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时间:2024-01-06 11:55:02 小寅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9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9篇)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灾害,出现大饥荒。(之前,这一段饥荒的历史也听过父辈讲过,但第一次通过电影了解到这段历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从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内蒙古。六十年后,杜思翰去内蒙古寻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该影片采用寻亲作为主要叙事时间轴,也在寻亲过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忆。

  影片中,除了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外,还有各民族同心协力抗大灾,渡难关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一部反映“民族团结”主题,最好的影片。可以说通过一个寻亲故事,带出了一个大主题,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说,那木汗和他几个兄弟帮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开口叫哥哥那一段;还有杜思珩长大以后,在参加婚礼时,遇到小伙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体挡着妹妹杜思珩,不让其看自己的小伙伴那一段。总之,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节不算复杂,改编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记忆犹新。比如说,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情,不那么浪漫,却很动人。也有一些让意想不到的点。比如说,讲述杜思珩成长故事的几个老人,讲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泽地之后,我当时以为影片就这样讲完了,谁知道讲述故事的老人虽然把故事讲完了,但因为对杜思珩有承诺,所以他们故事只说了一半,没有彻底讲完,而是在帮着杜思珩彻彻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当然,他们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泽地被那木汗救出来,而那木汗自己牺牲的事情说出来,其实讲述的几个人老人也有一番争论,一番掂量,最后还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结尾,道出原委的不仅是讲述回忆的几个老人,还有寻妹的杜思翰,他最后也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来找妹妹?当年,他听要妈妈把他和妹妹,其中一个送到福利院,他为了不被妈妈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过了被送走的命运。说完这些之后,他问妹妹杜思珩,怪妈妈和自己吗?对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实和感人。小的时候是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她已经释怀了,不再责怪谁?

  最后,再说一下影片的泪点。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养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个湖边。马苏用普通话说的那句话,“阿爸、额吉、那木汗,我们爱你,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并没有刻意地去夸大各种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实,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给展现出来,不仅如此,片中的诸多转折,在夹杂人物宿命的同时,也足以让观众感动,“爱”这个主题始终被紧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内蒙古,参加了兴安盟那达慕,发现现在的草原已经没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爱,依然随处可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然后有机会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3

  九月的一天,被电影院门前的一幅海报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牵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们眺望的远方,在草原的尽头,是一片蔚蓝,像天空的颜色,更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观影之前以为大概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纪录影片,观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带些淡淡忧伤、淡淡无奈、淡淡释怀,最终给人以深深感动的散文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灾祸、饥饿席卷全国,杜思珩的妈妈实在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将她送进孤儿院,并承诺“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此后的六十年,妈妈从未停止寻找,却在思珩与哥哥终于见面的前一天,遗憾离世。这种无奈与负疚,像极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当命运张着血盆大口让她必须做出选择时,她几近崩溃挤出“救弟弟”这几个字,余生便背负着对女儿无尽的歉疚,再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样经常被往事的梦境惊醒的,还有杜思珩的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即将做出的决定,于是跑到大雨里将自己淋病,如愿留在了妈妈身边。六十年后,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苍茫辽阔的草原怀抱里,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电影中就是以“寻亲”为线索,将一个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变成长历程,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杜思珩,是落户内蒙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小姑娘的任性、倔强,可真是令人皱眉;直到后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结在于生母给她的承诺,她精心计划的出走,只是想问清楚这承诺为什么没有实现?其实她早已融入了这片辽阔的草原,额吉对她无条件的疼爱与包容,阿爸陪她在那达慕的会场摔跤,哥哥们伴她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她的蒙语已经说得像汉语一样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们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长大的孤儿黄宝哥腿脚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儿时的玩伴马正元,让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寻找答案的火苗。

  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经从诸多细节告诉观众,草原会伴她成长,但绝不会将她禁锢。第一次见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针,并且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拿着指南针,带阿爸和额吉去上海。”当她任性出发,额吉对去追她的哥哥说:“如果她还是想去,就让她去吧。”广袤的草原从不会阻止儿女远走高飞,她们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将你扶上马背,再送你一程。

  辗转寻亲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见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带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妇女,她的汉语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继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续了哥哥的人生,当她成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4

  观影过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尘暴中赶来把杜思珩紧紧抱入怀中永不言弃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那木汗为了救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没,孩子们哭了;看到阿爸对着长空明枪,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骑,白马长啸一声飞奔而去,孩子们哭了;看到杜思珩从此改名叫那木汗,为他续写生命,不是他甚是他,与亲哥哥相认、相互倾诉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额吉百岁生日,为思珩已经过世的母亲祝福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观看过后,同学们也各抒己见。通过观影,他们被辽阔的大草原所震撼,为可爱的小羊、骆驼而兴奋,为民族大团结而自豪。康龙兴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动,王伟丞为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黄诗淇深有感触地说:“我之前去过内蒙古、云南等地游学,亲身体验过内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今天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都团结友爱!“同样受到影片强烈震撼的颜梦霏同学表示:“我深深地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强明主、和平幸福的国家感到欣慰,作为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会更加努力,长大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虽已结束,但民族大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发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5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在与亲生妹妹杜思珩分别60多年后,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识分子杜思瀚(陈宝国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我都以为这部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像它的这个开头一样,平实、质朴,或者像陈宝国的表演一样,内敛、节制,但120分钟之后,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意外,意外的尽头是大爱与感动。

  做旧的光影里,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也就此开启。

  原以为,电影会是群像式的,像是徐徐展开的图卷,满满当当挤下大时代里的老老少少,毕竟三千个孩子背后是三千个家庭,是三千个故事。但,《海的尽头是草原》只讲述其中的一段离散,只讲述这样一个充满遗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说,擅长现实题材创作的导演尔冬升,这一次把他的镜头透过宏大的背景,对准了这卷史册中的平凡家庭和个体,细心勾勒出一幅感动人心的温情画卷。导演自己说,在影片创作期间,他和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真实的“国家孩子”。但他也说,无论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还是博纳影业,出品方一直都说只想要一个能令人感动的戏,“那我知道了,我尽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来。我也不敢用‘大爱’这种词,我觉得把真正人性里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就好。就用很简单的方法去做,没有想太多。”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收获了来自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和呵护,原以为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朴素而深沉的善心会成为他们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会很快适应草原,爱上那里的.牛羊和天空,也爱上草原额吉、阿爸和兄长。但没想到,从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拉拉杂杂花了近一个小时,现实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但她失败了,她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电影的最后20分钟可以说充满了意外。但因为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最后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时代。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这一刻,叫人泪涌。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6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一如内蒙的长调,在悠扬中起起伏伏。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宏大叙事在导演镜头下化繁为简,聚焦在一个平凡而可爱的草原家庭上。家庭成员中每一个人为了将国家的孩子抚养长大,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质朴却灿烈的爱。

  其中,草原阿爸伊德尔的戏份并不算多,却满足了人们对内蒙汉子的所有美好设想。“伊德尔”,在蒙语中意为“健壮、强壮”。饰演者阿云嘎曾在采访中谈过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蒙古族的父亲像一座山一样,不会表达。对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沉默内敛的),但对一个陌生的孩子如视珍宝。”“他的爱是涌动的、他的内在是波涛汹涌的,外在是特别平和的。”

