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3-06-06 18:55:5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

  孔子很仁和,救过一个小奴隶。有一年,大司马死了,很多人要陪葬,那个小奴隶也包括在内。为了能逃过此劫,小奴隶逃到了孔子的住处。可和孔子对着干的公山狃却说孔子私藏“人犯”,要治孔子的罪。孔子不但处事不惊,而且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迫使强势的公山狃打消了处死小奴隶、治孔子罪的念头。瞧!孔子是不是非常聪明。

  孔子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髓。

  孔子很爱自己的弟子,弟子们也爱老师。有一回,孔子一行人在冷得结了厚冰的湖面上行走,不一会儿,只听“嚓、嚓”几声,冰碎了,孔子的书一部分掉进了冰凉的湖水里,颜回纵身跳入水里,却被冰凉无情的湖水冻僵了,命丧湖中。孔子痛不欲生,痛失了一名可传他大道之人。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学校里同学们的表现:有些人为了自己利益而伤害别人;有些人因为其他同学挑唆而攻击别人;有些人则是为了自己获取胜利,而向老师、同学说他(她)的坏话……,每当做这些事前,请大家想一想对方,想一想孔子,他们师兄是多么团结友爱呀!大家如果多一点宽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是非。

  这部影片令悲伤而又感动,被孔子的仁和打动,被他们师兄弟间的真情打动!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非常伟大,他把自己的思想留给了后人,代表作《春秋》、《论语》。

  孔子经过了十几年的颠沛流离,周游列国的经历,决定放弃从政,好好教育子弟。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的精神。子路帮助卫国,战死沙场;冉求回鲁国效力;颜回为了孔子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不惜自己的生命,在滴水成冰的.冬天里跳入冰海……

  我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我们也要像孔子一样说话坦坦率率,不要绕圈子。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孔子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楷模,要经得住诱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先驱者,让他的思想由世人传颂下去吧!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2

  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处处不得志,一腔报国热血付诸东流;他饱尝忧患遭受了太多非议和世人的误解,也承担了太多责任,但精神从未磨灭……这位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这一生处处碰壁,历经沧桑,一路失去也一路拥有,不断升华。

  开篇时,他用巧妙的语言和他的机智将漆思弓救下,运用计谋与他国抗衡,展现出他的智慧和过人的本领。却也因此受害,从此开始周游列国。孔子依旧坚持以礼治国的信念。他十分执着。

  在雨中离开,历经风霜雨露,却又仰天大笑。颜回等其他弟子的忠心跟随令他感动不已;在列国间传播思想却也天不随人意;弟子不断离开选择从政,颜回的是逝去使他痛心不已……十几年的漂泊之旅,颠沛流离,尝遍人情冷暖,事态世态,使孔子明白更多。正如南子所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从始至终,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这令我感触颇深。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我明白了,是信仰!他从未放弃。我们所缺乏的正是此般精神,对于信念摇晃不已,经受不住磨难,没有耐心。孔子的精神感染了我,每个人都应不忘初心。

  “告诉我,我做错了什么?”

  “您错就错在过于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鲁君系身上。”

  “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就应当改变自己的内心。”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终于回到故土鲁国。他须发皆白,当他跪在故国国门前呐喊:“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我听到了,那是来自颤抖的灵魂内心的呼喊。这声呼喊使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孔子这十几年的痛苦。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致力于整理文献、从事教育。他这一生背负太多,坎坷磨难无一不施加,纵使遭受世人误解唾弃,依旧初心不改。他希望通过教化影响人们。他是伟大的。

  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孔子逝。弟子遍天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3

  周六下午同妻女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孔子》,故事情节基本符合史实且连贯流畅,画面富有美感,拖沓镜头和废话颇少,无论从史学美学角度还是教育意义来说,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将点滴感想记述如下。

  之一,体会并非领悟之境界。当孔子主张隳三都失败遭鲁国君臣冷落而颠沛流离周游列国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与弟子们的艰难处境,但要领悟孔子渴望实现理想、传授仁义道法之境界就难了。人与人之间难的就是领悟啊!

