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时间:2022-11-07 12:10:51 高一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精选9篇)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六、总结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七、作业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用多媒体)

  劝学

  《荀子》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

  (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

  三、一读——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

  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五、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1、孙权的谈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语气肯定,语重心长,现身说教。(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鲁肃:惊讶、赞叹。吕蒙:自豪、自得。(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3、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吕蒙、鲁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评、肯定。

  4、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5、全班齐读。

  六、延伸拓展: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七、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孙权劝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语重心长)(自豪、自得)(惊讶、赞叹)

  关爱部下虚心接受意见爱才

  好学勤学、刻苦敬才

  善劝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激引兴趣

  提问“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是最早描述的是哪个人物?(吕蒙),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看吕蒙是怎样做到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题目、作家作品简介

  (一)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由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课本P112页注释]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人们可以从这本书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文中的几个人物: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三)写作背景:在的赤壁之战前后,孙权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刘备鸠占鹊巢,所以在招揽人才、巩固势力的同时,劝勉臣下读书明理,提高自身素质。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四)题目解说:《孙权劝学》写的就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多读史书、兵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那么,孙权究竟是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录音,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注意听的时候要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一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读。学生评议后,强调易错字音、难读语句。

  字音:卿(qīng)邪(yé)涉(shè)孰(shú)即更(gēng)刮目相待

  几种句式的朗读:

  主谓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停顿,如“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宾短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要停顿,如“见/往事耳”;

  四、字句

  2、节奏,如“但当/涉猎”,“与蒙/论议”,“士别/三日”,“结友/而别”,总之,朗读时要以不读破句为前提。

  3、给课文画上朗读提示符号。(见课本记号)

  4、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二)译一译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1、文中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

  ①博士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官职名称今义:学位的一级

  ②但古义:只,仅仅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③见古义:了解今义:看见

  ④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⑤过古义:到今义:经过

  ⑥更gēng古义:重新今义:更改、更正

  (或gèng更加)

  2、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理解:“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理解: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理解:你说事务多,谁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理解:(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理解: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理解:兄长怎么认识事物(或明白事理)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三)说一说

  请学生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的故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学”字来展开故事情节:、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并与蒙结友(侧面描写)。学生根据这一思路再次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议一议

  整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那么请大家把人物对话部分先挑出来,然后体会一下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朗读时应体现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口吻,“不可不学”应重读强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揭示学习的目的、方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见往事耳”应重读强调。同时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朗读时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3)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批评,揭示学习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反问句,对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加以彻底否定。同时,运用对比、反问,“孰若孤”要重读强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谈读书好处意在鼓励吕蒙求学,)

  (五)演一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五、课外延伸,体验反思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课文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课文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课文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课文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课文。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课文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

  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孙权劝学》的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文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范读——速读——竞读——研读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

  1、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建议只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与句式即可。大部分词语学生有学过,即便有遗忘,在翻译时不会再来解决,可节省时间,而不必个个点到。

  2、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面面兼顾,有很难兼顾。如的行文线索、的主旨、写人的方法、人物说话的心理、语气等,还应该根据当堂课教学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一、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深寒曲

  明确: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

  取为輮

  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

  “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

  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3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明确: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4词语:輮、槁暴受就中

  三、讲解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4词语:浮≈隆假

  四、课后作业: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词语:跬镂一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习题

  1、课后思考练习题

  2、基训上的习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本节课要让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使课堂活跃起来,这需要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

  2、分析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近必修一至必修三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篇章。本文语言平实,言辞浅易,学生了解文意难度不大。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教学设想:

  本着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引领学生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继续尝试新课堂模式教学,力争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们共享古文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策略: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的是荀子对于学习观的理解,这对于正在求学中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说理性,而且大量运用比喻和排比句,因而读来脍炙人口,热情洋溢,而毫无板滞生硬之嫌。鉴于此,带领并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探究、品味文本,应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领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分析课文。

  六、教学过程

  目标解读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

  预习反馈

  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1、阅读《导学方案》作者简介及相关背景材料。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通假字、古今字等。

