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时间:2024-01-16 22:40:01 志华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范文550字(通用10篇)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石的孩子观后感范文550字(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范文550字(通用10篇)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1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孩子成长和这三个成人爱的故事。

  影片讲述上个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一个喜欢周游世界的和平主义的英国记者乔治-何克正值赶上日寇正在南京地区进行残忍的大屠杀,他为了告诉世界战争的真相,深入战场进行报道。不幸被日军俘虏,后被新四军杰克-陈解救,在逃离治病之时,偶遇日寇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的黄石孤儿们,并和他们一起思想转变,并获得精神升华,最后为了转移这些孩子走上了丝绸之路,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到了安全之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影片最感动我的地方其实是最后时刻那些现在还活着的黄石的孩子对往事和对这位英国记者何克的回忆。回看现如今的社会谁还会为了一帮不认识的人付出所有,即使平时要好的朋友,他也可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在你背上捅一刀。

  不过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像何克的人还是有存在的,不过少之又少。现在人只会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出卖自己,出卖家人。

  何克就像是第二个雷锋,为了别人,可以付出自己的所有。我们活在世上本就应该互相帮助,谁能保证自己未来就没有什么灾什么难,如果你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了他一把。他也可能会终身把你当恩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会尽自己的所有帮助你的。就想广告里说的,有时候文明只离我们一步之远,有的时候也可能是一张纸的厚度,只要我们迈出一小步,我们的世界就进步了一大步。

  何克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但愿世上多一点像何克这样的人,少一点的勾心斗角。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2

  刚刚看完了《黄石的孩子》,有一些小感动。

  虽然影片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对白都比较好莱坞化,但那一份平淡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感动,依然让我回味良久。

  没有弥漫的硝烟,没有横飞的战火,没有荡气回肠的爱情,甚至都没有丝毫的煽情,导演仅仅用最平实的镜头,却展现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一个伟大的英雄。

  乔治何克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正如托尔金所说,小人物成就历史,何克为我们书写了一段关于爱和坚强的历史。何克从战火弥漫的中国拯救了六十多个孩子,他做的`并不多;他为这六十多个孩子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这就足够感到我们。

  我实在无法想象何克是怎样在当时那种艰难的情况下带着六十多个孩子徒步穿行了五百英里的距离,导演甚至也没有用过多的篇幅来描写他们的“长征”,但当何克和李到达山丹,看到那样一座破庙时的喜悦表情时,我们也许就可以明白这一路上的艰辛。

  影片的结尾,是几位今天仍然在世的“黄石的孩子”讲述何克的故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日,我们都说我们的生日时7月22日,那是何克去世的日子”,这一刻,我真的感动了。

  在这样一个爱国主义情绪过于火热的时候看到一部平凡的讲述抗日战争的影片,确实多了几分思考。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3

  在国内娱乐圈的炒作中刘德华主演的《三国-之见龙卸甲》和周润发主演的《黄石的孩子》同期上映。我先是观看了前者,而在今日还没起床的时候看完了《黄石的孩子》我先不比对,对于票房孰优孰劣我暂且不表,但对于现实的教育意义上后者明显的高于前者对于我们当代人有着更深的启迪,尽管他们都是娱乐制造。

