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时间:2023-10-20 10:17:22 雪桃 八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初识小说及小说的三要素

  2.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3.初步理解鲁提辖见义勇为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小说的三要素

  2.理清课文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从小说单元的单元说明入手,引入小说定义的讲解。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文学常识

  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1296~1371)

  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三、出处与相关情节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是出场很早的人物。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他原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一种军官职称)名叫鲁达。鲁达的出场是因九纹龙史进寻找师父王进而导出的。东京80万禁军教头王进恼了高俅,高俅想乘机打击王进以报宿怨,王进出逃,途中巧逢史进,结成师徒,后来前往延安投奔老种经略府,九纹龙史进为救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三个头领,中秋之夜,大闹史家村,从华阴县出走,在少华山小住。不久离开少华山去延安府寻找师父王进,却误到小种经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遇见鲁达。课文从这里开始。鲁达因打死郑屠,逃避官府追捕,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取法名叫智深。几经转折最后上了梁山。

  四、听读课文,理清情节

  开端 问不平事

  发展 救不幸人

  高潮 打镇关西

  结局 打死郑屠

  尾声 走为上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的社会环境、人物性格

  2.理解小说的创作意图

  3.正确理解鲁提辖见义勇为的精神和除暴安良的社会条件

  【重点难点】

  1.小说的社会环境

  2.理解小说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小说的定义

  2.小说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

  3.根据上一课理清的故事情节,概述小说内容

  概述

  一日,鲁达、李忠并史进三人到潘家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阁子有人啼哭,鲁达差酒保带来金家父女询问原因。金家父女被镇关西迫害的血泪控诉,激起鲁达对镇关西的愤怒,决心惩治郑屠。第二天一早,鲁达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避官司,鲁达出走。

  二、导入

  鲁达抱打不平,打死镇关西,一直是个英雄形象,但近几年来,他的英雄地位受到挑战。

  三、讨论

  网上争议表现在两个方面:鲁提辖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逃犯”而非英雄、拳打镇关西的描写过于血腥。你对这两种观点持什么意见?

  本课我们讨论第一方面问题:鲁达是英雄还是罪犯

  (提示:要从课文中找出证据--英雄还是罪犯,要分析人物形象,从人物描写入手分析。鲁达拳打镇关西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必要打?不打能不能解决问题?)

  鲁达是英雄--解决两个问题:

  (1)人物性格

  (2)社会环境

  1.人物性格--抓住其言行说明,通过言行判断性格

  语言 问--同情弱者(为什么问)

  行动 赠银--仗义疏财(怎样赠--倾囊而出,借银相赠)

  救出虎口--谨慎周密(怎么救--救人救彻底)

  (激--讲究策略,有勇有谋--不是英雄的本质属性,但能增加英雄光彩。这是自我保护的策略,采用“寻衅滋事”法,使痛打郑屠显得合理--因为在黑暗的社会里,法律起不到保护善良的作用,但在保护丑恶上总是很体贴很周到的。所以鲁达在打死郑屠后不得不逃亡。)

  心理 只指望打他一顿--见义勇为--没有杀人动机

  2.社会环境

  (判断鲁达的行为是英雄行为还是犯罪行为,学生很难想到与社会环境有关,应给予提示。)

  提示:鲁达打镇关西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必要打?不打能不能解决问题?

  打人动机--打抱不平(见义勇为)--社会环境:弱肉强食、无法无天、百姓无处伸冤

  3.总结

  拳打镇关西有特殊的社会环境--暗无天日、弱肉强食、无法无天、百姓无处伸冤、无处讲理,下层百姓只能寄希望于英雄主持正义、除暴安良。鲁达是被侮辱、被压迫人民的理想,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所以鲁达的行为是英雄行为,鲁达是英雄。

  我们应该学习鲁达的英雄精神,但鲁达的英雄行为需要一个黑暗的社会环境,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今天遇到不平事,还是应该通过正常途径,以法律解决。