  之二,心正者必相正。每遇伸张正义、扶弱济贫、维护国威乃至痛失弟子时,孔子的眼神必定是沉稳而睿智的,如果漂移而油滑,小人之相暴露无遗。无言相,而非像。

  之三,好色之徒绝非好德之人。当孔子受到卫国王后美色引诱时,可以看出其介于痛苦与逃避之间的表情,而且他预感到卫国将天下大乱。这是莫大的考验。如今一些男人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挪不动脚了,眼睛发绿,更有甚者动手动脚或口出秽言占小便宜,却满嘴仁义道德而不脸红,好色者怎会好德呢?实乃道貌岸然,恶俗之极。

  之四,真爱必自然流露而非造作或刻意在小处表白。当孔子被驱逐出鲁国时,与相濡以沫的妻子及疼爱的子女离别时的.内心挣扎,当他失去最钟爱的弟子颜回时的痛苦怜惜,当他与相依为命的弟子们分享一碗羊肉汤时的愧疚……孔子的言语和表情都非常自然地流露,而非矫揉。

  之五,坚持为善者必识大体。孔子尽管遭误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国,历经磨难,但最后鲁国迎请他回国时,他还是非常乐意地带弟子们回国传授正道,仅提出不要以政扰他,他只想教书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识大体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是由他坚持为善的积淀造就的。现在有些人受点小委屈、吃点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恶言相向,更有“扔纱帽”的荒唐之举。实乃狭隘。

  之六,乐观可以战胜暂时的困难。孔子奔波在春秋列国,生活堪为艰辛。特别是当他们到达陈蔡交界处时,已无丁点粮食,弟子饥饿难忍,孔子抚琴鼓气,展现了一个乐观坚毅的孔子,渴望用内心战胜一切的孔子。

  唯一不足的是影片没有一处交待孔子有什么不足,此与今世塑造高大全典型的套路颇为相似。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4

  “孔子”——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了此刻正在热映的电影——《孔子》,它没有美国片那么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么虚假,它只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英雄历史巨作。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

  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让敌人防不胜防。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我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之后,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下,没有一个人说“不”。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

  丝气力,抛出水面。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我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我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之后,孔子和弟子们,理解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孔子临终前最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在不一样人的心里必定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孔子》这部片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后的苦处。一个中国人若不懂点孔子,即便不说是不合格的中国人,起码是缺乏教育的中国人。”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5

  曾经的孔圣人被电影拉下神坛,影片很励志,他告诉我们圣人也是人,也会颠沛流离,也会挨饿受冻,也有七情六欲。但影片中的孔子还缺少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这一课在影片中让颜回给完成了,可没有经历过死亡,就悟不透活着的快乐,这应该是圣人的必经之路。谦谦君子后为仁,仁之不厌不倦后为圣。圣是孔夫子学问中的道德境界,仁是孔夫子学问中的道德准则,仁与不仁其基础就在于好学不好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尤其体现出孔子学以致用重在行动,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感受仁的存在。要这样看我们应该感谢赐给孔子苦难的所有人,正是这十几年的漂泊生活才让孔子的理论更加成熟。

  但在这里我不寻找电影的不足,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存在遗憾,同时也可能是我境界的不到位导致的理解缺失,所以我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我不知自己算不算君子但我明白自己绝不是小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我欣赏他们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对生活的态度,在面对苦难时的团结。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资生活所累,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与祥和。我欣赏他们在极端的情况下也没有忘记对理想的追求,这正体现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最后谈谈情感。孔子爱家人,爱弟子,他正是以个人的道德风范形成的非权力影响力来影响大家,其结果就是后面都是心悦诚服的追随者。影片中提到的南子,是位美丽多情又很有才干的女子,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巾帼英雄,他们的交流让彼此产生了共鸣,找到了知音。对于她孔子不能说不动心、不动情,但为着心中的.理想,不得不放下很多东西。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是孔子在情感交织时警示自己的话,也是找到知音的一种感慨,同时也是对南子的一种肯定。南子也有同感,在南子被毒箭射中之后,脑海中想到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孔子这位初识的知音,有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南子死的很幸福,她的人生没有遗憾。因为朝闻道,夕死可矣。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6

  《孔子》这部电影是由周润发等大陆一线影星出演的,并且表演的都比较到位。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基本上把孔子圣人的一面表现了出来,任泉饰演的颜回,镜头不多,但是把颜回的那种谦卑、礼让的样子表演的也还算到位,当孔子在卫国要见南子的时候,子路的一句“那个女人,您一定不能见!”,把子路的豪爽性格也展现出来。 电影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周润发 饰)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权倾朝野,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的家奴免受陪葬,而与之结怨。其后,他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

