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08 10:56:21 高一 我要投稿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4篇)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课时:

  两课时。

  内容分配为:第一课时梳理文意,重点讲解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的技巧和功效;第二课时解决文中出现的各类文言现象,重点解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及烛之武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策·东周》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前半句说的是东周重臣颜率凭一己之辩,在诸侯列强中保全九鼎的故事,后半句说的是毛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服楚赵两军合纵抗秦的故事。而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可以说同时具备了前面两人的功效,他三朝老臣却始终不得重用,他年逾七旬还是一个圉正——养马的官儿,他须发苍苍步履蹒跚却保住社稷劝退强兵!他就是:烛之武!

  二、解题并整体感知:

  文题为“烛之武退秦师”,那么为什么要退?由谁退?怎么退?结果如何?我们先来看一张当时的时局图。

  简单讲解时局图后,请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思考:

  1、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

  【明确】因为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要围郑?

  【明确】因为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都是郑国和晋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秦国为何也来围郑?

  【明确】因为秦晋之好,秦又有往东扩张的野心。

  4、谁举荐了烛之武?他自己为什么不亲自上阵?

  【明确】佚之狐。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牢固树立首创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2.学习课文在行文上善于联想、思路开阔的特点。

  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文中的联想和想象;本文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教学设想:

  [课前准备]墙报上开辟“三峡园地”,介绍三峡风光、三峡工程以及有关三峡的诗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艺术化地涉及“音、画”,强化朗读、情境模拟表演、即兴演说、系列组图欣赏等综合实践方法。

  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美文诗话导入 开讲引入相关美文、诗话,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敲响学生向“新思维”进军的第一个情感音符。

  (一)先用多媒体跳出一段字幕背景:

  三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三峡,华夏文明的一处摇篮!

  一幕幕精彩历史在这里驻足!一个个盖世英雄于此地流芳!

  (二)再引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话──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三)快速展示《长江三峡》风景导游图,随图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配乐《长江之歌》,师生共同朗诵,由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确课题《过万重山漫想》,简要释题。

  2、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导入,“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船过三峡时速度之快。 课题“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漫想”,“漫想”指没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随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的组材方式。“过”体现的是空间,线索;“漫想”反映的是时间,组材。

  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快速阅读,作记号,查字典

  三、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1.问: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

  起点——夔门;终点——船过三峡。

  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面对奇景感慨之极,头脑出现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头。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写景部分请同学朗读(第2节)

  2.面对的是怎样的“奇景”?投影填空: “万重山”之景的观感: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

  作者在这里用了多种修辞以突出过万重山的观感。而这观感更详尽的则来自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三峡各自特点总特点

  瞿塘峡(夔峡)雄、奇风光神奇 雄伟壮美

  巫峡秀、奇

  西陵峡(巴峡)滩多特险充满险情

  3.齐声朗读写景部分,体会想像一下这雄、奇、险的万重山。

  四、分析课文

  1.找出课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作者“一个古怪的念头”缘何跳出来?熟读第二段后再反复思考和体味。

  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从而引发了一场上下几千年的“漫想”。1-3节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也可叫作“引子”;话题就此打开,遐想展翅飞翔……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⑤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2.作者的思路沿着“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

  提出了“天问”式的疑问☆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在这个总题目下,作者首先肯定了这个人的存在而不着眼于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然后宕开一笔,延展开去,寻找一连串问题的答案:

  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比春秋战国时期“自然还要早一些”。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独木船。

  他是否真是第一个——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半路折回者,中途遇险者……

  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在他的想象里为我们塑造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这个人敢为人先,不怕危险,不顾旁人的讥笑和阻拦,毫不含糊地登上独木船,面带微笑,勇往直前,而鼓舞他穿过三峡的力量就来源于那个“只是……”的想法。这是一种朴素而又伟大的思想,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方向。作者在完成了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刻画之后,又将他漫想的触角伸向茫茫的江水,并向凿开三峡、洋洋东去的江水发问:可曾想到后来竟会变成“人的胯下坐骑么”?从而反衬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伟力。

  由此,作者进一步联想到另外一些“第一个人”:

  ①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 ②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

  ③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 ④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

  ⑤新长征中“无量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行文至此,作者笔下的“三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也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难以数计的这样的人,构成了历史的脊梁。作者的“漫想”就因为从“实在的三峡跳到了抽象的“三峡”,意境由此而开阔、深邃。

  3.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不怕风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在建设现代化的事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敢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精神。

  五、专题情境实践

  (一)作者是怎样描述三峡风景的?