  这一理解精准地概括了片中伊德尔的人物形象,并被阿云嘎以自然而细致的演技生动诠释。很难想象他是初次出演院线作品,但了解阿云嘎的观众又不难能从其天生的悟性、常年的刻苦与通过舞台作品积累的技巧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1.涌动的、包容的爱

  伊德尔与女儿杜思珩的初遇充满着诗意与机缘。执行民兵任务归来的一家之主隔着滚滚黄沙,隐约瞥见自家的马儿顶风来寻。视线逐渐清晰,他见到马背趴着一个未学会驭马的小女孩。伊德尔瞬间明白过来,这便是国家的孩子——他素未谋面的女儿。阿云嘎此刻的声线毫不掩饰内心的喜爱之情:“多么漂亮的孩子”,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原本坚毅的面容也染上了笑意。他甚至亲昵地用蒙语教育马儿,可不许吓到这个新来的孩子。

  伊德尔在蒙古包前点起他带回的油灯,照亮了妻子与儿女的脸庞。望着被挂起的暖光,小思珩忍不住发出了“真漂亮啊”的赞叹。于她而言,这位陌生却可靠的阿爸在她的心中也挂起了两盏灯,明亮而扎实的灯光穿透不安与迷惘、照进了她的草原生活。在伊德尔归家前,尚听不懂蒙语的杜思珩只能连蒙带猜地推测萨仁娜额吉和那木汗哥哥的意图。但现在,她有了一个能用汉语与他交流的阿爸。

  挺有意思的一点是:与汉族演员不同,作为蒙古族的阿云嘎在掌握蒙语台词时想必是得心应手的。但在汉语台词方面,伊德尔的汉语只是相对流利,依旧会带着浓重的草原印记。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汉语的阿云嘎来说,他要做的反而是唤起当年自己苦练汉语时的记忆。要反溯至当年的状态,难点在于如何将组织语言时的逻辑思维从现在的清晰调回略显混乱的状态。对此,阿云嘎下的功夫便是在“拿到台词的时候,首先会在发音上做一些修饰,也会尽量去断着说。因为他在捋词儿。”最终呈现的效果便是伊德尔染上了手把肉味的汉语,不妨碍他与杜思珩沟通但在观众听来略有违和,恰到好处地贴合了人物的设定。

  伊德尔既出于本心地怜惜这个被遗弃的孩子、希望家的温暖能治愈她的伤痕,又将抚养国家的孩子成人作为自己身为一位民兵、一位草原阿爸的责任。因此,在小思珩不吃晚饭跑出蒙古包时,伊德尔安抚了妻子、主动承担起与女儿沟通的职责。尚且生疏的关系使得气氛有些生硬,伊德尔主动介绍起了空中闪烁的北斗七星与北极星,试图用城里孩子或感新奇的星星来博得女儿的开心。孩子不出所料被吸引了注意力、推导出了南方的位置,立即获得了他欣喜的表扬。可在得知地处南方的上海路途极为遥远后,小思珩再次消沉了起来。伊德尔见状,拿出他的指南针递给女儿。指南针使用痕迹明显却依旧运作良好,足见伊德尔本人对它的爱惜。他对小思珩说:“等你长大了,带我和你额吉一起去上海。”

  一个用旧的指南针、一句简单的话,包含了伊德尔对女儿真挚又包容的爱:他理解杜思珩思念血亲的心情、懂得她寻找答案(为何被抛弃的是自己?)的执念,愿意为她指明方向、促成她的返乡之行,其中竟毫无干涉的私心与阻拦之意。但作为阿爸,他担心小女儿跋山涉水时的安全,于是承诺等杜思珩长大后,自己愿与妻子陪她一同去寻找她的来处。

  自遇到杜思珩起,伊德尔从未吝啬过对女儿的珍视与疼爱:他将家中的白马察哈力干送给小思珩,让她骑着马上学。小思珩惊喜地向他确认“真哒?”,他模仿女儿的语气甜甜地回答:“真哒~”;他带着全家去采购物资,买了一斤冰糖。发现女儿眼巴巴地盯着刚买下的冰糖看,立刻掰下一块递给了她,甚至没有先顾及亲生儿子那木汗;被人菜瘾大的小思珩拉上场参加摔跤比赛,他愉快地充当起了她的对手,配合地被女儿推来搡去,手上做了回挡的动作但几乎没有用什么力。很喜欢此处阿云嘎与小演员罗意淳之间恰到好处的互动,即使没有切换近景看不清表情,观众都不难从他自然的肢体语言中直观地感受到伊德尔正在努力地营造女儿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假象。几个来回后,他自然而然地顺势一倒,装作败下阵来。此时镜头推至阿云嘎的侧面,只见他爽朗地大笑着、半包围式地揽住乐不可支的小思珩,握着她的小手高高举起,向所有人宣誓胜利属于他的女儿,举手投足间尽是阿爸对女儿的宠爱。

  作为草原上的父亲,伊德尔对女儿的珍视不仅在于显而易见的宠爱,从殷切的教导中也可窥见一斑。探望完已逝友人的老阿爸之后,全家人在沙滩上席地而坐。伊德尔向小思珩讲起了自己与故友在放羊时遭遇草原大火的往事:友人为了保全国家的财产,让伊德尔赶着羊群先走一步,自己却消失在了熊熊烈火之中。我本以为他只是在教导女儿懂得大自然的可畏,却没想到他接着对小思珩说要不畏惧草原上的火,被困时迎着它向前冲。因为正面冲出火海只会浑身是伤,但害怕退缩却会因此丧命。不难猜想,这浑身是伤的极有可能就是当时赶着羊群冲出了火海的伊德尔自己。可他没有因此心生惧意,反而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从远方来的女儿:在意识到自然的伟大与无常的同时,也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才能作为草原儿女与自然共生、在这片土地上平安成长。

  从事秘密工作的生父早早离开了家,对杜思珩来说,父亲的印象已模糊得支离破碎。被生母抛弃后,幼小的她别无选择、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当这个聪颖又敏感的汉族小女孩磕磕绊绊地试图融入一个蒙古族家庭的时候,伊德尔归家了。他高大英俊、坚实可靠,正如在暗淡的星空下照亮全家人的那盏明灯。他不仅见多识广,还是唯一能用汉语与小女儿交流的家庭成员,很好地将努力接纳新成员的萨仁娜、那木汗与努力融入新家庭的杜思珩粘合在了一起。妻子完全信赖他,孩子们也全心全意地仰慕他。

