不到它的价值,以致白白错过。

  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要及时抓住。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教学难点:

  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按十二生肖推算今年是什么年?

  (2)明确说话要求: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3、练习。

  (1)请学生讲与今年生肖有关的故事。

  (2)请同学讲与自己生肖有关的故事。

  (3)请学生任意讲一个生肖故事。

  二、教学第八题。

  “坐”字的写法:上面两个“人”字不能写得太大,靠紧中竖,捺画都改为点画,最后一横要与上面等宽,上面一横则写得短一些为好,两横起笔收笔可以有些变化。

  “器”字的写法:4个“口”字的写法略有区别,上面两个略小,下面右边的又比左边的略大,每个都呈倒梯形。

  板书设计:

  练习7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笔画。

  2、注意写字的章法。

  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一气呵成,不要涂描。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司氧

  本次临写的“司”、“氧”均为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里面部分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到时候字的重心平稳。

  “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斜这一笔画,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1、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3、读读背背。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

  “撒”字的写法:中间部分显得极为重要,所占空间也大一些,左边和右边的反文旁则呈相向之势,簇拥中间。

  “鞭”字的写法:其中左边的“革”字旁写得窄一些,整个偏旁左低右高倾斜,最后一横斜度大一些,使重心右移;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要求:

  1.理解、熟记并学会运用12条成语。

  2.读背3条古代名句,理解其意。

  教学重点:

  理解、熟记并学会运用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古代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悬梁刺股:古时候有个叫孙敬的`人,非常好学,从早晨读到晚上,为了不让自己睡着,就在房梁上拴上绳子,套在头上。还有个叫苏秦的人,为了读书时不打瞌睡,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后来,人们以“悬梁刺股”形容勤学苦读。

  凿壁借光: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非常好学,但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于是他挖穿墙壁,让隔壁的亮光透进一束来读书。后来,人们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家贫刻苦夜读,好学不倦。

  3.练习。

  (1)学生练读。

  (2)练习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三条古代名句。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依次讲解三条古代名句的意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要有兴趣爱好,要乐于追求。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育人行事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否则就不能有所成就。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三句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7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熟记并会运用12个成语。

  2.读背《示儿》这首古诗,并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理解、熟记并会运用12个成语。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示儿》这首古诗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赴汤蹈火:汤,开水。蹈,踩。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一声怒喝就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卓尔不群:卓尔,超出一般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

  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告诉学生,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正确。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

  (4)让学生试说诗的大意。

  (5)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

  (6)指导学生朗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练习。

  (1)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训练,学生能在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保持冷静,态度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解释。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解释。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趣引入主题:同学们,你们被人误会过吗?你当时是怎样向他人解释的呢?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明确目标,落实要求

  (1)进入新课,学生读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学们都知道了单小英的这种解释不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帮助她,看看怎样解释才能让老师接受呢?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在遇到被别人误会向他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②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③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出示:

  陈文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是说:“你就是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挺有劲。”如果你是陈文彬,你该向爸爸解释呢?

  李东方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小妹妹跌倒了,便跑过去把她扶起来。一位阿姨走出来,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

  (5)学生自选一题,自拟提纲,分四人小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完善。

  (6)同桌之间根据拟定的提纲,相互练说,然后指名个别说。

  3、模拟情境,角色体验

  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实践中要注意体态端庄大方,注意口头语言与面部表情的结合,必要时还要辅以动作。

  4、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模拟活动结束后,由老师或学生对活动的内容,学生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交际规则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纠正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不足。

  二、教学第八题。

  “陪”字的写法:横撇弯钩顷锋起笔,向右中锋行笔,至转折处略顿,提笔向左下撇去,再换锋向右下渐按运笔,呈弯势,驻笔,提笔向左上出钩,不能写得太大。

  “将”字的写法:竖画要写得挺拔有力;两点处于竖的中上部,其中提点要提到竖画上,但不要与竖画交叉,注意提的斜度要适中。

  板书设计:

  练习1

  向谁解释

  学会解释解释什么

  怎样解释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8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说话:即席演讲。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教师指出,“不”字在不同的词语里,它的读音也有不同,那么,“不”字的声调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自己先默读第二行词语,自己读一读。

  (3)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一行词语中的的“不”字与下面一行的读音有什么不同?“不”字的声调与后面一个字的声调有什么关系?

  (4)请同学说说“不”字的声调与它后面一个字的声调的关系。

  (5)教师归纳小结。

  (6)学生齐读8个词语。

  2、反馈练习。

  四、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让学生讨论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交流汇报,说出这样的成语,并简要地说出成语出处的寓言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一一检查这些成语是否符合本项的练习要求。

  3、练习。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再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4、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说说这道题有几个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6》教学设计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9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教学难点:

  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从”我的家乡“谈话揭示话题:将搜集的材料写成导游词当众作介绍,当一次小导游。

  (2)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说话的要求:①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②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2.指导。

  (1)讲清介绍的范围:家乡的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故事......