  提示:提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欣赏一组三峡沿途风光图,使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感应下,对雄伟、神秘、惊险的三峡特色有所领悟,自然引入对“漫想”的理解。

  (二)“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请同学们结合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提示: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夸张句、设问句及动作描写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品味。

  (三)“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紧紧立足于眼前的景物。课文是怎样将眼前的实境与心中的漫想恰到好处地交织在一起的?大家能找出文中有关漫想的语句吗?

  提示:这些句子既点明游踪的线索,又交待漫想的思路,使全文融为一体,起到了过渡衔接的作用,使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漫想”随着行程展开,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既然是第一个,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者会遇到哪些困难?

  提示:涉及“物质条件、个人素质、精神压力”等方面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五)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战者,请同学们作个情境模拟,想象一下你们对我会有什么样的言语举止呢?

  提示:教师尽力做好交谈环境的创设者,文本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

  (六)挑战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地形条件呢?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写得很精彩?

  提示:指名两个学生用改写人称的方换朗读第9自然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提朗读,然后让学生交流品味语言。

  (七)文中一再强调同一句话:“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你认为第一个挑战者到底有没有想过这些困难呢?请大家发表看法。

  (八)为了更好地体会挑战者当时的心情,谁愿意扮演挑战者作一番《登独木船宣言》?

  (九)“只是想走出去,扩大生活的世界。”这是支撑挑战者的理想。于是“他用竹篙一点,船开动了”。这里用了“一点”,而不用“一撑”、“一拨”、“一划”等词语,对刻画人物的精神有什么帮助呢?

  (十)当勇士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崇敬和赞叹还能说什么呢?此时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让我们齐读11自然段、男女生轮读12自然段并思考他又想到了什么?

  提示:学生明确作者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联想到了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人。文中的“三峡”不单单实指长江三峡,还象征人类行程中难以数计的困难。

  六、思考:

  1.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七、继续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第三部分)

  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万重山过后那种宽阔、平静、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泻千里,天空开阔,地面平旷,沙鸥在自由飞翔。这景象,与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测既是鲜明对照,又构成前后呼应。只有在这个时刻,在穿过三峡之后,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为什么作者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在事业上有首创者甘苦的体验,面对三峡,他能想像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开拓通道的胜利喜悦。至于今日畅游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毕竟是古人说无法想象的。毛泽东还想象着“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何况几千年的人们。这样写,既显示了今人与古人的相通,又显示了今人对古人的超越,既显示了继承,又显示了发展。

  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八、结束语

  同学们,原本带有神秘与幻想之感的21世纪已充满竞争气息地站在我们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你在“一课一得”中能对“三峡精神”写点新的注脚吗?让我们拿起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去穿越更多的“三峡”!

  九、课后比较本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面的异同。

  ①内容 ②表达方式 ③语言特点

  词句赏析

  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变得狂暴了。

  忽然,写出感情变化之大;落进,写出水势落差之大。

  后两句则从感觉上写出河面变得窄小,水流变得汹涌。

  2.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第一个,是的,……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设问——回答,字里行间演绎着的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的轨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的探索精神。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权,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 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况。

  2、理清全文的思路。

  3、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4、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的思想内容。

  2、领会作者忏悔精神,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课时安排】

  二课时。(本次公开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狗”。狗有跳高的专长,因为狗急能跳墙,狗有见义勇为的美德,因为狗也常常捉捉耗子,狗也是最自信的动物,因为狗眼看人低。当然,关于狗的歇后语或成语还是很多的,如:、狗皮膏药、狗仗人势、狗尾续貂、蝇营狗苟、狗咬吕动宾――不识好人心,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等等。俗话说:“狗肉好吃名声坏”,因为狗名声不好,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借狗的名义去辱骂对方,它成了代人受过的替罪品,因此狗给人的印象常常是不好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狗包弟》这篇文章,看看笔下的狗是什么样子的。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庭,于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巅峰。

  主要作品:①长篇小说:《灭亡》(第一部长篇小说)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②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

  ③散文集:《随想录》(5集)、《新声集》、《赞歌集》

  介绍《随想录》:在《随想录》中,巴金真实地记录了“__”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同时,他又对全民族在“__”中的病态思想和知识分子为自保而出卖朋友、出卖良知的行为作了思考与分析,表现了一位世纪伟人的良心与勇气。

  《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__”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社会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伤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三、习读并理解课文

  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⑴品读全文,概述文章内容。

  明确:一位艺术家和他的小狗的故事,以此带出作者的朋友──小狗包弟;包弟的来历;包弟的聪明伶俐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包弟惨遭厄运;包弟之死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亲密接触 欢快

  被追杀,不知如何安排 忧虑

  被送走时 轻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责 歉意

  ⑵找出描写包弟的句子,在作者笔下,小狗包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拍摄包弟的镜头”“由起女士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4自然段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2、问题探究:

  ⑴如此可爱的小狗,“我”为什么要舍弃它?