  从天而降的阿爸既是小思珩可靠的保护者,又是她称职的引导者。可伊德尔不仅有自己小家要照料。夜幕降临,夫妻俩和衣而卧。当萨仁娜提出希望丈夫能留下多陪陪一双儿女时,他沉默片刻、仅是说了一句“你知道我也有我的责任”,就默默地别过了身、不再言语了。(此时阿云嘎摘下了帽子,身穿清爽而简朴的白衬衫。暖色调的光洒在轮廓分明的脸上,使他在明暗光线中更显英俊。所以我走神了一下,不确定记对了台词……)萨仁娜知道丈夫作为一位为国守边的军人、还有一个大家需要他顾全,便也不再强求了。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伊德尔不辞而别、打算回部队执行任务时,小小的杜思珩会骑上阿爸送给她的白马,充满信任地对它说:“察哈力干,带我去找伊德尔”,然后一头扎进与阿爸相遇时如出一辙的滚滚黄沙之中。疾风卷起扬尘朝她劈头盖脸地打来,小思珩听从阿爸的教诲,牵着白马迎着风沙努力向前走。但她小小的身躯实难抵御大自然的力量,最终趴倒在草地上、无法动弹。此时的伊德尔正与同事商议驻边任务,刚打算与部队一同出发,就看见自家通人性的白马扬蹄疾走而来。他心下一惊,立刻就猜到定是家中出了事,在获得同意后当即跟着马儿折返回去。再一次,这对父女在漫天黄沙中相遇了。扬尘遮挡了观众的视线,只能依稀看见阿云嘎顶着大风踉踉跄跄、三步并作两步全力跑来的身影。他小心翼翼地将趴在地上的小思珩抱起,如同一颗挡风遮雨的参天大树一般将他的小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脸上尽是怜爱与后怕。已经不剩什么力气的女孩轻轻切切说着:“爸爸别走。”他听到后,许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爸爸永远不会抛弃你。”

  2、沈默的、亲厚的爱

  不同于对养女杜思珩那不加掩饰的疼爱,伊德尔对亲儿子那木汗的爱总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电影中父子俩初次同框时,阿云嘎与王锵(饰演那木汗)的细腻演绎令人印象深刻:骑马追寻妹妹而来的那木汗见到了归家的伊德尔,欣喜地下马来到阿爸面前。阿云嘎一言不发,用眼神确认许久未见的孩子安然无恙,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王锵也没有说话,但他读懂了父亲对自己照顾额吉与妹妹的肯定与满意,脸上难掩喜悦的笑容、还夹杂着些许害羞。一位不善言辞的蒙古族父亲,一位懂事腼腆的蒙古族少年。父子俩鲜明的人物形象,联同父子间的心灵相通、男人与男人间的默契,一同精准地传达给了观众。

  家人与朋友围坐在蒙古包中,伊德尔给大家分发他带回的白煮蛋——营养价值高但对草原人民来说不常吃到的稀罕食物,第一个就递给了那木汗,足见他对儿子的关怀。发现小思珩不吃晚饭就跑出了蒙古包,那木汗刚要去喊妹妹,就被阿爸拦了下来。伊德尔起身想去找女儿,却看到那木汗默默地靠了过来、轻轻地向他告额吉的状。由于那木汗幼时发高烧伤到了嗓子、又特地放低声音不想让萨仁娜听见,伊德尔一时没听清儿子的话。那木汗提高音量说了第二遍,被一旁的萨仁娜出声阻止,但伊德尔还是听到了他的儿子略带委屈地对他说:“额吉对妹妹比对我更好。”

  听完那木汗的抱怨,伊德尔既没有安慰他、也没有责备他,而是与儿子聊起了家中的白马察哈力干。在母马死后,当时还是匹小马的察哈力干不吃不喝,使伊德尔确信它将无法独活。“但是我的儿子没有放弃,”他含笑看向那木汗,目光中全是自豪与骄傲,“他耐心地照料它,最后它终于好了起来。”没有一句责备,是因为伊德尔知道再怎么懂事,那木汗也还是个少年,多少会因为额吉对幼女的'额外照顾而委屈;没有一句安慰,是因为伊德尔不仅是杜思珩的阿爸,也是那木汗的阿爸。他看着那木汗长大,深知儿子善良的性格。他相信那木汗能够像幼时照顾察哈力干那样看顾好幼小的妹妹,与父母一起给予她爱与温暖。

  一个向来安静又懂事的孩子愿意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心声,其中包含的是那木汗对阿爸全然的信赖。而从父子的对话之中,我们又不难觅得积年累月里伊德尔对儿子那极为亲厚的爱与认可。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培育出双向的信任。

  3.质朴的、灿烈的爱

  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伊德尔对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无疑是厚度相当、浓度相等的。因此,当成大后的杜思珩带着她的竹马马正元一声不吭地偷走家中粮食,瞒着家人独自骑上察哈力干前往呼和浩特“扒火车”;当那木汗领着额吉萨仁娜的嘱托骑马去追赶妹妹,试图护送她去上海找寻多年来渴求的答案;当两个偷跑的孩子赶路心切、将从小被教导的生存法则抛在脑内,陷进了草原上的流沙地;当那木汗好容易和马正元一起拉出喊着“哥哥救我”的杜思珩,却因要再救马正元而左右为难;当那木汗大吼一声给自己壮胆、一狠心冲入了流沙深处,最终以一换一救出了马正元、自己却被流沙吞噬殆尽;当朋友们拿着木仗在沙地里四处敲击探寻,却连那木汗的尸首都无法寻回的时候,愤怒与悲怮势必如龙卷风般席卷了伊德尔的内心。但在萨仁娜为爱子的去世而嚎哭、在杜思珩悔恨害死哥哥而落泪的时候,这个像山一样的内蒙汉子依旧沉默着、隐忍着,硬是没有掉下一滴泪水。只有向下的嘴角,无声地暴露了他正被巨大的悲哀所笼罩。

  心如死灰的伊德尔与萨仁娜甚至不想带走儿子的遗物,定定地告诉那木汗的朋友们:若有想要的就尽管拿走吧。压抑在心底的悲伤与怒气不断膨胀,可伊德尔依旧无法将负面情绪释放在他的女儿——国家的孩子杜思珩身上。冷着脸,他严肃地将枪口对准了察哈力干——那匹两次指引他找到杜思珩的白马、那匹他赠予女儿骑着去上学的白马,那匹最终驮着他的女儿以身涉险以至害死了他的儿子的白马。正因草原人民对他们的马儿素来爱护有加,当伊德尔几欲扣下扳机时,观众才更切身地感受到一位阿爸的悲痛欲绝。可最终,他还是慢慢地抬起了枪:不仅因为察哈力干与自己感情深厚,更因这是幼时的那木汗不愿言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才得以存活的马儿。然后仿佛下定某种决心那般,伊德尔突然迅速地朝天放出一枪。电光石火间,他的悲愤、怒气随火药一同迸发,积压的情绪终于找了一个裂缝、争前恐后地冲向云天。响亮的枪声惊到了察哈力干。白马扬起马蹄发出嘶鸣,仿佛对已故那木汗的最后致意。然后它朝着草原深处疾走而去,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伊德尔在前头骑着马,萨仁娜架牛车紧随其后。夫妻二人带着不多的家当,缓缓离开这个让他们失去儿子的伤心地。杜思珩在车马后亦步亦趋,跟着背对她的阿爸与额吉不愿离开。萨仁娜终是不忍,开口唤了一声“伊德尔。”作为一名蒙古族演员,阿云嘎三岁便学会了骑马,骑马对他来说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就像尔冬升导演在采访中提到的:“他骑马的时候不是正着骑的,而是歪着跨一边,特别爷们的那种感觉。”只见伊德尔单手拉着缰绳、略微斜着身,在听见妻子的呼唤后勒马调转方向、骑着马来到女儿的面前。他没有喝住马的脚步,反而驱使马儿快步向前逼近。杜思珩本能地向后猛退、一步又一步,可伊德尔没有停下、依旧步步相逼。马背上的他看上去不羁而肆意,但沉默的空气中凝结着化不开的怒意与哀伤。于是高大与帅气之外,伊德尔从未在女儿面前展现过的、属于这个内蒙汉子的威严与压迫感被肆意地释放了出来。骑马逼退女儿的举动,让至今为止如同天神般完美而可靠的伊德尔终于踏在了人间的土地上,隐忍坚强但有血有肉的草原阿爸形象愈发鲜活、生动了起来。终于,杜思珩跪倒在了草地上。伊德尔看了眼他曾经那么珍爱的女儿,一言不发地调转马头回到了妻子身边。向来温柔坚韧又善解人意的萨仁娜目睹了全过程,终是开口劝慰他:“人跟动物都有他的命,一切都是天意。”

