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演讲-做一个爱反思教师

时间:2022-07-27 15:11:48 演讲稿 我要投稿

教师演讲-做一个爱反思教师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演讲-做一个爱反思教师,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演讲-做一个爱反思教师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受熊书记的委派,要我来做《爱反思》的发言,实在有些惶恐。我也不知是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需要反思,还是领导觉得我平时爱思考要我谈一点体会。上意难为,我就说说自己的感悟吧。

  首先,我来说说和我有关的两个事例。一是暑期跟师傅学车。说实话,教我们的师傅自身技术很棒,教学也很认真,他的学员考试通过率也挺高,但学员们好像都挺疏远他。据我的观察,师傅教学时不怎么考虑学员的感受,也不管你爱听不爱听,动不动就训人。二是暑假期间,我班的学生自发组织搞了两次大型的聚会,给我打过电话邀请的都是那一些我平时觉得学习不那么努力的同学。

  其实,这两个事例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尤其当我转换角色再去想这两个事例时,给了我更多的感悟。我也相信这样的事在其他老师的身上发生过。这就告诉我们,“人无完人”,我们教师要善于及时审视工作中的得与失,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说明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反思,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成就教师自己。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做一个有思想、爱思考的人,体现“内省—感悟—思考—行动”的自我教育理念。

  基于此,下面就结合自身说说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要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也许是工作久了,经验足了,人也变得自信起来甚至有时候会自负,总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很奏效、很完美,对自己多年以来形成的教学风格中的弱点忽略不计。甚至认为只要备好课、上好课、训练到位就万事大吉了,根本不需要去总结与反思。而事实恰恰相反,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二、要坚持写教学反思。

  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把备课中的设想与上课中的实践加以比较。哪些地方值得肯定,哪些地方存在不足,能不能做得更好。学生中有哪些建议,有没有没讲清楚的地方,等等。详细记录在教案的反思栏目中,加以整理,提炼与升华,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要反思工作中的失误。

  教师的认识要经过学生与课堂这个实践来检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允许学生指出自己的失误,不要怕丢面子。老师错了,向学生认错。学生错了,予以指正,消除疑点。要相信学生的举动是善意的,主动在学生面前认错,是教师优秀人格的体现。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时与学生产生某些误会,一旦发现,及时向学生解释,主动承担责任,这样学生就会信任你,拥护你。

  四、要拥有阳光心态,记下幸福时刻。

  写出让自己感动的瞬间,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没有感动,就没有人生的幸福体验。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体味得到,但我一直都秉承“用积极地心态来对待每天的工作,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治班理念,很少将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带进课堂。我记得,二检时数学挺难,不少的同学在复习其他科时心绪不宁、垂头丧气,我灵机一动将李商隐的一句诗做了改编写在黑板上,“数学已然成追忆,只是现在已惘然”,立刻学生就释然了,投入到其他科的复习中。中考成绩出来后,我班的成绩比我预估的要好得多,我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三年坚持,三年相伴。前行路上,有你真好。感谢那些可亲的家长们,你们的付出与支持,让我的工作动力无限;感谢那些可敬的同事们,你们的理解与配合,让我的工作信心倍增;感谢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的成长与进步,让我的工作其乐无穷。”坚持记录使人感动的瞬间,我们自己的心态就会常处于坦然之中,终生与幸福相伴。

  总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重新审视、重新认识原先似是而非的东西;通过反思,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怀着一颗童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完成教师的教学生命的循环: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永葆教师的职业青春。

【教师演讲-做一个爱反思教师】相关文章:

爱的失误幼儿教师反思04-06

教师的爱与责任演讲范文07-27

爱与奉献教师的演讲稿04-14

教师演讲稿:爱与责任11-20

教师演讲稿爱与责任12-26

爱与执著的教师演讲稿03-17

教师责任与爱的演讲稿04-08

爱与执著教师演讲稿12-04

教师爱学校演讲稿06-24