  明确:成为“包袱”,我自身难保。

  ⑵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明确:轻松沉重自责。

  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教师小结: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⑶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倒数第三段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⑷总结“我”的感情脉络:

  欢快──忧虑──轻松──沉重──自责。

  板书设计

  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亲密接触 欢快

  被追杀,不知如何安排 忧虑

  被送走时 轻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责 歉意

  第二课时

  四、引导探究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明确: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主角是谁?要表现人在“__”中的遭遇就应该写人,为什么巴金先生把一条小狗作为主角呢?

  明确:⑴“__”中,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__”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⑵把狗的忠心与人的无情进行强烈的对照,从而揭示“__”中人性的扭曲。

  ⑶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

  3、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__”,对“__”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4、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__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__”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小结: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存互进。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

  5、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__”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__”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五、[课堂总结]

  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小狗包弟》教学杂谈

  〖激活自主建构能力,提升课堂文化品位·加强引领,提升课堂文化品位〗

  1、防止问题的发现讨论在平面上滑行:

  《小狗包弟》:

  ⑴弃狗行为反映了巴金的懦弱,自私。

  ⑵为了家人为了自保不算懦弱,可能理解。

  ⑶巴金的弃狗行为是社会所迫,时代所迫,没有必要自责。

  反思:应从弃狗行为引向弃狗心理,情感,才能可能直逼灵魂深处,才能体会巴金“不宽恕自己”,在别人是“我控诉”时,他说“我忏悔”的价值意义。

  教师:假如你是巴金有哪些会是相同的,哪些不同的,巴金和你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要点:防止讨论就事论事,停留在事件表层、本身,要看到背后的文化的,道德的、情感、心理的东西。尤其要直逼心灵。

  2、吸收好的语言,分析语言的效果:

  “好句要须好字”。注重词汇语言的辨别吸收,吸收现当代的有生命力的鲜活的语汇,有文化内涵的语汇。“文章”“作品”“文本”同一个所指,但理解不同,防止用旧语言消解新语汇。无意识学习,游戏,语言狂欢,戏用。

  传统对语言修辞的分析,往往是从其概念入手,对其构选进行繁琐的分析,常常是无效劳动。应从对概念的阐释转向语言修辞效果的分析,看它的言语方式如何打动读者。“我要去约会了,别人等我很久了”怎样有文采地表述,“大部分人我没印象,但对你们少数几人印象深刻”的表述。《断章》《祝福》《小狗包弟》语言分析。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小狗包弟》教学反思,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

  《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八课,我申报高中语文教师资格时试讲的篇目。尽管试讲我已顺利通过,但试讲时的“坎坷”我仍难以忘怀。这是我第一次试讲高中教材,尽管用了两天的时间进行了自认为很充分的准备,但是在面对学科专家测试组的老师时,我底气严重不足,因而频频出错。

  虽然专家测试组的老师们肯定了我积极乐观的从教态度,也看到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对我的板书设计也较为满意。但是以下两点,是我较为失败的地方:

  1、在填写了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之后,其中一位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一直以来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对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你有多少了解,以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说,你认为你是否有能力胜任高中语文的教学。”

  老师的提问我有些始料未及,这个问题我没有准备。(后来想想,做为一位教师要申报高中教师资格,本身就是要有心理准备以及能力的储备去从事高中教育,否则为何要考!)我知道这些老师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我想蒙混过关,肯定只会让他们反感,所以我坦诚地说我对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了解得并不很多,以我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说,也许还不能马上成为一个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但是我肯学,我会努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知道老师们并不很满意。)

  2、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老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在设计《小狗包弟》的教学目标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但在试讲时,你又说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巴金老先生。你这样设计是否有些前后矛盾?”

  听到老师的意见,我有点蒙,不等认真细想便辩解道:“巴金是为了更多爱他且他爱的人才放弃小狗的,所以我们应该宽容他。……后来老师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还不够清晰。而且照我这样推论下去,是不是有理由,或者有借口,就可以做违背道义,甚至违法的事。听到老师们的分析,我冷汗直冒。没想到自己竟然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而不自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知道老师们挺失望的。)

  尽管此次试讲遭遇了一定的挫折,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但是我却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我也明白了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设想】

  主要是想借项链的故事,通过马蒂尔德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真善美的人生该如何去经营。设置探讨三重原因和三重启发,重在让学生深层次挖掘文本,并最终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三维目标】

  1、分析马蒂尔德悲剧人生的三重原因。

  2、探究莫泊桑作品的三重启发。

  3、培养学生积极生活和学习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逐层研讨分析三个原因。

  2、对比寻找人生启发。

  【教学方法】

  探讨式、对比式、启发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这样说过:最伟大的艺术家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艺术家,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艺术家……他留下许多东西让我们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一部作品——《项链》,透过他的文字,我们究竟能有哪些启发和收获呢?(板书:题目)

  二、新课推进

  1、小说到底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呢?