  从此,孔子率颜回、子路等弟子开始游历各国。在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的尊重。他见到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并在交谈中展现了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结尾孔子死后鲍德熹的镜头探到窗外,一片淡定从容的画卷,电影就在优美而有意境的画卷中结束。

  电影中的孔子虽然一直寻觅“知音”,但结局却知音寥寥。在这里,《孔子》的故事不是一部圣人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孔子众门徒与孔子的关系”和“子见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众门生还是南子,都是在彼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知音”。而惨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们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不以怅然落幕。所以本片着重于讲述“孔子见南子”与“颜回救书简”,孔子明知南子赏识他,亦无法留在卫国;明知颜回落水性命堪舆,亦无法营救——通篇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关于人物的“无力感”:既无法改变时局,亦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命运。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7

  电影导演胡玫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回事,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孔子连同他身后的弟子,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他们给人的感觉确实如海涛般汹涌澎湃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这部电影将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孔子亦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不经意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他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简单的人物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耐人寻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决淡定,礼仪之说娓娓道来。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

  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电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让我有悲伤又有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8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

  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定淡定的眼神,礼义娓娓道来的神韵,仿佛孔子转世。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韵,她天生就是一个好演员,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里。南子这个角色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觉得可有可无,它一旦不存在,你会觉得缺了很大一块。孔子其实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截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南子让世人看到了孔子并非神,孔子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南子虽然简单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实为一个看点耐人寻味,又怎么会是可有可无呢。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但不可否认,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表现起来就不会像看历史书一样晦涩难懂和索然无味。

  这部影片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好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都没有打水漂。媒体的担忧,在现在看来有惊无险,《孔子》并不会因为阿凡达遭到票房威胁。中国的历史深得人心,孔子的礼义仁和备受推崇,胡玫的实力也得到见证。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9

  电影导演胡玫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回事,他自己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孔子连同他自己身后的弟子,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他自己们给人的感觉确实如海涛般汹涌澎湃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这部电影将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孔子亦是一个普通人,他自己也有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不经意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他自己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自己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简单的人物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耐人寻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决淡定,礼仪之说娓娓道来。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自己的尸体,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自己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自己的大道。

  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电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让我有悲伤又有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0

  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社会不太平,孔子颠沛流离却不得志的一生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之中。

  安静地看完《孔子》,浏览孔子的一生。如导演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长达125分钟的《孔子》其实就是一个个孔子故事的组合,由开始的`孔子在鲁定公支持下对鲁国进行改革,到孔子改革失败离开鲁国,到孔子及其弟子14年周游列国不断碰壁,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鲁国,他一生就在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当中走完。可是,回顾这个电影,我捕捉到的不仅有故事,更多的是孔子圣人的形象——动荡破碎的山河,一个挺拔的身影带领着一群文弱的书生,步履蹒跚地向彼岸走去。

  周王室衰微,诸侯为了称霸相互征战,狼烟四起。出身鲁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对国家和黎元深感忧虑,提出“仁”“礼”的思想主张,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解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是就像春秋战国其他的圣贤那样,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强硬的权势和坚锐的军队,孔子的思想主张不被采纳,在诸侯国辗转如丧家犬。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虽曾受诸侯礼遇,并在诸侯国推行主张有所成效,但政治理想最终敌不过霸道。

  14年里孔子和弟子一起奔走列国,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曾卷入政治阴谋而身处旋涡,于晚年返回鲁国,不懈教育弟子众人及整理文献。最后,孔子在失意中逝世,理想空付东流,还是达不到彼岸。然而,孔子逝世之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并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电影《孔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有很多,其中孔子为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会上与人激烈争论,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的斗智斗勇,“子见南子”“好德如好色”一话,都反映出孔子坚守内心世界,坚持政治理想,无畏困难险阻,无畏美色权贵。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孔子,要想懂孔子还是要读《春秋》,靠电影简单的镜头和浅显的对话是不足够的。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孔子圣人的形象无法抹杀。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1

