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劝学》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时间:2021-04-06 18:42:45 高一 我要投稿

《劝学》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劝学》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1、了解关于《荀子》的常识,了解荀子的思想及其影响。

  2、学习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理论说理的能力。

  3、掌握“绝、强、假、望、闻”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学习本文,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坚定终生接受教育的信念。

  探究重点:

  荀子是如何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我们不仅现在要学习,将来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地学习,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劝学”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

  二、解题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风格。

  三、简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共32篇,是汉人刘向编订的,前26篇基本上是荀况所著,后 6篇,语录体文,是其门人写的。荀子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他在文中批评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等迷信之说,肯定了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他的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词汇丰富,又多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是先秦时代学术性较强的文章。

  荀况(约前311——前238),又称荀子,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因避汉宣帝的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荀子15岁时到齐国游学,在齐国曾居列大夫之职,并三次担任稷下学长——祭酒。后遇谗又去了楚国,楚国春申君以之为兰陵令。后又遇谗去赵国任职。曾为秦所聘,见到昭王和范睢。有人劝春申君召回荀子,他到楚后仍作兰陵令。春申君为李园杀死,荀子亦被废,老于楚居家著书。荀子平身到处讲学,形成一大学派。他针对儒家“法先王”提出“法后王”,主张实行法治。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由坏变好是教育的结果,写出《劝学》。

  四、整体把握

  1、听录音,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輮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 (2)、qì (3)、qiè lòu (4)、zhòng (5)、róu通“煣”

  (6)、yòu通“又” pù通“曝”(7)、zhì通“智”(8)、xìng通“性”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指定三名学生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五、局部探究

  (一)、研习第二段。

  1、 诵读第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 质疑。

  3、指名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4、归纳“于”的用法。

  5、讨论。

  ①、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比喻: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②、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明确:“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 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6、学生齐读第二段。

  (二)、研习第三段。

  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跂:提起脚后跟。 致:达到。 绝:横渡。 假:凭借。

  4、归纳“而”的用法。

  5、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作者选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明确: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弥补不足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湖

  7、学生齐读第三段

  (三)、小结

  这两节共运用了十个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六、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选自《荀子•劝学》

  注:(1)、麻:苎麻。 (2)、芷:一种香草。 (3)、渐:浸。(4)、滫:脏水,臭水。

  1、翻译下列句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蓬草生长在苎麻中,不用扶就可以生长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会和黑泥一样黑。

  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译:兰槐的`根是一种香草,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即使)平民也不愿佩戴。

  2、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3、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喻论证。

  “蓬生麻中”,“白沙在涅”,“渐芷于滫”,这三个比喻都是为了说明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

  七、课堂小结

  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什么学习什么呢?

  明确: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善、求美。

  2、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3节,作者连用十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请同学们根据板书试背1—3节。

  八、布置作业

  1、背诵1—3节。

  2、预习第四节。

  3、完成书后练习一的表格。

  板书设计:

  学习的意义:“青”“冰”——提高自己 “轮”“木”“金”——改变自己

  学习的作用: “跂望”“登高”“顺风”——弥补不足 “假舆马”“假舟楫”——达到目标

  学习的方法、态度

  比 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劝学》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劝学》优秀教案设计12-03

高二语文《劝学》优秀教案11-14

高中语文《劝学》优秀教案08-16

高二语文劝学优秀教案04-18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优秀教案03-21

《学棋》(第一课时)优秀教案04-04

苏教版《水》第一课时优秀教案04-04

《芦花荡》优秀教案「第一课时」05-12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第一课时)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