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卷二十二·魏策一

时间:2021-08-15 20:21:46 战国策 我要投稿

卷二十二·魏策一

  魏:姬姓,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传至毕万事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以魏封毕万,为大夫,世为晋卿。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文侯四十四年,前403年)始命魏桓子之子魏文侯斯为诸侯。其疆域甚散漫,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有今韩城县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华阴县左右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者:有西南部,并伸入东南部。在今河南省境内者:有北部,并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在今河北省境内者:有今大名、广平间地。并有今山东省冠县地。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为交通孔道。(据杨宽《战国史》)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惠王六年(前364年,此取陈梦家《六国纪年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亦称梁。传至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为秦所灭。《史记》有《魏世家》。

  一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章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憍。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蔺]、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二 韩赵相难章

  韩赵相难。韩索兵于魏,曰:“愿得借师以伐赵。”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侯曰:“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魏。

  三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章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盃。

  文侯谓覩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

  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四 西门豹为邺令章

  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文侯曰:“子往矣,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西门豹曰:“敢问就功成名,亦有术乎?”文侯曰:“有之。夫乡邑老者,而先受坐之;士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

  五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章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君]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六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章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

  七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章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锺)[错]侍(王)[坐]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

  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是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

  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八 魏公叔痤为魏将章

  魏公叔痤为魏将,而与韩、赵战浍北,禽乐祚。魏王说,(迎郊)[郊迎],以赏田百万禄之。公叔痤反走,再拜辞曰:“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挠(拣)而不辟者,此吴起余教也,臣不能为也。前脉形埊之险,阻决利害之备,使三军之士不迷惑者,巴宁、爨襄之力也。县赏罚于前,使民昭然信之于后者,王之明法也。见敌之可[击]也,鼓之,不敢怠倦者,臣也。王特为臣之右手不倦赏臣何也?若为臣之有功,臣何力之有乎?”王曰:“善。”于是索吴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巴宁、爨襄田各十万。

  王曰:“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掩能士之迹,公叔何可无益乎?”故又与田四十万,加之百万之上,使百四十万。故《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公叔当之矣。

  九 魏公叔痤病章

  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

  公孙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出奔],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十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章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鄢、昆阳、邵陵、舞阳、新郪;东有淮、颍、沂、黄、煮枣、海盐、无踈;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埊方千里;埊名虽小,然而庐(田庑)[庑田]舍,曾无所蒭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臣窃料之,大王之国,不下于楚。然横人谋王,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国患,不被其祸。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且魏,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臣窃为大王媿之。

  “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百乘,斩纣于牧之野。岂其士卒众哉?诚能振其威也。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疋。此其过越王勾践、武王远矣!今乃竭于(辟)[群]臣之说,而欲臣事秦。夫事秦必割地效(质)[实],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埊以求外交,偷取一旦之功,而不顾其后,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察之也。

  “《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故敝邑赵王使使臣献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

  魏王曰:“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十一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章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辅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恰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魏之埊势故战场也。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且夫诸侯之为从者,[将]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合从者,一天下,约为兄弟,刑白马以盟于洹水之上,以相坚也。夫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余谋,其不可以成亦明矣。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拔卷、衍、燕、酸枣,劫卫取(晋阳)[阳晋],则赵不南;赵不南,则魏不北;魏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求无危不可得也。秦挟韩而攻魏,韩劫于秦,不敢不听。秦、韩为一国,魏之亡可立须也,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且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魏。楚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卒虽众多,言而轻走易北,不敢坚战。[悉]魏之兵,南面而伐,胜楚必矣。夫亏楚而益魏,攻楚而适秦,内嫁祸安国,此善事也。大王不听臣,秦甲出而东,虽欲事秦而不可得也。

  “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寡可信,说一诸侯之王,出而乘其车,约一国而反,成而封侯之基。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览其辞,牵其说,恶得无眩哉?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魏王曰:“寡人(惷)[憃]愚,前计失之。请称东藩,筑帝宫,受冠代,祠春秋,效河外。”

  十二 齐魏约而伐楚章

  齐魏约而伐楚,魏以董庆为质于齐。楚攻齐,大败之,而魏弗救。田婴怒,将杀董庆。旰夷为董庆谓田婴曰:“楚攻齐,大败之,而不敢深入者,以魏为将内之于齐而击其后。今杀董庆,是示楚无魏也。魏怒,合于楚,齐必危矣。不如贵董庆以善魏,而疑之于楚也。”

  十三 苏秦拘于魏章

  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齐],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埊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与苏秦也。今秦见齐、魏之不合(也)如此其甚也,则齐必不欺秦,而秦信齐矣。齐、秦合,而泾阳君有宋地,则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复东苏秦,秦必疑齐而不听也。夫齐、秦不合,天下无(忧)[变],伐齐成,则埊广矣。”

  十四 陈轸为秦使于齐章

  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东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明年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

  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今]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十五 张仪恶陈轸于魏王章

  张仪恶陈轸于魏王曰:“轸善事楚,为求壤埊也甚力(之)。”左华谓陈轸曰:“仪善于魏王,魏王甚爱之。公虽百说之,犹不听也。公不如[以]仪之言为资而反于楚(王)。”陈轸曰:“善。”因使人先言于楚王。

  十六 张仪欲穷陈轸章

  张仪欲穷陈轸,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悟之。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

  郑强出秦,曰应为知:“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

  齐王曰:“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因以鲁侯之车迎之。

  十七 张仪走之魏章

  张仪走之魏,魏将迎之。张丑谏于王,欲勿内,不得于王。张丑退,复谏于王曰:“王亦闻老妾事其主(妇)[父]者乎?子长色衰,重家而已。今臣之事王,若老妾之事其主(妇)[主]者。”魏因不纳张仪。