  《黄石的孩子》是由西方导演执导的一部影片,用西方人特有的观察角度,为我们体现了一个近代对于中国来说比较伤痛的岁月里所发生的那感人一幕,坦率的讲就连主演应该也是西方的演员,很明显的看到所有的中国人包括我们的影帝周润发先生都只是配角。我在这里不是要诋毁西方人而是看到了感动,因为这种感动来源于真实。本片真实的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美丽交融,西方导演用他们独有的西方浪漫情感描述和恢弘场面巨制,面再现了哪个对于我其实也是很陌生的悲惨时代的场景,用一些可能我们自身的文艺创作者也无法达到的观察高度,为我们体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剧中主角何克无疑是西方文明的一个化身,这一点我们无法逾越,因为本身西方工业革命比我们来的早,所以在那个时代无疑他们的创造力也是超越我们国人的,让我们在没有任何羞涩的惭愧,而是让我们更清晰的认知到中国的近代历史和近代文明。片中导演以他们西方人的独特视觉为我们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冷酷无情和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也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国民党执政当局的.腐败无能和贪婪本色,更是体现了我们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巨变。一个字“赞”。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政客,更不是文人也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士,但我看到了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弥足珍贵的教育意义,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三十年,就在今日的世界影响,生活水平与当年相比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是哪个时代而无法比拟的。但在现实中我们都会发现,你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别人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更何况哪个特殊的时代,在这点上我们无疑要向那位逝去的西方灵魂表示我的由衷感念之情,他也可以算的上是一个伟大的生命,值得我们珍藏和永远的怀念。前一日我在经常收听的节目里,收听到了有两位瘫痪的听众求助的事情,因为可能是节目本身听众范围所限吧,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求助二手的轮椅,而始无结果。所以感恩与对于节目的热爱,我就尝试着用自己的力量去体验帮助一个人又或是弱势群体。先是在西安范围内所有自己所知道的网站发帖,但是附和甚少,只是在一个《秦之声》的论坛很快的得到这样的一条回复,但也值得我高兴。回复内容(可以让他们求助当地的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因为国家每年有助残日和福利专项基金的免费救助)这个消息对于我这个从未受过别人恩惠也没有尝试过求助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最起码我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可以帮助别人,可是接下来的遭遇就犹如我去年的讨薪经历一般让人作呕和痛心疾首。我先后拨打了陕西省民政厅、民政厅福利处、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这个让我感觉最恶心,也不知道哪个工作人员是否是怨妇又或到了更年期,接电话时的不屑和不耐烦。让我连死的心都有了,郁闷了得。怎么会在这样的一个接近慈善的部门有哪样的工作人员,如果是我求助又会怎样)最后没得法我有打了本地电视台的一个热线救助电话,依然是没有下文,我始终想把这句话拿来与大家分享“锦上添花小人多、雪中送炭君子少”就跟我前段时间反应给媒体、反应给3.15的问题一样石沉大海。我苦闷死了,为什么我不是一个公众人物又或是成功人士呢?我再次想到了去死。

  作为中国人我觉得很悲哀,真切的悲哀。我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我知道最起码的好坏是非之分,虽然我并不济,自己也是一个类似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之类的悲情之士。这回我更能体会到影片中的哪个年代给我的感动,无疑在这一刻哪个西方人的做法是伟大的是难能可贵的。但也有积极意义,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方向只要你坚持,总归会有得偿所愿的一日。更宏观的一个体会是东西方人虽然有的时候会在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人心向善方面有着天然的近似和类同,“人之初、性本善”了。感谢生活让我每天都在总结和进步中向前迈进,尽管还会有很多的未知或许是挑战,但是我只要每每想起《黄石的孩子》我就会相信人生不可能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我还一直在路上。虽然我是一凡夫俗子,虽然我的简介还是哪么的肤浅。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4

  从一个浪漫悠然的舞会场到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从英国到中国,影片《黄石的孩子》一开场就让一位英国人牵住了观众的视线。这位拿着照相机的英国记者,充当了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故事的观察者,他用照相机记录了发生在施暴国和受难国之间的故事。如果本片的主题是反映战争带来的灾难,反映日本如何侵略中国,那么,这个英国人的存在,无疑就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部记录性电影,这位英国人乔治充当了整个故事的陈述者。让一个英国人来讲述发生在中国的关于中国和日本的故事,这样的选择,无疑加深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乔治在片中充当了第一人称的身份,他为观众讲述了他自己亲眼看到的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这种手法的运用,很好的表现了一部纪录电影的纪实性。