  ①提示:关注第8页的倒数第三段,我们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信息一:一个高嗓门说话,不注意形象的看上去很老的女人形象。

  信息二:曾经的一次晚会上马蒂尔德是美丽动人,受人欢迎的。

  信息三: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

  提炼词语:一个女人、一串项链、一场晚会

  ②究竟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的经过。

  明确:得-借-失-赔-还-识

  ③马蒂尔德一生的悲剧概括:一夜风光,十年青春。(板书)

  2、分析悲剧的原因

  ①项链成了这曲悲剧的直接原因,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它展开,它在这里起了线索的作用。

  ②可是我们再想想,她为什么要借项链?晚会上非要佩戴项链吗?鲜花也很好啊,她为什么没有采纳丈夫的意见?

  在阔太太面前显得穷酸相。项链能抬高自己的身价,是她的虚荣心在作怪。她的虚荣心在文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悲剧原因之二,个人原因)

  开头:马蒂尔德的梦想与痛苦;拿到请帖时:伤心生气恼怒流泪;

  晚会日期接近:忧虑不安焦躁;借项链时:顾虑迟疑;晚会上:陶醉换了满意。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与其说是项链改变了她的命运,不如说是她的虚荣心、贪图享乐让她一步步走上了艰辛的生活。没有她的虚荣心,就没有这么多巧合。

  ③她的这种人性的劣根是与生俱来的吗?是什么滋长了她的爱慕虚荣和贪图享乐?是社会。她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她的身边生活着一群怎样的人?(社会原因)

  这种性格的产生是有着典型的环境背景的。

  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也没有任何方法让一个有钱的体面的男子来结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她只好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员。——有钱才能进入上流社会。

  她丈夫从半夜起就在一间安静的小客厅睡着了,客厅里还躺着另外三位先生,他们的太太也正在尽情欢乐。——当时的社会氛围

  马蒂尔德的梦想;所有的男宾都注意她;路瓦栽拿回请帖满脸得意之色;想要请帖的人很多;她的朋友假项链买个昂贵的盒子抬高身价。——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上流社会奢靡的生活

  总结:以上我们分析了马蒂尔德悲剧的原因,项链作为全文的线索值得我们去回味。那么什么是“项链”呢?“项”就是颈项,就是脖子。项链,就是套在脖子上垂挂胸前的装饰品,多用金银、珍宝或珠玉制成,价值昂贵。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上的链儿、环儿都是古代奴隶身上的链铐演化来的。它们好像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记。”可以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个人的悲剧就是法国当时社会的悲剧。

  三、新课探究

  1、然而在这场变故中,马蒂尔德有没有收获什么呢?(学生探讨)

  明确:勤劳、简朴、坚韧、担当、爱情、平和的心态。十年还债,她用坚韧的性格,谱写了一曲令人赞叹的英雄之歌;十年艰辛换来自己灵魂的升华;十年悲苦让玛蒂尔德走出了虚幻的迷雾,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收获了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情……一条项链的故事让一个女人得到了启发,获得了重生,找到了自己。

  2、受到到启发的只有马蒂尔德吗?回首这节课的内容,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学生练笔写感受)

  示例:真善美的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洗去铅华,返璞归真

  3、我们的启发仅限于此吗?为什么会有玛蒂尔德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如此耐人寻味?

  明确:作者的写作技巧。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的留白艺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笔法。

  四、新课总结

  虽然结尾处戛然而止,告诉我们那是一串假项链,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仍然找到了真正的钻石,弥足珍贵,熠熠生辉,那就是莫泊桑字里行间留给我们的启发,有写作的启发,空白艺术的回味无穷,有人生的启发,生活的实在与担当,让我们怀揣着这份收获,更好地投入写作,更热情地投入生活!

