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广州“七姐诞”的介绍

时间:2022-08-05 10:25:55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广州“七姐诞”的介绍

  七夕这一民间民俗传统习俗,虽带着某些封建迷信色彩,但却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州“七姐诞”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七夕的“七姐诞”吧!

  广州“七姐诞”的介绍

  七姐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民俗传统节日之一。某些地方称“七月七——天河配”,某些地方称“乞巧节”,而莞城人则称“七姐诞”(俗称拜七姐)。现代民间亦称之为“中国情人节”。

  七姐节纪念活动在规模和特色上历来为人们所称誉。望牛墩七月七民俗风情节是望牛墩镇政府在2004年推出的首个文艺品牌。意在发掘文化潜力、提升地方文化品味,以文化带出商机和品牌效应的重要举措。

  七夕

  关于这个节令,有着天河(银河)相会的传说: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民间称为“七夕”,传说每年这一天,牛郎和织女要走过鹊桥渡天河而相会。只要看到银河白气奕奕光焰耀目,那就是织女东渡河……

  东汉应勋曾撰《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近代流传的版本,内容则丰富和健康得多。传说中的牛郎是一个忠诚老实、正直勤恳的青年,他父母双亡,依兄嫂过活。嫂嫂不贤,牛郎被逼分家出来,只分得一头老牛,一辆破车和两亩薄地,自耕自食。那“牛大哥”(牛郎对老牛的亲切称呼)见牛郎一人孤孤单单,想给他娶个媳妇,便告诉牛郎某月某日,有七位仙女下凡游戏,在银河洗澡,只要取得其中一位仙女的衣服,那仙女就是他的妻子。牛郎按照“牛大哥”的话,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取得了当中一位织女的衣服,自此两人结为夫妻,情深意长。

  牛郎织女婚后三年,男耕女织,恩恩爱爱,生下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不料织女下凡的事被天帝查悉,便派王母娘娘把织女押解回天庭受审。好好端端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上天无路,悲痛欲绝。“牛大哥”不忍目睹他们夫妻离散,遂撞断犄角,化作一只牛角船。牛郎挑上儿女,登上牛角船,腾云驾雾去追赶织女,眼看快要追上,狠心的王母娘娘拨下头上金簪,伸手一划,天空中立时出现一条波浪滚滚的天河。牛郎与织女皆无法渡河,只好隔水相望。然而,他们的坚贞爱情却感动了仁慈的凤凰,它召集天下的喜鹊,在滔滔的天河上架起一座鹊桥,终于使这一对夫妻在七月七日相会了。这一天天空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细雨,其实就是喜鹊落下的'无数羽毛。

  这个人物化了的美丽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男女婚姻不能自由的残酷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人民百姓的善良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未竟梦寐……

  乞巧节

  另一个版本,称农历七月七日(七夕)为“乞巧节”表达了青年男女(尤其是妇女)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所谓“乞巧”,就是妇女们向织女乞求智巧。古代的乞巧活动大约分两种,一种说法是“卜巧”,另一种说法是“泡巧”,还有一种传说,于七夕之夜阑人静之时,青年女子偷藏在古井或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如能隐约听到牛郎织女如泣如诉的窃窃私语,就是得巧。

  拜七姐

  农历七月初七,东莞人称之为“七姐诞”,又俗称“拜七姐”。其意之一是思念敬仰牛郎(董永)、织女(七姐)之坚贞爱情;之二是青年男女拜董永和七姐,企望通过虔诚祭拜,感动牛郎和织女为自己牵来称心如意的心上人;之三是那些正在读书的少年儿童,拜祭董永和七姐后,其父母则敬请董永和七姐给自己的儿女聪明智慧,心有灵犀,勤奋读书,考取功名。解放前,此民间民俗传统节日,在莞城是七月初六夜举行的,甚是流行且隆重热闹。初六晚,各家须将已备好的祭品、红丝线、七姐粉(形状、大小与荠相似的白色扁圆的粉饼,称“田脐粉”)等摆上神桌对着银河方向,等到天上牛郎织女双星开始出现在银河鹊桥两头之时,即开始梦香点烛烧元宝酹洒虔诚拜之。拜时,常以四十九拜为真诚之心。看着天上董永与七姐渐渐靠近相会了,才算拜七姐仪式完毕。到初七大清早,人们都可在自家屋墙边脚地上,见到有白色的微粒粉末。青年男女及小孩若拾之往脸上抹,据说会使皮肤嫩滑。还有一件令人难的解释得清楚的事,初六夜五更时分,到河里汲水贮藏之,数年不变质。若浸冬瓜或雪梨于一年之后,其水给“大热症”(发高烧数日不退)者饮服,常会有效退烧。解放后,此日俗渐淡,如今却没流行了。

  拜七娘妈

  传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尊称其为“七娘妈”,并且把七月初七这天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日。在台湾,每年七月七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祈祥活动,称为“做七娘妈生”。

  这一天,情人们纷纷到七娘妈庙(闽南地区人们认为此庙为“情人庙”)立下他们的山盟海誓。而尚未有对象的男女青年,则喜欢在这一天把“理想情人”的条件一一列出,以期未来有个美满姻缘。正因为有这层寓意,所以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甚至整个七月,台湾地区的人们(除非特殊情况)通常不举行结婚仪式,似乎是因为受到了牛郎织女这个悲情传说的影响,认为如果此日甚至此月结婚会不吉利。

  举办成人礼

  传说七娘妈没有子女,所以她对民间的孩子都格外爱护。在台湾民间也流传着,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所以七月七日也是台湾地区青少年的“成人礼”时间。这一天,台湾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拜床母

  在台湾,“床母”也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祭拜的时候要呈上供品: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祭魁星

  七月七日这天,还有个神过生日,就是魁星,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魁星。拜魁星是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读书人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在清代台湾文献中就有关祭魁星的记载,描写祭魁星是在晚上举行,各个私塾都竞相集资准备餐品来祭拜,整夜喝酒;也有的用演戏来庆祝,甚至也有杀狗来祭祀的。

  饮食有讲究

  每年七夕前夕,多数人家习惯提前购买好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节的这天晚餐,人们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一家老少坐在一起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驱虫的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还有许多家庭习惯煮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七夕习俗之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习俗之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在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七夕节习俗之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七夕习俗之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习俗之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习俗之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广州“七姐诞”的介绍】相关文章:

七姐诞拜七姐07-14

诞的组词01-17

含诞的成语05-10

月 亮 姐 姐06-06

09-16

09-16

11-12

02-21

黄姐和谭姐散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