  伊德尔此刻的心情无疑是极为复杂的:整整十年,被他从小如同明珠般呵护长大的女儿依旧不愿与家人交心、只想着不辞而别。“等你长大了,带我和你额吉一起去上海。”那句珍重说出的话,连同伊德尔对女儿真挚与包容的爱,一同被杜思珩遗忘在了流逝的时光之中。当那木汗跨上马试图追赶妹妹时,萨仁娜嘱咐他:“如果思珩想回上海,就让她回去吧。”从头到尾,这质朴而温暖的草原家庭从未想过阻挡女儿寻找生母的路,却未曾想最后迎来的居然是杜思珩的一意孤行以及那木汗惨死的结局。试问作为一位阿爸,他怎么可能不悲痛?又怎么可能不愤怒?但妻子的话语想必也使伊德尔忆起了长养他的这片大草原向来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无常:当年的草原大火,朋友选择了自我牺牲换得了国家财产与他的周全;伊德尔连同故友的那份责任一起活了下来,携妻带子孝顺地照顾着朋友的阿老爸;而现在,那木汗因萨仁娜与自己的言传身教而继承了双亲的善良与可靠,促使他选择在流沙中牺牲自己、换得妹妹的安然无恙。生命在这里被孕育又消逝,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与萨仁娜一起回到跪着的女儿身边,伊德尔缓缓开口道:“我说过永远不会抛弃你,以后你就叫那木汗吧。”不同于其他领养家庭,伊德尔与萨仁娜一直以来都没有给女儿起蒙语名,而是以汉名“杜思珩”称呼她。这其中包含了阿爸与额吉对女儿的珍视与疼爱——尊重她寻找来处的意愿、希望她记得自己的根。而现在,当杜思珩自己选择了紧跟在他们身后、留在大草原上时,伊德尔将亡子那木汗的名字赠给了她。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与延续那木汗的生命,并接纳杜思珩做出的最终选择。种种矛盾的思绪与深沉的情感在这位父亲的心中缠斗,最终交织出了质朴又灿烈的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7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8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

  《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

  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喜欢内蒙文化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9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0

  昨天有幸去看了尔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新片的首映,观影中被故事的蕰柔打动了,感动的模糊了双眼。不管是当初历史上的民族大爱,还是故事里额吉一家,对于妹妹的蕰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电影从一个双胞胎哥哥找寻妹妹的故事为宔线,叙说了上世纪五十年带未,全国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后,将三千名孤儿送入草原,由淳朴的牧民来收养的孤儿的切实故事…虽好整体剧情很萍淡,但正是这种萍淡的剧情才能更打动观众的心!全部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陈宝国老师不愧是老戏骨,每个细节都拿捏得非常适可而止,堪称惊喜之作,有笑点,泪点也多,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是马苏,把牧民伟大母亲演的活令活现,没想到电影中出现的蒙语都是她捅过背诵记忆发音来完成的。

  第一次演电影的阿云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云嘎用蕰柔与帅兼备的'那种成熟的且负责任的演绎很值得肯定!小演员罗意淳尤其最最让人惊喜的,她的倔强及机灵的感觉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欢了!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想去看看辽阔的草原,他的壮美,还有内蒙人的善良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如同画卷少许呈现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着的,也时刻浸润着人心的。影片整体是切实的草原牧民生活,切实而感人,有爱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1

  《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蓝本,用细腻的镜头感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往事,感受到那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大爱。

  尔冬升导演这次还是以平常人的视角,用现代和回忆双条线交叉进行,为我们娓娓道来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

  影片除了让我们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的壮阔美丽之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草原人民那种善良淳朴,这次最大惊喜就是马苏。没想到这次她会灰头土脸真实演绎了一个付出全部爱和真心的内蒙额吉。而且全程用蒙语。原来不明白片名的意义,看完之后才略晓其中含义——海洋有时波涛汹涌,让人容易产生不安恐慌,就好比入蒙之前发生的状况。

  只有无私的大爱和胸怀才能驱散这种阴霾。就像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一样。真的是56个民族永远团结如一家。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2

  9月23日下午,赤峰市森林消防支队结合实际扎实组织开展"喜迎,健功内蒙古"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指战员前往电影院集中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重温历史经典亊件,在茫茫草原中感受和睦有爱的温馨画面。

  支队始终培育引导广大指战员传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凝聚变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做风,在真情实感中汲取精神营养、注入前进力量。活动开展期间,支队党委委员带头进行学习讨仑,谈感受、话体悟,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深化思想认知,引导指战员自愿践运用命担当,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广大指战员采取撰写观影感悟、党小组讨仑等形式,交流思想、引发共鸣,不断强化矢志健功立业、扎根林海、守卫北疆的坚定信念。

  这部电影是根剧《3000名孤儿进入内蒙》的切实历史亊件改编的。阐述了上世纪五十年带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对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大约3000个来自南方城市的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儿,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要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临新的家人。而他们全部的不安与伤痛,都将被人间的真情与大爱一一化解。

  "我以前也一直在想这些,但是现在只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我们永远不会抛泣你。"一幕幕令人"破防"的画面,让观影的全面队员热泪盈眶。跌宕起孚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生动演绎让他们沉浸其中,笑泪交织。大家心向往之,自始至终洋溢着厚重而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芬芳。电影中牧民们豪爽大气,他们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人姓之美,民族大爱,再配上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组成了一曲曲清新隽永的攒美之歌,带给指战员们久违的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3

  中秋节的时候,总是刷到《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相关物料,大概是从小生活在内蒙古的缘故,因此那段和内蒙古有关的.历史,便多看了一眼。

  不看不要紧,一看便走了心。第一时间去搜索有没有排片,很可惜我家所在的小镇暂时还没有,便想着等收假回单位上班后就去万达看。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收到公司群里发的文化团建活动链接,刚好便是组织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影片,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很多影评里都说,情节有点虐,比较好哭,出发的时候我很识相地给自己带了一包纸巾,但终归是因为身边都是同事,强忍住眼泪一张都没有用到。可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走出电影院后的直观感受,依旧是:眼泪不值钱,但影片值得。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4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电影的名字,感觉真是不合罗辑,海的尽头怎么会是草原呢?