  照相机是反应和保存历史真实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乔治正是选择了用照相机来保存他所看到的和经历的。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他看到了日本人如何杀戮中国人,看到了日本人的残忍和凶狠,也看到了中国的人民如何去反抗,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苦难,他还看到了硝烟弥漫,死尸遍地,看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性。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就是用照相机的镜头记录了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真实的故事。

  其次,本片对视听语言的运用也很成功,具体表现如下:

  1,长镜头和大全景的运用。影片用长镜头跟拍乔治坐在汽车中的所见所闻,满地的伤兵和死尸,满耳的哀吟和惨叫。一个长镜头为观众展示的大环境的状况,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同时为故事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在日本的飞机轰炸火车和人群的时候,俯拍镜头和大全景的运用较多,记录了炸弹落地时的景象,所有人和建筑物在炸弹面前都显得无比渺小和脆弱,生命瞬间结束,建筑物顿时灰飞烟灭。这种大全景的运用,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震撼。

  2,移动摄影的运用。乔治在废墟中拍摄照片时运用了大量的跟拍等移动摄影,这就让摄像机的镜头无形中变成了观众的视线,观众的注意力自然而然转移到了乔治的身上。这样,观众不得不为镜头中的乔治而担心,同时也为乔治身处的那种到处散发着腐烂的尸体气味的环境而感到怵目惊心,同样,也对那些死于日本人之手的人民而感到心痛,也对那些对杀人而无动于衷的日本人感到愤怒和悲哀。这样的移动摄影,在贾樟柯的电影《小武》中运用的极为成功,起到很好的表现效果。同样的移动摄影在本片中也对纪实性起到了深层次的体现作用。

  3,画面构图的成功。在日本兵用机枪扫射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时,观众和主人公乔治是通过窗户看到的。前后景产生了空间距离,既表现出日本兵的凶残,又激发了观众的情绪。这个画面构图,如同《公民凯恩》中小凯恩的妈妈和律师对话时的.那个画面构图,很经典的一个景深的运用。另外,在描写黄石这个地方的时候,多用了大全景,表现出的是一个有山有水、没有硝烟、如同世外桃源的地方。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很有意境。没有枪声,没有炮弹的爆炸声,那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笑得很开心,这样的画面与影片开始的大量的硝烟弥漫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炮弹的轰鸣和子弹的呼啸,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从断壁残垣和死尸遍野到花香四溢,欢乐融融,画面内容的巨大差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一目了然,从而观众的认知也就不言而喻。

  第三,细节的表现。首先是给生活在黄石的孩子门做饭的四嫂手中捧起的黄米,蠕动的虫比米都多,那是让人一看就反胃的食物,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中,能有这样的米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因为在黄石之外的许多人连水都喝不到。对那一捧黄米的特写,显然效果极强,既为乔治在黄石开始他的新生活买下了伏笔,也让观众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观众怎么能不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们而感到伤心呢?其次,就是拿在日本侦察兵手中的那张全家福的照片,当刘石凯当着乔治的面将它撕成两半的时候,我们的感情是复杂的。不管哪国的人,都是有亲情有感情的,谁能承受得了生离死别?谁能轻松面对亲情的背离?中国人不能,日本人也不能。所以,当观众看到掉在地上的两半照片时,既有一种御敌的快感,但同时也有对亲情的呼唤,更多的是对战争的痛斥。

  第四,影片主题表现。如果我们只看到战争的硝烟弥漫,炮火中的人们魂归尘土,这显然有点只看到了表面。硝烟和炮火只是一个铺垫和过度,而真正要表现的却是对人性光辉一面的赞扬。相对于《东京审判》只向观众表述一个历史事实的主题而言,《黄石的孩子》显然要深刻了许多。从开始要急于离开战火纷飞的环境到带领更多的生命开拓和平的环境的乔治,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那些孩子就跟那些被播种的种子一样,他们是幼苗,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希望,他们也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团结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战胜严寒,战胜疾病,战胜困难,在新的天地中播种更多的希望。另外,作为可以称为“观望者”的英国人乔治,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本不属于他的任务。当他抱着老四讲故事的时候,当他光着身子表演药效的时候,当他为孩子们带来开心的时候,当他舍己为人的时候,太多太多这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他产生钦佩,不得不为他而感动,不得不为所有中国人而感谢他。他用自己的生命抒写了人性的光辉,用鲜血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当那一个风筝迎风飞舞的时候,我们都流着泪为他默默祈祷,希望他在天堂一路走好。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5