  鲁达是罪犯--解决社会环境

  1.只听金翠莲一面之辞,没有调查,证据不足--可从小二的话得到旁证

  2.潘家酒楼砸碗碟--只能证明其性格粗鲁

  3.打店小二--走狗该打--粗鲁,嫉恶如仇

  4.打镇关西--为什么打?有没有别的途径除暴安良?--社会环境(同前)

  5.三激郑屠,故意挑衅--这是自我保护的策略,采用“寻衅滋事”法,使痛打郑屠显得合理--因为在黑暗的社会里,法律起不到保护善良的作用,但在保护丑恶上总是很体贴很周到的。所以鲁达在打死郑屠后不得不逃亡。

  总结

  同上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的.场面描写

  2.简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3.从审美高度判断《水浒传》的血腥描写

  【重点难点】

  1.《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2.从审美高度判断《水浒传》的血腥描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社会环境

  2.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导语

  鲁达是被侮辱、被压迫人民的理想,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而人民受到的压迫越重,反抗的要求也就会越强烈。所以我们看到了打镇关西的三拳。这三拳是否血腥呢?

  三、教学内容

  1.研读三拳

  朗读课文,填写课后第三题表格。(弄清本体和相似点是关键)

  讨论三拳写法是否血腥。

  2.审美指导

  单看三拳,确实血腥,比喻减淡了血腥的色彩,但未改变血腥的本质。

  血腥原因:过细的描写,再现

  这样写的原因:先控诉其罪行,再打,坏人被打得越惨,越是大快人心这虽体现一种大众心理,但作为文艺作品,宣扬暴力总是不恰当的,更何况把这种血腥的场面写得带有喜剧色彩。

  感情色彩扭曲:比喻不仅要形象,感情色彩也要正确。

  举例类比:小女生被同学欺负哭了,可以怎样描写?写个比喻句。

  (她委屈地哭了,哽哽咽咽,抽抽搭搭,像暴风雨中一颗孱弱的小草。--可怜

  她哭了,那哭声婉转像跳跃的小溪,雄浑如像奔腾的黄河。--幸灾乐祸,没人性)

  “三拳”的描写热闹喧腾,是一个血腥的喜剧。难怪有人说这段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有味”。这也正是《水浒传》的一个缺点。作者的审美心理有些变态。

  举例:《林冲风雪山神庙》(高中教材里的节选是删改的)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水浒传》中这种血腥的描写很多。作为文艺作品应该给读者一种正确审美,让读者崇尚美好的东西,起到一种教化的作用。本文作者既赞扬了鲁达的见义勇为,又对暴力血腥津津乐道,混淆了美丑。整个《水浒传》虽提出“替天行道”,但未能脱去农民起义的狭隘、自私、不分是非的哥们义气和快意恩仇。如果没有正确的审美判断,读《水浒》是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也可能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生的审美判断。(可举《卖拐》的例子)

  3.对读《水浒传》的建议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艺术总结:(1)人物性格鲜明丰满(不脸谱化、不神化) 鲁达、史进、李忠

  (2)张弛的情节

  (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4.如何剔除糟粕

  怎样剔除暴力血腥的描写,又能张显英雄的魅力--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举例比较:温酒斩华雄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小结

  正确审美,崇尚真善美,否定假恶丑。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2

  教学目的:

  1、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痛苦,认识鲁提辖勇于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

  2、学习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欣赏人物的典型语言和行动。

  3、欣赏主要情节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欣赏小说对典型人物的'典型言行的刻划。

  2、欣赏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了解鲁提辖嫉恶性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播放《好汉歌》的录音,体会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豪迈风格)

  这首歌,描绘了一幅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英雄群像,歌颂梁山好们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行为。今天,我们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就是这首歌当中所唱的英雄群体当中的一位。

  方法二:(让学生谈谈有关《水浒传》的知识或认识;教师补充)《水浒传》为我们刻划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许多已成了我们中国人无论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人物,有的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形象、性格的代表。(接着让学生谈自己熟悉的《水浒传》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梁山英雄--鲁提辖。

  简介鲁提辖: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毫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板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字词障碍。

  1、迳(jìng):一直 哽(gěng)咽(y?) 绰(chuò)号 寻(xín)思

  2、古今词:将来:拿来(动词) 但是:只要是(动词) 酒肆:酒店

  理会:过问,解决 颜色:容貌 生受:受苦,为难 消遣:捉弄

  望乞恕罪:请求恕罪 但有:只要有

  3、学生举手,提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教师、同学讨论解决。

  三、理清文章思路

  (一)提出问题,老师、学生讨论解决

  1、为何要打镇关西?