  原来这"海“是代指,是上海、江苏、安徽的泛指吧。说的是上世纪60年带初“海"一带因为粮食匮乏,孤儿院的孩子没饭吃了,国家让这些孩子迁移到内蒙古草原,善良、吃苦耐劳的内蒙古人民把他们当国家孩子养大的事迹。影片以此为背景,讲了一个寻亲的故事。历史的沉积与回望,草原的.辽阔与凶恶,亲人的反思与愧疚,都在影片中有所表现。陈宝国、马苏的表演也可圈可点。还是喜欢有历史依剧的、现实主义的电影。我也是60年带初出生的人,能理解把孩子送进孤儿院家长的无奈。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5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6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述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妹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了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

  草原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永远不会荒芜。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欣慰和自豪。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7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这批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化解。

  据悉,在影片创作期间,导演尔冬升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国家的孩子”,从他们孩童时期的片段式记忆里抽离、概括出真情实感,还请教了内蒙古牧民、民族学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与民俗,在电影中还原了诸多细节,例如当时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考虑等。通过电影画面,观众与角色们一同经历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见证草原人民如山海般辽阔的大爱以及中华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冬说:“这段历史佳话触动了我们所有主创的内心,也希望影片传递的精神力量能感染当下的年轻人。”

  影片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小家庭,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各自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孤儿们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贵的食物和无尽的呵护培养这些孩子长大,孩子们从吃不惯奶豆腐、没见过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经历长时间的磨合,逐渐与草原额吉、阿爸、兄长成为最亲近的家人。

  由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在与亲妹妹分离60多年后,终于踏上了寻找她的路途。关于这一角色的复杂心理,陈宝国表示:“他心中有对自己小时候装病导致母亲送走妹妹的忏悔,有他对亲情的留恋,有身患重病的他对生命的追寻,还有要完成母亲临终托付的坚定信念。”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逐渐揭晓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轨迹,犹如翻开一本贴满回忆的旧相册,背后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温情画卷,赋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诗意且富于神采的意境。影片的叙事结构也受到业内专家肯定,认为“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结尾的反转十分有力。导演认真地做了各种伏笔,才能形成最后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8

  这是一部寻人的电影,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怀着为什么母亲找了那么多年也没找到女儿的疑问,以及哥哥为什么都退休了也没帮着母亲找妹妹的猜测,随着哥哥开始了寻人之旅。没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只是从父辈那里听到当年情形。对于当年发生的事情有太多的无奈。但是在某个地方,有大爱成全了这些孤儿,可歌可泣!

  此片没有用口号来宣扬大爱,而似细雨滋润着人的心灵,最感人的是百岁老人在哥哥耳边低语,眼泪都有些控制不住了。影片使用的是蒙语,环境的'带入感很强,演员表演质朴,不造作,看着很舒服。寻找的过程就像有迷雾包裹,剥开一层又一层,直到影片的末尾,一直吸引着观众跟着哥哥去探寻。此片值得推荐!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9

  作为北影节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尔冬升导演《海的尽头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调之中,却有一股劲风吹过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怆与大爱,就在那沙尘暴起、流沙肆虐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出现了。

  这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来自南方的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主动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大草原,牧民们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这些孤儿。

  如何将这个辽阔的时空交代清晰,又让如此“巨大”的历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这很考验主创的功力,而《海的尽头是草原》还是用“人性”去牵动叙事,让观众在一对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无边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孩童,也原谅了他们的青涩幼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这恩情并没有断裂,而是变成了另一种联结,承诺以生命,流淌于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个化解不开的执念,她懵懂于自己的身世,从上海到内蒙的这段路途,在童年的记忆里要坐很长很长的火车,从此隔开了故土亲人,就算她来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额吉对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经有了离不开的”父亲“,就算她已经能够策马驰骋如履平地,她还是无法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际遇与时代的轨迹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儿中的一员,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有着脆弱孤独的共性,他们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远的乡愁也是无法割舍的。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爱登场的壮丽,这道伤痕,已经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亲生父母般的爱,就算持续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会被吞噬,也许只有一生那么漫长的不离不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能弥补。

  而这正是作品细腻扎实的地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爱与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了一个真相;草原额吉和杜思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然而,额吉也有着对于自己儿子那木汗未来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0

  观影过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尘暴中赶来把杜思珩紧紧抱入怀中永不言弃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那木汗为了救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没,孩子们哭了;看到阿爸对着长空明枪,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骑,白马长啸一声飞奔而去,孩子们哭了;看到杜思珩从此改名叫那木汗,为他续写生命,不是他甚是他,与亲哥哥相认、相互倾诉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额吉百岁生日,为思珩已经过世的母亲祝福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观看过后,同学们也各抒己见。通过观影,他们被辽阔的大草原所震撼,为可爱的小羊、骆驼而兴奋,为民族大团结而自豪。康龙兴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动,王伟丞为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黄诗淇深有感触地说:“我之前去过内蒙古、云南等地游学,亲身体验过内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今天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都团结友爱!“同样受到影片强烈震撼的颜梦霏同学表示:“我深深地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强明主、和平幸福的国家感到欣慰,作为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会更加努力,长大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虽已结束,但民族大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发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1

  中秋节的时候,总是刷到《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相关物料,大概是从小生活在内蒙古的缘故,因此这段和内蒙古有关的历史,便多了一些好奇。第一时间去搜索有没有排片,很可惜我家所在的小镇暂时还没有,便想着等收假回单位上班后就去万达看。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收到公司群里发的文化团建活动链接,刚好便是组织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影片,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前有《隐入尘烟》“逆袭”成功留下的后劲儿还没过去,《海的尽头是草原》就选择在9月9日上映,恰逢中秋时节,光听影片名字就不难猜出走的是慢节奏的温情路线,看样子又要给2022年的岁末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上映时间上来看,作品是具备戳中观众心理防线的天时条件的,特别是疫情下的团圆,亲情与守望或许会变得更加清晰而刻骨,这让人在观看影片之时,会对作品传递出来的世界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其实在没进入到电影院之前,我和很多没看过影片的人有相似的顾虑,关于导演是尔冬升这件事,不免会生出一些感慨:一个长期以悬疑刑侦等题材而闻名的香港导演,在以偏远地区历史为背景的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阐述出那段厚重记忆背后的人间百态吗?会不会高开低走?事实证明,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温情而不刻意煽情,追忆而不热衷诉苦。