  今天看了部很好的影片——《黄石的孩子》。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前夕,一个喜欢周游世界的和平主义的英国记者。他来到中国后,看到日本在南京残暴场面,遇到一群黄石的孤儿们,并和他们一起思想转变,并获得精神升华,最后为了转移这些孩子走上了丝绸之路,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到了安全之地,最后死于终点的传奇历程。

  影片最感动我的地方其实是最后时刻那些现在还活着的黄石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了老先生了J)对往事和对这位英国记者何克的回忆,我开始以为这个故事是纯属虚构的,但从这些“老”黄石的孩子的噙着泪水的眼中看到,他们竟是如此的真实,并且就在我们身边。

  在他们回忆的话当中,有一句话让我最为深刻并且为之感动和着迷:“他在我们经历恐惧之后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去寻找并追求和实践生命的意义,这里有三个词,希望你们一定要记住:where? why? how?——你们的生命要到哪儿去,为什么要追求那样的生命意义,怎样去实践这些梦想和意义?”

  这句话让我一直陷入思考,在晚上回来的路上,我听到《财经夜谈》的一个小故事,两个实习记者去北京的街头随地采访,向所有的人突兀的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五花八门,有友情、亲情、爱情、时间或生命等成人式的答案,也有是“手中的笔、胸前的红领巾、小贩推着的车”等让人感动的答案,当然还有人不屑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撇嘴而过,或是没有时间去回答自己或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匆匆而去。

  其中有两个答案表述不同但内涵一致,最让我记忆深刻又引起了我共鸣,一个是一位书店柜台的店员,他说他最珍贵的是这个书店,这个他自己努力实现的理想,并且还在一直且会继续坚持着,因为他从这个理想中获得了快乐。另一个中年人说:他最珍贵的是现在还有能力拥有理想并且快乐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这个故事又让我想起影片里一句毫不起眼却也让我记住了的台词:周润发饰演的共产党员对男主角何克说:“我们都来自优越的家庭,有着奢侈的理想。她(一位也来自国外的女主角)不同。每个中国人都在努力不让自己的头被(苦海)淹没,即使周遭似苦海翻腾。她不相信未来,就像中国人一样,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值得。”记住了这句台词,是因为自己也和朋友说了一句几乎同样结构的话,“享受对于现在的我或我们年轻人,是奢侈的”。

  是啊,对于那个还在为生存挣扎的时代的中国人,还有现在仍然在极度物质和文化贫困的人们来说,理想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奢侈的。可是我最心痛的是,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走出了知识与物质的贫穷的很多人来说,理想是可以触及,却没有时间或不屑触及。我们似乎总是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在阅读着一句又一句的成功秘诀,却不知自己生命的方向在何方?也不知我们为什么要往那里去。

  人性的进化相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来说,是一个非常慢非常慢的事情,可以说,就抛开知识的人性(本来就不含纯粹的知识)来说,我们这些虽称之为现代人和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人没有任何区别的。

  可是,我们也经常会问自己,我们生命前方的路在哪里?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们从小学课本就知道理想的重要性,我们也想拥有自己的理想,可我们就是找不到他!或许理想(不单单指建功立业的理想,或许还可以有精神层面)的建立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社会,或者说整个民族的悲哀。这又或许与我们现在教育和观念的一元性有关,也与我们的社会对于成功的缺乏多元的理解有关,也与我们的社会缺乏真正的信仰有关。但这些制度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太深奥,我们很难去思考或者说很难去改变他们。(不过我们以后得一直努力的去改变这些可怕制度和观念)