  (2)围绕以上几个方面,组织讨论。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多的内容,你打算选哪方面?通过什么渠道搜集资料?

  (4)讲清写导游词的要点:资料要翔实,条理要清楚。

  3.练习。

  (1)写导游词。

  (2)分小组交流: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前,先明确要求:条理要清楚,语言要亲切,声音要响亮)

  (3)班级交流:先小组推荐,请能说、会说的同学说,再鼓励想说的同学说。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议。(可从内容、条理、语言、口吻、声音等几方面评议)

  (2)小结: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第八题。

  “即”字的写法:这个字左右两边差不多长,但结构上不能平头平脚,主要原因在于左边上下分布均等,而右边上紧下松,左右重心很难写在一条水平线上。书写时有意将左半边略提高一点,使其重心上移,这样才能与右边重心吻合。最后一竖为悬针竖,露锋收笔。

  “吹”字的写法:一般左短右长的字,左边要写得高一些。左边的“口”形状小,倒梯形,位置写得上一些。

  板书设计:

  练习4

  a)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

  b)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0

  一、成语乐园

  中国的文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在每一次的练习中都会出现熟记成语这一项。它的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年级能适当运用。

  1、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苏教版教材中每个练习有12个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同学们很好的学习切入口。如: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见恨晚交浅言深形影不离难舍难分情同骨肉十指连心在学习时,我们先来读一读,再想一想这12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从从整体上感知这12个成语都是表达朋友多、情谊深的,而且每一组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接着,们再逐了解成语大意。

  2、了解这些成语,不仅可以积累词汇,还可以指导自己怎样做人。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位子。形容来宾很多。

  宾客盈门:客人充满门庭。形容来客很多。

  一见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倾心:倾心,一心向往;爱慕。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慕之情。

  情投意合:投,契合。感情融洽,心意相通。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合,契合。形容彼此心意相通,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相见恨晚:指认识以后很投缘,很谈得来,觉得认识太晚了。

  交浅言深:对交情不深的`人诚恳规劝。

  形影不离:像身体和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寸步不离。难舍难分:形容双方关系极为亲密,不易分开。

  情同骨肉:比喻情谊很深,如同父母兄弟。

  十指连心:十个指头的感觉很灵敏,都同向心里。比喻某人和有关的人和事有极密切的关系。

  3、成语的学习重在运用和积累,教材中已经帮助我们归类了,因此,我们背诵起来就方便了,并且也不会忘了。然而,靠教材中这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课外应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得以流传。

  二、读读《三字经》

  《三字经》是古时候一部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从内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又用较长篇幅告诉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还讲了许多我国历史上发奋求学、终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内容广博,非常丰富。特别是它采用三言韵语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不信,试试看。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摘自《三字经》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我们去读《三字经》):赵中令读《鲁语》

  彼既仕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1

  学习目标:

  1、用钢笔描红,努力写得入体。

  2、读读每组词语,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3、选词填空,辨别一些意思相近的词。

  4、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5、熟记12个成语。

  6、读背一段选自《三字经》的话。

  7、口语交际:畅想未来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教时

  教学过程:

  练习6第一教时总第83教时

  一、绿色拷贝

  这次钢笔描红的一段话选自课文《秦兵马俑》。我们先来读一读,从“惟妙惟肖的模拟”、“生动地再现”、“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非凡创造力,字里行间流溢着赞颂、自豪之情。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钢笔字的特点,细细揣摩一下运笔方法。同学们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本次毛笔临写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和口”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个字的重心平稳。“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这一笔: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峰向上轻快挑出。

  二、趣味读词

  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每组的词语,想想他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原来,我们发现普通话中的轻声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呢!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让我们再读一读,想一想。

  sūnzǐsunzidìdàodìdao

  孙子--孙子地道--地道

  dàyìdàyidōngxīdōngxi

  大意--大意东西--东西

  xiōngdìxiōngdiduìtóuduìtou

  兄弟--兄弟对头--对头

  1、(1)我国著名的军事家。(2)儿子的儿子

  2、(1)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多用于军事)(2)真正的;纯粹。

  3、(1)主要的意思。(2)疏忽,不注意。

  4、(1)东边和西边或从东到西的距离。(2)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有时特指人或动物。

  5、(1)指哥哥和弟弟。(2)指弟弟。

  6、(1)指正确;合适。(2)指仇敌或对手。

  同学们,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如利害(lìhài)--利害(lìhai)前者是利益和损害的意思,后者则是难以对付或忍受。地方(dìfāng)--地方(dìfang)前者是本地;当地,他在农村的时候,常给地方上的群众治病。后者是部位,部分,我这个地方有点疼。

  三、辨析词义

  读一读每个句子,再进行尝试性填写。你填的合适吗?