  当真实的历史通过影视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即便时间已过一甲子之久,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人,还是能穿越时间的更迭get到那些主人公们内心的悲喜哀愁。电影的背景取材于新中国历史上真实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致使江浙等地孤儿院不堪重负,大批孤儿面临饥寒交迫的危机,不得不向全国其他受灾稍轻的地方求援,内蒙古便是其中之一。因路途太远,从内蒙运送一次物资到江浙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出奇的高,终究也是远水难解近渴,此时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牵头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南方孤儿们而言,虽然背井离乡一辈子都难以见到亲人必将是童年里一段灰暗的记忆,但相比于饿死在亲人的怀里,能在异地他乡长出新的生命却也显得格外幸运。虽然学着融入新环境,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但接纳新的家人,是爱跨越山海,连接草原和沿海的双向奔赴。结合历史,这其中传递出的精神内涵,是一段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而影视化的呈现,带着我们更近距离去抚摸那幅历史画卷褶皱之处留给人的思考与震撼。人物虽小,但有大爱,留在孩童记忆中的那些伤痛与不安,或许在另一个环境里依旧会衍生出新的情绪和矛盾,但终将被人间温情一一治愈。

  没看影片之前我就在想,这个片名虽然诗意,但总觉得逻辑上讲不通,海的尽头怎么可能是草原呢?可能是从雪山流下来的一条河,可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却绝不可能是一片草原。看完以后懂了,因为爱的尽头是辽阔的自由,包容世间的一切......总有人为“爱”这个字,义无反顾地做着什么,赋予它更深层的意义。草原是那三千孤儿最终的归宿,也是他们生命的托底,像荒野里开出的小花,被在意,才能焕发生机。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具有浓重现实色彩的电影,影片从一对分离几十年的孪生兄妹杜思瀚与杜思珩的命运出发,凝视那个动荡年代下,掩藏在物质匮乏背后的精神困境。特别是有关血缘亲情的艰难抉择,将一个时代的丑陋与悲哀,无助与辛酸刻画得淋漓尽致。托娅第一次去到孤儿院实地考察时,看到那些孤苦伶仃的孩子说了一句:“怎么大多都是女孩”?有些评论说,从悬疑片到现实片,尔导的批判精神不见了。其实批判不一定是尖锐的、愤怒的、冲突的,借着托娅的台词,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就是对那个时代重男轻女观念最温柔的暴击。以及影片最后当杜思瀚泪眼婆娑看着杜思珩,问她有没有恨过时,其实无论是杜思珩还是观众都明白那些没有说出口的真相是多么残酷。

  “留下身体比较弱的那个”是台词里的答案,可即便没有杜思瀚冲进雨里把自己淋到生病才幸免流落到孤儿院这一茬,我们也能窥探到那些不言自明的时代印记。归根结底,那不是灾荒之年为了生存母亲选择留下了谁,而是时代背景逼着她必须要送走谁。所以,杜思珩这个名字是母亲的心病,也是哥哥杜思瀚的愧疚;所以,即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母亲临终之际依旧心心念念着被自己亲手送走的女儿所以,即便因为绝症只剩几个月生命的杜思瀚跋涉千里只为找到妹妹。或许,时隔多年他们心中所求早已不是能否重聚,而是圆最后一面的心安,可能在观众眼里,这一家三口都挺自私的,其实这种理解也无可厚非,人人心中都有爱,也都有自私的一面。我们敬畏生命的伟大,也要接纳平凡的渺小。从人性的角度看,如果母亲和哥哥身体都很好,没有老年痴呆,也没有绝症,家庭美满,儿孙满堂,或许他们就不会那般迫切地要寻亲,毕竟亲手送走的人,又要如何心安理得求一个原谅。从取舍的角度看,如果妈妈没有亲手把杜思珩送到孤儿院门口,最后和她承诺了一句“妈妈一定会接你走”的谎言,还被小伙伴无情戳穿,或许杜思珩的心里就不会种下偏执和仇恨的种子。她的聪慧正如她的名字,之所以选择萨仁娜并非是因为像其他孩子一样“想跟她玩”,而是一种认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回到上海的妥协。与其被别人抱走,她宁愿跟着一直待她很好的萨仁娜。

  心若不在草原,再多的祥和都是假象。所以,最后杜思珩和马正元携粮出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她像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回想杜思珩第一次在他们面前哭,第一次在漫天风沙中骑马追阿爸的情节,都是因为她在寻求安全感和归宿,一路走来被抛弃的记忆太过深刻,她再也不想去经历。可她有为草原家人做过什么?似乎并没有!杜思珩可以说是整部影片中最不讨喜的角色,可是吐槽归吐槽,回头细看她的命运,似乎也能理解了。一个背井离乡充满仇怨和执拗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一个从小丢了伞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如何去给他人撑伞呢?

  可是再渺小的人,都有值得被在意的时候。就如那木汗这个说不了清晰话的哥哥,却毫无保留地对她好,因为她曾送过他一朵花,让他觉得自己值得。也因此,那木汗偷偷告诉阿爸,额吉对这个妹妹比对他还好,看似在告状,其实他心里很开心。在他眼里,这么好的妹妹,值得他们一家人来爱护。说到底,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内心都有自己的私欲,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间大爱的渲染里,显得渺小而隐晦。不同于杜思珩张扬而毫不掩饰的自私,额吉萨仁娜的私心是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却因为嗓子坏掉找不到媳妇而产生。

  因此,她收养杜思珩后也有“童养媳”的想法,这样的念头在她和伊德尔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来一起照顾孩子时有所表露,在她将有特殊意义的首饰交给杜思珩时第一次被放大。而那木汗一直以来对杜思珩的照顾也并非完全是哥哥对妹妹单纯的喜爱,面对长大后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见时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因为私心做过任何伤害杜思珩的事情。这一对草原母子埋在心里的念头,和他们对杜思珩发自内心的爱护相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说出,如果妹妹执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爱和宽容,才是化解世间一切仇怨的解药。

  这个作品告诉人的哲思,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如果用尖锐的批判为底色,杜思珩确实不值得被草原父母原谅,但联系到一整个时代的叹息与亏欠,唯有失去才会让留存在手里的东西变得珍贵。或许亲情之于所有人都是如此,平时都是润物无声的家常琐碎,唯有当着面消失那一刻,才能感觉到它的弥足珍贵。这大概就是相认那一刻,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内心千帆过尽,而杜思珩却已经毫无波澜。因为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杜思瀚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和她有着差不多名字的远房亲戚。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当她决定成为那木汗的那一刻起,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她也终于和上海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当百岁的萨仁娜和儿孙满堂的杜思珩面对夕阳,当她隔着时空和杜思珩已逝的亲生母亲对话:虽然未能见面,但养育了同一个女儿,非常感激你,生下如此美丽可爱的孩子,给我机会当她额吉。这样的结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团圆,却也不是强行的he,因为每个人最终都因为爱而和解,与自己和解,与时代和解。

  内蒙古有一句谚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如果一个草原母亲收养一个孤儿,或许能够体现她的善良,但如果是一个草原养育了3000多名孤儿,那就是刻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神烙印了。

  时光远去,或许很多人和事都在被逐渐淡忘,但那段被赋予使命的记忆将永远镌刻于历史丰碑之上,熠熠生辉。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2

  草原大爱,细腻如涓涓细流,流进我的心里。

  开头放一首我最爱的《长子》,浅浅安利两位优秀的音乐剧演员。

  今天买了票之后,我去看了预告片,尔导一改打打杀杀的悬疑风格,草原的广阔和细腻的刻画毫无冲突感,每一个来自草原的空镜都很美,每次都让我颤栗。

  电影分成了三条时间线,交替叙述的拍摄手法非常考验导演对镜头语言的设置功力,平淡的叙事给人一种克制的浪漫,尔导慢慢铺设的时间线和情节不会给人突兀的茫然失措感,当最后的戏剧高潮来临时,作为观众的我陷入了这份久久难以平静的感动里。