  电影导演胡玫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回事,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孔子先生连同他身后的弟子,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他们给人的感觉确实如海涛般汹涌澎湃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这部电影将孔子先生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孔子先生亦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不经意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他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简单的人物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先生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耐人寻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先生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先生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先生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决淡定,礼仪之说娓娓道来。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先生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先生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先生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

  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先生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先生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电影抓住了孔子先生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让我有悲伤又有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先生。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2

  近日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我看完之后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对孔夫子的伦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而我却认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他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当孔子看到当权者只懂得用酷刑来统治人民的时候,他不顾自己的危险依然提出了废除活人殉葬制度。这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这不能不体现出他的仁爱之心。而当子路将漆思弓救到他的家里时,他表现的是那么镇定,没有一丝畏惧,这又是他大义的体现。当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时,他第一站来到了卫国。卫国南子问孔子:夫子常说,仁者爱人。不知夫子的.这个人,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

  这时孔子无语,但是从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当中,我解读出了《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君子尊贤而容众,南子又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孔子答曰: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又问:诗经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讲男女之间的情爱,夫子又该怎么解释?孔子答曰:诗经三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思深深,但无邪念!

  面对孔子的圣德,最终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这样的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之礼是博大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在夹谷会盟上,孔子以不战而驱齐国数万之众,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当季氏将亡之时,他终于明白了孔子的真确,他决定将孔子请回鲁国,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游列国路上,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鲁国分不到祭肉,在陈蔡被围差点饿死,在宋国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为了理想中的仁礼之国,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样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吗!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应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地向着理想进发。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3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终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然而观影归来,大家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1月22日是星期五,下午黄石广电影迷成员们在华夏电影城集合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一天影院的人比以往这个时段多出不少,而且很多都是穿着校服来的学生们,看来纷纷开始放假的学生群体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电影院的主力人群。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待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内容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通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跟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是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4

  《孔子》这部影片讲述了孔子从年轻到衰老的故事,说明了他的大志与大智,以及他那三千弟子的大作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孔子后来从宋国移居到鲁国。那是正是宋朝,人们信奉周公的仁与礼,孔子也将仁礼视为约束自己的两个条件。那时的孔子从一介蔗民到被鲁君识中才华提为相国,可是他却被其他同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使他不得不被迫离开鲁国。这孔子被逐,他的弟子也不愿老师一个人走,便跟随孔子。被逐以后,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传经授礼。可是,这种日子并不好过,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危险。卫国请孔子的弟子:子路去卫国当大将军,抵挡外来侵略者。子路为了保护小小的`卫军,被敌人杀害,但是,他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不忘要盔正、扶正,孔子听说后,虽然十分悲痛,可是却说他是君子。终于,鲁国大司徒醒悟,请孔子回国。途中,马车正在过冰河时,冰面突然裂开,使孔子的弟子颜回和载有孔子书籍的马车掉入河中,颜回有自救的本领,完全可以马上上岸,可是他却一个猛子扎下去,尽力把书籍打捞上岸,就这样,颜回在冰冷的河水中反复上下,体力终于支撑不住,被冻死了。孔子忙叫人把他打捞上岸,孔子紧紧地抱了他八个小时,要知道,颜回是他最心爱的弟子啊!可是,人死不能复生,弟子把他拉开。经过了十几年的在外漂泊的生活,孔子在将近七十岁的时候回到了他的父母之邦——鲁国。他时刻不忘颜回提醒他的那句话:您知道您为什么被逐吗?是因为您把自己的思想硬加在别人身上。孔子一边抚摸着《春秋》,一遍自言自语:人们敬仰我,是因为它,人们误解我,也是因为它。说罢,他把这部书交给侍仆,命烧掉。

  孔子文采奕奕,说话出口成章,面对敌人的威胁仍从容不迫。有一次,他竟以100牛车,吓退了齐国的500乘兵马。孔子语言条理顺畅,说的话大都被世人谨记,如在影片中出现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手下3000多名弟子有72人名扬天下。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然人体会到深受教育,人们能在悲观或乐观的场景中得到知识。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孔子观后感02-18

孔子电影观后感作文08-21

经典电影《孔子》观后感09-23

《孔子》优秀电影观后感09-23

电影孔子观后感(精选24篇)12-01

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23篇)02-24

《孔子》电影观后感(通用18篇)07-29

关于周润发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11篇)08-16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800字(精选23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