  那我们该怎么做——我不知道。虽然我自己也觉得过往的成长环境和现在的观念(有一些是社会的,有一些是我自己的)让我深陷其中,虽然这种压制让我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我还是感谢他们,因为我现在至少身体是自由的,我会努力的争取思考和思想的自由,我会拼命的阅读,去和那些喜欢思考的人沟通,去努力思考我以前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去努力的找到自己的理想。

  可是,在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或生命的坐标的时候,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

  或许我们也可以和那些已经有了坚定理想的人一起,去想第三个问题:how?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我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竟是深入骨髓(估计大多数中国人都是J),怪不得自己会跟朋友说“享受对于现在的我或我们年轻人,是奢侈的”。这种影响以前体会不到但是却一直影响着自己,当自己一步步的从初中考到高中,从高中又考到大学,从大学又考上研究生,我总是觉得,我还不够安全,我要追求幸福,好像自己的幸福永远在未来一样。然后,我就是以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这样的方式,急躁的,眼睛永远向前的看着未来那个虚无缥缈又很“真实”的理想和幸福,却忽略了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忽略了现在就可以得到的植物、风景、阳光……

  当男主角何克在死前时快乐的说:“我很幸运,遇上了你,遇上了你们,我很快乐……”时,我深深的被他感染了,看着那个载着何克灵魂的飞向天际的风筝,我看到了何克微笑的脸庞,看到了他快乐的追求生命的意义的真谛。

  最后,希望我的两位朋友能看到这篇文章,我知道他和她正陷入生命的低谷,今天本来想请他吃饭,想说这些话,或许这些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是,生活总得继续,问题总得解决,在继续生活的过程中,选择了生命的方式,也就选择了生命的颜色……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6

  影片中没有宏伟壮观的战争场面,只有叙述般的历史写实;没有视若无睹的冷漠,只有雪中送炭的温馨;没有呼天喊地的誓言,只有坚定不移的眼神。荒芜的角落中绽放的向日葵,战乱中孩子们开心地玩篮球的身影,何克和丽的无法忽视生命的博爱……这些都让人深深地感动,让人发自内心的自省。

  乔治·何克,一个为了了解真相的英国记者,他不顾个人安危,穿梭于战火纷飞的战争现场,深入前线进行实况报道。被日军俘虏侥幸逃脱后,与幸存下来的60多名孤儿相遇,语言不通的乔治承担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面对那群孤儿的侮辱和伤害,他以宽大的胸襟和博大的爱包容了这群可怜的孩子,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带来爱。当战争的'阴云临近之时,他又引领着他的“孩子”,不畏严寒不远千里踏上了西去甘肃山丹的行程,沿着古丝绸之路跋山涉水,历尽艰险,越过雪山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却因疏忽的小伤口染上破伤风而离开人世。他把黄石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这种跨越国界的大爱,不能不叫人震撼!他的这种气度和精神,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同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民而献身的异国人白求恩,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伟大人格!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7

  《黄石的孩子》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记录了一名中国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这部片子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艰辛和孩子们的坚强。影片中的孩子们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先,影片中展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困难和挑战。孩子们的学校设施简陋,教学条件艰苦。老师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影片中展现了孩子们的坚韧和勇敢。尽管面临着极端的贫困和困难,孩子们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勇敢地面对着生活的挑战,努力学习,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最后,影片中展现了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通过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农村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总的来说,《黄石的孩子》是一部深刻感人的纪录片,让观众对中国农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坚强和勇敢,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人一起为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努力。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8

  曾经在电视剧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我活着都不怕,难道还怕死吗!”从话里不难听出,对于说这话的人来说,死比活着更容易。死是一种解脱,脱离苦海,而活着却是苦海无边。《黄石的孩子》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极其恶劣的情境下的故事。