  不涉及剧透的感动,最后巴德玛老师出现在大屏幕的那段时间,我被那种真正的从草原风沙中走来的生命力震惊得热泪盈眶,这种感动是没有一位演员能带来的。

  “我长大了,会不会,去远方,成为谁”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海是上海的海,一辆列车,从南方开往草原,等待孩子的是新的.阿爸和额吉,是在草原上未知的经历和危险......会把狼群认成很凶的狗狗,会不适应草原的奶制品,会想家,会想要循着北极星找到家。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没看电影前,我以为是电影人对民族大爱的再一次献礼,但实际上,是尔冬升对“以后只拍爱了”留下的第一个感叹号,除了情节设置以外,电影的配乐非常具有草原风格,大气磅礴的弦乐、具有紧迫感的呼麦都是亮点。

  总的来说,它像一杯刚沏好而滚烫的茶,草原的爱是飘散的茶香,溢满了小小的影厅。当你喝下它时,爱从眼睛流出来,民族团结和情感的浓烈哽在喉头,你扇扇嘴说“好烫”,那是冷漠尘土中一点点流露的爱,你不会马上品尝到它,因为它细水长流,流淌在时间里,润色着冷漠世界。

  阿爸说,我永远不会抛弃你。

  人类闪光的时刻,因没有刻意升华的情感和草原的爱在大屏幕上表露无遗。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3

  观影过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尘暴中赶来把杜思珩紧紧抱入怀中永不言弃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看到那木汗为了救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没,孩子们哭了;

  看到阿爸对着长空明枪,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骑,白马长啸一声飞奔而去,孩子们哭了;

  看到杜思珩从此改名叫那木汗,为他续写生命,不是他甚是他,与亲哥哥相认、相互倾诉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看到额吉百岁生日,为思珩已经过世的母亲祝福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观看过后,同学们也各抒己见。通过观影,他们被辽阔的大草原所震撼,为可爱的小羊、骆驼而兴奋,为民族大团结而自豪。康龙兴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动,王伟丞为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黄诗淇深有感触地说:“我之前去过内蒙古、云南等地游学,亲身体验过内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今天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都团结友爱!“同样受到影片强烈震撼的颜梦霏同学表示:“我深深地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强明主、和平幸福的国家感到欣慰,作为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会更加努力,长大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虽已结束,但民族大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发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4

  看了《海的尽头是草原》,最大的感受是沉重,一种无比压抑的深重感抵住胸口,我们那一场看的人不多,可能我是看的算晚的,今天才看,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静静的看着字幕向上翻滚,没有人离开,我想他们的感受大致和我是一样的,还不能随着电影结束就内心释怀掉,随之而来的疑问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会陷入这样的沉重感而不能自拔?

  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简单说说也不算剧透,看过影片介绍的应该也知道了,就是在中国自然灾害闹饥荒那几年,上海的一个底层家庭无法养育自己的女儿,含泪把她送去孤儿院后,随着当地养育不起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孤儿院也入不敷出,而后根据当时中央下达的政策,这批孤儿又翻山越岭调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生活的故事。

  看到这不禁会问,这有什么特别沉重的吗?

  当看了影片非常细致的刻画了草原牧羊人的`生活之后,再对比城市里的生活,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可以用一个最近非常火的词语来形容,就是降维打击,一个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完全被彻底降维的感受,并且这个打击是对于一个孩子,也正是因为对这种降维打击彻彻底底的感同身受,才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种沉重感令人久久不能释怀离座。

  降维打击,真的可怕。

  然而电影在最后也给出了治疗降维打击的解药,就是爱情和家庭。当遭受过降维打击的人都会从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抵抗的执念,而消除这份执念的最好良药,就是找到那个你深爱的人,然后和他组成家庭,萌生爱的结晶。当陈宝国这个哥哥在几十年后再和她见面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感受到她是一个已经彻底放下了执念,就连相貌也被深深同化了的草原人了,至此,影片结束,回味悠长的让观影者自行呷嗦其中滋味。

  每个人都会有一份执念,或深或浅,当茫然失措,亦或是竭斯底里时,不妨试着让心情回归家庭,拥抱爱人,彼此敞开心扉,这怕是最唯一,最疗伤的解药了。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5

  电影从其中的一个家庭叙起,结束于角色们自我的救赎。母亲为了养活两个孩子,被迫将兄妹中的妹妹送走,妹妹因此被送入了内蒙古与额吉一家相处。伊德尔和萨仁娜,作为草原上的父亲母亲,便是朴实善良的蒙古族人的代表,在那个物质匮乏,极度困难的年代,用心底的大爱养活了家庭中的每一员。这份爱消解了这段苦难悲戚的历史,导演从以小见大的角度出发,擅长用微妙的情感和细节,将整个故事变得相对亲近,对于现代观众来说,能够更好的以家庭情感的角度去了解,去理解接纳这一事件。

  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痛彻骨髓的苦难,情感在循序渐进中抵达深处,牧民们与生俱来的纯朴温柔,印在了广阔的绿草与穹顶之间。被抛弃的女孩,在得到了草原的治愈的同时,又受到了这么多的.关爱,母亲给予的是悲悯无奈的爱,萨仁娜给予的是无私包容的爱,那木汗给予的是默默守护的爱,伊德尔给予的是谆谆教诲的爱,同样是以小见大的爱,从家庭中的小爱,投射出民族间的大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女孩从遥远的沿海南方城市被送入辽辽无垠的草原,可草原却让这份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爱经久不息,在杜思瀚回忆妹妹被送走和去寻找妹妹的故事线里,悲怮,思念,叹息,都随草原的风而去,细微却又庞大,没有汹涌而来的泪点,激烈的情感碰撞,只有念念不忘的回响。已经变成老人的兄妹,哥哥找到了几十年不见的妹妹,妹妹看似平淡,在得知母亲刚刚去世后,是否心中仍会涌起一阵阵酸楚的波澜……对于她来说,哥哥只是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她早已融入草原无穷无际的天穹之下,难以割舍。被这些细腻的情感浸润的观众,兴许会感觉与演员们一同沐浴在草原的清风中。

  影片是一首从草原飘出的诗谣,歌颂了家人和家庭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大爱,即便那个年代多灾多难,伤痕累累,但人们总能从苦难中创造出希望的曙光。当人们站在草原上,面对着草原的落日,看着他渐渐沉入天际线,殷红的余晖随着炎轮消失在尽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6

  首先,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这个事情,有点惊讶。可能因为生活在北方,从小到大,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这让我对中国建国初期的艰苦阶段更加了解了。苦难时期民风淳朴,全国人民互帮互助,无论什么时候,都很让老百姓感动。也不愧是优秀的尔冬升导演。整部电影几乎都是蒙古族素人出演,可谓是原汁原味的蒙古味道了。