  2、鲁提辖是如何知道这一情况的?

  3、听到原由后,鲁提辖是否立刻就去打了?他有什么行动?

  4、送走金氏父女后,鲁提辖去找镇关西,是否揪住就打?

  5、鲁提辖是怎么打郑屠的?

  6、打之后,鲁提辖有何举措?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拳打镇关西”的内容,了解并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2、初步掌握细节描写,能够运用细节描写更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

  3、感受鲁达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人物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一句话说说鲁达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达,一个暴躁鲁莽却又粗中有细的人

  鲁达,一个仗义疏财、豪爽大方的人

  鲁达,一个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人

  小说之所能够塑造如此典型的人物形象,除了通过情节和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外,还要借助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而为了使人物形象更细致生动,鲜明,小说往往还会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二)品读“三拳”

  1、认识细节描写。

  何为细节描写?细节,细小的情节。即对描写的对象进行具体的、细腻的描写,不仅摹其形,而且传其神。细节描写通常有肖像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景物和场景细节等。细节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渲染气氛的一种有力手段。

  2、朗读鲁提辖拳三拳打死郑屠的段落,思考、讨论完成下表。

  打前骂位置结果比喻描写

  角度

  第一拳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鼻子鲜血迸流油酱铺味觉

  第二拳还敢还口眼角眼棱缝裂

  乌珠迸出彩帛铺视觉

  第三拳破落户太阳穴有出气

  无入气全堂水陆

  的道场听觉

  三拳的描写,同中有异,精细地表现了郑屠被打的深浅程度,精确地写出了郑屠一步步变化的狼狈相,这三拳打得惊心动魄,读来酣畅淋淋,活灵活现地表现了鲁达的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令人不禁拍手称快。

  3、小组合作写一段赏析这三拳的文字,小组长负责总结形成书面文字,展示,点评。(赏析的角度:修辞、描写角度、打前骂等)

  例:从打的部位赏析,第一拳打在鼻子上,不在要害处,只写鼻子被打歪鲜血迸流;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已是要害,但仍不致命,“眼愣缝裂,乌珠迸出”;第三拳则是致命要害,“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这三拳一拳重似一拳写出了鲁提辖的勇猛,嫉恶如仇,同时也精确地写出了郑屠一步步变化的'狼狈相,读来大快人心。

  4、再读课文,感受鲁达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没有这三拳动作细节,鲁提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形象就不会如此鲜明,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三)“实战演练”

  1、细节描写练习:看图片,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

  2、学生习作展示,教师学生共评。

  (四)思维发散:

  讨论鲁提辖打死郑屠是否有罪,回顾全文故事情节,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对细节描写的学与用,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细节描写的好处。

  细节描写,写得细致,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细节描写,写得精彩,使情节有声有色

  细节描写,写得具体,是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细节描写……

  (六)作业: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4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明确记叙的顺序、理清故事情节、通过体会文中的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分析鲁提辖的性格特点。

  3、学习和树立同情弱者、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梁山好汉的形象相信我们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花和尚--鲁达,他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中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拳打镇关西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亡命江湖,最后被逼上梁山。本文语言生动,阅读中应细加品味。

  二、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唱喏( ) 聒噪( ) 恁地( )

  懦弱( ) 能彀( ) 揸开( )

  赊欠( ) 迸裂( ) 腌月赞(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①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

  盘缠:

  ②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颜色:

  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消遣:

  ④整弄了一早晨,却得饭罢时候

  却得:

  3、按照课文内容,理清下列情节顺序

  ①智走他乡②父女诉苦③义赠白银

  ④酒楼宴友⑤三激郑屠⑥客店送行

  正确的顺序是:

  4、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过程中,作品三次提到店小二对比有如下几种理解,请选出说法确切的一项。( )

  A、为了表现鲁达的威风凛凛

  B、表明店小二是郑屠的忠实走卒

  C、用店小二串联故事情节

  D、表明店小二是事件的目击者

  5、文中着重表现的人物是谁,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结合课文分析一下。

  四、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1、本文在塑造鲁达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举例说明。

  2、本文语言具有个性化和富于表现力,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3、有人说,理解鲁达的思想性格,可从义、粗、细这三个字入手。义是他的灵魂,粗与细的统一是鲁提辖为人处世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对这三个字作一句阐述。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片段是否写得过繁,为什么?

  2、鲁打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课文对三拳的效果精心描绘,生动传神,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填写下列表格,体会比喻的作用。

  比喻句本体喻体相似点

  第一拳(味觉)

  第二拳(视觉)

  第三拳(听觉)

  3、小组内讨论

  《水浒传》里有许多类似鲁达打抱不平的故事,你怎样评价这类故事: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小结

  通过本课我学到了小说的哪些知识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到《水浒》的相关知识

  2、师生共同总结

  七、当堂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这厮( ) 聒噪( ) 赊账( )

  掇( ) 径到( ) 臊子( )

  磬( ) 铙儿( ) 眼棱( )

  2、本文有些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 )

  ②将大半还他,留些少父女们盘缠( )

  ③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 )

  ④郑屠当不过,讨饶( )

  3、《水浒传》作者是 ,它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描写 的长篇小说,塑造了 位梁山英雄形象。

  4、可用一副对联概括本文内容,请你根据上联试着对出下联。

  上联:扶危济困义救金氏父女

  下联:

  5、精读课文从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至文末做题。

  ①鲁达三拳打死郑屠,第一拳打在 ,第二拳打在 ,第三拳打在 。

  ②文章描写三拳时,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③文章描写三拳的效果,第一拳是从 的角度描写,第二拳是从 的角度描写,第三拳是从 的角度描写。

  ④当鲁达打了第一拳时,郑屠口里叫道:打得好!反映了当时郑屠怎样的心理?

  ⑤、从只见郑屠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这一情节看,鲁达是不是个法盲?为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说出理由来。

  ⑥除文中的故事外,你还知道鲁达的其他故事吗?试举一例(只写标题)

  ⑦《水浒传》中塑造了众多英雄好汉,如文中的鲁达、史进、李忠,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其他的梁山好汉吗?试举出几个来。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一、了解《水浒》及其作者。

  二、熟悉本文的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三、分析本文行动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四、感受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用《好汉歌》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明确:《好汉歌》,《水浒》。这么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出了梁山好汉的豪情侠气。

  二、简介《水浒》及其作者,学习识记文学常识的方法。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剧《水浒》?有没有看过长篇小说《水浒》?请一位同学介绍《水浒》的有关内容。

  2、《水浒》的作者是谁呢?请一位学生对照注释介绍作者。

  3、教师总结掌握文学常识的方法,出示投影。

  三、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节选自《水浒》这一古典名著第三回的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板书课题)指名解释鲁提辖、镇关西,并回答哪个是主要人物。

  明确:鲁提辖,即鲁达,就是花和尚鲁智深,提辖,宋朝掌管练兵和捕盗的武官。镇关西,是课文的屠夫郑屠,是当地的恶霸,镇关西是绰号。

  2、读小说,我们应如何阅读?

  明确:首先要熟悉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

  3、教师指明:理清故事情节可从课题入手。本课题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里面一定有拳打镇关西的情节。那鲁提辖为何要打镇关西?在打镇关西前做了什么事?打了镇关西后,他又怎么做呢?

  4、学生速读课文,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划分后,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一下,分别用一个字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5、读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四、精读“三拳”部分,分析本文行动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1、在这四部分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部分?