  在抗战时期,我国惨遭日本法西斯的蹂躏,横尸遍野,战火弥漫。一个叫乔治·何克的英国记者,带着六十多个性格迥异,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沿着古丝绸之路历尽千辛跋涉,逃避战火……,最终他保护着这些孩子们,来到了一个叫山丹的地方,并在这个世外桃源安定了下来。而他自己也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影片是根据乔治·何克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

  在历史上,乔治·何克虽然没有白求恩和约翰·拉贝在中国那么人人皆知,但在甘肃山丹至今还矗立着一块英国人的'石碑,以纪念他在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千里救孤的伟绩。

  乔治·何克出生在英国一个优越的家庭,父母是一生都将精力放在了致力于和平事业的反战人士。在二战初期,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为了告诉世界,残酷战争的真相,何克去过许多国家,即目睹过对战争漠不关心的美国人,也看到了被战争狂热所蒙蔽的日本人。最后他来到了遭到大屠杀浩劫的南京,亲眼目睹了惨遭涂炭的中国人民。这也激发了他千里救孤的决心。

  用好莱坞的手法拍摄一部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肯定有些拧巴,最明显的就是乔治·何克的那一腔热血和他热爱和平的理想应是本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却没有赚到多少眼泪,而片子中的许多时间都用来描写介绍他和那些孩子怎样相处,怎么打动孩子,反而倒让我觉得何克和那些孩子始终都有种生疏感,最终也没有哪个打动人的细节把这种距离抹平。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9

  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甚至有些拖沓、冗长的故事。乔治·霍格,一个为了了解真—相的英国记者,深入战场进行报道。不幸被日军俘虏,差点丢了脑袋,后被杰克·陈解救,在逃离治病之时,偶遇日寇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孤儿,语言不通的乔治承担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当战争的阴云临近之时,他又引领着他的“孩子”们踏上了西去甘肃山丹的行程,沿着中国的古跋涉千余公里,历尽艰险,越过雪山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却又不得不面临新的人生故事……

  确实,除却开头处南京大屠杀的惨景再现,以及孩子们头上偶尔飞过的侵略者飞机,山水如画的影片画面中,绝少涉及血腥、残酷的战争,更没有王侯将相的纵横捭阖,甚至连好莱坞大—片惯常的煽情桥段都绝少出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个大人,几十个孩子挣扎求生的细节,堪称琐碎的生活片段。

  对此,有人将其解释为西方导演特有的浪漫情怀,就如在霍格的菜园中高高挺立的,在生存之外,更流露出一种西方人对生活莫可名状的坚持,甚至是迥异于中国人对待这场战争的轻松感。然而,这部影片真的令人感到轻松吗 我扪心自问。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诚然,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几乎令我们忘却了战争,但当我看到那因无法忍受恐惧而上吊自杀的孩子惨白的脸庞,那因为仇恨而早早学会破坏、杀戮的孩子手中碎裂成两半的日本士兵家人合影和他那冷漠得几乎可以掉下冰碴的眼神时,我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手狠狠地攥了几下。

  有些疼痛,更多的却是难言的羞耻。

  无法忘记,开头处南京街头的疯狂屠杀,荷枪实弹的“野兽”将成群的国人驱赶到一起,再用机枪和肆无忌惮地收割生命,最终付之一炬……

  无法忘记,中国—军队溃败之后,英国女医生在他的中国同行拉扯之下,不得不放弃倒卧路旁的中国伤兵时回顾的哀伤眼神……

  同样无法忘记,一个英国人为了他的中国“孩子”免于被命运而锒铛入狱时,中国—军官义正词严的斥责话语:孩子们身上的血也是中国的……

  恰如结尾时,几个当年的“孩子”用他们苍老而又真实的声音追忆的霍格:“他是个完人,是没有任何瑕疵的完人……”