  大草原上的美食,娱乐,居住,等等,都蕴含了马背上民族的各种情感。我还是第一次一次性听这么多蒙语,感觉像到了另一个国度。尤其是马苏,不光演的好,我以为她的台词都是对嘴型后期配音的,没想到是原声啊。还有王锵饰演的那木汗也太可爱了,骑着马奔驰在大草原上,活脱脱的一个白马王子。

  此起彼伏的'绿色地毯,一直延伸到远处看不见,慢慢的与蓝天白云相接。草原人民眼界开阔,心胸自然能够包容天地。这不是他们的善良,而是他们的大爱。尔冬升导演镜头下的大草原,美丽辽阔,活力热情,又让我对草原的向往,多增添了几分。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7

  首先抛开命题作业和时代大背景,我一直问自己就针对一个剧情片来说,它是一个合格的作品吗,算,但是实在是称不上优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龄的原因,尔冬升港片时代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温情煽情则都是套路感满满。而且我觉得一个电影切入的视角也决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视角是陈宝国扮演的杜思瀚,作为一个扯线头的人,由他的寻亲线扯出了整个故事当年的模样,但是他作为亲情线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亲历人,于是他还得听第三者讲述,这就导致这个故事太过拧巴,亲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观者视角。纪实?却又处处体现着主观的情感表达。所以视角主体转变成小杜思珩或者萨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陈宝国作为寻情线,最后出现一下即可,当然,你如果说是为了之后的反转和煽情做的铺垫,那当我没说。

  然后整个故事的设定,这个不得不说的时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每个人也都是时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时代会肆意碾压过每个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诗感(当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尔导并没有想过),光有美好是不够的.,真善美每个人都爱看,真善美的背后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很多电影都喜欢放大个案,然后说这就是全部,但是这真的是全部吗,对那些默默付出,无处发声的人,公平吗?当然这是命题作业,不多评价。

  最后是人物的设定,是太过上帝视角下的产物,虽然看起来电影里每个人都淳朴友善,但是几个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拧巴!比如萨仁娜的为国养女的情愫,那木汗对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还有阿云嘎和那木汗说要悉心照顾妹妹让她忘记伤痛走出困境,然后扭头送她一个指南针,以及最后杜思珩的出走,作为一个十几岁父母又很开明的孩子,只是为了执念想搞清心里的疑问,还要回来的,没有道理一声不吭背着所有人出走啊!让那木汗的牺牲就很套路和难受。

  最后时代的创伤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但是创伤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体现的又是不一样的,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人们都没有选择,但是如何继续活下去,怎样活下去,我们有的选,但是导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8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在与亲生妹妹杜思珩分别60多年后,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识分子杜思瀚(陈宝国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我都以为这部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像它的这个开头一样,平实、质朴,或者像陈宝国的表演一样,内敛、节制,但120分钟之后,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意外,意外的尽头是大爱与感动。

  一段离散

  做旧的光影里,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也就此开启。

  原以为,电影会是群像式的,像是徐徐展开的图卷,满满当当挤下大时代里的老老少少,毕竟三千个孩子背后是三千个家庭,是三千个故事。但,《海的尽头是草原》只讲述其中的一段离散,只讲述这样一个充满遗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说,擅长现实题材创作的导演尔冬升,这一次把他的镜头透过宏大的背景,对准了这卷史册中的平凡家庭和个体,细心勾勒出一幅感动人心的`温情画卷。导演自己说,在影片创作期间,他和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真实的“国家孩子”。但他也说,无论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还是博纳影业,出品方一直都说只想要一个能令人感动的戏,“那我知道了,我尽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来。我也不敢用‘大爱’这种词,我觉得把真正人性里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就好。就用很简单的方法去做,没有想太多。”

  一个心结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收获了来自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和呵护,原以为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朴素而深沉的善心会成为他们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会很快适应草原,爱上那里的牛羊和天空,也爱上草原额吉、阿爸和兄长。但没想到,从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拉拉杂杂花了近一个小时,现实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一句问答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但她失败了,她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电影的最后20分钟可以说充满了意外。但因为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最后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时代。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这一刻,叫人泪涌。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孙佳音)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9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始至终探讨的都是亲情,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羁绊?

  是什么东西让亲情较之爱情友情成为人类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纽带,是血缘、道德责任、养育、陪伴、守护还是理解和付出?

  一边是血缘关系的带来的数十年的日夜思念,一边是汉蒙结合的新家庭长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护,导演通过两个家庭在不同时空向观众多方位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牵绊,其中又以后者的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为主要着眼点。

  导演想要展示的这种亲情是多层次的,非常丰富和立体,他很细心地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个两族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几乎为每个人都安排高光时刻,比如那木汗骑马赶狼救妹、伊德尔沙尘暴营救女儿,虽然萨仁娜没有特别的泪点场面,但导演把细节都埋在了角色互动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萨仁娜为了能与杜思珩能够好好沟通,不停翻看汉语小册子,发现杜思珩尿床时的温柔体谅、为她搭建厕所……更是在杜思珩带着家里干粮出逃时,对那木汗千叮万嘱,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护送她回去。(这种爱到深处必须放手的亲情真的太戳我的泪点了)

  P.S. 汉蒙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通过一些非常多的小细节表现出来,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床,不愿意在开阔的户外解手、脚不可以对着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语、摔跤等,可以看得出来电影团队对内蒙文化进行过非常严谨的考究工作。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为复杂,我还一度以为他们之间要发生点什么东西,他对马正元的敌意绝对不仅仅是出于兄长对妹妹的保护,应该也是有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在的,但此时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经被出逃计划牢牢占据着。

  从一开始的忌妒,到后来的对这个小妹妹的保护欲,再到长大之后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转变都被导演用不同的细节埋满,让这种细腻的情感转变不会显得太突兀,也为后面悲剧的发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一方面,对杜思珩如何融入这个新家庭、从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识到与这个家庭密不可分,导演同样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镜头去铺垫和呈现这种爱的变化过程,从杜思珩在育婴院和萨仁娜欲拒还迎的互动开始,到狼口逃生欢乐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尘暴里感情大爆发发自内心地叫伊德尔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剧发生时的愧疚和自责……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后,相对于温柔、对杜思珩宠溺有加的萨仁娜,更为理性的伊德尔的感情要更为复杂,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现和处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过分责怪女儿,这种又爱又恼的饱满情绪让他对空开枪,也让他的最后决定被观众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剧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转折点,这件事最终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从此时开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尔和萨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时的母亲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涟漪的记忆。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转化是全场的高潮所在,意味着这种亲情的爱真正地突破了血缘、民族的`局限,成为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羁绊。

  所以,最后杜思珩/那木汗看着前来认亲的杜思瀚,脸部表情平静,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他对杜思珩来说,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这时候镜头给了她在内蒙古大家族一个镜头(都有曾孙了),但我觉得她所说的“新家庭”,不仅仅指的是自己结婚之后所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一家,当她真正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的时候,当她决定要遵守自己对那木汗死亡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个汉蒙新家庭的责任和守护。

  全片中,老年萨仁娜说的那句话最能触动我: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02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11-0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25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优秀11-26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精选5篇)09-29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精选11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1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0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8篇12-06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8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