  明确:三拳打死镇关西。

  2、教师指明:分析这三拳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是阅读小说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哪些段落描写鲁提辖的这“三拳”?请在文中找出。(16—18段)

  4、听课文录音,精读16—18段,出示投影。

  5、听后指名回答:第一拳由教师对照题目示范分析,分析后板书;第二拳、第三拳由学生自己分析,指名回答后板书。

  为了体会本文用词的准确性可设计下列题目:

  把上下两个动词调换一下,行吗?为什么?

  ⑴鲜血迸出——乌珠迸流,

  ⑵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绽出来——红的,黑的,紫的都滚出来

  6、教师总结:

  ⑴这三拳写得确实具体、生动,可谓有形有色有声有味。①作者写出了打的部位,②发挥了想象,运用了修辞,③精确选用了动词,④多角度地进行了描写。

  ⑵这三拳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梁山好汉的豪气,表现了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

  7、为了进一步感受鲁达的鲜明个性,请学生对照板书和课文插图,用原文语句进行复述。

  五、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体会。

  要点:

  1、了解了《水浒》及其作者,学会了掌握作家的方法。

  2、学会了阅读小说的方法;首先要熟悉故事情节,其次要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人物描写的分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青少年在碰到坏人时,应决不手软,要勇敢地跟他们作斗争,“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我们同学之间遇到一点小矛盾,可不能大打出手,以暴制暴,伤及人命。

  六、作业:课外阅读《武松打虎》。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分析。

  2、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新课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解题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第二天一早:送走金氏父女后: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归纳。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六、分析人物形象。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A、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豪爽慷慨)

  B、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疾恶如仇)

  C、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嫉恶如仇)

  D、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归纳小结: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七、布置作业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豪爽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粗中有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三、学生自读课文10—20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解决以下问题:

  ⑴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二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三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⑵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第二拳:打前骂: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

  ⑶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相互研究。

  3、全班朗读16—18段,深入体味鲁达的气势。

  四、讨论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⑴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⑵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参考答案:⑴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⑵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16—18段。

  3、语文指导用书。

  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有勇有谋

  鲁提辖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三次反应:反衬侧面烘托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重点语段鲁达行动描写的分析,感受人物性格,且学会描写行动的方法;

  2、 理解关键词语;

  3、 多角度思维训练,激发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的行动,感受人物的性格

  三、教学难点

  学会描写行动的方法

  四、设计思路

  《鲁》文浅显易懂,本着浅文深教的原则,不断激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探究意识,因此本文教案设计有别于传统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带有明显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特点。本教案设计以三个问题(鲁达为什么要消遣郑屠;作者是怎样描写“三拳”的;

  为什么要详写“三拳”)为探究主线,其间穿插许多有价值的、能激发学生创新探究意识的小问题,诱使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提炼、重组、补充、完善,以达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一)复述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情节(亮出幻灯:酒楼宴友,父女诉苦----义赠白银,旅店送行----消遣郑屠----智走他乡),请四位同学上台各复述一部分,台下同学要对他们的用词、语气稍作评论。

  生:鲁达和李忠,史进三位哥们正在潘家酒楼喝酒,忽听隔壁有人哽咽哭啼,鲁达甚是焦躁,得知真相后对金氏父女很是同情……

  生:天色微明,鲁达就到了金氏父女的歇处,看门狗店小二阻止他们出逃,鲁达大怒,揸开五指……

  生:鲁达直奔状元桥肉店,一见面就直呼“郑屠”,后假借相公钩旨要十斤精肉, 切作臊子…郑屠恼羞成怒,鲁达借机三拳打死镇关西。

  生:鲁达知道自己打死镇关西,要吃官了,于是假意道:“你这臭家伙装死,洒家改日再收拾你。”

  (二)切入重点

  师:同学们,你认为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

  生:(齐喊)三拳打死镇关西。

  师:其实,这是文章情节的高潮,请速默读。

  师:“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鲁达一见郑屠,是不是马上来了“饿虎扑食”?

  生:不,是猫抓老鼠!

  生:先戏弄戏弄他!