  关于对于为了由于自从经过

  (1)(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一连看了好几遍。

  (2)(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李时珍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3)(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4)(为了)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邓亚萍常在双脚上绑上沙袋练习打球。

  (5)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经越来越少。

  (6)我(自从)参加了体育锻炼,身体强壮多了。

  (练一练)为了由于关于对于自从经过

  写好字()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学校过去一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这学期,()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学校组织开展了写字“大比拼”活动。()开展活动以来,同学们写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同学们近一学期的.努力,大家写字的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这些词造句呢!试试看。

  四、标点符号

  被誉为“中华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而闻名于世。小作者同爸爸在暑假里游览了黄山,他对黄山一绝“怪石”情有独钟,他不仅细致描写了怪石的千姿百态,还有兴趣写了一篇作文,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一读书中的一段话,试着给它点上标点。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游览了黄山。黄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态,有趣极了。其中比较奇特的有“猴子观海”、“仙人踩高跷”、“梦笔生花”、“金鸡叫天门”......远远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来后,我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黄山怪石》。每想到,这篇作文竟在《小学生作文》上发表了。我高兴极了!

  (练一练)

  最近我读了海洋的秘密学到不少知识对被人们称为蓝色宝库的海洋发生了浓厚兴趣要是有人问我你长大了当什么我就会自豪地告诉他我要当一名潜水员投身大海的怀抱里探索海洋的秘密

  (趣味标点)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在座的每一个人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不一会儿,一位神情沮丧的青年,把自己写好的自传交给了巴尔肯。自传只有3个标点符号:--!。自传的意思是:一阵子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当巴尔肯知道了这3个标点的意思后,给这个自传写了一个评语,这个评语也只有3个标点符号:、......?这3个符号的意思是: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前途无量(“......”)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巴尔肯的评语是对这位青年的鼓励。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2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2.理解谚语的意思,并读背谚语。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谚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3.练习。

  (1)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练习背诵、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3.练习。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2.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二、教学第八题。

  “和”字的写法:注意第二笔横画写得相对斜一些,且左长右短,最后一笔捺画应写成点画。其中两撇(平撇、斜撇)写法上也有明显区别,不仅要注意笔画方向的变化,也要写出笔画长短的不同。竖画是垂露竖。

  “胆”字的写法:左半边的“月”字窄一些,第一笔撇画是竖撇,先竖后撇;横折钩的折竖写得挺直,其中的横同下面两横间隔匀称,且两横位置偏上,使“月”字重心提高,上紧下松;两横可以有点变化,且不与折竖粘在一起,稍留一点空隙,使得这一部分不至于呆板而没有神采。

  板书设计:

  练习3

  启示、教益

  经验、教训

  鼓舞、激励

  教学反思: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3、了解分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分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帮助学生复习查字法,重点是部首查字法。

  (2)让学生判断“隅”、“鲜”二字的部首。

  (3)让学生数清“隅”、“鲜”二字的.笔画数。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句,指名读。

  (2)让学生上黑板把句子中的分号描粗,描大。

  (3)教师用三色粉笔画出三个分句,让学生思考:这三部分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4)教师总结。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要求:

  1.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2.理解、熟记、运用12条成语。

  3.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教学重点:

  理解、熟记、运用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3)总结学法:修改病句,一般地先读懂原句所要说的意思,然后通过语感发现病因,接着对症下药修改病句,(注意有的'要求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有的是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一行)最后读修改后的句子并与原句比较,注意修改病句一定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首战告捷:第一次作战就取得了胜利。

  旗开得胜:军队的旗刚一展开就打了胜仗。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再接再厉:比喻一次又一次继续努力,越来越振奋、勇猛。

  直捣黄龙: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后泛指敌巢,意思是直冲向敌人的巢穴。

  人多势众:人多势力大。

  气贯长虹:形容气势盛旺,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背水一战:汉将韩信领兵攻赵,命士卒背水列阵,汉军前临大敌,后无退路,拼死作战,结果大败赵军,后以“背水一战”谓决一死战。

  一决雌雄:决定胜负、高低。

  胜券在握:有胜利的把握。

  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见风声、鹤声都惧怕,看见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极端恐惧,或妄自惊扰。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写出它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练习背诵。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5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教学重点:

  照样子扩展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应引起注意的?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

  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

  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

  (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变调规律。

  3.练习。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引导学生思考:在学过的词中有哪些词语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词语含有“走”的意思?

  (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回答。

  3.练习。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3)学生进行比较,知道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都是由前一个扩展来的,分别把“高”和“安静”具体化了。

  (4)后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后一个句子显得生动具体,突出了‘“安静”的程度,表达的意思更明白。)

  (5)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3.练习。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笔在书上尝试填写。

  (2)自由练读补充后的句子,凭借语感体会补充的内容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课后练习六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04-11

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5》04-04

(经典)六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5》04-04

语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09-18

三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04-09

二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04-11

二年级语文课后练习教案04-13

三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04-0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课后练习03-07

(荐)二年级语文教案:课后练习6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