  二、作者简介和解题:

  1、由学生介绍荀子,师补充:

  荀子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解题:

  由学生解释。师加以肯定,使其得到认可,激发学习兴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二、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文义—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比喻和排比句,用心读。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参:古义,验,检查;今义,加入

  通假字: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文言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句

  三、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

  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重要性)。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

  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善于积累,二是坚持不懈,三是用心专一。

  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四、课堂演练,导学方案(略)

  五、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第二课时

  一、检查翻译

  二、文本探究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其他小组点评。师参与讨论、点拨。)

  明确:

  1、“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2、这个比喻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3、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

  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②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金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随堂练习与学生展示

  三、拓展迁移:

  以“知识的重要性”为题,试着从正、反两方面来写一个比喻句:

  例:1、“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就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2、“没有知识的头脑就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点评与课堂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作业布置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劝学》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其他一些古汉语知识。

  2.翻译全文。

  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目标重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古汉语知识。

  3.准确翻译。

  四.目标难点:

  1.第一段中五个比喻之间的关系。

  2.荀子在《劝学》中劝人们学习的内容。

  五.走近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

  荀子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探寻背景:

  荀子处于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旧中国末期。他曾在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做过楚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后失官失居,著书立说,教授学生。《劝学》是荀子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劝勉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荀子》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政治意义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六.语篇结构分析

  全文共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3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4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七.疑难问题探析

  1.第一段中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吗?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上看,本段可分为两层:(1)前两个比喻说明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2)后三个比喻说明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延伸拓展,逐渐深入的。前两个比喻和后三个比喻的关系也是如此。

  2.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是学习文化知识吗?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附录:荀子《劝学》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4)因求假暂归(假期,休假)

  (5)假以雄权(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设想

  教法设计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媒体

  投影片

  教时

  1课时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 篇9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孙权劝学》它选自《资治通鉴》,同学们先看一下《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关于司马光,同学们都知道他砸缸的故事,下面再了解一下。

  二、感知课文

  1、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朗读。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下面老师读一下,同学们要听准字音、停顿。

  2、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几个字怎么读。

  3同学们,该你们来朗读了!千万要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把握好节奏。

  4、好,下面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才能啊?

  5、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里的人物!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6、理清了人物关系,下面我们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来疏通课文,有问题尽量在小组内解决,若组内有疑难,则提出来全班解决。

  有哪个词哪句话不理解,提出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还有两个成语出自本课,看大屏幕;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希望同学们能把它们积累下来,并熟练运用。刮目相待(刮

  三、研读赏析

  理解课文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再读一遍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这几个问题。

  1、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2、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在塑造三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好,现在我们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1、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不可推辞、孙权劝学可谓善劝。

  2、文武双全,有勇又有谋。

  3、运用了对话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亮点就是对话描写,我们再仔细揣摩一下:

  1、找出孙权劝学“劝”的内容,并揣摩他说话时的语气。

  (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此处板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悦,有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什么作用?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2、接下来还有一个人物出场,那就是鲁肃,请二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讶。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的惊人变化。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自得、自豪。

  3、我们刚才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揣摩,下面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我相信,这一次,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更好!

  四、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2、吕蒙由不愿学,到学,再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3、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确: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读书学习能使人聪明,更有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成为全面的人。

  劝人要讲究策略: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要爱才但不能忌才;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最能说明本文的故事);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五、背诵课文

  同学们对课文把握的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背背课文,看谁背得又快又准1

  六、课堂练习

  请看大屏幕,谁能回答这些问题?

  七、总结

  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我们来小结一下。

  八、布置作业

  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格言,请搜集这些名言。

【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07-29

高一语文《孙权劝学》教案03-14

高一语文《劝学》教学教案04-20

高一劝学的教案03-15

高一上册语文劝学教案03-19

高一语文《劝学》最新教案04-20

高一语文必修课劝学教案03-01

高一语文《劝学》公开课教案03-22

高一语文劝学课件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