  十八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章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人多为张子于王所。

  惠子谓王曰:“小事也,谓可者谓不可者正半,况大事乎?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大事也,而王之群臣皆以为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耶?而群臣之知术也,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如是其明也,而群臣之知术也,又非皆同也,是有其半塞也,所谓劫主者,失其半者也。

  十九 张子仪以秦相魏章

  张子仪以秦相魏,齐、楚怒而欲攻魏。雍沮谓张子曰:“魏之所以相公者,以公相则国家安,而百姓无患。今公相而魏受兵,是魏计过也。齐、楚攻魏,公必危矣。”张子曰:“然则奈何?”雍沮曰:“请令齐、楚解攻。”

  雍沮谓齐、楚之君曰:“王亦闻张仪之约秦王乎?曰:‘王若相仪于魏,齐、楚恶仪,必攻魏。魏战而胜,是齐、楚之兵折,而仪固得魏矣;若不胜(魏),魏必事秦,以持其国,必割地以赂王。若欲复攻,其敝不足以应秦。’此仪之所以与秦王阴相结也。今仪相魏而攻之,是使仪之计当于秦也,非所以穷仪之道也。”齐、楚之王曰:“善。”乃遽解攻于魏。

  二十 张仪欲并相秦魏章

  张仪欲并相秦、魏。故谓魏王曰:“仪请以秦攻三川,王以其间约南阳,韩氏[必]亡。”史厌谓赵献曰:“公何不以楚佐仪求相之于魏,韩恐亡,必南走楚。仪兼相秦、魏,则公亦必并相楚、韩也。”

  二十一 魏王将相张仪章

  魏王将相张仪,犀首弗利,故令人谓韩公叔曰:“张仪以合秦、魏矣。其言曰:‘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韩氏必亡。’且魏所以贵张子者,欲得埊,则韩之南阳举矣。子盍少委焉,以为衍功,则秦、魏之交可废矣。如此,则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公叔以为信,因而委之犀首以为功,果相魏。

  二十二 楚许魏六城章

  楚许魏六城,与之伐齐而存燕。张仪欲败之,谓魏王曰:“齐畏三国之合也,必反燕地以下楚、[赵],楚、赵必听之,而不与魏六城。是王失谋于楚、赵,而树怨(而)于齐、秦也。齐遂伐赵,取乘丘,收侵地,虚、顿丘危。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王之所得者,新观也。而道塗宋、卫为制,事败为赵驱,事成功县宋、卫。”魏王弗听也。

  张仪告公仲,令以饥故,赏韩王以近河外。魏王惧,问张子。张子曰:“秦欲救齐,韩欲攻南阳,秦、韩合而欲攻南阳,无异也。且以遇卜王,王不遇,秦、韩之卜也决矣。”魏王遂尚遇,秦信韩、广魏、救赵、尺楚人遽于革下。伐齐之事遂败。

  二十三 徐州之役章

  徐州之役,犀首谓梁王曰:“何不阳与齐而阴结于楚?二国恃王,齐、楚必战。齐战胜楚,而与乘之,必取方城之外;楚战胜齐(败),而与乘之,是太子之仇报矣。”

  二十四 秦败东周章

  秦败东周,与魏战于伊阙,杀犀武,[乘胜而留于境]。魏令公孙衍(乘胜而留于境),请卑辞割埊以讲于秦。

  为窦屡谓魏王曰:“臣不知衍之所以听于秦之少多,然而臣能半衍之割,而令秦讲于王。”王曰:“奈何?”对曰:“王不若与窦屡关内侯,而令赵王重其行,而厚奉之。因扬言曰:‘闻周、魏令窦屡以割魏于奉阳君,而听秦矣。’夫周君、窦屡、奉阳君之与穰侯,贸首之仇也。今行和者,窦屡也;制割者,奉阳君也。太后恐其不因穰侯也,而欲败之,必以少割请合于王,而和于东周与魏也。”

  二十五 齐王将见燕赵楚之相于卫章

  齐王将见燕、赵、楚之相于卫,约外魏。魏王惧,恐其谋伐魏也,告公孙衍。公孙衍曰:“王与臣百金,臣请败之。”王为约车,载百金。犀首期齐齐王至之(曰)[日],先以车五十乘至卫,间齐行以百金,以请先见齐王,乃得见。因久坐,安从容谈。三国之相怨。

  谓齐王曰:“王与三国约外魏,魏使公孙衍来,今久与之谈,是王谋三国也(也)[矣]。”齐王曰:“魏王闻寡人来,使公孙子劳寡人,寡人无与之语也。”三国之不相信齐王之遇,遇事遂败。

  二十六 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章

  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綦母恢教之语曰:“无多割。”曰:“和成,固有秦重和,以与王遇;和不成,则后必莫能以魏合与秦者矣。”

  二十七 公孙衍为魏将

  公孙衍为魏将,与其相田繻不善。季子为衍谓梁王曰:“王独不见夫服牛骖骥乎?不可以行百步。今王以衍为可使将,故用之也;而听相之计,是‘服牛骖骥’也。牛马俱死,而不能成其功,王之国必伤矣!愿王察之。”

【 卷二十二·魏策一】相关文章:

卷二十三·魏策二07-15

卷二十四·魏策三07-15

卷二十五·魏策四07-15

卷一·东周策07-15

卷三·秦策一07-15

卷八·齐策一07-15

卷十八·赵策一07-15

卷二·西周策07-15

卷二十六·韩策一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