  师: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消遣。

  师:鲁达是怎样消遣郑屠的呢?请从文中寻出有关语句。

  师:在鲁达的戏弄下,郑屠终于激怒了,他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尖刀,改守为攻。请问:鲁达这样消遣郑屠的目的是什么?

  生:这叫“引蛇出洞”,既然蛇要咬人,那就可打其“七寸”。

  师:对了,这是为惩治坏人寻找一个借口,联系全文还有其他目的吗?

  生:拖延时间,以便金氏父女安全脱离虎口;

  师:还有其他目的吗?

  生:(紧张思索)戏弄戏弄他,叫他尝尝被人欺负的滋味,这叫“一报还一报”;

  师:从上述分析中,看出粗人鲁达有什么鲜明的性格?

  生:聪明、机智、讲究策略;

  生:这叫做“粗中有细”;

  (这里鲁达戏弄郑屠的目的,从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前奏导读

  师:接着鲁达为民伸张正义, 惩治邪恶的拳就要打出了,请听读16—19自然段。

  师:注意,鲁达三拳之前的前奏曲,打开幻灯:(鲁达右手拿刀,左手便来揪鲁达;被鲁提辖就势拿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跌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踩位胸脯,握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这几句话中的动词运用与原文有哪些出人,说说原文动词 的妙处。(这些问题于无疑处生疑,能促使学生注意对课本用词的探究)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8

  一、说教材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篇目,叙述了鲁达路见不平,为解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逼上梁山的侠义故事。本单元节编了一组小说,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情节生动,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小说的特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

  本文是第一篇,八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已经有了小说的基础知识与阅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其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侠义精神刻画,提高学生的赏析名著能力和审美情趣。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有事情节。

  2、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品析语言的特点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难点: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侠义精神的理解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启发诱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在寻求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逐步深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三、说学法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练习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几个课时完成,本节是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作者、“花和尚”故事的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环节

  1、导入:()

  课间播放电视剧“水游传”的片头,在《好汉歌》中,教师引出梁山中的`鲁智深。引领学生交流花和尚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等故事,从而导出课题。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的解读加以启发诱导。

  2、诵读品悟:通过“感知性地读—按要求读—鉴赏性地读”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探究讨论法等,突破重难点。

  (1)探究性地读——学生快速朗读:1找出文中难读的字词,师生一起正音、释义。2个别段落段落教师范读,强调人物的语气、语调、表情。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理清故事情节,标出小标题。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情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读。1画出表现鲁提辖性格特征的内容,并在旁边用铅笔注上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比如: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等。2本文还通过哪些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第一小题并不难完成,第二小题如果学生只会讲到语言、动作描写,教师要加以引导点拔细节描写的作用。这一环节是突破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分析细节、人物形象的能力。

  (3)鉴赏地读——精读精典“三拳”段落:

  1、品读喜欢的句段

  摘抄优美句段

  赏析语言

  从修辞和手法等角度来分析作者是如何驾驭文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环节旨在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语言的奥妙,积累语言,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2、活动迁移——“小辩论”会

  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播放《水浒》节选片断,让学生各抒己见论如何看待英雄好汉的侠义行为。

  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书本到现实,引导学生明白这种侠义行为是有时代性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3、小结

  本文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抓住情节引导学生领略花和尚的侠义行为,学会刻画人物的手法,品味独特的语言,在辩论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看完《水浒》,写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2、写一篇文章来刻画身边一位有特色的同学。字数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

  2、认识鲁提辖的性格,增强正义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选用

  析读课型

  教学过程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

  第二部:分析怎么写的

  第三步:分析为什么这样写

  第一课时

  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

  1、让学生从字、词、句等基础入手,读通课文、读熟课文,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

  2、按下面的句式概括内容:

  第----段写鲁提辖在------------(地方)-------------------(做什么)

  3、学生说话:

  ①第1、2段写鲁提辖在酒楼喝酒闻哭声。

  ②第3、4段写鲁提辖在酒楼仗义问冤情。

  ③第3段写鲁提辖在酒楼借银济难人。

  ④第6、7段写鲁提辖在酒楼喝完酒后回经略府住处睡了。

  ⑤第8、9段写鲁提辖在酒店守护金氏父女逃离虎口。

  ⑥第10—14段写鲁提辖在肉铺前三激郑屠。

  ⑦第16—18段写鲁提辖在肉铺前三打郑屠。

  ⑧第19—21段鲁提辖在状元桥头毙恶、巧脱身。

  4、学生根据上述内容复述课文,讲故事《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要求:注意情节的连贯,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

  5、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后词语,完成课后练习。

  ②熟读课文,分析归纳鲁提辖的性格特征。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鲁达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2、欣赏主要情节细致描写的方法。

  3、认识恶人横行欺压百姓的封建社会。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把握小说特点,提高鉴赏能力,对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语言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重点学习,以提高学生记人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封建社会恶人横行,百姓受压的黑暗现实。

  2、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三拳。

  二、学法引导

  1、根据小说的特点,重点放在对鲁提辖人物形象分析上。

  2、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加强复述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揣摩,了解鲁提辖疾恶如仇,扶危济困,重义轻财,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性格特点。

  (二)难点

  因为《水游》使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所以要扫清文字阻碍。

  (三)疑点

  为什么要详细描写三拳?三拳顺序为何不能颠倒?

  (四)解决办法

  学生反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抓关键语句点拨、引导。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机、投影片、录音机、课文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2、课后注意收集鲁达故事,有时间阅读《水浒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整体感受文章的思想内容。

  2、明确课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课文节选《水特》第3回,《水浒》写的是北宋末年来江等人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民反”的社会现实。《水浒》的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有资料说他是淮安人,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做过知县,由于和当权统治者思想不合,弃官回家。以后就在民间艺术团体中执笔写作,收集到大量的梁山农民起义故事,为他写作《水浒》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课文前面与之有关的情节是:九纹龙史进为救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三头领,中秋之夜大闹史家村,从华阳县出走,经少华山到延安府去找师父王进。这回来到渭川,在茶坊里遇见鲁达,二人去酒店的路上,又碰上史进的开山师父打虎将李忠,于是三人来到川桥之下的潘家酒店吃酒。课文是从这里接着写的。

  2、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勾画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查清字词。

  (1)应掌握的字:

  厮(sī)聒噪(guō)禀(bǐng)腌臜(āzā)

  彀(gòu)赊(shē)揸(zhā)掇(duō)

  臊(sào)剔(tì)钵(bō)棱(1éng)

  迸(bèng)绽(zhàn)咄(duō)

  (2)应掌握的词(采用竞赛式分组相互问答):

  聒噪:吵闹。

  较量:谈论。

  人港:相合,投合。

  颜色:容貌。多指妇女的容貌。

  掇:用双手拿,搬。

  钧旨:命令。

  消遣:戏弄,捉弄。

  (三)教学过程

  1、概括课文内容,说出故事梗概。(小组讨论)

  (1)某日下午,鲁达、史进、李忠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吃酒,听到隔壁阁子有人啼哭,鲁达叫酒保带来金家父女寻问原因。听了金家父女对镇关西强媒硬娶,虚钱实契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还向金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激起鲁达对郑屠大怒,当即赠送银两,为金家父女安排出逃方法。

  (2)第二天一早,鲁达赶到金家住宿的鲁家客店,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他怒打郑屠的走卒店小二,为阻挡店小二追赶金家父女,在店门口坐了足足两个时辰。

  (3)送走金家父女,鲁达来到状元桥郑屠肉铺前,先借买肉为名,故意刁难郑屠,杀他威风,激怒他,挑起斗打。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

  (4)鲁达打死郑屠后,为避大祸,奔出南门出走。

  2、提示与思考:根据以上概括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课文描述了鲁达为解救金家父女怒打恶霸郑屠而自己亡命出走的故事。根据故事情节,请划分层次(情节四部分): 第一段(1-7节):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8-9节):鲁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三段(10—20节):郑屠肉销前,鲁达怒惩恶霸,三拳打死郑屠,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第四段(21节):为避大祸,鲁达奔出南门,亡命出走。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总结、扩展