  板书设计

  一夜风光,十年青春

  爱慕虚荣(个人)项链(线索)腐化奢华(社会)

  真善美人生

  【教学反思】

  为深化学生对马蒂尔德形象的了解,我采用了对比和逐层解读的方式,尽可能能回归教材和回归生活。因为课堂节奏的把握,最后一重启发尚未完成,于是我顺势将其变成了学生的课后思考题目。在具体操作中,还有许多不够艺术的地方。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 通过阅读欣赏,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叙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诗歌主要情节和人物。理解“赋、比、兴”艺术手法表现的艺术效果,培养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二) 理解掌握文中的“复词偏义”和“见、相”等词的特殊用法。

  (三) 深刻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 重点:对文中的“复词偏义”和“见、相”等词的特殊用法的理解;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二)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教学设想与步骤

  (一) 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概括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二) 思考课后练习,试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特点。

  (三) 布置学生将诗歌改编成话剧,并选好演员排演节目。

  (四) 布置学生课外了解古今中外较出名的几个爱情悲剧故事,尤其是陆游和表妹唐婉的悲剧爱情故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悲伤而感人的意境。

  二、教师在播放歌曲期间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电脑显示“乐府”及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四、学生简介本课主要情节,并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结构拟小标题。

  五、讲解“复词偏义”现象和“见、相”等词的特殊用法。

  六、找出课文中用了“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

  七、布置第二课时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1、讨论并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焦母与刘兄的形象特点。这几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你又憎恨谁?说说你喜欢或憎恨的理由。

  2、刘兰芝是“完美”的,但她为什么被遣呢?请结合课文和时代背景,讨论刘兰芝被谴的可能原因。

  3、刘兰芝与焦仲卿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恩爱夫妻,他们连死的勇气都有了,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呢?他们这样轻易抛弃生命不是太傻了吗?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活下去了吗?你可以找到让他们活下去的办法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死呢?他们的死说明了什么?你可以举出一两个和《孔雀东南飞》悲剧故事相似的例子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表演自编自导的课本剧《孔雀东南飞》。(以《梁祝》为背景音乐)

  二、讨论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讨论并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焦母与刘兄的形象特点。这几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你又憎恨谁?说说你喜欢或憎恨的理由。

  2、从刚才的表演可以看出,刘兰芝是“完美”的,但她为什么被遣呢?请结合课文和时代背景,讨论刘兰芝被谴的可能原因。

  3、刘兰芝与焦仲卿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恩爱夫妻,他们连死的勇气都有了,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呢?他们这样轻易抛弃生命不是太傻了吗?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活下去了吗?你可以找到让他们活下去的办法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死呢?他们的死说明了什么?你可以举出一两个和《孔雀东南飞》悲剧故事相似的例子吗?

  三、教师总结,以歌曲《孔雀东南飞》收束本课。

  四、布置课外练习

  比较《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异同点。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重点、难点】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一、导语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有两种人生道路:

  A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B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

  A做官,有名有利

  B做农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解题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体诗的艺术王国,一起领略古体诗的诗情画意,体悟古代诗人的心灵世界。

  学习今天的课文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古诗十九首”有所了解。《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萧统编选《文选》时,选了十九首,题为“古诗十九首”,后成为文学上的一个概念,这十九首诗的风格,内容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作者为一批失意的文人,他们是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的产物。由于生活上的失意,促使他们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苦闷、彷徨、愤懑,用以慰藉心灵上的空虚、绝望。十九首的成就在于能把这些常见的主题表现得扣人心弦,惊心动魄,中国从此开始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阶段。

  《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它被明朝的陆士雍称为“《风》余”“诗母”(《古诗镜?总论》),历来对其评价甚高。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其“实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中则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干金”,谢榛《四溟诗话》中说其“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古诗十九首》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我希望借课文所选的《迢迢牵牛星》一诗为你们打开一扇通向《古诗十九首》的门,更希望我们通过对《古诗十九首》其他诗篇的自主探究、深入学习,与经典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迢迢牵牛星》抒写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诗以神话为题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调。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文人的艺术世界。

  2.朗读课文。

  给三分钟学生自己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揣摩课文的意蕴。

  3.字词解析

  迢(tiáo)迢牵牛星:远远的牵牛星。迢,远。

  皎(jiǎo)皎河汉女:灿烂的织女星。皎,洁白明亮。

  纤纤(xiān):细小。

  擢(zhuó):伸出。

  素手:雪白的手。

  札札:一札一札地。

  杼(zhù):梭。

  终日:整天。

  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泣:哭泣,伤心而哭泣。

  涕:眼泪。

  零:落。

  相去:相隔。

  几许:多远。

  盈盈一水间: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mò mò)不得语:含情脉脉而不得说话。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4.重点知识讲解。

  要解读一首诗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要从一个切入点把握,相信同学们读完这首诗都会有一个感觉:“美”,那么,我们就从“美”的角度来欣赏《迢迢牵牛星》,看看它美在什么地方:

  ①貌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段解:诗人遥望夜空,描写天空景象。银河阻断织女牛郎,也引出人的无限遐思,开头一句从大处着笔。

  解读:“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明亮的样子,形象鲜明,既写了织女星的光洁明亮,又使人联想到人间思妇的皎洁美好之貌。叠字“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②德美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段解:直接描写织女织布的情状,既写了织女的情、神、动态,又写出了劳动的过程:纤纤素手穿梭织布,一梭又一梭,无休无止。

  解读:这两句所写,诗人的视线由广袤的夜空移到织女星,写想象中织女织布的情状,描绘出了一个勤快的劳动妇女的美好形象。“纤纤”状素手之修长。这是多好的一双手啊!它柔软雪白、纤细修长。“札札”状织布之繁忙。“纤纤”和“札札”,一状形,一摹声,由远而近,先人后物,形声生情。

  ③情美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段解:由牛郎织女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终日不成章”是问题的关键,也是矛盾的焦点。“终日不成章”的存在,势必导致“泣涕零如雨”的结果。

  解读: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相传王母为阻止牛郎织女相会,让织女永远织不出成形的布来。于是,织女一天一天织呀织,终日织不出布,只有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水不是又清又浅吗?两人又能相隔多远呢?可是终究不能相会。作者由牛郎织女的不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这四句是由事——不成章,而到人——泣涕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④境美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段解:写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一条清浅的河流阻断了一对有情“人”,只能相望而不能言语。但银河阻断的只是相会的路途,牵牛和织女的含情脉脉之思却是阻断不了的。

  解读:“盈盈”写水之状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盈盈”和“脉脉”,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这两句诗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情,景情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兼得,堪为诗歌上乘。

  ⑤音律美

  叠词的运用:

  迢迢——路之远纤纤——手之纤细皎皎——星之灿烂(月之白)

  札札——织布声盈盈——水之清浅脉脉——情之真(深)

  5.形式特点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五句十行,一气呵成,层层深入,哀婉动人,连用六个叠音形容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这首诗还句句押韵、随韵成趣,自然而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

  精读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华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学案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晚唐杰出的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之“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杜”)。著作有《樊川文集》(因其别墅在樊川(长安县),故名)。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唐敬宗荒淫失法,自即位以来大兴土木,广征声色。文章借秦建阿房宫为题,借古讽今,意在讽喻皇帝借鉴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其覆辙。

  2、了解文体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详细地叙述)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谕之意。

  二、赏析学案

  1、文章题为“阿房宫赋”,都铺陈夸张地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在写作上起何作用?

  回答提示:第一段:极力描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第二段:极力描写阿房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阿房宫这样的建筑、生活说明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因而残酷剥削、横征暴敛——导致灭亡,就以作者意在借古讽今,并为下文的议论做好了铺垫。

  2、为议论的两段概括主旨,注意体会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回答提示:第三段:秦搜刮虐待百姓导致灭亡(不恤民力导致灭亡)。

  第四段:讽喻唐统治者要爱护人民不要重蹈秦的覆辙。

  3、课文末出现了四个“后人”,都分别说的是什么人?

  回答提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后人”暗指唐统治者。

  其余第一个“后人”指秦以后的统治者;

  第二个暗指唐统治者(敬宗李湛);

  第三个暗指敬宗以后的统治者;

  第四个暗指唐统治者(敬宗之类)。

  4、文末一段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根据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来(二条)。

  回答提示:其一: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其二: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5、本文借古讽今,你还学过这样的文章吗?举例说说。

  回答提示:《六国论》以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以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应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而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6、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7、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灿”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把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让学生端正面对过去的得失成败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认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和道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活动安排:

  一.唱。全班齐唱《童年》。

  二.写。让学生每人准备两张小纸条,分别写上自己最伤心的和最快乐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后折好,分别放在左右手心上。(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你觉得现在你的左手重还是你的右手重呢?(学生回答)好,有同学说左手重一点,也有同学说右手重一点。那么,到底在你们的心底,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在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前,让我们来看看,胜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师如何看待的。

  三.读。研读《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思考:

  ①分点简要概述王海桐伤心与快乐的往事

  ②王海桐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往事?她以怎样的感情述说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⑴作者简介

  王海桐, 1983 年 9 月 26 日生, 20xx 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 713 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⑵基本解读