  然而,在“完人”的对比之下,我们又看到了怎样的国人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回忆至此,除了感佩于主人公霍格伟大的人性的光辉,我的心中,更多的竟是难以言喻的哀伤,久久不散……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 10

  用西方人特有的观察角度,描幕了一个中国近代伤痛岁月里的人性辉煌,用一个深邃的观察高度,为我们体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何克,那个热血青年式的外国人,从第一步踏上中国这被烧焦的土地开始,就注定无法回头。这里的人们是多么的疯狂,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疯狂,他们是近乎神经的疯狂,每双腿仿佛是物质觉得奔跑者,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只因本性追逐着血腥和残杀。举起已被鲜血浸染的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双手,疯狂又无目的扫射者。只有那枪弹穿透身体的悲鸣声,才能使他们恢复知觉。呵,多么惊喜啊!而他们却是近乎绝望的疯狂,他们也是仿佛无知觉的奔跑着,只因双脚无法忍受这焦黑大地上的所流淌的血液的滚烫而不断跃起,四处躲避着,只为不让自己成为日本人愉快的枪把,呵,多么可悲啊!看到这荒谬的场景,何克的神经游走在大脑边缘,荒谬,不是吗?这种只可能发生在没有文明的兽类的身上的疯狂追逐戏码居然被人们演绎了!他震撼了、他愤怒了,他要向世界揭示中国内部的真相,但当他的相机和打字机被夺去并亲眼目睹了同伴的死亡后,他终于明白了,他所有的学识和生活经验都在这里顶不上用了,因为这里的人都只靠本性活着,这一刻活着罢了。

  他一度的绝望、无助过,当他下定决心要上到最前线时,却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在了这所孤儿院,他见到了这群顽劣却都有悲惨身世的孩子们,他深深的感悟到:战争伤害最深的就是老弱妇孺,直接毁了人的一生,一直与何克作对的石凯就是典型,这些孩子内心是枯萎芜芜的,没有人用爱滋润他们,他们自然不会去爱别人,他们向萧瑟秋风中摇摇欲坠的树叶紧扒着树干一样,守着这座破建筑。没人告诉他们明天该怎样活下去,何克努力的利用自己耶稣一样的博爱去普照他们、渗透他们希望无孔不入。何克曾经从刀下捡回了一条命,他懂得生命即将逝去的绝望。所以,当战争还不放过孩子们时,他便义无反顾的和孩子们踏上了丝绸之路,这条命运之路。也许孩子们太小,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翻山越岭,只是单纯的跟随前方那个他们所信赖的背影。他们跋涉在这条大路上-----跋涉着向着一个目标、没有停驻、没有回头、只有眼前漫漫的白雪和耳边猎猎的西风,坚定的信念时的千里之途止于足下。没有一声啼苦、没有一声抱怨,每个人都追随心中的信仰,直到抵达山丹。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流血、没有牺牲,只有爱和平静,在这里大树将重新扎根生长,更为高大、更为粗犷,每片新叶都茁壮成长。因为他的使命完成了,他救赎了他的孩子,然后他死了。救命的血清没有赶上他病逝的生命。他该回他的伊甸园去了。那片在空中的白色风筝,是在为他上升的灵魂护航吗?那白色正象征着他光辉伟大的灵魂,他的灵魂是无法用那一根细线系住的。他会去拥抱白云,他会与太阳同在。神的孩子回家了,他的墓碑留在了这方净土上,他这悲剧却辉煌的一生,正如他的碑文所述:彩色绚丽的生命啊,光辉而又温暖。

  为了它,人们一直奋发向前。他已逝世了,从此不再奋战,在战斗中。逝者的生命,却更辉煌灿烂!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550字】相关文章:

黄石传书的诗词典故09-20

黄石旅游的口号220句09-04

黄石国家公园09-13

黄石公的名言名句(精选140句)10-20

黄石公园作文600字08-05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08-31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08-30

《沉默的孩子》观后感11-06

《跑吧孩子》观后感想03-01

读书的孩子观后感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