  通过分析情节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初步感受了鲁达这一人物的性格。

  学生活动:仔细研读文章是怎样具体刻画鲁达这一人物形象的,以及表现出他哪些性格

  特征?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鲁达的性格特点。

  2、领会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

  上课时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故事结构,作为小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遭遇来反映社会,表现主题的。课文的主要人物是鲁达,那么在课文所描述的故事中鲁达有哪些性格特点,课文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的?这是本课时要讨论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快速看课文归纳鲁达的性格特点,在书上注出并交流归纳。

  (1)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

  2、文章最能体现首提辖嫉恶如仇性格的一部分,请同学们找出来?

  三拳打死镇关西(第16一20段)

  3、重点分析第16至20段。

  (1)“只一拳”的字眼先后出现了三次。说说这三次描写有什么不同。

  第一拳:“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形容鲁达拳头的大小,突出它的粗大和力量,还用了拟声词。

  第二拳:“提着拳头来眼眶际眉梢只一拳”两句并作一句说。

  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更说明鲁达出拳之迅猛。

  (2)三拳的落点,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第三拳“太阳上正着”,这个次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三个落点的顺序是一拳比一拳厉害,一拳比一拳致命,这样便于一层进一层展开描写,叫人越读越感到痛快。如果颠倒了,例如第一拳就打在太阳穴上,镇关西一命呜呼,就无法展开别的描写,味儿寡淡了。

  (3)每一拳都是从人的感受的哪三个方面来写的.?

  第一拳从味觉上来写,第二拳从视觉上来写,第三拳从听觉上来写。

  (4)如果将这一片断的内容略写成:“鲁达只三拳就把个郑屠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三拳打死郑屠是鲁达嫉恶如仇侠义性格的集中表现,是课文的高潮,必详写。如果略写,那就失去了神韵,失去了鲁达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的痛快淋漓,失去了强烈的感染力。

  总结: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高潮,鲁达的性格得到不同侧面的充分展示。作者通过对鲁达

  “三激”、“三拳”和“脱身”的描写,主要表现了鲁达勇而有谋,富有斗争经验的性格特征。郑屠在“三激”和“三拳”中的表现,充分显示了他地痞无赖的本性。

  学生活动:读读评议鲁达的三拳打死郑关西这一部分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本文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嫉恶如仇、扶危济困、重义轻财、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水浒好汉鲁提辖的形象,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2、扩展:课后多搜集鲁达的故事,感受这位梁山好汉的性格。

  八、布置作业

  鲁达生活在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他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鲜明的性格,我们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看待鲁达这个人物形象?

  九、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1、《水浒传》的成书经过。

  《水游》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形象地再现了梁山起义发生、发展与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民反”的社会现实,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是一部有丰富的历史内容、鲜明的进步倾向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古典文学杰作。

  《水浒》的成书时间,长达两个多世纪。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我国北方地区爆发了一场以宋江为首领的农民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然而英雄们的形象和业绩却被染上浓厚的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宋元两代的说话艺术和杂剧艺术中,水浒故事颇为流行。两百多年以后的元末明初,杰出的作家施耐庵在长期积累的群众创作基础上,以同情农民起义的思想观点和元末农民起义的实际知识,把那些流传在人民中间的口头传说、民间杂剧、话本集中起来,创作了这部浩瀚的鸿篇巨著。

  2、《水浒传》书名的由来。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为罗贯中所起。

  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他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职回苏州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作《江湖豪客传》。经过数年的艰苦创作,《江湖豪客传》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大部分情节均很满意,但觉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改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拍着大腿,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时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禀父,宋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遂将书正式定名为《水浒传》。

【八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缩写作文10-10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读后感(精选7篇)03-10

鲁游镇作文05-27

江南水乡鲁镇06-16

塔鲁镇的复制生活寓言故事04-06

《水浒传》读后感之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精选55篇)08-02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设计12-16

小学三年级作文:游鲁镇08-06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设计11-26

八年级上册语文《核舟记》教案设计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