  “梦”是年轻人的理想、年轻人的追求。上北大,读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虽然她一直都成绩优异,但在20xx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高考过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报纸刊登的试题,也不敢去核对分数,所以在她“寝食难安只渴求一张北大金融系录取通知书”,突然听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状元的时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面对成功,面对实现自己理想时的内心感受。由于真实,由于作者的年龄、生活的背景与现在的学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触发学生的各种感受和引发出各种思考。学习时,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进行,建议从课文中选取某些问题作研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如作者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反思了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从而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学习的活动中要让学生注意,不论引发的反思与思考的原因是什么,在反思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标准,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表现。这些用来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别人的,或者是自己过去的表现。所有比较推论的结果都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各种情绪的反应,比如自豪感、罪恶感、满足感、或者愤怒,这都是取决于学生是如何进行归因的,因此教师要留意这些反映,做好及时而适当的调适辅导。

  可以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讨论的参考点有:

  ①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愿意写我的困惑与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托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对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释。你从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⑤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己的价值。可总有些时刻,别人的期许我们难以达到,别人的判定让我们灰心丧气。

  ⑥我常常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与连环画。因为有着苛刻严厉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别样的记忆:我用幼稚的

  童音背李煜的词《虞美人》,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声;在逃风琴课后,我被罚跪在小凳上一整个下午,并被剥夺了晚饭,在被风琴老师批评练习不认真后,妈妈一边打我手心,一边一字一顿地说:“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则就别做。”在小学第一次考试得了 99 分后,因怕被父亲责备,我躲在门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

  ⑧我只想表达纯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即使笔触稚嫩又如何呢?我 16 岁,稚嫩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质。

  ⑨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还是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们都在那里,一遍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你能行,你能行。”这些呵护是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四 .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是从引导学生多元读解、个性化读解方面进行设计,三个小题都是希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对文本意义再一次建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在交流、讨论、对话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课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往往会对课文的整体性透视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

  严格说,三个小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阅读的理解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层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 731 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感情信息,必须与后文的内容联系回答,“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也必须根据课文回答,不能脱离课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会的敏感话题,也是高中生必将面临的人生选择,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参加的考试,但“状元”只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这不但是学生,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就是希望广大的师生能对此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方式是多种的,学生的“日记”是其中的一种,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自己,赏识自己,批评自己。如果学生愿意,教师可以收集起学生的各种“梦想”,与学生一起交流

  五.教师小结研读活动,引出下一活动。

  师:同学们,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呢,在“北大之梦”面前王海桐选择了与伤痛潇洒干杯,获得了前进的力量。现在,我们刚升高一,在我们的前方同样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在等着我们去实现。所以,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两个箱子——“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小活动:学生分别把刚才的小纸条放“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六.教师小结本节活动

  七.布置作业:准备下节课的“我的故事”的演讲,要求联系自己升中考的亲身体验,讲述一个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把握结构,理解含义,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3、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课前我们听了一首歌曲,大家联想起了什么?(《三国演义》)三国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时代,留下了很多的英雄和事迹给后人品评。那么,你最欣赏谁?苏轼又最欣赏谁呢?

  苏轼在游黄州赤壁时写下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诗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来共同学习。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注意下列字词:

  纶( guān )巾樯橹(qiáng)(lǔ)尊(通“樽”)酹( lèi )

  2、诗词重在朗读,有感情朗读背诵全词。

  朗读点拨:诗词情感的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诵技巧:“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抑扬顿挫”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轻重缓急”是说朗读要有轻有重,语速要有快有慢。

  朗读指导:这首词上片高起然后低回,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热烈奔放,应读得铿锵有力,读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下片抖笔挡开,长音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3、学生在3-5分钟内熟读试背。

  4、一学生范读,其他同学评价。

  5、生齐读。

  6、上、下片各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怀人)。

  7、写景与抒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怀人的开启。

  三、合作学习与问题探究

  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赤壁景观?从哪些角度来选材构思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岸、千堆雪(浪)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体悟,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过诵读,把握意象,体会本诗的情感。

  3.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渝的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

  2.难点:体会诗歌深沉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首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这首诗就是《相信未来》,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作者,同时交代清楚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齐声诵读诗歌,给诗歌断句,标出重读字词,并且明确诗歌总体结构。诗人从我怎样相信未来到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呼吁人们相信未来。这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诵读体验。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文件,注意朗读者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从而体会诗人当时的特殊情感。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在整体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我将从诗歌的具体意象入手,让学生讨论意象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创设一个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具体来说就是明确:

  第1节中的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美丽的雪花这项意象代表的含义,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荒芜、穷困和艰难,诗人从艰难生活中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在第2节中学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露的枯藤这些意象,从生命由新鲜至黯淡、从热情到失意、从饱满到枯竭的过程,了解诗人从人生的苦难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2.接着请学生仔细朗读第3节,此时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合理断句。因为不同的读法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别注意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教师针对排浪,大海、曙光具体分析它们与手指、手掌、曙光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具体研习能了解这是诗人由真实内心升起的相信未来的信念。

  3.在接下来的4-6节朗读中,教师同样要求学生从意象的把握上来理解为什么要“相信未来”,从腐烂的皮肉、脊骨这些意象来看清人们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第4节视角“我”到“她”,她是未来,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就成为了历史,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公正的评价,正因为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焦急地等待着评定。

  4.再次朗读,加深体验。在具体的意象分析后,学生已经对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把握,所以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即这首诗歌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真切感受诗人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朗读之后,学生应该很明显就能发现诗歌运用了反复手法。

  (四)延伸作业

  比较阅读食指的另外一首诗《热爱生命》,希望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无论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未来。

  五、板书设计

  相信未来

  食指

  描绘现实,表明信念

  直抒胸臆

  发出召唤,相信未来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诗歌的朗读指导,思想情感体会;

  2、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体会、学习;

  3、“大堰河”形象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

  1、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

  2、语言特点分析。

  三、教学难点:

  诗歌中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揣摩品味。

  四、教学方法:

  拟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互动问答法等。

  五、教具准备:

  教本、教案、有关多媒体课件。

  六、导学设计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保姆”这种工作的内容吗?学生答,师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请大家看大屏幕,了解有关背景资料------请大家齐声读出来。

  2、请同学们把全诗的13个诗节标上序号。

  3、教师范读1—3节诗歌,之后提出阅读要求:有表情朗读,准备3分钟,自由举手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要求先说喜欢的诗节番号)

  4、在学生读诗节结束的时候,要求学生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和自己的理解,及时点评读的效果,师生互动,并趁机对学生读的诗节进行情感和语言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做及时的有选择的板书。具体的分析预设写在教本上。

  5、在分析诗歌内容差不多的时候,导引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启发学生可能用到的预设问题:

  A、诗歌哪些小节是写回忆大堰河生前的往事的?

  B、诗歌哪些小节是写大堰河去世后的凄凉悲苦的结局的?

  C、哪些诗节是对大堰河的大声直接的赞美歌颂的?

  D、哪些诗节明显是对大堰河深情的感激和怀念,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她?

  6、学生思考、与同桌讨论,自由举手回答自己的内容划分。(要求学生答出诗节的序号)之后师生互动点评,形成统一的认识。然后,展示幻灯片,体会结构图的内容。教师对结构图作点评,帮助学生理解。

  7、最后,全班齐读第12—13诗节一遍,出示幻灯片,展示有关大堰河的坟墓图片已经跟艾青的一往情深,加深印象。

  8、如果有时间,让学生以诗歌般的语言赞美自己的一个亲人。师生适当点评。

  可能用到的板书准备(视情况而作调整)

  1节:尊敬、怀念、怜爱

  2节:惭愧、感激

  3节:怀念、沉痛

  4:感伤、感激、同情

  5:沉痛、依依不舍、无奈

  6:难过、不安

  7:同情、怜惜、赞美

  8:同情、感激

  9:伤心、惭愧

  10:感伤、痛苦、同情

  11:悲哀、愤怒

  12:无限的赞美、感激

  13:无限的敬仰、赞颂

  教学反思

  我是带着感情教学生学习这首长诗的。我知道这首诗是作者用情感孕育而成的作品,如果我不用“情”字解读她,那将是对作品的一种不敬。事实上,我的这课的教学还是成功的,是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我带着感情朗诵作品,我带着感情引领学生品读作品,我带着感情读我写的文章《那个春节真难过》拓展本文的教学。我的情感也将学生的情感引出来了。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自己读文章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让你这么一分析,我仿佛看到了艾青那悲痛的表情,听到了艾青那真情的呼唤。特别是你读自己的文章《那个春节真难过》,我都流泪了。我知道什么是真情孕育文章了。有些文章就是真情孕育出来的产儿。看来,我的这课是成功的。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阅读注释①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康桥=剑桥

  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

  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五、比较阅读

  与白居易的《南浦别》和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七、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八、迁移拓展。

  分析徐志摩《生活》一诗,找出诗中的意象。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上册《过秦论》教案08-20

高一语文上册《雨巷》教案04-05

高一语文上册《雨巷》教案08-20

高一语文上册《篱笆那边》教案02-21

高一上册语文劝学教案03-19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08-26

《雨巷》高一语文上册教案04-18

高一语文上册小狗包弟教案05-24

高一语文上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